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松软, 小皇子这一摔除了摔掉了自尊之外别的毫无损伤。

    作为一个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男人, 刘彘天性中就有着些不服输的劲头。

    他拒绝了想要来搀扶他的农人, 手脚并用地将自己从农田里头拔了出来, 然后一身淤泥蹬蹬蹬地带着轻巧下水的四只小鸭子跑回了夏安然这里。

    按照之前的约法三章, 夏安然之前就和小朋友说过了, 如果湿了的话无论在干什么,都要立刻找到他换衣服,否则就没有以后了。

    哪怕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温泉庄子造好了,也没有以后啦

    玩耍一定要以健康为前提。

    刘小猪是一个遵守承诺的好小孩。

    好小孩被擦干了身体之后换了一身方便运动的短打,重振旗鼓, 又冲进了鸭子堆里头。

    夏安然没去管他, 三岁豆丁正是猫狗都嫌的年龄, 一天下来都没个停顿的, 要是跟着他跑怕是要累死。

    他让刘彻的属官看好了小孩和他的小鸭子, 别让人真累着。小孩子免疫力弱,如果太累也容易生病,白天太兴奋就算不生病也可能会尿床联想到弟弟之前还嫌弃小鸭子尿床,夏安然觉得这个还是能免就免吧, 否则小男子汉的自尊心怕是要破碎。

    放养了弟弟后,夏安然去了边上的稻田里头观察情况。

    这一片稻田名为中山国御用试验田一号,从之前的火粪肥、曲辕犁到后来的秧马, 都曾经在这里采集过实验数据。

    也因此, 这块田地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上领先了整个中山国许多步, 可以说这块土地的产量就是中山国未来的产量。

    冬季的底肥, 春季的深耕、选种,插秧前的土地暴晒,每一步夏安然都是照着自农业频道和平日零散获得的讯息做的,就连秧苗入土的深度他都吩咐了下去。

    而颠覆农人经验的还有在秧苗入地之后,小国王让他们灌大水,都不怕苗给淹死。

    当时大家以为这是殿下为了挪鱼苗过来,没想到鱼苗入池没过几日,就又让放水了。

    这下大家又怕鱼死了,居然还不让多喂食,这鱼如果饿极了要去吃稻根可怎么办

    好在两个都挺过来了,现在又要放鸭子。

    这,这不是瞎胡闹嘛

    就连老农都表示,以往都没这么精心地伺候过的田地,怎么主家这么胡咧咧也不怕心疼哎

    他们农人说到底最看中的就是这块地,这些人伺候了一辈子田地,就看不惯人糟蹋东西,殿下的命令他们是必须要执行的,都有人记着呢。但平日里头的除除草、捉捉虫还是可以的。

    能挽回一份是一份吧。

    然而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

    昨天还看到生了虫,今天想要去抓的时候就没有了,昨天还看到土里冒了草,今天想要去拔就发现它已经气息奄奄得浮在水面上了。

    开始大家都以为旁人干了活,闲聊时候才发现谁都没做过。

    那是谁

    难不成是管事的一想到那个极其严肃的管事是那种在大家散工之后会去捉虫除草的设定,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真相的揭晓来的猝不及防。

    是鱼。

    在他们伺候田地时候胆小躲在一旁的鱼苗。

    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以至于生藻,虽然在稻田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夏安然命人投喂了鱼粮,但这些鱼长时间饥一顿饱一顿,那可不得掘地三尺得找吃食嘛。

    土里遗漏的草籽、虫卵很快进了它们的肚子,就算有杂草趁夜在鱼休息时候发了芽,那也扛不住一遍两遍得耙啊。

    扎根不深的杂草轻易就被鱼尾巴给从泥地里头掘了出来,只能无助得飘在水里头,日头一晒很快就蔫了。

    这么个寻食法子,别说长在水里的虫了,连偶尔路过饮水的小飞虫都能被这群饿鱼给一口吞。

    鱼尾巴能够掘动杂草,却动不了已经回青了的健康秧苗,它们只能不甘不愿得当水稻田的护卫者,顺带还要为水稻施肥。

    这可真是颠覆了农人们的理解能力。

    还真是活生生的想要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饱草,是黑心资本家无疑了。

    夏安然耳力多好啊,他早就听到这些人在议论什么啦小国王站在田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从他竖着耳朵不停捕捉声音的动作就能看出这可把他给得意坏了。

