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伯宁急急推门而入时,带入了封如故正睡眼惺忪地歪在枕上, 长发未及打理, 就这样随意且柔顺地散在肩上, 像是一蓬乌密浓黑的海藻。

    封如故问“师兄, 外面在吵嚷些什么”

    常伯宁面色哀伤“如故”

    察觉到常伯宁语态有异, 封如故坐直了身来,望向常伯宁的脸。

    他眼里因着未消的睡意而涣散的光渐渐集聚。

    师兄的表情, 外面的吵闹声,皆指向同一个可能。

    寒山寺出事了。

    他们为查梅花镇之事而来, 而寒山寺偏偏在这当口出了事

    封如故身上七朵红莲已开大半,天时, 地利,人和皆全,若自己是唐刀客, 设下这铺天罗网, 如今,便该是他收网的最佳时机了。

    封如故知道,这一切早晚会来。

    所以他能够跳过所有步骤, 直接问出他最关心的那个问题“是谁”

    常伯宁本身反应便有些慢,实在跟不上封如故思考的节奏,一时懵然“嗯”

    封如故“被杀的人,是谁”

    常伯宁垂下眼睛, 轻声答“海净。”

    封如故一语不发, 翻身下床, 赤脚踩在地面上,再次向常伯宁确认“海净”

    他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白更是白得微微透蓝,神情专注得几乎有几分呆滞“是海净吗”

    常伯宁不及回答,如一便挟着一股风推门而入。

    他面带寒霜,唯有见到还未睡醒的封如故时,不自觉柔和了一瞬。

    饶是带了紧急消息来此,如一仍不忘恭敬地对常伯宁行下一礼“义父。”

    旋即,他转向封如故“云中君,把鞋穿上。”

    为了不显得自己是在关心他,如一速速说出了来意“方丈有请。”

    封如故“为何请我”

    如一“是请义父和云中君,同去殿前伏魔石。”

    他转向常伯宁,语气是强行抑制后的平静“海净出事了,山中疑有魔道混入。如今寺院封闭,搜山已近尾声,并未搜到有藏匿的外人。戒律院长老担心有魔道化作寒山寺弟子模样,混入寺中,于是召集寺内所有弟子,在正殿伏魔石前集合。”

    封如故心头愈加放松,放松到了几乎是空无一物的地步“伏魔石。”

    如一暂时未察觉出封如故的异状,面向常伯宁答道“伏魔石乃佛门圣物,只需将手放在上面,催动灵力,即可验明正身。为求稳妥,方丈叫我带义父与云中君同去试验,以求公正”

    常伯宁骇然,脱口而出“如故不能去”

    如一一怔“为何”

    封如故静静坐在床上,望着如一的背影,和常伯宁一瞬慌张失措起来的表情。

    常伯宁支吾道“如故病了。”

    封如故无声地抿唇一笑。

    他的师兄当真不会撒谎。

    而如一没有回头,只定定注视着常伯宁。

    封如故无从揣测他此刻的表情,但好在可以放肆地看他的背影。

    半晌后,如一轻若不可察地一点头。

    他说“好,义父,我知道了。我自去告知方丈。”

    说罢,他便往门口走去。

    在屏风边,他回过头来,不知是在对谁说话“若云中君之病,寒山寺无法治愈,还请回风陵疗愈吧。”

    离开佛舍前,他甚至未曾回头看封如故一眼。

    立在佛舍之前,如一抬起手来,手指略微发颤地握住了胸前的一团衣服。

    “如故病了”。

    只这一句话,便有一种极可怕的可能在他胸中生了根,发了芽,搅得他脑筋昏乱,只得无意识地攥紧袖中封如故赠他的红豆佛珠,以此保持一点点的清醒。

    他知道自己是失了魂了。

    昨夜,封如故一直在家中,不曾离去,不可能有机会害死海净。

    然而,义父却不准封如故去伏魔石前验身

    如一脑海中凌乱闪过几个片段

    水胜古城之中,他明明检查过,城中并无魔气,练如心也并非魔物,为何在练如心与封如故交手时,会有那冲天彻地的魔气

    还有,坠入沉水之中时,他隐感到水中有魔气,只是那时他因溺水而昏沉,封如故又因救他而力竭吐血,如一急于救治他,也未曾深想下去。

    以及,一月之前,桑落久遭人暗算,一度垂危,封如故去对付尾随而来的无名鼠辈,尽皆杀之。

    彼时,如一也感受到了些微的魔氛,但因为梅花镇之事有可能是魔道之人在背后操弄,桑落久亦有可能为魔道所伤,所以他也未曾将此事放入心中。

    彼时,桩桩件件的细节、疑点均有解释,且都是入情入理。

    但如今回首看去,如一才恍然意识到,所有疑点,皆有另一种解法。

    他一生皆为魔道所害,到头来,竟有可能倾心于一魔道

    太滑稽了。

    世事皆是如此滑稽吗

    一旁晒太阳的小灰猫毫无所觉,在他脚边打了一会儿转,蹭着他的裤脚喵喵叫唤。

    如一蹲下身来,抚摸小灰猫的额顶。

    小灰猫抬头,一时迷惑。

    如一的目光是它从未见过的样子,灰蒙蒙的,透着一股难言的悲伤与难过。

    再站起身来时,他伸手入怀,将自己的佛牌与度牒一应放在了窗前,平静得像是放下一样再寻常不过的物件。

    他无家可归时,老僧带他入寺出世,给了他一处落脚莲台,盼他得证大道。

    今日之后,他或许再无资格留在寒山寺中。

    他悟不得菩提道,去不得明镜台。

    因为,他有了私心,平白惹来一身尘埃,并为此心甘至愚。

    如一双掌合十,对那佛牌度牒礼上一礼,静道一声阿弥陀佛,再一转身,匆匆而去。

    丛丛花篱之外,一道玄色身影立在其间,敛息凝神,静静注视如一离去,嘴角扬起一点嘲讽的弧度。

    佛舍之内,常伯宁心神大乱。

    他总算意识到来者不善了,匆匆行至床侧,蹲在封如故身侧“如故,咱们走吧。”

