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别人觉得他力不从心。你父皇现在不过不惑之年,身子又一向康健,若皇子热衷于皇位争斗,难免会让觉察到危险身在皇家,这些事再寻常不过。所以,无论你父皇多么宠爱你,都要记得他先是皇帝,其后才能是你的父亲。”
予泽了然,道“儿臣明白。”
“如今前朝形势你也明白。记着,别人觉得你再好都没有用,你要让你父皇看到你的好。”甄嬛执了予泽的手,轻声道,“不要心急,你还年轻。这条路要不要走,由你自己决定。母妃只希望你有一样不要学你父皇,你知道是什么”
予泽看着甄嬛的双眼,如玄凌一般凌厉的眸中骤然添了些许和缓的神色,毫不犹豫道“儿臣知晓。四弟与六弟不说,三弟虽与儿臣非一母同胞,但他永远是儿臣的手足至亲,儿臣必定保他一世平安。”
甄嬛这才明媚一笑,似是对予泽,又像是对自己道“终有一日,泽儿,你会明白。这条路上总要有个人陪着,无论福祸都陪你一路走下去。当走到终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
暮夏的天气,风中已带了微凉的气息。如金的日光透过轻薄的烟霞绿的蝉翼纱滤出些许清寂的意味。湘妃细竹青帘半垂半卷,一眼望去,庭院里绿肥红瘦,韶光渐老。在这合宫的宁静里,甄嬛看见予泽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好,那你知道该怎么做。其他的,母妃会为你准备好。”
温仪帝姬的生辰倏忽而过。转眼之间,便是淑妃苦心求来的凤台选婿。
日子定在了七夕佳节,是宁安、静和的生辰,故而眉庄未至。凤台是历代帝姬选驸马的所在,人称“凤台选得乘龙婿”,亦称“凤台选婿”,是除了皇帝选秀女之外最盛大的婚仪。凤台上三面垂挂珠绫帘子,午后无风,那帘子像被一只谨慎的手安抚着,垂垂沉寂。面前垂了及地薄薄的透明的鲛绡纱幕,纱幕之外又有间隔稀疏的竹帘,叫帘外的人看不清帘内的情形,帘内的人却可以清楚瞧见外面所有的动静。
凤台以汉白玉筑就,建的极宽阔,帘外站着十数人,肃然无声。帘内温仪坐了最前的位置,甄嬛与淑妃、贤妃围坐一旁,聊天之余,眼神总落在台下的十数位青年才俊身上。这些人之中,文臣武将皆有,二十岁上下,品貌自不必说,性情也是一等一的。
当然了,既然到了这里,对皇家帝姬的尊崇、畏惧与仰视,对一朝得选驸马的荣耀不可抑制的期望与企盼,总是在众人脸上萦绕不散。甄嬛说笑夸赞之余,亦不免感叹,温仪此生,总是不能与承懿翁主相比了。
“我大周最好的儿郎都在这里了,温仪尽管放眼出去挑吧。”甄嬛掩唇一笑,但见温仪温雅的面容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转而含羞展颜“莞母妃惯会取笑良玉的。”
“许是这么多文武双全、丰神俊朗的男儿在眼前,温仪一时挑花眼了。”贤妃笑靥如花,道“这也不急,咱们慢慢参详,必定得一个最好的才能配我们的温仪。”
温仪但笑不语,似乎有些小女儿家的害羞。淑妃疼爱女儿,团扇轻摇,素手抚摩着温仪的额发道“许是我们在这里,温仪也拘谨得很。”
