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 (2/2)
第一台粗糙的半自动打谷机诞生了。
为了它,张振波还贡献出了他的皮带,“嗨,这皮带真是个好东西,以前过草地的时候,我就是靠着半截牛皮皮带捡了一条命,这不,咱又用上了”说完,又高兴的摸了摸腰间的草绳,“能用就行,这草绳也不错嘛”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刘胜利心急地说,“快,割一把稻草来试试”
他的大儿子刘解放赶紧拿着镰刀小跑到旁边不远的稻田里,很快就带回来一大捧的稻谷。
朱有文早就贼兮兮地把一只脚放到了脚踏的木板上,这时自然而然的接过稻谷,小心的动作着。
“唉,对,一只脚踩木板,然后把稻杆子这样举着,放上去。”于伍在一旁解释着。
就着不甚明亮的月光,大家都期待的看着这一幕,诺大的晒坝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齿轮运转间吱呀的声音。
朱有文刚开始有点紧张,随着稻谷飞快的掉落下来,他慢慢自信起来。
不一会儿,稻草杆事就找不到一粒稻谷了,大家都欢呼了起来。
“真的成了真的太好了”有激动的无语轮次的。
“以后打谷子就好过多了”也有人无语凝噎,天知道,每一年的秋收,再壮实的男人都得瘦一圈。
“要是你们能早些年来就好了”有个老人这样说。
朱珠倒是觉得,早来晚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个心。
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下,六八年的秋收拉下了帷幕。
大家在实际使用中其实又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个是竹子做的经过风吹日晒后太容易裂,要随时补修。二个是这个打谷机无法量产,因为需要皮带,这次来的老人里就张振波和秦报国带了皮带,所以只能做出两台。
就这样,还被得到消息的时西带走了一台,据说他把这事上报后,被宣扬成了知识分子下乡的好处之一
不过时西也没白拿东西,他给几位老人申请到了口粮,鉴于这架打谷机是明摆着的政绩,上面很快同意了这一请求,也许这就叫因祸得福
“这叫我俩沾了你们的光才是”陈秀芬笑着说,自己虽然带了粮票,但是总有用光的时候,现在申请到了口粮,那就可以省下粮票去支援两个儿子了。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别这么说,要不是老秦的那根皮带,我可不舍得让革委会带走那台打谷机,所以是托了你家老秦的福才对。”于伍也开着玩笑说。
“你们都是功臣,不仅仅是帮了大忙,说句心里话,这是在积德啊”朱祖永老泪纵横。
“哈哈”大家笑得更欢了。
笑过后,赵思纯说道,“要是有铁就好了,这东西可比竹片,木头好用”
“别想些有的没的,我们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改进一下才是正理。”于伍打断他。
“也是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赵思纯点头。
“没事儿,几位慢慢研究,咱们现在有一年的时间呢。”刘胜利高兴的说,要是能再研究个不用皮带的出来就好了,说着,他就告辞走了,粮食还没晒干,公粮还没交,事情多着呢,他是特地来通知这事的。
“那个铁,要多少”朱有文想了想,没急着跟上去,小声问赵思纯。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毕竟我们也没做过这个,前期肯定得浪费一些。”
“这样啊”
“怎么你有门路”
“我有亲戚在县里工厂,我是想如果要的不多,他那可能有门路。”
“可能不行,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我倒是有个法子,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赵老头在一边听了一耳朵,就说。
“赵大夫,你别卖关子了,快说说。”朱有文苦笑不得。
“你们可以找那个时主任啊,人是大官,还能没门路”赵老头翻着金银花,漫不经心的说。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朱有文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既然那么简陋粗笨的打谷机都有用,那他肯定对升级版的也感兴趣呀
朱有文决定和刘胜利商量一下,尽快找时西把这事办了。
朱珠和元定川在一边听完,对未来不禁期待起来,看来科技解放生产力是真的。
“朱珠,你以后想做什么”元定川小声问。
“我不知道”曾经的咸鱼只想着能有几套房子收租,然后躺赢,但从来没想过怎么才能有房子。
“我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就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元定川一双凤眼亮晶晶的,里面仿佛闪烁着钻石一样的光芒。
朱珠瞪圆了眼睛,使劲想也想不到自己以后该做什么,她懊恼地叹了口气。
“没事儿,朱珠,你还小,以后等你像我一样大了就知道了。”元定川努力安慰着包子脸的小女孩。
“”可是我其实是个老阿姨啊,朱珠挫败极了,怎么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少年呢难道真是咸鱼本鱼
作者有话要说完了,
感觉自己每天码个三千出头都已经要命了
