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给公子异人准备的衣服自然是正经衣服,只不过其形制并非是赵国的, 也非秦国的, 而是楚国的。

    “这”异人对于身着楚服有些许抵触, 但他对吕不韦有着足够的信任,因此还是别扭着穿上了这一套衣裳。

    在战国,各大诸侯国之间是有一条明晃晃的鄙视链的,如果将国家现在的实力放到一边的话,大概就是姬姓诸侯国鄙视西周被分封的诸侯国, 然后他们一起鄙视篡权的诸侯国。

    当然,秦国和楚国是两个例外,因为只要他们两国在, 他们就是其余诸侯国鄙视链的底端, 几乎不分谁更糟糕。

    秦楚两个国家被鄙视的原因是一致的他们都被中原其余诸国视为蛮夷。为何被称为蛮夷定有后人为他们叫屈,因为此二国从血缘上来说都是正统的黄帝血脉啊。

    非也,华夏自古判断对方是否蛮夷并非因其血缘,而是从对方的文化、习俗上进行区分。换而言之,只要对方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礼仪进度一应俱全并且乐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那么哪怕对方长着红头发绿眼睛也认可他们。

    反之,如果彼此的礼仪习俗相差甚远, 甚至对方有中原文化所不能接受的习俗,那么就算有一样的长相,就算对方与自己系出同源照样鄙视到底。

    譬如系出同源的赵国和秦国,双方都是赢姓赵氏, 但赵国就属于被接受的中原文化,秦国则是蛮族文化,而就连赵国也看不起秦国。这正是因为西迁后的秦赢一族在抵御西戎的过程中受到了对方文化的影响,并且出现了中原文化进入战国时代后便渐渐被鄙弃的殉葬以及野蛮的以人头记功、屠杀等等政策,就连外交上秦国也特别不讲究。

    而楚国这个国家立国之时到后来也都非常不讲究,秦楚两国一个是受到了戎人的影响,一个是受到了越人的影响,总之都不是正统的中原文化。

    巧妙的是,二者的命运仿佛就是镜子的两面他们的命运转折点都在同一时期,并且是因为做了不同的选择。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夏商之战。彼时,秦族投靠了商王朝,并且依靠祖传的天赋驯养技能得到了商王朝的重用,渐渐被封至侯爵。而同一时期楚人则因为不属于商王朝的血脉家族被几番驱赶,被迫向西南方向动迁,最后只能在江汉流域暂歇,与当地部族融合而居。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楚人逐渐被当地部族同化,忘记了中原语言文化,故而被中原王朝定位为蛮夷。

    第二次转折点便是在商周时代。

    在这一次命运的抉择中,秦国选择了帮助信任他们的商纣王,而楚人则是选择了派人前来寻求他们帮助的周文王。

    这一战后,秦族因为站队失败,成了周王朝的俘虏,后来被周王朝指派由东迁往西部迁徙抵御蛮夷西戎。而楚族则是因为曾经在这场战役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勉强被封为了诸侯,并且得到了一块极小的封地。虽然封赏并不优厚,但好歹他们也从西向东边,向中原文明跨越了一大步。

    而等到了周幽王时期,二族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是第三个转折点。

    秦族选择护送周幽王的太子平王东迁得封诸侯,而楚人却是在此时选择作壁上观。等到东周第二任帝王周桓王上位后,已经被养肥了的楚人便向上讨要更高的爵位,被拒后,楚国索性僭号称王。

    彼时天底下只有两个王,一个是周王,另一个便是楚王,此后楚国便开始了春秋争霸问鼎中原之路。

    后来人都知道秦晋之好,但很少人知道秦楚之间的蜜月期要秦晋更为悠久。

    在秦晋殽山之战大败之后,秦国便暗地里和当时同样被晋国在城濮之战打败的楚国牵起了小手,双方决定联手起来抗击晋国,自此开启了近三百余年的联合。直至商鞅变法后秦强大起来,秦楚才结束了蜜月期,开始了相爱相杀的百年道路。

    尽管关系复杂,然而总体来说秦楚之间还是联合大过于对抗。也因此,如今的楚国在秦国势力可谓是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昭襄王的母亲芈太后是楚国人,昭襄王的正妻叶阳后亦是楚国人,如今太子安国君的夫人华阳太后还是楚国人。

    秦国帝王的血脉中流着楚国人的血,楚国帝王血脉亦然。

    在楚人看来,秦国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以及就业场所,秦人因为其基本国策的缘故,对于外来人口适应力良好,以至于这些盘根错节的楚国势力赫然成了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上一大块绊脚石。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异人并非是因为要着楚衣而不喜,只是他以为自己好不容易归国,便是应当穿着秦国的服饰回去,现在穿着楚服算是怎么回事