“母妃多虑了。有母妃在,良玉才安心。”温仪一听这话,连忙拉住淑妃长长的衣袖,生怕她真的走了。
“温仪才是多虑了。今日是你的大日子,你母妃怎么放心扔下你一人。”甄嬛拍一拍团扇,偏头思索片刻,嫣然道“不如这样,温仪出道题目,让外面的公子们写了答卷递进来,哪位的答案和咱们温仪的意,再好好聊天不迟。”
如此枯坐下去毕竟无益,甄嬛说得新奇有趣,淑妃、贤妃也赞成,温仪更是难得来了兴致,因传了宫女拿纸笔进来,轻搦湘管,略一思忖,便挥毫而就。甄嬛等看时,只见淑妃一笔笔教出的工整的簪花小楷跃然其上“两军对,敌众孤寡,外敌环伺,内仇在侧,何如”
看罢,贤妃倒吸了一口冷气,淑妃亦觉不详而微微蹙眉,独甄嬛心有所感,似笑非笑的目光落在温仪娴静的面容上,勾唇道“夫妻之间并非是一帆风顺,总有患难与共之时,温仪这个问题极好。”
温仪的目光下意识地闪躲,旋即又浅浅笑开道“还是莞母妃明白良玉。良玉只愿有一人能与我同生死共患难,此生不弃。”
淑妃与贤妃的神色这才渐渐平复,唤了宫女出去宣布考题。淑妃看看甄嬛与温仪的神色,似是欣慰又似是感伤,轻声道“良玉长大了。”
外边儿宫女说了问题,拈一支梦甜香点了,以一炷香为限。各位世家公子虽然疑惑,但还是一一作答,不过须臾,十余张花笺便递了进来。温仪依次翻看过去,直至最后一张花笺,面上忽露出些明快的笑意。
贤妃凑上前仔细一看,婉声念道“亲帝姬之所亲,仇帝姬之所仇,无关是非指,但求伊人心。虽九死之地,其犹未悔也。”
甄嬛闻之,望一望温仪,忽然柔声限笑道“恭喜帝姬择得佳婿。”
温仪双耳沸热,柔荑紧紧攥了花笺不语,还是淑妃侧首看一看吉祥,吉祥立即回禀“此乃刑部侍郎之子,从四品京畿巡防营副统领薛朝敦,年二十一。”
淑妃仔细看去,薛朝敦品貌确实不俗,剑眉朗目中颇有几分武将的英气,但并不过分张扬,在一众公子之中显得格外内敛清华,因而不由得微微颔首,笑道“就是他了。”
温仪看一眼吉祥,吉祥领命,走下去传话“帝姬请薛大人上阶一叙。”
薛朝敦走上玉阶,隔着帘子的数步之遥见礼,温仪微笑纳礼。贤妃摇一摇团扇,盈盈笑道“温仪帝姬是淑妃娘娘的掌上明珠,而薛大人为朝中才俊,既是淑妃娘娘一手挑选出来的,人品与才干自然毋庸置疑。只是本宫想知道,薛大人能否如花笺上所言一心一意爱护帝姬,而非因她是帝姬身份的缘故”
薛朝敦深深吸一口气,一揖到底“朝敦所言,青天可鉴。若得帝姬青睐,帝姬便是朝敦之妻,朝敦自当竭尽所能爱护帝姬,不负皇上与淑妃娘娘所望。”
这一番慷慨激昂倒也算诚恳,淑妃尚且满意。温仪含羞而笑,转身扶了宫女的手往下走,裙裾间的银铃沥沥地响,听得身后司仪官喜气洋洋地报“从四品京畿巡防营副统领薛朝敦得选东床”
声音那样响,惊动了暮夏午后沉寂的深宫。甄嬛抬头,银丝珍珠如水分开两侧,光影迷离里温仪的背影似乎也带了些许无知的雀跃。高远明净的天空,有大雁倏一声飞过是秋天到了。
透过若隐若现的纱帘,甄嬛唇角噙着凉薄的笑意与谢恩的薛朝敦对视。少有人知,温仪亦不会留意,薛朝敦不只是刑部侍郎之子,他出自薛家嫡系,论辈分,他还是玉姗的夫君薛湛的从侄。如果温仪安安分分,有这一层姻亲关系在,甄嬛会保她一世荣华,而薛家嫡系的支持远高于薛湛这个旁支;如果温仪不自量力,那她即便动手料理,也不至于牵连到薛湛和玉姗。
