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一些见识。”
    司马懿向郭嘉行礼。
    郭嘉暗暗咬牙“恩,嘉也很看好小懿儿呢。择一个吉日,行拜师礼。”
    时下,出行不易,马车飞驰一段时间,还得停下来一阵子,缓一缓马力。一天的时间,去不了很多地方。最后,郭嘉带陈登去西市,在天桥上吃烤羊肉串儿,看桥下川流不息的行人。
    薄暮之中,贩夫走卒,光影浮动,人声如沸。各种味道随风飘散,有酒香、有熏香、有汗臭、有胭脂。诸如炒栗子、烤乳鸽、胡饼、鱼丸汆汤等各种小吃,更是香飘十里长街。
    恍然间,好像又看见昔日的洛阳城。
    这一刻,陈登作出了一个让他此生都无比庆幸的决定他要以汉臣的名义,帮曹操取得徐州。
    当晚,陈登和曹操密谈到半夜,谋定徐州诸事。
    曹操任命刘备为徐州刺史,陈登为广陵太守,陈登的父亲、沛相陈珪官职不变,俸禄翻倍,秩二千石。
    刘备想当徐州牧,曹操偏不让他如愿。
    陈登不方便在许都停留太久,事情比较紧急,曹操一时没来得及通知小皇帝刘协,就让荀彧在尚书台拟旨,盖好章,先交给陈登带走。
    郭嘉用制冰之法,亲手制作了两份牛奶鲜果冰激凌,和各种小点心一起,摆在陈登的马车中,算作送别。
    陈登赶时间,出城十里才发现来时那两辆装满海鲜水产的马车,现在依然是满的,被各种装着颍川土产的箱笼堆满。
    下邳陈家是曹营在徐州的内应,这件事当然需要保密,但刘备和陈登父子的官职调整,还是应该立即向小皇帝禀报。
    曹操整理仪容,入宫拜见刘协。
    宫苑深深,殿宇巍峨。御史台的乌鸦一个劲儿聒噪,曹操的眼皮子直跳,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刘协邀请曹操一同游览御苑,他不知又听了什么风言风语,居然对曹操说“曹司空如果愿意辅佐朕,就尊重朕,要是不愿意,那就干脆别让朕当这个傀儡天子。”
    曹操一听这话,心中咯噔一下,疑虑丛生。
    他暗中观察四周,发现不远处,有十几个羽林郎,躲在宫墙的阴影中,看不太真切。离得最近的那两位羽林郎,身姿壮硕矫健,手持铁戟,腰背紧绷,手背上青筋暴起。
    曹操也是习武之人,武艺还过得去,一看就知道,那两个羽林郎正在蓄力。显然,只要刘协一声令下,这些人就会冲上来,跟他动手。
    刘协还在朝前走,引着曹操靠近那些羽林郎。能看见的危险,已经让曹操心惊肉跳,看不到的地方,可能还有更多惊吓
    曹操止步,尽量用平静自然的神态说自个儿身体不适,请求告退。说完,他也不等刘协反应,径直快步离开御苑。曹操原本就多疑,这一回,更是草木皆兵,紧绷着神经走到宫门口,后背的衣裳都让冷汗浸透。
    从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单独拜见刘协。
    回到司空府,曹操一连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皇宫内所有的守卫,由曹洪接管。
    曹操点了三千名跟随他多年的老兵,拨入羽林军,归曹洪统领。刘协再难调动一兵一卒。
    第二任命董昭为符节令。
    符节令的职责是掌管虎符、御玺、符节等重要之物,如果天子要颁布政令,必须先找符节令董昭,让他取出御玺。
    董昭是曹操的心腹。
    这就意味着刘协以后不能想发布什么政令就发布什么政令,必须得曹操同意才行。
    第三尚书令荀彧,兼侍中,专参乘之任。
    侍中通常是博学之人,或者是皇帝的宠臣,可以轮流伴驾。皇帝出行,还可以选一位侍中同车聊天。
    “专参乘之任”,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小皇帝刘协不能随意选择、由哪一位侍中陪伴在他的身边,只能是荀彧,也只有荀彧可以和刘协同乘车舆。
    郭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三条命令一出,曹操再说他是“奉天子以讨不臣”,恐怕要被人喷一脸口水。“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差不多。
    一连数日,荀彧散值下班回府,都会偶遇一个小小的卷发少年,就是把七弦琴借给他的那一位,好像名叫徐福。
    然而,天下之大,两个人就算都住在许都,也不可能天天偶遇。徐福这孩子,专门等他,又不说话
    之前几次,荀彧都对徐福点头示意,今天,他故意目不斜视,就这么走过去了。
    “荀令君,请等一等”
    徐福一溜小跑,从后边追上来。
    荀彧停下脚步,优雅转身“何事”
    徐福看着地面,仿佛从青石的缝隙中找出一丝勇气,他不再怯懦,直视着荀彧的眼睛“学生想拜您为师。”
    这年头,收徒可不是一件小事,门下的弟子若是捅出什么娄子,先生的名誉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有可能有难同当。
