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药材。

    皇帝驾临漪兰阁将案卷拿给徐思婉看的时候,旨意已传遍六宫。才人方氏废为庶人,赐白绫三尺、鸩酒一杯、匕首一把。贵人楚氏罪不至死,降为末等的少使,赏二十板子,禁足半年。

    徐思婉坐在床边一语不发地读完了案卷,手中本册阖上时,发出一声长叹:“唉……”

    “怎么了?”皇帝坐在她身边,温柔地揽住她。

    她摇摇头:“只是慨叹物是人非。早些日子,臣妾在寿安殿中陪伴太后,还见两位妹妹与玉妃娘娘结伴同往,一时相谈甚欢。那时臣妾实在想不到,转眼竟就要遭遇这样的算计。”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徐思婉低着头,好似也没察觉他的情绪,忽而皱一皱眉,又翻起了那本案卷。

    她前后翻着,像是有意要找什么,却找不到,就翻个不停。

    他看出她的不安,姑且收住思绪,伸手将那案卷按住:“是有什么不明之处?问朕便是。”

    “臣妾觉得奇怪。”她歪头望着他,“放狗一事,楚少使将一切推得干净,证据也真没查到她头上么?她当真没给方氏出谋划策?”

    齐轩摇头:“宫正司仔细问过,没有。怎么这样问?”

    她浅拧着秀眉,沉吟着露出更深的惑色:“臣妾瞧方氏素日里大大咧咧的,不像能想出这种点子的人。倒是楚少使心思细腻,若有她出谋划策便说得通了。再者……”她语中一顿,又道,“方氏素来也算不得多么得宠,自己并无几分有孕的机会,何必害臣妾的孩子?总没道理自己见圣颜都难,却容不下旁人有喜,那后宫这么多姐妹,她难道还能见到一个有喜就去加害一个么?”

    她一壁说一壁望向他,眼中的茫然挥之不去。他顺着她的思绪,自知她的意思是相较之下得宠的楚氏才更会生出这种不容人的心思。

    他也自会更深一层地去想,宫中膝下已有皇子的妃嫔,怕是更容不得旁人有孕。

    她不动声色地凝视着他,似乎只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便也顺理成章地将他眼中的那份疑色尽收眼底。

    静默半晌,他终是揽住她,舒气道:“自古人心难测。这案子朕与太后、皇后都在盯着,宫正司审得细致,理应不会有错,你不要多想了。”

    “也是。”她松下劲儿来,自顾点点头,唇角勾起一弧毫无杂质的笑意,“宫正司人证物证口供都有,是臣妾多虑了。”说着她就伏进他怀中,双臂紧紧环在他的腰际,“此事查清,臣妾就可安心了,多谢陛下!”

    “那你可不许骗朕。”他衔起笑,手抚着她的后背,“既说安心了,就好好养身。都说妇人小产坐小月子也大意不得,你不许落下病。”

    “陛下放心,臣妾断不敢的!”她应得明快,端是个乖巧听话的小姑娘。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未曾有孕的人,怎会因为小产落下病?

    不过,他因此而生的万般愧疚与好意,她自然乐得照单全收。只消他守在她房里,她就愿意让他事事照顾她,让他在照料之间将她装进心里。

    如此过了足有七八日,他到漪兰阁的次数才总算少了些。倒也不是对她冷淡了,而是朝政忽地忙碌起来,让他一时之间顾不上后宫的任何人。

    她在闲来无事时听说,南方下了大雨,多地已闹起洪水。西边的若莫尔又再度惹起事来,这回甚至闹得更大,左右贤王竟越过若莫尔王直接纠集起兵力,欲直指大魏。

    一股子剑拔弩张的气息,直引得京中震荡。就连一贯无心政事的莹贵嫔也有些慌,来探望徐思婉时一进门就攥住她的手,眼巴巴地问她:“你是官家女儿,读的书多,快与我说说……不会真打起来吧?若打有能打多久?咱们能不能赢?会不会死很多人?”