看在淑妃多年扶持的份上,这是她给温仪留的最后的退路。
予泽了然,道“儿臣明白。”
“如今前朝形势你也明白。记着,别人觉得你再好都没有用,你要让你父皇看到你的好。”甄嬛执了予泽的手,轻声道,“不要心急,你还年轻。这条路要不要走,由你自己决定。母妃只希望你有一样不要学你父皇,你知道是什么”
予泽看着甄嬛的双眼,如玄凌一般凌厉的眸中骤然添了些许和缓的神色,毫不犹豫道“儿臣知晓。四弟与六弟不说,三弟虽与儿臣非一母同胞,但他永远是儿臣的手足至亲,儿臣必定保他一世平安。”
甄嬛这才明媚一笑,似是对予泽,又像是对自己道“终有一日,泽儿,你会明白。这条路上总要有个人陪着,无论福祸都陪你一路走下去。当走到终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
暮夏的天气,风中已带了微凉的气息。如金的日光透过轻薄的烟霞绿的蝉翼纱滤出些许清寂的意味。湘妃细竹青帘半垂半卷,一眼望去,庭院里绿肥红瘦,韶光渐老。在这合宫的宁静里,甄嬛看见予泽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好,那你知道该怎么做。其他的,母妃会为你准备好。”
温仪帝姬的生辰倏忽而过。转眼之间,便是淑妃苦心求来的凤台选婿。
日子定在了七夕佳节,是宁安、静和的生辰,故而眉庄未至。凤台是历代帝姬选驸马的所在,人称“凤台选得乘龙婿”,亦称“凤台选婿”,是除了皇帝选秀女之外最盛大的婚仪。凤台上三面垂挂珠绫帘子,午后无风,那帘子像被一只谨慎的手安抚着,垂垂沉寂。面前垂了及地薄薄的透明的鲛绡纱幕,纱幕之外又有间隔稀疏的竹帘,叫帘外的人看不清帘内的情形,帘内的人却可以清楚瞧见外面所有的动静。
凤台以汉白玉筑就,建的极宽阔,帘外站着十数人,肃然无声。帘内温仪坐了最前的位置,甄嬛与淑妃、贤妃围坐一旁,聊天之余,眼神总落在台下的十数位青年才俊身上。这些人之中,文臣武将皆有,二十岁上下,品貌自不必说,性情也是一等一的。
当然了,既然到了这里,对皇家帝姬的尊崇、畏惧与仰视,对一朝得选驸马的荣耀不可抑制的期望与企盼,总是在众人脸上萦绕不散。甄嬛说笑夸赞之余,亦不免感叹,温仪此生,总是不能与承懿翁主相比了。
“我大周最好的儿郎都在这里了,温仪尽管放眼出去挑吧。”甄嬛掩唇一笑,但见温仪温雅的面容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转而含羞展颜“莞母妃惯会取笑良玉的。”
“许是这么多文武双全、丰神俊朗的男儿在眼前,温仪一时挑花眼了。”贤妃笑靥如花,道“这也不急,咱们慢慢参详,必定得一个最好的才能配我们的温仪。”
温仪但笑不语,似乎有些小女儿家的害羞。淑妃疼爱女儿,团扇轻摇,素手抚摩着温仪的额发道“许是我们在这里,温仪也拘谨得很。”
“母妃多虑了。有母妃在,良玉才安心。”温仪一听这话,连忙拉住淑妃长长的衣袖,生怕她真的走了。
“温仪才是多虑了。今日是你的大日子,你母妃怎么放心扔下你一人。”甄嬛拍一拍团扇,偏头思索片刻,嫣然道“不如这样,温仪出道题目,让外面的公子们写了答卷递进来,哪位的答案和咱们温仪的意,再好好聊天不迟。”
