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被窝却毫无动静,寝殿忽然变得沉默。

    张良觉得这幅模样怪熟悉的。他忍住笑,正想说些什么,外头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陛下,皇后遣人送来早膳,说都是大王爱吃的。”

    宦者低声说罢,刘越咕噜一下爬了起来,胖脸蛋顶着红印,灰黑色的眼睛冒出了星星。穿好衣裳,套上鞋袜,他特意绕过便宜爹,蹬蹬蹬出了寝殿,吃饱饭,才有力气准备拜师礼。

    踏出门前,他似想起什么,露出一个软软的笑容,转身和张良问好:“留侯安。”

    从前和他偷偷传信的养生友人、未来的太傅老师既开明又体贴,还说玩乐不可或缺,梁王殿下深深记在了心里。

    刘邦:“…………”

    刘邦觉得接下来的朝会都可以取消,等他把失去的中气补回来再说。

    张良看他摇摇欲坠,霎时明悟了父子间的相处,被未来学生可爱到的留侯担心陛下有些受不住。

    哪知刘邦很快恢复过来,感慨着和他道:“子房啊,此子类我!”

    ……

    一头羊与一只鸡当做束脩的象征,等学生端端正正三拜到底,代表拜师礼的结束。

    用完早膳,刘越吃得肚皮滚圆,胖娃娃沉思片刻,充分吸取上一次“以身代母”的教训,如果拜师拜不下去,那就丢脸丢大了。

    趁吉时还没到,他将偌大的永寿殿逛了一圈,觉得肚子小了亿点点,又蹬蹬蹬地回到正殿。

    在天子的见证下,刘越拜师成功,其间没有出半点差错,看得刘邦欣慰得不得了,觉得再也不用担心盈儿仁弱,以致后继无人,大汉振兴之日近在眼前。

    他还觉得,是时候让如意就藩了。

    与越儿相处的时候年轻了好几岁,可一离开,他便浮现大限将至的预感。

    ——得挑一个不畏皇后,镇得住场的国相,保住如意的命。

    想起戚夫人毁容的模样,刘邦想,罢了,留她给皇后出出气。可是如意呢?虽有越儿的保证,但他年纪尚幼,母后执意要杀他的兄弟,越儿小胳膊小腿,还能拧过不成?

    刘邦想得脑袋疼了,却没想出合适的人选,直至符玺御史赵尧前来觐见的时候,瞧出了他的烦恼。

    赵尧年仅二十出头,替皇帝掌管印玺,隶属于御史大夫衙门,算得上少年英才,更是察言观色的高手。

    他深知陛下虽放弃立赵王为储,却仍有满腔慈父之心,不由脑筋一转,推荐自己的顶头上司:“陛下觉得御史大夫周昌如何?”

    万万没想到这个回答,刘邦有些愣。

    为臣的顶峰是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如今太尉空缺,换言之,周昌就是朝廷的二把手,权势仅次于萧何之下,叫他去做地方的赵国相,不是赤.裸.裸的贬谪吗??

    只有犯错的大臣才会如此,叫天下人都耻笑他。

    “符玺御史啊,尽给朕出馊主意。”刘邦哈哈一笑,就想斥责赵尧,哪知赵尧又是一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想当御史大夫的臣子不是好臣子。赵尧心知周昌的地位极稳,唯一能搬动的机会就是今日了,不抓住机遇的是傻子!

    他义正言辞:“御史大夫刚直敢谏,皇后敬重,太子敬怕,众臣更是敬服,定会执行陛下的命令,寸步不离地护持赵王。陛下觉得,难道还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刘邦收起笑容,陷入了思索。

    他被说动了。

    周昌虽在废太子之事上偏向皇后,但除此以外,他的忠心无可辩驳。只要自己放下帝王的架子再三恳求,他定然愿意放弃御史大夫的位置,跟随如意前往赵国,叫皇后不敢下手。

    刘邦眯起眼:“就按你说的做。”

    赵尧大喜:“陛下英明!”

    君臣密议的时候屏退宫人,谁也没有看到,殿外藏了两个圆圆的小髻。

    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尖嘴猴腮,还想给母后使绊子,何况御史大夫这样的好人,不该为赵王蹉跎余生。

    刘越一字不漏地将赵尧和皇帝的对话听在耳中,神色冷酷,迈着短腿走了。

    等御史大夫被皇帝急召,匆匆踏入永寿殿时,三头身的胖娃娃在拐角处拦住了他。

    母后同他说过,周昌节俭,家中唯有一妻一子,还有一个老来女。

    刘越仰起头,嗓音软乎乎,眼底浮现担忧:“御史大夫安。父皇受符玺御史撺掇,想让您随三哥就藩,还要将您的小女儿嫁给三哥,孤实在听不下去,偷偷前来告诉你。”

    周昌原本见到刘越柔和许多的面色,唰一下变成了寒冰。

    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小女儿?

    牙齿咬得咯吱作响,他的幼女才两岁,要嫁也是嫁给梁王,赵王欺人太甚!!

章节目录

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沉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沉坞并收藏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