越彰轻而易举地死了, 却给越鲥和越人留下一大堆问题亟待解决。

    新王登位,一大批有志之士纷纷从各地赶来王宫,说要当新国君的幕僚, 不少原本越彰在位期间装病的大臣们也开始“痊愈”, 每天精神抖擞地前往王宫找越鲥议事, 口口声声说要协助越鲥再现越国几十年前的辉煌。

    很多人是来鱼目混珠的,但也不代表整个长颍找不出一个聪明人。

    一位名叫玉年的青年被越鲥封做大夫, 替他处理朝政。

    玉年此前在长颍没有声名,这次完全是异军突起, 被越鲥从百十人中挑选出来封为大夫后, 长颍城中许多人都在打听他的来处,打听后不由大吃一惊——他不过是个来自越西偏僻郡城的普通贵族之后。

    但玉年的确是颗明珠。

    他替越鲥把事办得井井有条,当上大夫后先处理了两件事:一是废除了越彰的换季就满城换树的恶习,命人重新修整百姓们在夏日暴雨中受损的房屋;二是整顿城外的流民问题,给他们施粥,还给他们建了新屋居住。

    这两件事都做得有声有色,为越鲥赢得了长颍城内百姓贵族的称赞爱戴。人们在夸玉年本事了得的同时,也在夸越鲥慧眼识珠, 看人十分精准。

    越鲥抽空来与皎皎一同吃饭的时候,皎皎好奇地问过他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的?”

    “我看不出来。”

    越鲥老实回答:“但是从全国各地奔来长颍找我自荐的百十人中,唯有玉年对我说,如果他当上大夫后, 长颍半个月内还没起色, 不用我动手, 他先自刎在我面前。”

    这玉年名字取得风雅柔软, 做事倒是烈性。

    皎皎咋舌:“那假如他真的没做到, 你会对他动手吗?”

    越鲥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叉开这个话题,与皎皎说起别的事情。

    其实他心中想的是,戏弄国君的人怎么可能全身而退。

    流民和长颍城内的事情相对好处理,但难的是与殷人持续了多年的战争该如何应对。

    与殷人打了这么多年,越人的确捞不着好处,劳民伤财不说,城池也没守住,截止至今,已经在殷人手里丢了总共十座城池。

    这可是十座城池!

    哪怕越人家大业大,可也禁不住一年丢这么多城池啊。

    关于是否要与殷人继续作战的问题,长颍臣子们很快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必须要打。既然已经打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落不到半点好,就灰溜溜弃战了吧?更何况二三十年前,越国还是六国盟主,现在强撑多年还是输给殷人,越人怎么丢得起这个脸?多年前的荣光怕是要被殷人狠狠踩在脚底,其他国家也会看不起越人。

    另一派认为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应当早些与殷人和谈,尽快停止战争才是。殷人现在国力强盛,便是连燕、魏这两国都要敬畏三分,颇有早些年前越国当六国盟主时的势头。与殷人继续打下去,流民问题只能治标不治本,长颍也会一直处在殷人的威胁之下。

    越鲥被两派人扯着,整日都待在议事殿里出不来。

    与此同时,皎皎正坐在王宫的藏书阁里,手拿着书,想着剧情的事情。

    ——越鲥没有如同书里那样杀人,长颍局势日渐好转,殷鞅又能不能继续照着剧情走下去统一中原?

    也许是被殷鞅掳走的那几个月日日处在剧情的阴影之下,甚至还替殷鞅在肩膀挨了一刀的缘故,皎皎对殷鞅始终没什么好感。

    她内心是不希望殷鞅如剧情里那样太顺利的。她这个本该死的人没死,如果剧情继续发展下去,鬼知道哪一日会不会又要被剧情逼着为殷鞅挡刀。

    皎皎实在是被殷鞅和剧情吓怕了。

    她这条命捡来不容易,一路上遭遇的事情太多,她没法不怕。她还要活着去见她娘呢。

    说到她娘……

    皎皎心中一动,靠在窗边,透过窗去看不远处的宫殿。

    自从随越鲥进入越王宫后,皎皎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藏书阁。一国王宫的藏书阁,其中收藏的书籍当然是非常多的,天文地理、经书典籍,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在藏书阁里找不到的。

    皎皎经常在藏书阁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在藏书阁的时间久了,皎皎有了意外的发现——从藏书阁楼上的窗口望过去,正好可以看到越王宫的议事殿。

    这一日上午,皎皎坐在窗边读书,读得脖子有些酸疼,刚放下手中的书,打算休息一会,抬眼的时候却恰好看到几人先后进入了议事殿。

    她目光顿时凝住,认出其中一人的服饰和她曾见过的二公子父亲——祈水郡郡守——的服饰十分相似。

    皎皎推断,这人极有可能是燕地遣来恭贺越鲥登位的使臣。

    既然如此,他身边其余几个穿着不同官服的人,便很有可能是魏、宁、郑地出使至越国的使臣。

    使臣么……

    皎皎最想见的其实是魏国的使臣。

    既是使臣,那么应该对本国的情况很熟悉。皎皎很想问问魏国的使臣,问他如今的魏国王室的情况如何,问他知不知道有个人叫芸娘,如果他知道,她还要问他芸娘好不好、有没有吃苦受委屈。

    芸娘,芸娘,芸娘。

    皎皎坐在窗边,一时想得痴了。

    仅仅两个字,便牵扯出了太多回忆。

    皎皎永远忘不了那些和芸娘相依为命的岁月,忘不了芸娘为她做的衣服鞋子,忘不了芸娘温柔的带着甜香的怀抱。

    是她抱着皎皎,从襁褓到孩童,陪着皎皎长大,给了皎皎全部的爱,让皎皎有了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理由。

    皎皎的手搭在窗台上,指尖发白。

    她想:快了,越鲥已经成了越王,只要再好好谋划,她很快就能和她娘再见面了。

    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

    想到那个带走她娘的男人,皎皎重新冷静下来:魏国的使臣还不能见。那些她要知道的事情,必须还是请越鲥找人去替她打探。

    但是魏地的使臣不能见,燕地的使臣却是要见一见的。

    见穿着燕地服饰的使臣快要从藏书阁下经过,皎皎把手中的书往旁边一放,双手撑在窗台上,喊住他:“这位大人请等等。”

    是雅言,不是越语。

    使臣愣住,停住脚步。他循着声音抬头,只见越王宫的藏书阁二楼窗口,有一个穿着青色衣衫的少女探出身来,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是那位被年轻的越王带在身边,坐在高轿上游街的少女。

    使臣很快认出这少女是谁。一则是她长得就让人过目不忘,二则是那一日国君游街过后,使臣听人说她是燕女。

    燕地的女子?

    燕地离长颍十万八千里远,她一介弱女子,如何从燕地来到长颍,更是为何会被那位年轻的国君宠爱到这份上?

    这可是百年来第一位坐在国君高轿的女子。

    使臣原本是想着回雍阳后与国君国相提一嘴这燕女的,只是没想到他还未归去,这神秘的燕女会先找上自己。

    他心中警惕,面上却岿然不动,有礼地问道:“不知姑娘叫住我是有何事?”

    楼阁上的少女问:“你是燕国来的使臣吗?你是要回雍阳了吗?你……你回去的时候,会去见你们国相吗?”

    她一连串的问题问懵了使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不动心的白月光(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筱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筱墨并收藏不动心的白月光(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