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秋风生渭水5
公子朗不满九月降生, 身体羸弱, 合宫上下莫不对之多有照拂呵护。
徐若身有先天不足, 孕期又思虑过甚,七日后仍无法下奶,公子朗便交由乳娘喂养。
卫姬前来看望她,被她以身子不适为由拒之门外。但若秦公来, 又必然被她以各种头疼脑热的理由留宿。
一来二去,宫中“徐美人夺国夫人之宠”的消息传得极凶,自然也有人到卫姬面前嚼舌根, 卫姬只说, 徐美人生育艰难, 身体不好, 君上多爱护一些也是正常的。
卫姬年纪轻, 贤德之名却已渐生。人都道,国君仁爱,夫人贤德,当真天造地设一对。
这年冬,秦齐之战暂告一段落,秦军大捷,攻齐的秦军班师回朝。
咸阳城里正在下一场雪,西风飘零, 细雪斜飞,尚未染白这方世界。
徐若在侍女陪同下,在雪中散步。
宫道上忽然有一队士兵经过, 打头的是几个骑兵,马蹄声和整齐划一的行军步伐打破了秦宫的寂静。
徐若和侍女走到一旁树下,给他们让道。
侍女忽然说“美人,那打头的小将军一直在看您呢您可认得他”
徐若心中觉得可笑,这偌大秦国,除了吴秋行,还真没认识她的故人。
但她仍是随侍女的话回头,果真对上一双极俊秀漂亮的眼眸。
满天飞雪,天光敞亮,仍比不过他眼里光华熠熠。
年轻的将军赭衣铁甲,一丝不苟绾了发髻,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外,也带几分威严。
是他。
他真的入伍了,且看衣着规制,大约不是普通士兵。
徐若微怔,其实她从来没想过那夜对他说的话会成真。
他们萍水相逢,两面之缘,怎么会有人真的因她随口之语,便入伍当兵。
少年将军向她微笑着颔首,而后专心行路。
她以微笑回之,目送他一行人向政殿行去。
侍女问“美人,你认得这将军么”
“不认得。”
另一个侍女说“美人容颜倾城,就连将军也看直了眼。”
“不要胡说。”徐若嘴上虽斥她,心情却好似被清水冲洗的旧铜镜一般,渐渐明亮起来。
不日,秦公于玄武台犒赏三军。
徐若非要随他去,说是要领略领略秦国将士风采,秦公无奈,只好也把卫姬带上。
玄武台上,秦公与相国、军师等臣工、并卫姬、徐若二妃立于其上。
秦国以军功封爵,楚国、齐国这两地战役,涌现出一批能臣良将,秦公自要好生嘉奖。
军师每念到一个名字,那士兵便走上前来,由国君亲自敬酒赐爵。
念到“袁光”时,徐若认识的那少年走上前来。
秦公道“听将军和军师说,此次大战,袁小兄弟英勇无比,单枪匹马入阵,斩下敌军主帅头颅,使我军士气大振。如今一看,真是英雄出少年,令寡人敬佩”
少年回他“君上谬赞,能为秦国征战,是末将无上光荣。”
秦公敬酒,赏他千金,加封左庶长之爵,是新兵中之最。
饮罢酒,他退下,回身一瞬,他望向玄武台上的红衣美人。
天光白,衣衫红,肤似雪,人如柳。
遥遥对望一眼的背后,是旁人不知、偶然结下的契约。
徐若终于真诚地露出一个笑容。
她忽然觉得,也许这咸阳城中,她并不孤单。
这夜,少年果然来找她。
她猜到他回来,所以早早屏退婢女,自己坐在案前翻书写字。
“我没骗你罢,我试成了,如今我是秦国的左庶长。”
徐若提笔,唇边含着淡淡的笑,“如今的左庶长可不比以往的左庶长,没什么实权,是个虚爵罢了。”
“此话不对,如今虽然军衔爵位分开,但我在军中也是千夫长,可以独立领兵的。”
看他颇是得意的模样,徐若觉得他少年心性,十分可爱,忍不住掩袖一笑,而后问他“你是叫袁光对吧”
少年摇头,“你们秦国户籍麻烦得紧,这身份是我借来的。我的真名叫郑思如。”
徐若脸色一变,“你姓郑”
郑思如这才反应过来,郑似乎为秦国国姓,他赶忙解释,“不是秦国之郑,我不是秦国人,恰巧姓了这个而已。”
徐若这才哦了一声,平静下来,“我还以为你和秦公同宗同族呢。”
她翻了一页书,看他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自己,于是道“你很厉害,若你以后真的肯一直听我的话,你要什么,只要我有,都可以给你。”
