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个火爆又实诚的性子,从不喜欢搞智深似海那套,一见到裴昭这封奏疏,当下什么都顾不得了,留下一堆公文以及一干面面相觑的同僚,就嗖嗖嗖跑到乾清宫,见到裴昭那眼神,比见到绝世美人还要亲切三分。
    见到自己的首辅大人如此失态,连周宣帝都给吓了一跳,只是,待听清楚崔文芳所奏之事时,周宣帝再看裴昭的眼神,也不禁变得热切起来。
    周宣帝早便听海桂说起过红薯,也耳闻过那堪称惊世骇俗的亩产量,但,他虽听了却没真的相信,海桂自己尚且没亲眼见过红薯的亩产几何,做为一个帝王,在没亲眼见过真实数据前,他是从不信这些的,海桂所说,他充其量只是当个玩笑听而已。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裴昭不但正式上疏,而且还拿出了数据极尽详细的种植手册,就容不得周宣帝不信了。
    可还没等周宣帝开口,崔大人却是先一步攥住他的双手,双眼亮似明星,声音激动的发颤“小裴大人,不知我可否见一见这红薯”
    “呃可以,”裴昭再次点头“当然可以”
    于是乎,在老崔大人的强烈建议下,周宣帝放弃了午睡时间,三人以及海公公并一队侍卫,出了宫门直奔裴昭地处京郊的小农庄而去,从福州带来的红薯块茎,育成秧苗后都种植在此,如今只等收获了。
    赵崇明作为培育红薯的主干人员,这次自然也一起跟着进京来了,如今,种植红薯俨然已经成为赵老爷的第一事业,只要张口,便是满嘴的红薯经,一点都看不出原来走私贩子的身份。
    因为来的匆忙,周宣帝身着便服而来,不过,裴昭与崔文芳却是穿着一身官服,赵崇明是多精道的一个人,当即就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不过,见裴昭没有出声点破的意思,他也只全当不知道,但介绍起红薯时,愈发的恭敬谨慎。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综合裴昭所奏,以及赵崇明所言,崔文芳便能断定,此事定不会有假,亩产至少三千斤啊哪怕过了最为兴奋的时候,崔文芳只要一想起,都会忍不住开始眼晕,若这红薯日后能推广全国种植,不知能活多少百姓性命,这乃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利器啊
    “陛下”崔首辅激动的老脸通红“若红薯真如小裴大人所言,老臣还请陛下重赏发现此良种之人,以章陛下仁德”
    只听崔文芳此言,便能明白,此人能从陈士承的压制下挺过来,坐上首辅的位置,绝非偶然,在情绪如此激动之下,仍是出口便切中要害,老头儿的心机与城府,都隐藏在他那看似耿直憨厚的表象之下。
    周宣帝颔首“爱卿所言甚是,阿昭,朕这次可还真是要好好赏你才行。”
    “陛下”裴昭对周宣帝郑重行礼道“其实,真正发现此良种之人并非是我,而是另有其人,恕臣不能冒领此功。”
    “哦”周宣帝来了兴致“那你说说,发现这良种之人到底是谁”
    与周宣帝说话,自然不能像赵崇明当初对着海桂所吹嘘那一套,裴昭将如何救下秦凉羽,然后又如何将之拐上船的事,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最后,他诚恳道“臣当年出海多赖秦先生之功,臣想着,他虽在伪晋做过官,说到底也是情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如今他既然想重回故里,臣这个做学生的,自当竭尽全力才是,臣斗胆,还请陛下看在秦先生有发现良种之功,开恩赦免他的罪奴身份,能让他光明正大的重回故土。”
    听了裴昭的话,周宣帝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没有说话,一旁的崔文芳感慨道“秦匡,当年多么惊才绝艳的一个人,秦探花的风采,老臣如今还仍是记忆犹新啊。”
    随着崔文芳的话,周宣帝也仿佛自某种回忆中走出“是啊,秦侍郎的风采,向来是无人能及的,朕原以为秦家已经没人了,却不料竟还有后人存世。”
    因为提及了秦匡,周宣帝的情绪有些不佳,草草看过红薯后便回宫了,至于秦凉羽身份一事,一直都没有准确的答复。
    裴昭怀着忐忑至极的心情一直等待了三天,就在第四天时,周宣帝下昭赦免秦匡及秦氏后人。
    裴昭通过海桂的路子,知道崔文芳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正准备着要好生谢一谢首辅大人才行,没想到,他还没出门,气势汹汹的宋千陌已经上门堵人了。

章节目录

嫡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君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香并收藏嫡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