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五十年, 秋。

    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水利管理机构正式建立。而彼时这个机构还挂名于大秦主管谷货的治粟内史之下, 只作为一监存在。

    这个部门的建立并没有引起六国过多的侧目, 甚至六国昏庸之人还击掌赞叹秦国这是自毁长城,消耗国力,并为此浮一大白以示庆祝。

    但若干年后, 随着秦国征服的步调, 这批在秦国已经积攒了丰富经验的水利人带着他们的“黑科技”设备,以极高的速度和效率抵达被收归秦国过境各地, 免费为当地民众设计水利铺桥引渠缓解水旱之灾时, 六国人才发现秦国下了多大的一盘棋。

    这些人在稳定了当地民心的同时保障了秦队粮草的供应, 而且因为在当地修建水利,也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当地壮劳力,避免民变。

    更可怕的是, 因为秦军每征服一地反而给当地的民生带来了巨大好处, 部分城区甚至发生了秦军一到就举城投降之举,最夸张的还有秦军未到守城将领便被民变斩杀,民众主动开城投降迎秦将入驻的情况。

    惹得六国彼时纷纷臭骂老秦人偷奸耍滑虚假宣传臭不要脸,但也阻拦不住民众一颗芳心向了对方。

    当然,在后世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都水监现在还是一个缩在小楼里的小部门,就连创业经费都是可怜巴巴的五百金,除了领导之外,工作人员更是只有一少监一丞。

    现在这两人正翻阅着竹简忙着准备考题呢。正在二人抓耳挠腮苦恼于该如何出题时,他们家长官带着一小童走了进来。

    “监长。”两人忙放下手中竹简起身作揖, 然后视线齐齐飘向了跟进来的小娃,又落回了自己的手心。虽有些疑惑自家长官为何带了孩子过来,但什么都没说。

    吕不韦回礼后请二人坐下,然后指着吕安道“此为在下犬子,调皮得很,若是有冒犯的地方还请二位多多担待。”

    做人下属的当然表示没有打扰,并且送上彩虹屁套装被夸做钟灵毓秀乖巧可爱的吕小安脸都要红了,他情不自禁摸了摸自己的小圆脸。

    吕不韦不着痕迹地戳了荡漾的儿子一下,示意他干正事。吕安于是将准备好的一个匣子展开,里头放的是一箱陶制的山峦房子小桥等小物件。他将这些不明作用的陶制小玩具一一拿出来,又掏出了一罐陶泥,冲着两人笑了一下。

    不知为何,两个年轻的小吏猛然间感到背后的汗毛炸了开来。

    明明笑得很可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特别的可怕直到半个时辰后他们就知道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了,这是来自考生对于会出千奇百怪题目的先生的天生恐惧。

    过了小半旬,面向公众的水工考试终于正式开始了。当考题公布的时候,这些来自于各国的水工们便懵了,因为秦国搬上来的考题是一个山区城镇的小模型,林地、山地、河流湖泊田地均是栩栩如生,极其精美。

    但最引人侧目的还是模型上涂抹若干颜色也写着数字的小木棍,同样模样的小木棍还在每个人的桌案上放了一份。

    考官先给众人一炷香时间观察整个地形大概,一炷香后观察结束,考题便是分别写出这张地图上容易发生水涝的地区。考虑到水工可能不识字,所以如果不识字的话只需要抽出相同颜色的木棍便可。

    答案现场揭晓,就在众人交卷后考官便举壶自河流上游倾泻而下,哪儿完好无损,哪儿被冲毁均是一目了然。

    而等到下一批考生闻讯有备而来时,却发现考官们已经又换了一套地形图,见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还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这一题考验的是看图分析能力,第二题便是自由论述题。

    由考生说一说针对秦国的河流土地打算怎么治理,并且由将作大匠、少匠和吕不韦参与评等。

    在治理方案中考生必须要告知的因素一个是工期时间,二则是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三则是工程完工后可保年数。考生说的每句话都有小吏进行记录,备案以供未来查询,若是工程开始建设,这些都是预留资料,需要负法律责任的那种。

    如有为取得成绩故意瞒报或者往好里说的,罪同欺君。

    如果三位考官无法确认考生的成绩情况,这些资料就可以交由其他专业人士评判,力持公正。

    小吏写完了还会交由考生检验补充,呃不认识秦字那,那就没办法咧,只能吃个没文化的亏了。

    六国的水工听到这一句话可就气坏了,他们不过是不认秦字而已,怎么就没文化了明明是你们秦国没有跟着世界潮流走被时代抛弃了好吗但这也没处说理去,你跑到别人的地盘去就业,不认识别人的文字可不就得吃亏吗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一边祈祷小吏听明白了他们的话不要记录错,一边暗下决心在离开考场后一定要发奋学习秦字,以备复选。