深夜烛火下,薄衫美人如此言语,原本就带些暧昧气氛。
“我想你跟我走。”郑思如诚实回答。
徐若叹息,“这一点除外。”
“那我别无所求。”
“好吧。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带我走你之前说倾慕我,可咱们只见了两面。难不成我真有这样大的本事,叫左庶长你一见钟情”
他垂眸思索一会,说“若我说,你我有三世情缘,只不过我记着,你忘了,你会信么”
徐若一笑,“你把我当三岁小孩”
他摊摊手,“美人不信,那我也没办法。”
“我见你年纪不大,常常一人来去,家中可还有他人”
郑思如随手拿起她桌上明珠把玩,回道“年纪不大也比你大多了。家是什么,不存在的,我独来独往惯了。”
“巧了,我也是一人,我家人早就没了。”
“你有家,你有丈夫,有儿子,怎么就没家人。”
话音刚落,他见她面色渐冷,赶忙补救,“我失言了。”
徐若摇摇头,自嘲一笑,“你说的原也对,只是我不愿接受事实。”她用手扇扇风,转言道“不说这些丧气话了,你看,在这咸阳城里,你也孤身一人,我也孤身一人,不如你我结拜为姐弟,以后在后宫前朝,互相扶持,不相辜负,可好”
“姐弟凭什么,我不要,非要结拜也是兄妹。”
她被他逗笑,说“好,那义兄在上,受小妹一拜。从今往后,世上无人会比你我更亲近,义兄,你说是吗”
郑思如点点头,“嗯好,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哥帮你。”
两人说完,徐若刚好停笔,她将写好的绢帛折叠起来,递给他,“总有一日,你会用到这个。”
“这是什么”
徐若没有正面回答,她道“秦国前朝后宫,无非是势力最大的卫国派、秦公母族宋国派、新增的战败国俘虏楚齐派和不成气候的秦国宗室。其中卫国派以国夫人、军师为首,深得君上信任;宋国派以太后和相国为首,但有日渐衰微的迹象,君上有意与外戚保持距离,这一派必不长久;楚齐我尚不知,而秦国宗室所剩无几,基本可以忽略。”
“你这么了解”
“这些原本是给我孩儿看的,不过你来了,给你会更有用。我上面写的那些人,你可以好好交结,不过无论如何,你都要让君上以为,你是他的人。”
郑思如说“嗯,我明白。”说完,他略有些好奇问道“那你又属于里面哪一派”
徐若原不想说,可看着他的眼,忽然又想和他坦白。她让他打开绢帛,指尖缓缓移向一处,点了点。
然后,她便看他眼中的好奇渐渐转为震惊,然后抬起头来,有些不可置信又有些可笑地望她一眼。
“那你和他”郑思如刚开口,就被她用指腹抵住唇。
她摇摇头,眸光在红烛摇曳中泛着微微的红。
郑思如收起绢帛,起身欲离去,临走前对她说“我不知道你以前到底经历什么,才会让你这样。但我想说,以后以后有人疼你了,你可以不用再这样。”
他说完这些话,颇有些不好意思。秦宫不能长留,他很快便离开。
她倚窗望他的背影,手中拿着他方才把玩过的明珠,上面仍残留一丝温度。
这会是她在咸阳城里真正的温暖么
在冰天雪地冻了许久,哪怕见了火焰,也总以为那是海市蜃楼、一场幻梦。
秦宫最近风平浪静,原因多半是由于徐美人不再作妖。
譬如,没再托病把秦公请到自己宫中,也没再在秦公与大臣议事时不合时宜地撒娇卖痴。
每日除却散步,去奶娘那里看看公子朗,其余时候都待在自己宫中。
一日,秦公前来看她,她坐在榻边,手中持着竹简,似乎正在认真地读着。
秦公勾了勾她下巴,问“在读什么呢寡人好些日子没见着你。”
“君上,妾在看贤妇传呢。宫中姊妹总嫌妾野蛮不知礼数,赞国夫人贤德,妾也想贤德些,免得做了那红颜祸水,教人戳着脊梁骨骂。”
“你这话里有话,是谁敢在背后骂你”
“妾不想说,说了君上也不会罚他。”
“你说,寡人替你治他的罪。”
徐若哼了一声,不满道“还不是那些人。军师,相国,太后,还有那群妃子,各个都看不惯妾呢,说妾是妖女,说妾霸占君上,说妾寡廉鲜耻,妾无论怎样都是错的,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秦公笑道“呀,你竟得罪这
