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他又不指望那些小孩子种地挣多少钱,识些字又有什么不好的,那用得着像他这样花钱买了书却只能干瞪眼。

    董伯平本来想找个在学校里读书的小娃娃,但那些娃娃说现在认识的字还少,读不了,他让大儿子去印刷厂附近找个认字的来。

    听说印刷厂的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排出来的,那些人总有几个认字的罢,董伯平的大儿子找了好几个人才找着个识字的,说了些好话,又花了一笔钱才请到人。

    这人也不是有多高的学问,是从前凑热闹和人一起拜师认识的字,后来不耐烦就没学,到现在都忘记文章怎么写了,还勉勉强强认识字,因比旁人排版快,挣的钱也不少,就一直干着印刷厂的活计。

    但他干五天才能有两天歇着,不愿意接私活,董家大儿子一直掏钱,他不好意思了才答应。

    过几天,董伯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子孙,到市肆边上摆了个摊子,身后是个临时垒起来的灶台,上面架个陶锅,浓香的汤汁在里头翻滚,别小看这锅汤,他们特意从屠夫那买来好些猪骨头整整熬了一晚上,又特意寻人买了好些个作料加在里头。

    摊子一侧立了个两层高的木架子,上头放着十来个一模一样的木盒,里头装着各色的丸子、菜干、猪杂羊杂、粗面,他这小摊子摆起来热气腾腾香飘十里。

    不一会儿就有人问“你这汤怎么卖”

    董伯平拿出个二大碗指了下桌上的二大碗,“客官想吃什么自己去架子上选,一碗五个钱。”

    那人过去夹了大半碗,董伯平儿子接过去煮,再上来是一碗骨汤杂面。

    董伯平身边还有一方小桌,上头放着几个盒盖陶瓷桶,与那人说“这有辣椒油,客官用些吗”

    秦国有个品种的辣椒,现代叫秦椒,当时人也很喜欢。

    那个客官便捧着碗过来,董伯平给他打开盖子,上头一层浅红透亮的油脂,下面是红色的碎辣椒干,闻着微辣,颇为刺激食欲。客官能吃辣,挖了一小勺到碗里,搅得上头飘了一层辣油,他坐下,不一会儿就吃得热汗淋漓,看上去舒爽极了。

    来往经过的人,闻着香味,看坐在里头的人吃着来劲也过来坐下吃了。

    不一会儿这个小摊子十来张小桌子就坐满了人。

    董伯平数着手里的钱,都不用到晚上,不算那几本书,他今天就能回本。

    想从这本书来挖出个一二三四的不止是董伯平一个,咸阳城里开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摊子,还有些挑担子卖卤味的。

    但不是人人都像董伯平一样有钱,许多人买书是联合自己的亲戚朋友去买,或者联合里长去买,再分别学了来做买卖。

    这一本书成功引起了一波创业热。

    董伯平动作快,做得好,算是抢占了先机,比别人发财攒下客户,没多久他就决定盘下个店面做生意。

    这些店铺在普通民众里非常叫好。

    陆娇娇的店则比较综合,她食谱里写的东西,绝大多数是卖的。

    在这儿聚餐请客办宴会是个很体面的事儿,一些有点钱的人,也喜欢平常来打个牙祭。

    譬如赵高,他最喜欢来这些新开起来的铺子吃饭,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这里的厨子都是宫里调教出来的。

    别的店里根本比不上。

    最近朝堂上来了个叫姚贾的,办两分的事儿能说出十分功劳,赵高看不上这人夸夸其谈,又必须得和他争宠,只得拼命在秦王面前刷存在感。

    家僮拿来这些书本,他就转头就拿给秦王看,说“这些书在太后的书坊卖,市井中人许多都按照上头的食谱做了菜品买卖。”

    所有的贵人都有些相同点,霸道,他们不允许别人和自己穿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车架,不然为何衣裳人马还分出个三六九等

    秦王翻了翻手上的书册,目光在那些生动形象的图上稍微流连,说道“太后开的店生意怎么样”

    赵高

    他刚才故意没说这茬就是怕秦王让那些店关门,现在却不得不如实说“日日宾客盈门,座无虚席。”

    他撂下手里的菜谱,“你说这菜谱是教人做菜的,寡人看更像是勾人去吃菜的。”

    “普通人的手艺比不过店里厨子,人们吃过他们的饭菜岂不是更要去店里”

    的确,自打这菜谱出来,手里不差钱的都会买几本,厨子不识字,肯让厨子去读书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家便是家里认字的自己照着上面的做,手艺不够,味道总是差些,也没耐心天天捣鼓,最后还不是要去店里吃

    而且上面言辞有趣,有字有画,光看着就像是尝到了味道一样,还有些人专门买来看。

    普通人拿来学艺也只做个几样菜而已,什么时候有钱了也得去店里消费一回。

    他隔三差五的要去店里吃一顿,还在那花费不少钱包了张桌子,总见着宾客如云,想着不知哪天人会变少,现在这么一看,店里的人是不可能变少的,也许再过个一两年太后就要开分店了。

    赵高在原地算着里头的门道,着实大开眼界,心里对这门生意经佩服不已。

    秦王翻到菜谱书的最后,叩叩桌面,把赵高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只看此书天下没有料理不好的食材,既然海外可能有新鲜食物,就令那些来往于海外的番邦人遇到新鲜吃食种子香料都带过来,不拘好吃与否,只要毒不死老鼠就行。”

章节目录

秦始皇亲妈的种田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点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之并收藏秦始皇亲妈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