    不过有时候,只要合眼缘,荀彧不会在意那么多,他骨子里,其实也有几分豁达率性,只不过被荀家的规矩死死地束缚,隐而不见。何况徐福眉目清正,应该是一个好苗子,这点眼力,他还是有的。
    荀彧莞尔“好。”
    拜入荀令君的门下,听起来很不错,实际上也不错。荀彧很忙,基本没时间指导学业,但只要有空闲,他一定是最有耐心的先生。
    不过大部分时间,荀令君都会把徐福丢给郭祭酒。这位祭酒大人,似乎热衷于捉弄弟子。徐福和司马懿原本互相看不顺眼,但每天一起挨罚,难兄难弟,也多少建立了一点情谊。
    郭嘉学好数理化,欺负司马懿,我太有才了。
    徐福那个小卷毛,言行举止,像是在隐瞒着什么。郭嘉让线人署去查证他的身份。
    最新的军报袁绍的大公子袁谭领兵,入青州,攻打北海相孔融。
    双方激战数月,孔融麾下的将士只残余几百人,城内短兵相接,巷战失力,流矢像雨点一样密集。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当天夜晚,城池失陷,孔融只身逃亡,经太行山到达许都,他的妻子儿女都被袁谭俘虏。
    郭嘉呵,男人。最讨厌这种关键时刻抛妻弃子,只顾自己逃生的。
    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孙,在儒林中影响力很大,曹操征召他为将作大匠。
    当年关东群雄讨伐董卓,孙坚第一个进入洛阳城,他在皇宫的废墟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前不久,孙策用传国玉玺作为交换,从袁术那里讨回一部分孙坚的士兵,和周瑜一起去江东发展。
    孙策是真的特别喜欢照镜子,行军打仗,也要随身携带一面铜镜,随时来一个揽镜自照的男人,就问你服不服
    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居然做起了皇帝梦。他劫持陈登的弟弟陈应,逼迫陈珪陈登父子去淮南当官,被陈珪义正严辞地拒绝。袁术和陈珪这对发小,彻底闹翻。
    现如今,在许都中,洛阳系的官员已然很少开口说话,唯有新来的孔融,还没有被曹操鞭打过,每次廷议,孔融发言盈庭。
    孔融有一位好友,姓祢,名衡,字正平,是平原郡人。
    话说祢衡来到许都,已经有一段时间,比赵俨和繁钦还早。他准备了一张名贴,上面的字都磨花了,名贴还没有送出去。怀才不遇,怨气冲天。
    送不出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嘴巴太欠,逮着谁就怼谁。
    用祢衡的话来说,整个许都,只有“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能入他的眼,其余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不值一提。
    有人问他“荀文若荀彧、赵稚长赵融怎么样”
    祢衡看荀彧是个美男子,赵融挺着大肚腩,就说“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管理厨房的膳食。”
    言下之意,荀彧也就只有脸长得好看而已,而赵融则是个只会吃饭的饭桶。
    郭嘉我貌似闻到一股子酸味儿。“荀文若可以借面吊丧”,我就当你是在夸文若长得好看。毕竟吊丧之人,不仅要长得俊秀,还必须气质雅正,俊美而不妖艳才可以。
    孔融非常欣赏祢衡的才华,上表向小皇帝刘协推荐祢衡。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平原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跞”
    曹操和刘协正较劲呢,推荐给刘协的人才,曹操一定会牢牢地把关。
    于是,曹操先召见祢衡。当祢衡行礼之后,曹操也不请他坐下,就晾着他。
    祢衡仰天长叹,说“天地虽然广阔,奈何没有一个人”
    曹操“孤麾下有数十人,都是当世英雄,怎么能说没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绣毂雕鞍骤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枫落 30瓶;守夜人 3瓶;

章节目录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这个懒人没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个懒人没起并收藏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