公子朗不满九月降生, 身体羸弱, 合宫上下莫不对之多有照拂呵护。
徐若身有先天不足, 孕期又思虑过甚,七日后仍无法下奶,公子朗便交由乳娘喂养。
卫姬前来看望她,被她以身子不适为由拒之门外。但若秦公来, 又必然被她以各种头疼脑热的理由留宿。
一来二去,宫中“徐美人夺国夫人之宠”的消息传得极凶,自然也有人到卫姬面前嚼舌根, 卫姬只说, 徐美人生育艰难, 身体不好, 君上多爱护一些也是正常的。
卫姬年纪轻, 贤德之名却已渐生。人都道,国君仁爱,夫人贤德,当真天造地设一对。
这年冬,秦齐之战暂告一段落,秦军大捷,攻齐的秦军班师回朝。
咸阳城里正在下一场雪,西风飘零, 细雪斜飞,尚未染白这方世界。
徐若在侍女陪同下,在雪中散步。
宫道上忽然有一队士兵经过, 打头的是几个骑兵,马蹄声和整齐划一的行军步伐打破了秦宫的寂静。
徐若和侍女走到一旁树下,给他们让道。
侍女忽然说“美人,那打头的小将军一直在看您呢您可认得他”
徐若心中觉得可笑,这偌大秦国,除了吴秋行,还真没认识她的故人。
但她仍是随侍女的话回头,果真对上一双极俊秀漂亮的眼眸。
满天飞雪,天光敞亮,仍比不过他眼里光华熠熠。
年轻的将军赭衣铁甲,一丝不苟绾了发髻,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外,也带几分威严。
是他。
他真的入伍了,且看衣着规制,大约不是普通士兵。
徐若微怔,其实她从来没想过那夜对他说的话会成真。
他们萍水相逢,两面之缘,怎么会有人真的因她随口之语,便入伍当兵。
少年将军向她微笑着颔首,而后专心行路。
她以微笑回之,目送他一行人向政殿行去。
侍女问“美人,你认得这将军么”
“不认得。”
另一个侍女说“美人容颜倾城,就连将军也看直了眼。”
“不要胡说。”徐若嘴上虽斥她,心情却好似被清水冲洗的旧铜镜一般,渐渐明亮起来。
不日,秦公于玄武台犒赏三军。
徐若非要随他去,说是要领略领略秦国将士风采,秦公无奈,只好也把卫姬带上。
玄武台上,秦公与相国、军师等臣工、并卫姬、徐若二妃立于其上。
秦国以军功封爵,楚国、齐国这两地战役,涌现出一批能臣良将,秦公自要好生嘉奖。
军师每念到一个名字,那士兵便走上前来,由国君亲自敬酒赐爵。
念到“袁光”时,徐若认识的那少年走上前来。
秦公道“听将军和军师说,此次大战,袁小兄弟英勇无比,单枪匹马入阵,斩下敌军主帅头颅,使我军士气大振。如今一看,真是英雄出少年,令寡人敬佩”
少年回他“君上谬赞,能为秦国征战,是末将无上光荣。”
秦公敬酒,赏他千金,加封左庶长之爵,是新兵中之最。
饮罢酒,他退下,回身一瞬,他望向玄武台上的红衣美人。
天光白,衣衫红,肤似雪,人如柳。
遥遥对望一眼的背后,是旁人不知、偶然结下的契约。
徐若终于真诚地露出一个笑容。
她忽然觉得,也许这咸阳城中,她并不孤单。
这夜,少年果然来找她。
她猜到他回来,所以早早屏退婢女,自己坐在案前翻书写字。
“我没骗你罢,我试成了,如今我是秦国的左庶长。”
徐若提笔,唇边含着淡淡的笑,“如今的左庶长可不比以往的左庶长,没什么实权,是个虚爵罢了。”
“此话不对,如今虽然军衔爵位分开,但我在军中也是千夫长,可以独立领兵的。”
看他颇是得意的模样,徐若觉得他少年心性,十分可爱,忍不住掩袖一笑,而后问他“你是叫袁光对吧”
少年摇头,“你们秦国户籍麻烦得紧,这身份是我借来的。我的真名叫郑思如。”
徐若脸色一变,“你姓郑”
郑思如这才反应过来,郑似乎为秦国国姓,他赶忙解释,“不是秦国之郑,我不是秦国人,恰巧姓了这个而已。”
徐若这才哦了一声,平静下来,“我还以为你和秦公同宗同族呢。”
她翻了一页书,看他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自己,于是道“你很厉害,若你以后真的肯一直听我的话,你要什么,只要我有,都可以给你。”
深夜烛火下,薄衫美人如此言语,原本就带些暧昧气氛。
“我想你跟我走。”郑思如诚实回答。