    就在这场名为考试,实则是招聘的活动中,有二人的考卷极为出类拔萃,以至于考官三人难以评出个优劣来,只得递交到秦王面前。

    秦王展卷一读便知道下头人打的是什么心思了。

    这二人所答要评出优劣不难,但是要评出个可实行性却不容易。

    一份答卷说的是整治灌县岷水一带,主要治岷水之涝,兼顾灌溉作用。

    另一份则是整治关中地区的平原地带,沟通泾水和洛水,主要治旱,兼为泾河分流、改善关中平原土壤盐碱化。

    这两份答卷都写得极为详细,不难看出这二人都是有备而来。

    对于三个考官来说,没有办法在其中选择任何一项,一个是就在眼皮子底下,如果能够成功便是关中平原的大丰收。一个则是稍远一些但是一直犹如附皮之藓一般时不时就让人想要挠一下又不好下狠手的蜀郡。

    这两份计划书若是单独出现,定然会让他们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但如今便只剩下为难了。

    就连嬴稷也十分意外能够看到第二份答卷。

    坦白说对于蜀郡那份他心中已有准备,那日自李冰处归去之后他更是掏出了蜀郡地图看了又看,也拿着当地的县志算了又算,虽然外人并不知晓,但是嬴稷其实已经开始为蜀郡的工程做起了准备。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又来了一个让他心动不已的计划。

    如果二者并行

    他保持沉思的姿势抬了抬手指,轻声道“去把丞相请来。”

    范雎一听嬴稷询问能否同时开两个大型工程,表情立刻就苦了下来。

    他将两份计划书看了一遍,然后告了一声失礼,请来了治粟内史和御史大夫,三人盘算了半天,给了秦王一个肯定的答复。

    倒不是秦国如今劳动力富余,而是因为灌县的治理属于蜀郡,自蜀国归秦国管制之后一直都是一个不服管地带,而自从粮仓计划落空后,这块地方就被秦国暂且放置,大有任其自生自灭之意。

    主要原因蜀道难,进出都难,当年若非张仪想出了一个石牛计令蜀地自行开路,秦军想要入蜀绝非易事。另一原因则是蜀郡自归秦后教化难,当地人不服管,秦蜀两地难以融合。

    蜀地民风彪悍,巫祝势力强大,而秦已经进入了法治,绝不能允许一个地方有另外的势力居于律法之上,便是因此双方冲突极为剧烈。

    秦国此前着力东顾,暂时懒得管南边,也没有发动蜀郡人口充军,因此蜀郡人力消耗不大。所以如果要在蜀郡治水,大可发动当地蜀人。

    倒是关中地区一带的水渠建设需要动用秦国本土力道,如此,同时进行两个工程在人力、物力上不是不能办到,但他们还是不建议,因为按照秦国的基础建设常规标准,都是先动用刑徒、再动军队、随即民役,最后百姓。

    而其中动军队这一点必然会触动到军方,本来没仗打已经很火大了,现在要被发动去修田“臣恐武安君不愉。”

    范雎劝说道。

    “武安君那边寡人会同他说的。”嬴稷沉吟,他心中还是有几分犹疑,他担心的倒不是军方会有什么反对态度,而是因为大量调集兵卒可能会造成边防空虚,虽说此前六国被他分而散之还加以挑唆,但毕竟没有伤到根本。

    怕就怕六国回过味来或者又遇到了一个“苏秦”,联而攻秦。

    这样做无疑是在冒险,是该缓一缓还是

    “不可以先做一半吗”

    是夜,当他在同乖孙一同沐浴时候,赵政歪着头提议道“先做一点,疏通一些,大家休息一下锻炼一下军阵再做一半”

    “孩子话。”嬴稷点了点他,“兵卒训练一日不可断,若是发动其去修渠便无法兼顾军阵,而且你要记住,做水利改革之事,非得一鼓作气,若是当中停下了便再难继续。”

    “为何”赵政不解,他在浴桶里头翻了个身,伸出脑袋看着隔壁浴桶的曾祖父,“这不是曾祖父一句话的事吗”

    嬴稷笑了一下,“你还小,不知道这种金银如流水一样花出去的感觉。”

    “造一个工程,所耗费的银钱是成斗往外洒,一旦开始,花的钱止都止不住。且其通常超过预期计划中的好几倍,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便也罢了,当中若是叫停了,那账册上的每一个数字就像是在刺曾祖父的心。”

    “所以曾祖父就不愿意继续啦可那就是半途而废了呀”赵政批评他,“做事情不好半途而废的。”

    “等你长大你就懂了哟”嬴稷伸出手将小孙子往水里头压了一下,然后刮了一下小孙孙挺翘的鼻梁,“半途而废有时候也叫作及时止损,单看你怎么想。”

    “嗯”赵政思考了下,他摇了摇头,“如果是政儿的话,一定会做完的。”

    “哦”

    “政儿最讨厌半途而废了”小孩在水里头吐了一串泡泡,然后扭了扭小脑袋,颇有些自豪地说道,“阿兄说,我们做事情应该先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