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天晚上的这么一个的意外, 让当天赶航班回去的江南和唐教授都没有什么闲情再四处去逛了, 至于回国带给亲戚朋友的礼物,登机前直接在机场附近就买好了。

    现在半个心思都落在江南身上的言惊溯,本来也想和他们同个航班一起回去的, 结果大学时候的导师开口让他留下来几天, 帮忙查考一个数据。

    这样合情合理的事情, 他拒绝不得。

    于是, 江南快快乐乐的踏上了归程。

    在华国, 或者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中,很多科学家生前是不能透露具体的个人成就的。

    到他死后, 甚至到他研发的那项技术变得普世化, 他的名字才可能被人们所知道。

    为了纪念和鼓励科研工作者,世界范围内设立了很多权威性的科学奖项。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诺贝尔奖, 还有德国设立的海涅曼奖和米国政府颁发的费米奖, 这些或是成终身成就奖或不是的奖项, 获得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名留历史。

    但是更多的工作者,因为研究技术的特殊性, 却是默默无闻。

    然而,江南走上这条路, 却仿佛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极佳的条件,继在华国全网出名之后,她又借着这个由剑桥主办的交流会一跃而上, 在国际范围内也占了一片之地。

    可能作为本人, 她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功利意识。

    但不管怎么样, 她再次火了,世界范围内的火。

    虽然交流会本来的定义是学术性的,但是到底背后站了英国政府,成为了一项各国交流型的政治活动。

    既然是政治活动,所谓的公开性肯定是要达标的,当天的交流会直播节目虽然人气不低,但是仅仅局限在业内或者几个相关的行业中。

    一般人即使看电视,也绝对不会调到专业性如此强的频道。

    只是,交流会过程的大火主要是在其转播阶段。

    至于原因,好像是有一个华国小子在某站的直播效应。

    国际社会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在其他方面他们再怎么看轻华国,华国人民的数量就是他们天然的优势。

    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华国不像亚洲某些国家,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拖累国家发展,却反倒成为他们发展的独有的优势基础。

    按理说再怎么样,华国某网站一个主播,即使在国内再怎么有名气也对绝对掀不起国际上这样大的波澜。

    但结果预估错误,粉丝一百多万的主播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的“预备役”,再加上华国官方媒体在国内的宣传,江南这个本来就是热搜词条的人物,她一举一动的关注人热度不低。

    一不小心,在华国国内就闹了个全网皆知。

    高达几亿热度关注的“江南事件”,很快也被嗅觉灵敏的外国媒体注意到了,于是驻华国的各国外媒又步调统一地把这个热度再往上炒了一个层次。

    很多时候吧,当华国出了一些什么天灾或者影响国家颜面的丑闻后,传播到国际的速度那叫一个迅速。

    不少华国人就会单纯认为,那些眼睛鼻子贼尖的外媒是专门盯着自己国家的错处抓,行为处事之前非常刻薄。

    但是,外国媒体也是“宝宝心里苦啊”。

    搞新闻的,追求的就是热度和关注量,这两个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人啊。没有人,还追求个屁的关注

    但是华国,别的什么可能其他国家还要争上一争,这人口数量上是心服口服,甘拜下风的。

    娱乐圈随便一个三线明星爆出个恋情、耍大牌或者其他方面的新闻,关注度就可以轻易上个百万。

    更不要说其他在国家政府大力宣传下的政治性活动了。

    有些西方国家初初到华国工作的媒体记者,刚开始绝对会有一段时间是完全不能适应这几乎唾手可得的庞大流量。

    过去他们在自己国家绞尽脑汁跟拍一些出名人物的爆炸性决定,还要写上一篇辞藻绝佳、又有吸引力的的照片、视频报告,这才可能得到那十万多出一点的关注度。

    但是现在,好像这些要求都不需要了。

    这样子的绝大反差,甚至会给自己一种“千里马遇伯乐,受赏识”的感觉,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前辈就会发挥他们的作用了,他们会告诉那些年轻的后辈,这只是适应华国媒体界的一个最开始的过程。

    加油努力,hod  on,你最终会适应这种麻木的快乐。

    话说回来,这种在华国国内就有几亿关注量的新闻,就算被外国媒体转载到各自的国内,也绝对不是滥竽充数的存在。

    最初唐原风直播间上百万的粉丝,有一大半的老粉因为关注了这么一个不同寻常的主播就有一些魔性。

    不说是打到脑残粉丝几个人的毒唯,但也基本上是主播指哪打哪的忠心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豪门女配搞科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季青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季青瓷并收藏豪门女配搞科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