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粮食拿走人直接撵出大门,任凭李大丫在外面怎么喊都没用。

    王二田也很气恼,他直接拉着老婆回了家。早在结婚那会儿他就对丈母家家不满意了,他家舍了老本给置办的彩礼,最后老婆穿着大补丁嫁过来,陪嫁的新棉被还薄的厉害。

    回到家里,王母看见儿子儿媳不到中午就回来,心里已经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不过,这不妨碍她问问。

    “怎么不在你老丈人家吃饭呐突然回来,家里都没准备你俩的饭。”

    王二田半是气愤半是诉苦,“我们一进门就让人给撵出了了,李家人嫌咱们拿的礼不好。”

    这个她早就猜到了,家里不是连个像样的上门礼都置不起,可她就是不想便宜了李家人,那两斤粗粮还是看在新媳妇面子上给的。

    “粮食都看不上眼,怎的,你老丈人家里挺富贵啊看不上拉倒,把粮食给我,还够咱家吃两顿的。”

    “他们把粮食拿走了。”看不上还要拿走,这才是最气人的地方。

    李大丫觉得丢脸死了,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婆婆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主要还是那两件新衣裳的事。

    “咱们家成分就是贫农,哪像李家大富大贵的,既然看不上粗粮,那年初二你们就不用回去了,我可没那么多粮食送上门给人糟蹋。”撂下这句话王母起身回屋,她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人,李家以后休想拿到王家一颗粮食。

    既然知道李家人是个什么德行,她就不能白等着恶狗来咬自己,没事多串门七大姑八大姨唠一唠,没多久,所有人都听说,李家女婿提着精粮细面上门,结果李家人把东西拿着人给撵出门了。

    本来李家就因为苏绿英爱作幺蛾子风评不咋地,这回名声更臭了。苏绿英还巴巴的等着过年孙女婿拎着好东西再过来呢,这下倒好,左等右等等来一个臭名声。

    虽然她没怎么读过书,可也知道一个好名声才能引来富裕的亲家。眼看着二丫三丫再过两年也能说亲了,王家这会儿泼脏水岂不是要砸穿她的锅底。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苏绿英决定初二孙女婿再上门就当众骂他个狗血淋头。

    可初二这天,她从早上等到中午,中午等到天黑,李大丫居然没回来她是想跟娘家人断亲吗

    辗转反侧一个晚上苏绿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硬睁眼挨到天亮,她挂着黑眼圈出门了。

    “李大丫你给我出来,你个不孝的东西,年初二都不回娘家,白养你这么多年”

    小两口的新房在最里面,离大门有些远,加上新婚夫妻夜里闹腾的厉害,这会睡得正沉,苏绿英的大嗓门根本没吵醒两人。

    被吵醒的是王父王母,大清早的被噪音搅了美梦谁都不高兴,王母是个在意名声的人,她不能让人在家门外骂街。

    大门一开,就见李家老太太中气十足的叫唤着,街坊四邻都出来探头探脑的。

    “你嚷嚷什么不是你说拿不出好礼就别上门吗我们家就是个中下贫农,粮食已经是最好的礼了,既然你看不上,我也没办法,总不能用粮食买个闭门羹吧,谁那么贱呐热脸贴你冷屁股。”王母张嘴就是一顿冷嘲热讽。

    苏绿英更气了,上一个敢跟她这么呛声的还是苏红英呢污言秽语张口就来,她年纪这么大了,骂两句王家也不敢动手。

    王母不会和她对着骂,对方有着天然的年龄优势,转身往右走,进了隔壁亲戚家。

    苏绿英认为她怕了,气焰再度高涨。

    不一会儿,隔壁大门开了,王母领着一位比苏绿英年纪还大一些的老太太出来,“三姑,就是她”

    王三姑被侄媳妇请出来就是为了对付苏绿英,看见对方的第一眼她就感觉到了同性相斥。

    这老太婆可不是善茬两个人同时想到。

    接下来,两个人进行了一轮长达两个小时的骂战,苏绿英骂的话脏,王三姑比她更脏,王母还时不时给三姑递上一杯水润喉。

    苏绿英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眼看着对方有后勤支持,自己却孤身一人,骂到嗓音沙哑的她只能无力败退。

    大战一场依旧中气十足嗓音洪亮的王三姑撇撇嘴不屑的说“老娘当初骂街的时候,你还没断奶呢”

    大过年的苏绿英气出病了,不发烧没感冒,就是躺在床上哑着嗓子喊头疼。去医院也检查不出来是什么病因。

    李佳佳看她这副德行忍不住嘎嘎嘎笑出声来,感叹老天爷果然还是开眼的

    宿主,你难道不去关心一下她吗说不定能拿到气运哦。

    “我关心她哈哈哈我要是去关心她,我就直播吃翔”李佳佳才不稀罕那一两点气运。

    苏绿英内衣口袋里有一对金耳环,八十点气运,听说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理最是脆弱无助,加油吧宿主

