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没兴趣知道学生是怎么想起来取这个名字, 他只想知道这纸是怎么造出来, 造价到底是多少, 能否大量制造, 秦王是否有意推广。

    吕小安被自家先生一路提溜到室内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小模样特别乖巧,他将事情能说的部分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其实事情要从十来年前郑国渠开始动工时候说起了, 郑国渠贯通之处一片几乎都是盐卤土。

    这片区域的土壤盐碱化完全是因为过于干旱导致的。关中平原地势一片平摊,又是大陆性气候,冬春两季风自西北来畅通无阻。

    风大、降水少、无河流,加上农耕环境对于土壤层的破坏便是这块明明肥沃的平原却有星星点点斑癣一般盐碱地的原因。

    尤其是郑国渠经过的区域, 这一代全数都是情况最严重的地方,严重到了官方允许民众放弃耕种让它自我恢复的程度。

    而在修渠时候, 吕不韦采纳了儿子的建议, 将表层盐卤情况最严重的土地挖起运走,然后将下层土壤翻上来, 然后再培土种植,对于一些根扎的不深的植物来说效果非常好。

    也因此,当水渠通水之后这块地方立刻就复活了过来, 成为了可耕地。

    而那些被运走的土也没有到处乱丢, 而是统一被送到了一处清洗,这不是多此一举, 而是这些盐碱土如果随手一丢,盐分随雨水入地,到时候放到哪儿哪儿就成盐碱地。所以能够想出来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用水将土里的盐泡出来, 然后再被洗过的土地分散撒到山地里。

    而洗土水晒干,能够得到一点盐,当然,这效率过于低下,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而就是在处理这些泡土的水的时候,有人发现这种水带有轻微腐蚀性,负责搅拌的不少农人身上都有了破皮出疹迹象,一开始还以为是浓盐水的关系,后来才发现这是因为水本身原因。

    于庄稼人来说这是噩耗,但是负责处理田地的人多半是山间林户,于他们而言这土有腐蚀性好啊尤其是这种腐蚀性还刚刚好不至于损伤皮子,在申请过后,当地人立刻用了这水来硝制兽皮,效果拔群。

    报上来之后大家也很开心,这样也算是废物利用,还能创造收益,于是负责处理这些泥土的村落便建了蓄水池,每次洗过土的水就放在这个池子里让太阳晒着,一边蒸发一边用。

    如此过了几年,郑国渠的修建到了后期,没有了盐碱土再送过来,池子里的水自然一点点降低了高度也增加了浓度,于是意外就发生了。

    一户猎户人家娘子将皮子放在这水里头泡到一半有事离开了,临走前没同她男人说什么,男人不知情,见媳妇做到了一半就顺手接了下去,他懒得去捞水,便按照以前的习惯顺手往水里头撒了一捧生石灰想要按照旧法鞣制,不过一会,男人就觉得自己的手开始发热,他立刻知道不好,这是烧了手。

    猎户长时间硝制皮子多少都有些这种经验,偶尔也会有石灰倒多了的情况,他赶紧跑到溪水里头冲了一夜,幸而处理及时,他的手最后勉强算是保住了,当然当中的苦头也没少吃,为了治手半个家底都堆了进去。

    这件惨剧自然引得周边猎户的警惕,众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咸水出了问题,然而一问之下,周边这段时间撩水硝皮的人家都没有这样的反应啊。

    没错,问题就在生石灰上。

    农人们发现,这种咸水和石灰碰到之后就会出现一种特别厉害的咸水,用这种水来泡兽皮只需要一会儿上头的毛发和油脂就会全数脱落,再多处理几步剩下的便是柔韧的皮层,当然若是一个不当心,皮子也会被腐坏,这需要很当心才行。

    用这种液体处理兽皮的效率能够提高八成不止,产品质量还特别好处理这些土地的猎户们发现这一点之后立刻上报,当时都水监已经传到了吕安手上,吕安闻讯后非常感兴趣,立刻带着下头的人进一步采样研究。

    而他们最后做出来的强腐蚀性液体就是在后世有个鼎鼎大名的氢氧化钠。

    农人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手上,支撑起化工业的三酸两碱中的两碱都过了一遍。而他们无意间使用的举动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苛化法工业制碱。

    盐碱地内多半含有两种成分,盐和碱,盐便是氯离子,主要代表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而碱的主要成分便是碳酸钠,以及少量碳酸氢钠,俗称苏打和小苏打。

    而当碳酸钠水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遇到了一起就会发生苛化反应,生成的强碱就是氢氧化钠。

    而且最妙的是,氢氧化钠水溶液蒸发后还会变成粉末,而之前的沉淀物经过干燥煅烧后就是石灰,又可以重新加入反应。除了它需要的原材料也是珍贵的碱,无论是制作方法还是成本都相当低廉。