    虽然有拾人牙慧之嫌,但是他也是很努力得回忆投放量和投食量的,一开始也没少担惊受怕,就怕这些个野性未消的鱼苗把稻子给挖出来,这时节要再补种肯定要影响到产量。

    还好结果很美好。

    其实也不是一直都不让它们吃饱的。

    夏安然认真地在心中反驳,等稻子开花的时候这些鱼就能吃个饱了。

    长期饥饿的稻田鱼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吃饱喝足,积蓄完肥膘全身金黄准备入冬的时候就是最好吃的时候啦

    正所谓优胜劣汰,剩的吃掉,他这样操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哒

    这一片试验用田地约莫有三大亩良田,五小亩中等田,还有八小亩下等田。这些下等田在很多年前也是上等田,但当时的农人太过贪婪,就把地给耗坏了。

    农人的结果不提,按照汉律他们自然得不了好,但无论如何处理,于土地来说它们都是做荒废处理。

    在夏安然来之前,这种降等土地的待遇是晾着,什么都不种,任他长满杂草。养个十来年,到时候就像荒地一样一点点地伺候着,按照经验来说仔细此后这它应当也能变成中等田。

    但现在这块田被夏安然拿来种黄豆了。

    豆类植物能够给它的好基友大豆根瘤菌生长空间,这种菌类可以吸附住空气中的氮类,并且将其固定在自身周围。

    在现代农业中种植豆类前,农户们会在土壤中撒入这种菌种,并且创造根瘤菌入侵到大豆内部的机会。

    二者为共生关系,根瘤菌需要大豆根系的有机养料和生活环境,大豆则是需要根瘤菌消化吸收后供给的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氮肥。

    而同时,根瘤菌本身也能驱逐土壤中别的菌类伤害到大豆,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农业菌。

    也因此,种过大豆的田地总是特别肥,再种别的植物事半功倍。

    但是这种菌在如今是肯定买不到的,只有令其自生培养。好在土壤中充斥着各种固氮菌,它们只需要一个机会。

    比起良田,夏安然更关注的是这些因过度开伐导致肥力耗尽的中下等田。良田的情况基本一致,而劣等田却各有各的成因。

    中等田还好治理,只需要将下层的土壤翻上来,或者施用一定的有机肥,让它缓过来了就好。

    但是一些下等田其表层土壤几乎完全不存在营养质,基本已经沙化,犁头所能到达的中层营养流失也非常严重,而想要再将下层翻上来,就如今的情况来说来说人力消耗过大。

    在现代也只有用拖拉机,甚至于大型的挖土机来重新整理田地。

    事实上,用时间来治理这一点在如今是没有错的。

    风会带来自播植物,这些植物对土壤完全不挑剔,在荒地上扎根之后它们会用尽全力将土壤下层的养分抽上来,并且留住伴随着降雨落在土壤表层的每一份化学元素。

    而后春去冬来,这些一年生的植物在这里枯萎,复被积雪压入这片土地,慢慢和它融为一体,然后成为另一个小生命的养料。

    如此循环反复,土壤失去的肥力会渐渐恢复。

    但是这个过程太过漫长,夏安然打算人为地加快这一速度。

    这块田地现在被施加了大量的蚯蚓粪。

    蚯蚓这种动物被达尔文称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在中华它们被称为地龙。

    神龙掌天,行云布雨之职;地龙接土,泽沛万物。

    这是因为无论它们吃的是什么,是有毒的还是没毒的,是腐烂的还是新鲜的,经过它们的身体出来的粪便都是无毒的。

    它们是当之无愧的“过滤器”。

    更为难得的是,营养物质会在它们体内重新排序,被排出的时候都是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有机肥。

    在肥料界被称为有机肥之王就是蚯蚓粪。

    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有机肥的营养元素都高而且温和,甚至于只要不大量使用,基本不腐熟也不会有烧苗的风险,如此自然不用担心施加太多会伤到苗,直接拿来种花都没问题。

    事实上,我国很多地区情况的盐碱地治理都是从撒蚯蚓粪开始的。

    夏安然开始饲养蚯蚓最初其实是为了解决中山国内日益凸出的牛粪问题。

    小批量的牛粪还好处理,直接挖坑埋了问题也不大,但是他自己之前为了试验打牛鼻环,弄来了三十多头牛,为此还建了个牛棚,

    牛粪是极其优异的有机肥,但同时,它腐熟的过程实在是常人无法接受。

    本来他收集牛粪是打算做有机肥的,但接连有好几个工人提出“辞职”,理由非常充分干这个,媳妇不让进房。

    他总不能去特地雇佣一群光棍来做这个吧光棍没媳妇那还有家人呢,这可不就是没完没了。最后他算算如今中山国内的有机肥潜在储藏量,觉得如今每个村的粪坑负担已经够重,还是不要加大他们额外的压力了。

    当时正好春雨绵绵,他打着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