┯┯
神啊,救救我
为了它,张振波还贡献出了他的皮带,“嗨,这皮带真是个好东西,以前过草地的时候,我就是靠着半截牛皮皮带捡了一条命,这不,咱又用上了”说完,又高兴的摸了摸腰间的草绳,“能用就行,这草绳也不错嘛”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刘胜利心急地说,“快,割一把稻草来试试”
他的大儿子刘解放赶紧拿着镰刀小跑到旁边不远的稻田里,很快就带回来一大捧的稻谷。
朱有文早就贼兮兮地把一只脚放到了脚踏的木板上,这时自然而然的接过稻谷,小心的动作着。
“唉,对,一只脚踩木板,然后把稻杆子这样举着,放上去。”于伍在一旁解释着。
就着不甚明亮的月光,大家都期待的看着这一幕,诺大的晒坝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齿轮运转间吱呀的声音。
朱有文刚开始有点紧张,随着稻谷飞快的掉落下来,他慢慢自信起来。
不一会儿,稻草杆事就找不到一粒稻谷了,大家都欢呼了起来。
“真的成了真的太好了”有激动的无语轮次的。
“以后打谷子就好过多了”也有人无语凝噎,天知道,每一年的秋收,再壮实的男人都得瘦一圈。
“要是你们能早些年来就好了”有个老人这样说。
朱珠倒是觉得,早来晚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个心。
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下,六八年的秋收拉下了帷幕。
大家在实际使用中其实又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个是竹子做的经过风吹日晒后太容易裂,要随时补修。二个是这个打谷机无法量产,因为需要皮带,这次来的老人里就张振波和秦报国带了皮带,所以只能做出两台。
就这样,还被得到消息的时西带走了一台,据说他把这事上报后,被宣扬成了知识分子下乡的好处之一
不过时西也没白拿东西,他给几位老人申请到了口粮,鉴于这架打谷机是明摆着的政绩,上面很快同意了这一请求,也许这就叫因祸得福
“这叫我俩沾了你们的光才是”陈秀芬笑着说,自己虽然带了粮票,但是总有用光的时候,现在申请到了口粮,那就可以省下粮票去支援两个儿子了。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别这么说,要不是老秦的那根皮带,我可不舍得让革委会带走那台打谷机,所以是托了你家老秦的福才对。”于伍也开着玩笑说。
“你们都是功臣,不仅仅是帮了大忙,说句心里话,这是在积德啊”朱祖永老泪纵横。
“哈哈”大家笑得更欢了。
笑过后,赵思纯说道,“要是有铁就好了,这东西可比竹片,木头好用”
“别想些有的没的,我们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改进一下才是正理。”于伍打断他。
“也是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赵思纯点头。
“没事儿,几位慢慢研究,咱们现在有一年的时间呢。”刘胜利高兴的说,要是能再研究个不用皮带的出来就好了,说着,他就告辞走了,粮食还没晒干,公粮还没交,事情多着呢,他是特地来通知这事的。
“那个铁,要多少”朱有文想了想,没急着跟上去,小声问赵思纯。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毕竟我们也没做过这个,前期肯定得浪费一些。”
“这样啊”
“怎么你有门路”
“我有亲戚在县里工厂,我是想如果要的不多,他那可能有门路。”
“可能不行,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我倒是有个法子,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赵老头在一边听了一耳朵,就说。
“赵大夫,你别卖关子了,快说说。”朱有文苦笑不得。
“你们可以找那个时主任啊,人是大官,还能没门路”赵老头翻着金银花,漫不经心的说。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朱有文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既然那么简陋粗笨的打谷机都有用,那他肯定对升级版的也感兴趣呀
朱有文决定和刘胜利商量一下,尽快找时西把这事办了。
朱珠和元定川在一边听完,对未来不禁期待起来,看来科技解放生产力是真的。
“朱珠,你以后想做什么”元定川小声问。
“我不知道”曾经的咸鱼只想着能有几套房子收租,然后躺赢,但从来没想过怎么才能有房子。
“我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就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元定川一双凤眼亮晶晶的,里面仿佛闪烁着钻石一样的光芒。
朱珠瞪圆了眼睛,使劲想也想不到自己以后该做什么,她懊恼地叹了口气。
“没事儿,朱珠,你还小,以后等你像我一样大了就知道了。”元定川努力安慰着包子脸的小女孩。
“”可是我其实是个老阿姨啊,朱珠挫败极了,怎么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少年呢难道真是咸鱼本鱼
作者有话要说完了,
感觉自己每天码个三千出头都已经要命了
┯┯
神啊,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