    氢氧化钠被发明之后会做什么如果是现代的话,会立刻投入工业生产,但在秦国,当时就只是拿来鞣制皮革。

    革是秦国甲胄的主要成分,秦国本身对于这种材料的需求量很大,而要将兽皮制造成可以做甲胄的革,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除去它的表皮并且经加工,使得这份材料具有更高的韧性和耐腐性,在过往,单单削去皮毛以及油脂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其中,脱油脂更是其中重中之重。

    这也是制约革产量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甲胄数量的重要原因。

    但人们发现水里只要放些火碱就能将油脱得特别干净。

    为了研究火碱和油脂的关系,吕安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他就发现洗干净油脂的关键不在火碱,而是火碱和油脂混合制成的糊状物,他们将这种物质分离出来压实晾干后,确认其在清洁上确实有奇效,就是味道难闻了些。

    这个被命名为肥皂的东西洗什么都能洗干净,就是有些伤手,不过比起直接用火碱来说这种伤害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宛若是应了那一句万物相克必相生,很快就有人发现在制作肥皂时候过滤掉悬浊物后的带有甜味的液体,又带着点油的性状,所以叫甘油关于这些人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吕安一点都不想知道。

    但经过试验,这种经过小心提取得到的液体对于皮肤保护能力非常高,干燥起皮的皮肤抹上睡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就好了很多。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对伤口有奇效,后来发现他只对健康的皮肤有效,尤其是干燥的皮肤。

    该说果真是物极必反吗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种能够轻易将皮料腐出一个洞来的液体经过几番处理后就能变成对保湿有奇效的物质。

    还挺鸡肋的,在最后确定这东西没法给人什么惊喜之后一干技术宅还挺失望。在确定这种液体真的无害之后,吕安将它拿回了家。

    可能是女人在这方面有天分,一听这东西是做肥皂的副产品疑似可以保湿,吕夫人就毫不犹豫将它拿了过来,然后在家中两个男人震惊的目光下,她调和了鲜花汁液露水蜂蜜蛋清等等物质之后糊在了脸上,等洗干净后皮肤简直明透光滑到了极点,乍一看好像还白了几个度,这可让吕夫人高兴坏了。

    咸阳一到冬天风又大又冷,哪怕一个冬天不出门的贵妇也难免会有皮肤干燥的苦恼,任是姿貌再出众,皮肤皴裂也是一个巨大的减分项。

    给母亲做出保湿好产品的吕小安当下就得到了吕夫人的爱的抱抱,然后吕夫人就抛下好不容易不加班的吕不韦以及儿子入宫去找赵姬了。

    这个冬天格外冷,而吕夫人和赵姬二人大冬天的还能顶着一张水润光滑的脸蛋太过异常,自是引起了众多女眷的注意,于是,不用问,甘油这种物质立刻就在妇人圈里头风靡了起来,女人们甚至都不问价格就直接砸钱,其需求量甚至大到了让上头惊动的程度。

    异人将吕安召进宫中,不过异人关心的倒不是甘油,而是肥皂以及火碱的产量。这两样东西都能促进甲胄的产出以及质量,容不得他不上心。

    就目前来说,火碱的产量则是取决于碱土,咸阳的盐碱土虽是不少,但是开采这些土动静太大,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紧紧盯着秦国。

    秦国现在又没有水渠工程,若是还要收集盐碱土定然会引起旁人关注所以,必须闹出比秦人收集盐碱土更大的新闻,于是纸张应运而生。

    处理完皮革的碱水被拿去造纸,完全是废物利用,没想到后来明明是作为副产品存在纸张的存在感那么高,完全没有人在意秦国一直在悄咪咪得到处挖盐碱土。

    但是这些都不能说。

    甲胄的制作秦国的机密,靠着火碱,秦国的皮革制造速度提高了一个台阶,看似不多,但放到举国环境下这个数量就极为可怕了,而这个数目异人并不想让别人知道。

    面对先生的问询,吕安只能估算出了一个令荀卿倒吸了一口气的数字,见状吕安藏在袍袖之内的手爪子悄悄缩了缩,说,说得太多了吗

    恰恰相反,是太少了。

    书册的作为载体的最重要价值便是它的便捷易带性,而现在秦国学宫门口的石碑上日夜不停有学子轮番在上头抹墨贴纸,这些纸晾干了裁剪装订好便是一册书。往常一册书抄写没有个四五日完不成,现在哪怕只有一个人做,无非也就四五个时辰而已。

    荀卿缓缓得吸了一口气,然后他立刻起身回屋,年迈的身子步伐极为矫健。正当吕安茫然间,尉缭恰自外入,见堂内只有吕安一人不由挑了挑眉。

    他明明什么都没说,吕安却好像明白他在说什么,他扭头对坐在自己身侧的尉缭说“话刚说到一半,先生就回屋去了。”

    “说了什么”尉缭微微偏头看他,便见自家师弟露出了些许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