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宁这才从惴惴不安中回过神来, 薛重阳言辞无状造成的困扰又抛之脑后。
    待大行皇帝灵柩送至皇陵入葬, 一切才算尘埃落定。
    晏宁在宫门前见到了几日不见的太后她原本做了还不足一年的皇后, 年纪轻轻, 却已成了皇太后。
    苍白的脸色, 单薄的身体在晨风中摇摇欲坠。
    晏宁看清她眼中死水般的平静, 木讷的表情看不出哀伤,然而, 她只端端正正的站着, 晏宁还是依旧能感受到她身上萦绕不去的孤独。
    晏宁上前去,温声开口“外面风大, 太后回宫歇着吧。”
    太后没动,只遥遥望着宫门处, 良久,才哑声道“阿宁,望之待你如何”
    晏宁愣了一下, 没想到太后会忽然问这个,想了想还是回答“自是很好。”
    太后往回走了一段,苍白的脸色有了一丝红润,晏宁跟在旁边,听她道“你们在一起不容易, 可到底还是挨过来了, 外头的人说起你们,总是带着羡慕,皇上从前常与我说, 望之待人淡漠疏离,没有什么能让他上心的,唯你不同”
    晏宁悄悄去觑太后的神色,她口中的皇上自然不会是指幼帝萧行恪。即便先帝大行,她依旧还是下意识的称呼萧循。
    晏宁只在这个称呼上顿了顿,轻轻一笑“托您的福。”
    太后一边走,一边低声开口“外头的传言,你可曾听说”
    晏宁脚步一顿,若无其事的露出疑惑的表情“您说的是”
    太后停下来,站在石阶上转身望着一座座在光影里耀眼辉煌的宫殿,这里是天底下最奢华富贵的地方,红砖绿瓦,绵延无边,无一不透露着令人向往敬畏的尊贵。
    “我相信皇上的决定,也相信望之。这朝廷中勾心斗角的事实在太多,我一介妇人,做不了什么主。恪儿尚且年幼,需要有一个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贤臣辅佐,所以这文武百官们卯足了劲儿想露脸。”
    晏宁抿着唇没有答话,后宫不得干政,关于朝廷之事,萧焕也从未和她细说过。
    “阿宁,你对薛重阳此人怎么看”
    乍一听太后说起他,晏宁头皮发麻,想起上回在宫里遇见薛重阳的事,心里生出一丝怒意来,面上却不显,只淡淡道“略有耳闻。薛统领立过大功,是朝中重臣,淑妃娘娘又有孕在身,薛家,正是风光”
    走过一道道宫门,步入后宫,太后微微有些喘气,明显带着几分虚弱,晏宁想要扶她,却被她摆摆手拒绝“皇上重病之时,曾和我说过,今后一定要防着薛重阳作乱。这些话,我原不该同你说,恪儿不懂朝政,一切全靠望之,私下里你提醒他几句,薛重阳并非什么好人,小心提防着总没有错”
    晏宁颔首,认真应了“是,我记住了。”
    拜别太后回府,等到夜里萧焕回来,说起薛重阳,晏宁面色难免有些凝重。
    萧焕摸摸她的头,声音柔和“有我在,他不敢放肆”
    然而薛重阳此人居功自傲,向来不可一世,先皇在时,尚有几分收敛。
    如今幼帝初登基,羽翼未丰,朝中不满萧行恪的官员大有人在,若非萧焕凛然严肃的镇压,必然会引起动荡。
    含元帝昏庸无道,登基数年将大晋折腾的摇摇欲坠,哪怕后来萧循登基,救万民于水火,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国运。
    当初萧循能够顺利登基,除了处心积虑的谋划,还少不得薛重阳的功劳,正是如此,才又不知不觉的埋下祸端。
    薛重阳能临时反水,背叛萧乾,谁能料有朝一日他不会再重复同样的动作呢。
    这是萧循的远虑,或许还有可能成为近忧。
    朝中虽对萧焕不满的官员比比皆是,其中不乏薛重阳的亲信挚交,但到底不甚了解摄政王为人,一时倒也按捺住,只偷偷摸摸的打探着。
    恰巧八月里下了一场暴雨,年久失修的先祖皇陵砖石松动,垮塌了一角。
    钦天监监正与薛重阳私交甚密,有了这个由头,便在朝堂之上呈了奏折,言明此乃凶兆,将有大事发生,祸及大晋国运。
    皇帝坐在龙椅上,小小的身子与宽敞奢华的大殿形成鲜明对比。
    今日是大朝会,文武百官站了满殿,萧行恪还是在登基后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稍有些紧张,只得低头看奏折上的内容。
    奏折上的字他都认识,可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求助的看向萧焕。
    萧焕站在下首,淡淡的瞥了一眼说话的监正,接过奏折看了看。
    那监正见他不说话,心里有些打鼓,好一会儿才听摄政王清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皇陵有损,让人去修便是,何以与国运扯上关系我大晋万世荣昌,张大人危言耸听,到底是何居心呢”
    张监正被萧焕直言不讳,张口就来的罪名吓的浑身一抖,顿时冷汗直流,想也不想就跪在了地上“皇上饶命,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美人多妩媚(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风迟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风迟迟并收藏美人多妩媚(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