徐若叹息,“这一点除外。”
“那我别无所求。”
“好吧。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带我走你之前说倾慕我,可咱们只见了两面。难不成我真有这样大的本事,叫左庶长你一见钟情”
他垂眸思索一会,说“若我说,你我有三世情缘,只不过我记着,你忘了,你会信么”
徐若一笑,“你把我当三岁小孩”
他摊摊手,“美人不信,那我也没办法。”
“我见你年纪不大,常常一人来去,家中可还有他人”
郑思如随手拿起她桌上明珠把玩,回道“年纪不大也比你大多了。家是什么,不存在的,我独来独往惯了。”
“巧了,我也是一人,我家人早就没了。”
“你有家,你有丈夫,有儿子,怎么就没家人。”
话音刚落,他见她面色渐冷,赶忙补救,“我失言了。”
徐若摇摇头,自嘲一笑,“你说的原也对,只是我不愿接受事实。”她用手扇扇风,转言道“不说这些丧气话了,你看,在这咸阳城里,你也孤身一人,我也孤身一人,不如你我结拜为姐弟,以后在后宫前朝,互相扶持,不相辜负,可好”
“姐弟凭什么,我不要,非要结拜也是兄妹。”
她被他逗笑,说“好,那义兄在上,受小妹一拜。从今往后,世上无人会比你我更亲近,义兄,你说是吗”
郑思如点点头,“嗯好,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哥帮你。”
两人说完,徐若刚好停笔,她将写好的绢帛折叠起来,递给他,“总有一日,你会用到这个。”
“这是什么”
徐若没有正面回答,她道“秦国前朝后宫,无非是势力最大的卫国派、秦公母族宋国派、新增的战败国俘虏楚齐派和不成气候的秦国宗室。其中卫国派以国夫人、军师为首,深得君上信任;宋国派以太后和相国为首,但有日渐衰微的迹象,君上有意与外戚保持距离,这一派必不长久;楚齐我尚不知,而秦国宗室所剩无几,基本可以忽略。”
“你这么了解”
“这些原本是给我孩儿看的,不过你来了,给你会更有用。我上面写的那些人,你可以好好交结,不过无论如何,你都要让君上以为,你是他的人。”
郑思如说“嗯,我明白。”说完,他略有些好奇问道“那你又属于里面哪一派”
徐若原不想说,可看着他的眼,忽然又想和他坦白。她让他打开绢帛,指尖缓缓移向一处,点了点。
然后,她便看他眼中的好奇渐渐转为震惊,然后抬起头来,有些不可置信又有些可笑地望她一眼。
“那你和他”郑思如刚开口,就被她用指腹抵住唇。
她摇摇头,眸光在红烛摇曳中泛着微微的红。
郑思如收起绢帛,起身欲离去,临走前对她说“我不知道你以前到底经历什么,才会让你这样。但我想说,以后以后有人疼你了,你可以不用再这样。”
他说完这些话,颇有些不好意思。秦宫不能长留,他很快便离开。
她倚窗望他的背影,手中拿着他方才把玩过的明珠,上面仍残留一丝温度。
这会是她在咸阳城里真正的温暖么
在冰天雪地冻了许久,哪怕见了火焰,也总以为那是海市蜃楼、一场幻梦。
秦宫最近风平浪静,原因多半是由于徐美人不再作妖。
譬如,没再托病把秦公请到自己宫中,也没再在秦公与大臣议事时不合时宜地撒娇卖痴。
每日除却散步,去奶娘那里看看公子朗,其余时候都待在自己宫中。
一日,秦公前来看她,她坐在榻边,手中持着竹简,似乎正在认真地读着。
秦公勾了勾她下巴,问“在读什么呢寡人好些日子没见着你。”
“君上,妾在看贤妇传呢。宫中姊妹总嫌妾野蛮不知礼数,赞国夫人贤德,妾也想贤德些,免得做了那红颜祸水,教人戳着脊梁骨骂。”
“你这话里有话,是谁敢在背后骂你”
“妾不想说,说了君上也不会罚他。”
“你说,寡人替你治他的罪。”
徐若哼了一声,不满道“还不是那些人。军师,相国,太后,还有那群妃子,各个都看不惯妾呢,说妾是妖女,说妾霸占君上,说妾寡廉鲜耻,妾无论怎样都是错的,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秦公笑道“呀,你竟得罪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