如此枯坐下去毕竟无益,甄嬛说得新奇有趣,淑妃、贤妃也赞成,温仪更是难得来了兴致,因传了宫女拿纸笔进来,轻搦湘管,略一思忖,便挥毫而就。甄嬛等看时,只见淑妃一笔笔教出的工整的簪花小楷跃然其上“两军对,敌众孤寡,外敌环伺,内仇在侧,何如”
看罢,贤妃倒吸了一口冷气,淑妃亦觉不详而微微蹙眉,独甄嬛心有所感,似笑非笑的目光落在温仪娴静的面容上,勾唇道“夫妻之间并非是一帆风顺,总有患难与共之时,温仪这个问题极好。”
温仪的目光下意识地闪躲,旋即又浅浅笑开道“还是莞母妃明白良玉。良玉只愿有一人能与我同生死共患难,此生不弃。”
淑妃与贤妃的神色这才渐渐平复,唤了宫女出去宣布考题。淑妃看看甄嬛与温仪的神色,似是欣慰又似是感伤,轻声道“良玉长大了。”
外边儿宫女说了问题,拈一支梦甜香点了,以一炷香为限。各位世家公子虽然疑惑,但还是一一作答,不过须臾,十余张花笺便递了进来。温仪依次翻看过去,直至最后一张花笺,面上忽露出些明快的笑意。
贤妃凑上前仔细一看,婉声念道“亲帝姬之所亲,仇帝姬之所仇,无关是非指,但求伊人心。虽九死之地,其犹未悔也。”
甄嬛闻之,望一望温仪,忽然柔声限笑道“恭喜帝姬择得佳婿。”
温仪双耳沸热,柔荑紧紧攥了花笺不语,还是淑妃侧首看一看吉祥,吉祥立即回禀“此乃刑部侍郎之子,从四品京畿巡防营副统领薛朝敦,年二十一。”
淑妃仔细看去,薛朝敦品貌确实不俗,剑眉朗目中颇有几分武将的英气,但并不过分张扬,在一众公子之中显得格外内敛清华,因而不由得微微颔首,笑道“就是他了。”
温仪看一眼吉祥,吉祥领命,走下去传话“帝姬请薛大人上阶一叙。”
薛朝敦走上玉阶,隔着帘子的数步之遥见礼,温仪微笑纳礼。贤妃摇一摇团扇,盈盈笑道“温仪帝姬是淑妃娘娘的掌上明珠,而薛大人为朝中才俊,既是淑妃娘娘一手挑选出来的,人品与才干自然毋庸置疑。只是本宫想知道,薛大人能否如花笺上所言一心一意爱护帝姬,而非因她是帝姬身份的缘故”
薛朝敦深深吸一口气,一揖到底“朝敦所言,青天可鉴。若得帝姬青睐,帝姬便是朝敦之妻,朝敦自当竭尽所能爱护帝姬,不负皇上与淑妃娘娘所望。”
这一番慷慨激昂倒也算诚恳,淑妃尚且满意。温仪含羞而笑,转身扶了宫女的手往下走,裙裾间的银铃沥沥地响,听得身后司仪官喜气洋洋地报“从四品京畿巡防营副统领薛朝敦得选东床”
声音那样响,惊动了暮夏午后沉寂的深宫。甄嬛抬头,银丝珍珠如水分开两侧,光影迷离里温仪的背影似乎也带了些许无知的雀跃。高远明净的天空,有大雁倏一声飞过是秋天到了。
透过若隐若现的纱帘,甄嬛唇角噙着凉薄的笑意与谢恩的薛朝敦对视。少有人知,温仪亦不会留意,薛朝敦不只是刑部侍郎之子,他出自薛家嫡系,论辈分,他还是玉姗的夫君薛湛的从侄。如果温仪安安分分,有这一层姻亲关系在,甄嬛会保她一世荣华,而薛家嫡系的支持远高于薛湛这个旁支;如果温仪不自量力,那她即便动手料理,也不至于牵连到薛湛和玉姗。
看在淑妃多年扶持的份上,这是她给温仪留的最后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