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1/2)
秋收一过, 朱珠发现自己的小胳膊居然都有线条了,“小元哥,小元哥, 给你看我的肌肉”
说着,她卷起袖子, 还摆了个大力水手的姿势, 还扬了扬。朱珠可骄傲了, 这就是勋章啊, 只可惜小肚子还是软绵绵的。
元定川好奇地戳了戳, “挺好玩的”说完,又用指尖戳了两下。
“哈哈,别闹”朱珠觉得有点痒, 又模模糊糊觉得这动作太亲密,赶紧放下手。
元定川有点遗憾,带点炫耀地也卷起衣袖,“你看,我这才是肌肉,你那个软软的, 根本不是。”
朱珠羡慕地看了眼, 狡辩道,“呵,我是因为年纪小”
“你俩别闹了,过来吃葡萄。”陈秀芬用筲箕端了点葡萄出来,今年的葡萄结的可好了, 虽然不是改良品种,但酸甜酸甜的,在水缸里澎了一晚上,一口一个,那感觉,和冰激凌没啥区别。
“今年的葡萄比去年甜多了。”朱珠迎上去,顺手把筲箕拿在手里。
“再养两年就更好了。”陈秀芬也塞了一颗到嘴里。
“姨婆最厉害功劳最大。”朱珠甜甜的奉承,把筲箕搁在正讨论问题的几位老人旁边,自己拿了一串以后走了回来。
“少给我打马虎眼,以后不去学校了,今天开始加课。”陈秀芬板着脸,吓唬她。
朱珠把葡萄分了一半给元定川,回过头笑,“遵命”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悲剧就这样开始了。
队里这边,朱有文带着人去镇上交公粮,刘胜利也没闲着,去公社商量村小的事了,所以陈书英有点坐立不安,陈氏也多少有点紧张,不过在人前掩饰的很好。
婆媳俩在卫生所盼了一整天,好容易在天擦黑的时候盼回刘胜利,陈氏赶紧迎上去,“支书,回来了刚好这茶放温了,喝一点。”
刘胜利确实又累又渴,也不客气,接过粗瓷碗一口气就喝尽了。
这边陈秀英已经搬来椅子了,“支书,坐会儿,歇歇。”
见这婆媳俩都期盼地看着自己,刘胜利忍不住笑了,“这事勉强还算顺利,办妥了。不过”
听见不过二字,婆媳俩一下子就从高兴变得忐忑起来,连从屋里走出来的元定川都忍不住望过来,屋里躺着的赵老头也大声问,“小刘啊,朱珠那事儿怎么样了”
“哎,怎么没看见朱珠丫头”刘胜利却卖起关子来。
“嗨,她带铁蛋回家做饭了,”陈氏焦急地望着他,“要不我叫她去”
“哈哈,不用。事情是定了,不过学校那边也有要求”刘胜利大致解释了一下,原来自从这场运动开始以来,学校的老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已经散了好些了。
这几年,剩下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因为人手不够,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会一个年级上半节课,另一个年级上自习,这样轮着来。
所以,在刘胜利说了想建村小这个事以后,老校长当然同意了,只不过他也有要求。这少了学生,他们也少了收入,所以他想从收的学费里提一点出来做公社学校的收入。刘胜利想到以后娃娃大了还要去公社读高年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这学费他们要提三成,也不另外发工资,”刘胜利看了看陈氏的脸色,接着说道,“这事儿我也没提前和你们商量,想着为了娃娃好,自己就定了,你们别有什么想法。”
“嗨,我们家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支书放心,你的大恩大德,都记在心里了。”陈氏笑着说道。
“婶子这话就是笑话我了,我就顺便帮个忙,也是为了娃娃们好。”见陈氏识抬举,刘胜利满意地笑了。
“娘,支书,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这时,朱有文一行人推着鸡公车回来了。
“就朱珠那事儿,成了。”见他们空车回来了,刘胜利也很高兴,“今天顺利吗”
“顺利的很,给粮站那些孙子递了五斤粮食之后,一切都顺顺当当的了。”他的大儿子刘解放嬉皮笑脸的说道。
“又胡说八道。”刘胜利瞪了一眼大儿子,冲其他人说道,“那今天就散了吧,明天都早点来,分粮。”
大伙儿听见分粮,都欢呼起来,辛苦了一年,最盼的就是这句话。
等他们都嚎够了,刘胜利才伸手压了压,“除了分粮,到时和大家再商量个事,我们大队要办一个村小,就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些娃娃太小了,就在队里读书,咱们大人也放心。”
“都听支书的。”
“支书这话有道理,我家那个这马上读一年级,我媳妇儿可不放心了。”
“没意见没意见。”
大家都附和道,反正都读书,都一样的嘛,近一点,孩子还能少走点路。
