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个都看不上吗”
叹口气,冯殊痛快承认“师母,我已经结婚了。”他继续解释,“出去之前领的证,来不及大办,原本是想等回国了再当面跟你们讲的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
冯殊和夏知蔷结婚时没办酒,只请至亲一起吃了顿饭。别说同事师门了,就连远一点的亲戚都没知会。
师母一时是又生气又高兴,拉着冯殊多说了会儿话。
放他走之前,老太太叮嘱“抽空把小夏带过来,让我们认个脸。”她说完又懊恼,“瞧你师兄干的好事,才回国就把人拖出来赶紧的,回家陪媳妇去。”
科里还有些事情要交接处理,进修结业汇报也没交,冯殊便说“我不着急回家。”
浑身上下,找不到一点新婚小夫妻该有的黏糊劲儿。
“吵架了”师母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
冯殊说没有。
师母了然“你一出去就是大半年,聚少离多的,夫妻两难免沟通不良。人家比你小了四岁,一个人在家怪不容易的,有怨气正常。你凡事多让着她一点才对,别较真。”
经人一劝,冯殊有点动摇,谁知刚到科室就被一个同事给拉住了对方老婆提前破水,已经进了产房,想跟他调个班。
“你没家没口、一身轻松的,就帮帮哥的忙吧。”同事说。
冯殊答应下来,却想,自己务必要找时间把夏知蔷带来医院晃一圈了,顺便请领导同事吃个饭。
随即他又怅然也不知道这段婚姻能撑到什么时候,还是再缓缓吧。
一忙就忙到了第二天下午。
手术一台接一台,还赶上了一次急会诊,要不是刚回国、没来得及排上择期手术,冯殊兴许能创造非住院总任期连续48小时不休息的个人记录。
换了衣服,时间刚过五点。冯殊见徐教授那边还没好消息来,准备走人。
陈渤找过来了,勾住他脖子不让动“你个冯狗,回来也不给爸爸请个安,欠我钱了还是欠我人了躲什么躲。”
忽略这人爱嘴上占便宜的幼稚习惯,冯殊拍开他的手“别耽误我回家。”
冯殊大陈渤三岁,两人在南大仁和医学院读书时就认识了,毕业又先后留在了附属仁和医院,一个在心外,一个在脊外,关系还不错。
当然,在某件事发生之前,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曾经比不错还要再不错一点。
听到回家两字,陈渤炸了“娇妻在怀就是不一样,下班都变得猴急猴急的。别忘了,当初要不是你蹦出来截胡,人家小夏跟我”
有人目光一凛。
陈渤顿住剩下的话不可说,也不能说。他便打了个哈哈绕过去“外头下着雨呢,打算怎么回去”
不等人回答,他继续哔哔“叫你买车不买,手上大把的钱揣着不用,非说什么不需要。现在嘿,傻了吧。”
没搭理他,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眼,冯殊只问“有伞吗”
陈渤当即拿了个过来,叮咛“我在这儿可就剩一把了,明天记得还。”
“顺了那么多蓝黑笔走,我要你还过”
冯殊说着接过那把折得跟菜花儿似的破伞,心里嫌弃非常什么富二代,名字取得诡异就算了,生活细节也是一塌糊涂。
啐了一句“爸爸不和你计较”,陈渤说自己要去买点东西,顺路跟着冯殊下了楼。
瓢泼大雨自上往下倾灌,地面川流汇聚,一看路就不好走。冯殊站在门廊下,正准备撑伞,兜里手机响了。
是夏知蔷。
“老、老公”她似乎还没熟悉这个称呼,叫人叫得磕磕巴巴的,有些犹豫,有些生疏。
捏紧手机,冯殊望向恼人的漫天雨幕,没着急接话。
那边耐心等了几秒,似乎是拿不准他在想什么,过了会儿才又一声轻唤,语气里小心翼翼的
“老公”
夏知蔷的声音算不得尖细,语调却很软。她尾音较刚才稍往上扬了那么一点,还转了个弯,有种不自知的拖沓。
撒娇似的。
雨还是刚才的雨,只是空气中开始莫名弥漫起一种淡淡泥土味,还混杂着几分青草香,让人不自觉想起年少时雨后的操场,清新又透明。
心里松快了些,冯殊终于开口“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
“没事我挂了。”
“诶,你别挂啊我、我”
一逗就着急的夏知蔷,又开始支吾了。
冯殊猜,她应该是想问自己今天会不会回家。
夏知蔷向来习惯先察言观色,再根据别人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接近谨小慎微的程度虽然她通常无法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真正的需求与意图,但尽力了。
对于夏知蔷所信奉的这种生存法则,冯殊不置可否。
他好心眼地给了她台阶“慢慢说,我在听。”
察觉出冯殊貌似是消气了,夏知蔷语气中的紧张感顺势少了些,在那头拐弯抹角地问“你还在忙吗”
“没,准备回来了。”
夏知蔷连忙说“外面在下雨,路不好走。”
面对这连篇的废话,冯殊耐下性子,说知道了。
她又问他有没有带伞。
买完东西往回走的陈渤,正好撞见冯殊将自己才借出去的伞扔进了垃圾桶,毫不犹豫,果断且无情。
他还听见他坦然自若地对手机那头的人说