    然而,吕不韦只平静地说了一句“公子,安国君尚未替公子请封。”

    一句话说得异人后背汗毛蓦然间炸起。

    他立刻就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吕不韦这是暗示他的事情还存在变数。被终于能够回国一事冲昏了头脑的异人这才悚然惊醒过来。

    不错,他现在虽然持有公子印玺,但到底没有被正式册封,而不到最后一刻谁也说不好未来会如何。

    而他所有的优势就在于华阳夫人和自己带回来的讯息上。

    “公子此行定有诸多不顺,还当细心为上。”

    两个男人互相对视片刻,异人深吸了一口气,他揉了揉自己的脸,将表情转换为七分孺慕三分忐忑,吕不韦微笑点头,肯定了异人的做法。二人相视一笑心中自有默契,随后又反复仔细地推敲,待到确定了其中种种说辞毫无漏洞之后,吕不韦还塞给了异人一个被摸索出了包浆的小木牌。

    “这是楚国的神像。”吕不韦道,“我此前自夫人姊兄处探明,这是华阳夫人一族的守护神像。”

    然后,他又将这尊神的几个细节同异人交代了,转而又宽慰道“也不用表现出了解得太仔细,你在赵国为质,本也不可能能够探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说的头头是道反而会有些刻意,人总是喜欢和傻一点的来往,太精明的人设会让人警惕。

    异人了然,他摸了摸这尊神的模样,将其小心地揣在了胸口。

    确保异人将关键点记住之后,二人双双入了函谷关。

    果然如吕不韦此前猜测,异人入秦受到的待遇可称不上一句和善。此时的秦国正在进行战后修整,又要为接受赵国的战争赔款做准备,举国上下都极为忙碌,异人的回国就如同水滴掉入池子一般毫无动静。

    这些都在异人和吕不韦二人的预料之中。

    异人归府后请见父亲不成,便在门口冲着父亲遥遥叩首,做足了姿态。然后他便去求见了母亲华阳夫人,派去的侍从少顷便回应允了这次会面,这是一个不错的讯号。

    公子异人匆匆洁面,抖了抖衣裳,身上还带着仆仆风尘便叩拜在华阳夫人面前,泣泪横流极为可怜。华阳夫人对这个便宜儿子说实话没什么印象,异人还在府中时候就是一个小透明,走的时候也是安安静静的,但现在一看这公子异人身上穿着楚服,皮肤黝黑模样端正,真诚看着她的眼神中又是满满的敬仰和孺慕,没有孩子的华阳夫人心里头顿时有些酸软,竟是生出了一二分母性来。

    安国君有很多孩子,但是这些孩子都有他们的母亲,和她并不亲近。

    早些时候,华阳夫人对于这些孩子还充满戒备,而等到她终于愿意承认自己生不出孩儿时,安国君也没有幼小的又失去母亲的孩子可以让她过继了,稍稍年长些的也同她毫无亲情可言。

    异人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排行中间,不上不下,人也不在秦国,不会在她面前晃荡,在赵国为质,对于国家有贡献有一定的政治资本,最重要的是公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姬妾,不会妨碍到她的地位。

    于异人而言,她比起夏姬能够给予的帮助更大,所以,如果异人是个拎得清的,自然知道该倾向何处。华阳夫人当然不至于无聊到要去和夏姬争宠,但她也不想在未来闹得不痛快。因此在被姐姐说服同意过继异人的时候,她也留了一手,那便是并未请安国君正式册封公子异人。

    只要没有正式册封,那也不过是安国君家里关上门来的私事,册立与否旁人都管不着。华阳夫人可以有的选择不多,但也不少,选择异人不过是最方便的。

    他们彼此已经是这个年纪,说些亲情之类的便有些浮夸了,还是谈利益更让人踏实可信。

    异人需要她的扶持坐上皇位,而华阳夫人则需要异人做她的后盾,也做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而现在,异人已经通过了第一关测试,安全地回到了秦国。

    第二关华阳太后不着痕迹地搓了搓衣袖,被一身楚服的异人成功愉悦了,她轻轻勾起嘴角,笑容妩媚明艳。

    也算是过了吧。

    就看这一招便证明了异人的头脑是清楚的,一个能够审时度势的人,未来总不会太差。

    而等到异人拿出小木牌,并且言曰他日日向太一神祈祷保佑母亲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