    封如故拍了拍他的手背,柔声道“师兄,莫慌。”

    常伯宁岂能不慌“刚才我听懂如一的意思了。他让我们回风陵疗伤,是要我们从东南方走,他会给我们留下一条道路”

    “师兄。”封如故静静道,“有人在暗地里算计我,必不会放我轻易离开,我走不脱的。况且,小红尘肩负护寺之责,到时,他放行我,会受我拖累。”

    他口口声声皆是“我”,有意将常伯宁与这场灾祸隔离开来。

    常伯宁却是一把握住他的手,道“那我们二人交换容貌就像之前那样”

    封如故心中微微一悸,看向常伯宁“师兄,你不理智了。”

    常伯宁“我要你,便要不得理智了。”

    封如故“师兄,我说过,只要活着,就是风陵的累赘、痈疮。你要我这样的人做什么呢”

    常伯宁坚定道“你是什么,师兄都养得起。”

    封如故低头,略略沉思几瞬,便站起身来“如此,我还是走吧。”

    “云中君想走去哪里”

    一道令人如沐春风的嗓音从门口传来,惹得常伯宁肩头一颤。

    封如故捏捏常伯宁瞬间变冷了的掌心,含了一点笑,用唇语对常伯宁说师兄,你看呢。我说我走不脱的。

    言罢,他披衣起立,想,人头狗来啦。

    “自然是走去伏魔石啊。”他笑道,“玄极君不去吗”

    有心思栽害他的人,未必是梅花镇之灾的始作俑者。

    世上有多少道门之人盼着四门倒台,更遑论玄极君这种已有君名,却因为四门压制其上、始终在地位上略逊一筹的人了。

    若唐刀客将自己即将入魔的消息告知于他,他会不动心吗

    海净是谁杀的,其实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要让寒山寺找到借口,清查寺中诸人,包括客人。

    即使身在局中,封如故也不得不赞上一声,这果真是唐刀客惯用的阳谋。

    “正要去。”柳瑜遗憾道,“好端端的,怎会出这样的事情呢”

    封如故注视着他“是啊,怎会呢”

    柳瑜不喜欢封如故看人的眼神,慵然地似笑非笑,似视,又似无视,仿佛洞悉了一切,并为此而深觉无趣。

    这种自作聪明的眼神,简直令人作呕。

    “事发突然,我们这些客人也不得不去,就当是客随主便罢。再说,不过是随手一验,清者自清,您说可是”

    柳瑜朝封如故极有礼地一伸手“端容君,云中君,一起去吧。”

    封如故“玄极君盛情邀约,我若不去,是不是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柳瑜温和中带有一丝真情实意的讶异“云中君言重了,此话从何讲起呢”

    “不知从何而起也好。人生,难得糊涂嘛。”

    封如故踢上靴子,将衣衫草草整理好,经过柳瑜身边时,才发现他身后立了个影子般纤细高挑的人。

    封如故脚步未停,从他身边路过,随口问道“这位是”

    柳瑜介绍道“我的谋士。景寒先生。”

    即将越过韩兢肩膀的封如故乍然停步。

    他回过身来,仔细看了看被称为“景寒”的韩兢的面容。

    韩兢抬起眼来,与他对视。

    即使他知道封如故不可能见过自己的这张脸,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名姓倒置的假名就认出自己的身份,却仍不得不惊叹于封如故的敏感聪慧。

    他双手交叠,低头行礼“云中君。”

    封如故道“先生之名,让我想起一个故人。”

    韩兢气息一颤“是何人”

    封如故“你不是他,就别关心多余的事情了。”

    言罢,他玄色长袖潇然一振,迈步离去。

    常伯宁看也未看韩兢一眼,直跟着封如故身后,担心地捉住他的手。

    韩兢看着二人紧握的手,目光里有了一些别样的情绪。

    只是那情绪就像是在古井之中投入一枚石子,荡漾出片刻微波,便一闪而逝。

    他摇着一把轻扇,跟随在柳瑜身后,出了佛舍。

    柳瑜跟在封如故身后不远处,时刻提防着他逃跑,并想起昨夜,在自己用沾有魔气的匕首割破那小和尚的喉咙时,两人面对小和尚的尸身,所发的一阵议论。

    “为何景先生选中了这名小和尚”

    韩兢给出了理由“第一,此子是寒山寺中唯一与封如故熟识之人。若要栽赃给封如故,杀一个与他有关的人,总比杀一个无关的人要更有说服力。死人不会说话,活人就可以替他们发声。一旦事发,大可以说,海净是知道了他堕入魔道这件事,才被他灭口。”

    柳瑜点一点头“第二”

    “第二,这小和尚与守寺的如一居士最为亲厚,因着这份交情,如一定会尽全力追查此事,这于我们而言是好事,可以借他之手,挖出封如故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骑鲸南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骑鲸南去并收藏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