“没带。”
叹口气,冯殊痛快承认“师母,我已经结婚了。”他继续解释,“出去之前领的证,来不及大办,原本是想等回国了再当面跟你们讲的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
冯殊和夏知蔷结婚时没办酒,只请至亲一起吃了顿饭。别说同事师门了,就连远一点的亲戚都没知会。
师母一时是又生气又高兴,拉着冯殊多说了会儿话。
放他走之前,老太太叮嘱“抽空把小夏带过来,让我们认个脸。”她说完又懊恼,“瞧你师兄干的好事,才回国就把人拖出来赶紧的,回家陪媳妇去。”
科里还有些事情要交接处理,进修结业汇报也没交,冯殊便说“我不着急回家。”
浑身上下,找不到一点新婚小夫妻该有的黏糊劲儿。
“吵架了”师母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
冯殊说没有。
师母了然“你一出去就是大半年,聚少离多的,夫妻两难免沟通不良。人家比你小了四岁,一个人在家怪不容易的,有怨气正常。你凡事多让着她一点才对,别较真。”
经人一劝,冯殊有点动摇,谁知刚到科室就被一个同事给拉住了对方老婆提前破水,已经进了产房,想跟他调个班。
“你没家没口、一身轻松的,就帮帮哥的忙吧。”同事说。
冯殊答应下来,却想,自己务必要找时间把夏知蔷带来医院晃一圈了,顺便请领导同事吃个饭。
随即他又怅然也不知道这段婚姻能撑到什么时候,还是再缓缓吧。
一忙就忙到了第二天下午。
手术一台接一台,还赶上了一次急会诊,要不是刚回国、没来得及排上择期手术,冯殊兴许能创造非住院总任期连续48小时不休息的个人记录。
换了衣服,时间刚过五点。冯殊见徐教授那边还没好消息来,准备走人。
陈渤找过来了,勾住他脖子不让动“你个冯狗,回来也不给爸爸请个安,欠我钱了还是欠我人了躲什么躲。”
忽略这人爱嘴上占便宜的幼稚习惯,冯殊拍开他的手“别耽误我回家。”
冯殊大陈渤三岁,两人在南大仁和医学院读书时就认识了,毕业又先后留在了附属仁和医院,一个在心外,一个在脊外,关系还不错。
当然,在某件事发生之前,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曾经比不错还要再不错一点。
听到回家两字,陈渤炸了“娇妻在怀就是不一样,下班都变得猴急猴急的。别忘了,当初要不是你蹦出来截胡,人家小夏跟我”
有人目光一凛。
陈渤顿住剩下的话不可说,也不能说。他便打了个哈哈绕过去“外头下着雨呢,打算怎么回去”
不等人回答,他继续哔哔“叫你买车不买,手上大把的钱揣着不用,非说什么不需要。现在嘿,傻了吧。”
没搭理他,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眼,冯殊只问“有伞吗”
陈渤当即拿了个过来,叮咛“我在这儿可就剩一把了,明天记得还。”
“顺了那么多蓝黑笔走,我要你还过”
冯殊说着接过那把折得跟菜花儿似的破伞,心里嫌弃非常什么富二代,名字取得诡异就算了,生活细节也是一塌糊涂。
啐了一句“爸爸不和你计较”,陈渤说自己要去买点东西,顺路跟着冯殊下了楼。
瓢泼大雨自上往下倾灌,地面川流汇聚,一看路就不好走。冯殊站在门廊下,正准备撑伞,兜里手机响了。
是夏知蔷。
“老、老公”她似乎还没熟悉这个称呼,叫人叫得磕磕巴巴的,有些犹豫,有些生疏。
捏紧手机,冯殊望向恼人的漫天雨幕,没着急接话。
那边耐心等了几秒,似乎是拿不准他在想什么,过了会儿才又一声轻唤,语气里小心翼翼的
“老公”
夏知蔷的声音算不得尖细,语调却很软。她尾音较刚才稍往上扬了那么一点,还转了个弯,有种不自知的拖沓。
撒娇似的。
雨还是刚才的雨,只是空气中开始莫名弥漫起一种淡淡泥土味,还混杂着几分青草香,让人不自觉想起年少时雨后的操场,清新又透明。
心里松快了些,冯殊终于开口“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
“没事我挂了。”
“诶,你别挂啊我、我”
一逗就着急的夏知蔷,又开始支吾了。
冯殊猜,她应该是想问自己今天会不会回家。
夏知蔷向来习惯先察言观色,再根据别人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接近谨小慎微的程度虽然她通常无法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真正的需求与意图,但尽力了。
对于夏知蔷所信奉的这种生存法则,冯殊不置可否。
他好心眼地给了她台阶“慢慢说,我在听。”
察觉出冯殊貌似是消气了,夏知蔷语气中的紧张感顺势少了些,在那头拐弯抹角地问“你还在忙吗”
“没,准备回来了。”
夏知蔷连忙说“外面在下雨,路不好走。”
面对这连篇的废话,冯殊耐下性子,说知道了。
她又问他有没有带伞。
买完东西往回走的陈渤,正好撞见冯殊将自己才借出去的伞扔进了垃圾桶,毫不犹豫,果断且无情。
他还听见他坦然自若地对手机那头的人说
“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