    可这种事哪里有数,若能如此简单地说明结果,那也用不上三省六部了。

    徐思婉只得坦白告诉她:“我也不知。”

    “唉。”莹贵嫔重重叹息,直接坐到不远处书案前的椅子上。那椅子有很高的靠背,她靠着靠背歪在里头,衬得身形格外娇小。

    徐思婉含着笑走到一旁,亲手帮她倒茶:“若硬要我说,我觉得打起来或许在所难免,可若论输赢……若莫尔兴许能得一时优势,却终究难入京城、更难占这天下。”

    “这样吗?”莹贵嫔又提起劲儿,打量着她说,“你是当真的,还是哄我呢?”

    “当真的。”徐思婉道,“改朝换代并不少见,但国与国间的吞并却非易事,古往今来也没有几回。况且大魏国力又远胜若莫尔,若真到了丧权辱国的那一步,便连民间有识之士也会揭竿而起,不容蛮夷践踏。”

    “这样啊……这样就好!”莹贵嫔脸上有了笑容,徐思婉看得愈发好笑:“姐姐愁什么呢?”

    “还能愁什么?”她嗤的一声,娇声道,“你看看我——我长得这么好看,若蛮夷闯入皇宫,我必是被掳走的命呀!那样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便是我不讲什么三从四德忠贞不二,必定也难逃折磨终是一死,想想都吓人呢。”

    徐思婉讶然,心下不得不叹一声:莹贵嫔可真是个妙人儿。

    她总说她书读得不多,想来也该是真的。一则教坊那样的地方不会容舞姬多读书,二则从莹贵嫔素日的谈吐来看,也的确不像个读过万卷书的人。

    除此之外,徐思婉去她宫中那么多次,也从未见过她手捧书卷,一次都没有。宫中许多嫔妃就算无心史政也爱读些闲书,话本戏文总归能看看,唯她一概懒得碰。

    可便是这样不读书,莹贵嫔却又能将许多事看得极为透彻。那日她赌着气与皇帝分辩的几番话都句句在理,如今这一番分析状似随意说笑,但也将自己的命数看得一清二楚。

    她便这样硬着头皮一直走到了漪兰阁前,望见面前的月门她就又犯了犹豫。视线穿过月门,院中景致被她看得一清二楚,这显是宠妃才能住的地方,与云水阁的简陋大相径庭。

    但既然事关楚氏,她总不能为着自己那点同病相怜的善心害了救了自己的人。

    接着又听莹贵嫔道:“你可跟我一起祈求国泰民安吧!不然若出了事,我看你这张脸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咱们长得漂亮的都惨,男人现在再如何柔情蜜意,到时只怕也没心思护着咱们,个顶个是靠不住的!”

    富贵险中求。现下这样的境地,不由得她多选了,谁都能踩她一脚。尤其是若落到玉妃手里,她这样弃子般的人能指望玉妃顾什么情分?玉妃若只是不顺心时拿她出一出气恐怕都算好的了。

    宁儿摇头:“奴婢不清楚是多大的事,没敢问。”

    唐榆定睛一看,不禁意外于樱桃比宁儿的年纪更小,问话倒问得简单了,樱桃半分遮掩也没有,一口气将楚氏的吩咐全说了出来。

    却不料如今几个月不见,在这里又见到了宁儿,瞧着还过得挺好。

    唐榆今日不当值,正自顾读书。她行至他身边说完了来龙去脉,唐榆才将书一阖,侧首看她:“你没问是什么事?”

    樱桃一路匆匆走着,攥着银票的手心里全是汗。莹贵嫔与倩嫔都是她不敢招惹的人,可楚少使那样吩咐了,她又不敢不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她知道的事情虽不多,却也清楚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谋夺凤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荔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荔箫并收藏谋夺凤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