“那行,其他的等明天人齐了再说,今儿个就是支会大家一下。都散了吧。”
说着,她卷起袖子, 还摆了个大力水手的姿势, 还扬了扬。朱珠可骄傲了, 这就是勋章啊, 只可惜小肚子还是软绵绵的。
元定川好奇地戳了戳, “挺好玩的”说完,又用指尖戳了两下。
“哈哈,别闹”朱珠觉得有点痒, 又模模糊糊觉得这动作太亲密,赶紧放下手。
元定川有点遗憾,带点炫耀地也卷起衣袖,“你看,我这才是肌肉,你那个软软的, 根本不是。”
朱珠羡慕地看了眼, 狡辩道,“呵,我是因为年纪小”
“你俩别闹了,过来吃葡萄。”陈秀芬用筲箕端了点葡萄出来,今年的葡萄结的可好了, 虽然不是改良品种,但酸甜酸甜的,在水缸里澎了一晚上,一口一个,那感觉,和冰激凌没啥区别。
“今年的葡萄比去年甜多了。”朱珠迎上去,顺手把筲箕拿在手里。
“再养两年就更好了。”陈秀芬也塞了一颗到嘴里。
“姨婆最厉害功劳最大。”朱珠甜甜的奉承,把筲箕搁在正讨论问题的几位老人旁边,自己拿了一串以后走了回来。
“少给我打马虎眼,以后不去学校了,今天开始加课。”陈秀芬板着脸,吓唬她。
朱珠把葡萄分了一半给元定川,回过头笑,“遵命”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悲剧就这样开始了。
队里这边,朱有文带着人去镇上交公粮,刘胜利也没闲着,去公社商量村小的事了,所以陈书英有点坐立不安,陈氏也多少有点紧张,不过在人前掩饰的很好。
婆媳俩在卫生所盼了一整天,好容易在天擦黑的时候盼回刘胜利,陈氏赶紧迎上去,“支书,回来了刚好这茶放温了,喝一点。”
刘胜利确实又累又渴,也不客气,接过粗瓷碗一口气就喝尽了。
这边陈秀英已经搬来椅子了,“支书,坐会儿,歇歇。”
见这婆媳俩都期盼地看着自己,刘胜利忍不住笑了,“这事勉强还算顺利,办妥了。不过”
听见不过二字,婆媳俩一下子就从高兴变得忐忑起来,连从屋里走出来的元定川都忍不住望过来,屋里躺着的赵老头也大声问,“小刘啊,朱珠那事儿怎么样了”
“哎,怎么没看见朱珠丫头”刘胜利却卖起关子来。
“嗨,她带铁蛋回家做饭了,”陈氏焦急地望着他,“要不我叫她去”
“哈哈,不用。事情是定了,不过学校那边也有要求”刘胜利大致解释了一下,原来自从这场运动开始以来,学校的老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已经散了好些了。
这几年,剩下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因为人手不够,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会一个年级上半节课,另一个年级上自习,这样轮着来。
所以,在刘胜利说了想建村小这个事以后,老校长当然同意了,只不过他也有要求。这少了学生,他们也少了收入,所以他想从收的学费里提一点出来做公社学校的收入。刘胜利想到以后娃娃大了还要去公社读高年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这学费他们要提三成,也不另外发工资,”刘胜利看了看陈氏的脸色,接着说道,“这事儿我也没提前和你们商量,想着为了娃娃好,自己就定了,你们别有什么想法。”
“嗨,我们家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支书放心,你的大恩大德,都记在心里了。”陈氏笑着说道。
“婶子这话就是笑话我了,我就顺便帮个忙,也是为了娃娃们好。”见陈氏识抬举,刘胜利满意地笑了。
“娘,支书,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这时,朱有文一行人推着鸡公车回来了。
“就朱珠那事儿,成了。”见他们空车回来了,刘胜利也很高兴,“今天顺利吗”
“顺利的很,给粮站那些孙子递了五斤粮食之后,一切都顺顺当当的了。”他的大儿子刘解放嬉皮笑脸的说道。
“又胡说八道。”刘胜利瞪了一眼大儿子,冲其他人说道,“那今天就散了吧,明天都早点来,分粮。”
大伙儿听见分粮,都欢呼起来,辛苦了一年,最盼的就是这句话。
等他们都嚎够了,刘胜利才伸手压了压,“除了分粮,到时和大家再商量个事,我们大队要办一个村小,就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些娃娃太小了,就在队里读书,咱们大人也放心。”
“都听支书的。”
“支书这话有道理,我家那个这马上读一年级,我媳妇儿可不放心了。”
“没意见没意见。”
大家都附和道,反正都读书,都一样的嘛,近一点,孩子还能少走点路。
“那行,其他的等明天人齐了再说,今儿个就是支会大家一下。都散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