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跟钱玉嫃想的差不多, 哪怕唐瑶心里有再多的遗憾跟后悔, 已经走到这一步要回头不可能了。她也看出亲戚们都铁了心不会管她,真找去燕王府别说讨要好处, 不遭暗算就是好的。

    所以说,她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去找钱玉嫃,跟着北上只是不敢独自留下也不敢放董举人一个人走。

    他俩确实拜过堂,但是没得到董家承认。

    那时候唐瑶抱着儿子逃了出去,从蜀中跑到两湖, 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 也因为吃了这些苦头,使得她飞快的消瘦下去, 连腹部也平了, 瞧着竟不像生过孩子的。

    眼看肚子缩回去了,唐瑶就动起心思, 她给自己改名叫方雪茹, 还编了个不幸的身世,把抱出去的亲儿子说成侄儿,讲她哥哥嫂嫂都不在了, 她命大,带侄儿逃了出来。

    她用心编了故事,但只要稍微有些阅历都能发觉不对之处。

    唐瑶就是有那种本事,总能从千万人中精准的逮着个憨憨,这个董举人学问做得确实不错,可能他全部的天分都长在那头了, 其他方面比较欠缺,生活就要家里帮忙操持,看女人的眼光也不太行,老董家上下都觉得这女人来历有问题,没听说周围这片遭什么大灾,怎么好好一个家就散了,一个家里连男丁都保不住还能让长得不错的女人逃出来。

    这么说吧,要是遭了灾没饭吃,很多父母宁肯卖女儿也得把儿孙养活。要是家里出了个赌棍或者败家子,更应该想法子用漂亮女儿去换钱回来救儿子的命这么做对不对是一回事,多数人就是这么干的,哪有哥哥嫂嫂全都活不了,妹子还能带着人跑出来的

    就算不是这两种情况,她哥嫂是病死的好了,“方”家没人了吗她个小姑娘凭啥将子嗣抱走

    还没听到故事的时候,董家人就觉得她有问题,听完更确定是遇上女骗子了。

    他们确定有什么用

    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做儿子的非要跟你犟着,你真很难将他拧过来。尤其董家上下都指望这人一飞冲天,敢在科举考试的当头惹他不快

    董家人好声好气劝过,他觉得自家人看不起雪茹孤女一个,故意抹黑想将人逼走。

    董家人也从唐瑶这头打过主意。

    唐瑶是什么人

    千帆过尽的老油条了,能吃这套

    总之结果就是两人私定了终身,但董家人不承认,可又不敢把事情做得太难看,本来打算在董举人出门之后再想办法把唐瑶办了。唐瑶想到董举人前脚走董家人后脚肯定弄她,这不就把亲儿子托付出去,自己跟着上京城来了正好也能盯着点,别让姓董的在北边沾上其他女人。

    唐瑶听人吹嘘董举人太多,信他有本事考上进士,只要中了进士他谋个地方官职,自己跟去不就翻身了

    别看地方官品级低,在真正的贵人看来屁都不算,那也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多少人须得看他脸色过活。相较于京官,地方官是比不上,天高皇帝远的日子能比好些京官舒坦,那就是唐瑶想要的。

    她心里还是嫉妒着钱玉嫃,可理智上知道,跟那头硬碰硬没任何好处,比起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先想办法翻身才是要紧事。

    左右她跟着姓董的轻易也见不着从前的亲戚朋友。

    只要见不着那些,谁也不会拿她跟钱玉嫃钱玉敏比较,她到时候大可舒舒服服当个官太太。

    唐瑶终究还是怕了,不敢跟钱玉嫃硬碰硬。

    钱玉嫃那心情就要复杂一点,首先要说,她俩的旧怨基本了了,按说不管唐瑶怎么折腾,只要不犯上来,跟她都没多大干系。但乔氏跟钱大姑都说不行,要董举人是个好的,唐瑶就缺了大德,若不是遇上她别人本来能踏踏实实考上进士外放当官,再娶个贤妻生几个孩子。落到唐瑶手里,不说董举人家中不得安宁,他要是当了官,唐瑶还跟着他,出去不得为祸一方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只要不欺到我头上,当好官或者坏官又怎么样呢

    问题钱玉嫃是燕王世子妃,是皇上的侄儿媳妇,这种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还坐视不理,总有些不太合适。

    得想个办法。

    钱大姑的意思是,只要让董举人知道她真面目,使得两人分开,再给唐家报个信就完事。

    乔氏又不同意了“这事咱们谁也不能出面,只要出了面,她和唐家人都得赖上咱们。”

    两人说来说去都没拿出个可行的办法。谢士洲听说岳母在为这事犯愁,嘿一声,道“这还不简单等几轮考完,姓董的要是真有造化,我再安排个人乔装改扮去他老家,假装成外来商人,偶然认出唐瑶,告诉董家这女人以前给大商户家的老爷做妾的,红杏出墙被扭送会娘家,她偷盗了娘家财物跑出去的。”

    只需要点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就是这般好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岛樱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岛樱桃并收藏我就是这般好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