    说完这话,系统又贱贱的添了一句直播功能系统也有,今天打折一百气运点一次。

    李佳佳“”

    系统,敲里麻听见了没,敲里麻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就是八十点气运么,我不稀罕

    红袖章的猪种书面报告在众多报告中鹤立鸡群,年节过去没两天,省城大型牧场派下来一位畜牧专家。

    红袖章领着专家直奔生产队,当他们到达猪圈时,苏红英正用一根萝卜缨子逗小猪仔玩。

    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动作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逗狗,这位老乡真的是培育出新猪种的人吗

    “苏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个,这位就是省城云山牧场的畜牧业专家冯同志,这次是专门来看咱们高产猪种的。”红袖章热情的给双方介绍情况。

    “这位就是生产队的苏猪倌,养猪高手,新猪种就是由她一手培育的。”

    苏红英扔掉萝卜缨,有些局促的和专家握了握手,“欢迎冯专家下乡指导。”

    余鸿杉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看见来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惊诧的表情只出现几秒钟,他很快反应过来在场还有革委会的人,赶紧转过头装作不认识。

    冯专家抱起一只黑花猪仔,仔细检查它的耳朵口鼻和四肢,发现不到两月的猪崽已经长到快四十斤了,并且牙齿比一般的家猪要粗壮。

    黑花猪仔突然被陌生人抱起来吓得哼哼直叫,胖胖的身体在他怀里激烈扭动。

    冯专家有些压住不住这只猪仔,只能先放下来。

    接下来苏红英又领他上山,仔细看了公猪的特征,当见到大黑后冯专家赞叹不已,“难怪这些猪都这么壮实,基因都从这里来的。”这么肥的野猪真的不多见,已经称得上是猪王了。

    大猪吃得长杆植物引起他的好奇心,这种植物他从来都没见过,橡果当猪饲料别的地方也有,猪都比不上这里的肥,或许和这种不知名植物有关系。

    他拔出一根扣开外面的硬壳,满满的黑籽漏出来,用手捻一捻似乎还有些油油的感觉。

    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绝对是个好东西。

    冯专家来的时候双手空空,走的时候背了一捆长杆子。

    “城里人爱好就是不一样,野草杆子也喜欢,这玩意人又不能吃。”苏红英嘀咕着。

    金小芬一家过完年没几天就回部队了,毕竟,军人的假期都很短。

    连夜坐车回到省城,冯专家托老朋友检验长杆子里黑籽的成分,又去牧场里对猪牛羊都试着投喂了长杆子,三只动物没有丝毫抵触。

    直到牧场领导询问新猪种的事,他才想起来把最主要的新猪种抛到脑后了。

    长杆子成分检验报告出来后,他的老朋友亲自送过来,并追问他是在哪里找到的这种植物。

    “含油量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你从哪里找来的宝贝,如果能大量推广种植,那老百姓肚子里就有油水了。”

    冯专家被老朋友摇晃的脑袋发晕,“你别这么激动,有话慢慢说。”

    冯专家把剩下的长杆子都被要走了,老朋友手工拨出黑籽,压榨过后得到一小瓶颜色微微发红的清亮植物油。

    当天受邀去老朋友家吃饭,泛着油花的炒菜喷香美味,全部吃完了老朋友才告诉他这是用长杆子榨的油。

    检验报告和植物油一层层上传到了省领导的桌面上,他们为了这种新植物要不要推广开了多次会议,甚至吩咐食堂大厨用这种油做了一锅菜,让每个人都尝尝,最终少数服从多数,农科院派出一队专业人员去红河生产队实地考察。

    高产猪种反而被长杆子抢去了风头。

    三月份,选拔猪种的会议在魔都正式展开,生长增肥极快的黑花猪仔在各种方面的表现都很能打,但由于是新猪种,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大白猪靠着资质老胜出,黑花猪虽然仔沦为备选,但上级要求继续培育这个新的猪种,只要能稳定下来,立刻替换大白猪。

    这事传到了县城后,红袖章虽然有些遗憾没有夺魁,但能当备选也是不错的结果。红袖章找到县长书记开了个会,决定在生产队里建一个正规的养猪场,猪仔们慢慢长大了,一间旧屋子实在遮不下。

    顶头上司都发话了,财务批出一笔建厂费用,烧砖厂接到订单,一车一车红砖头拉到生产队,养猪场的地址就定在牛棚不远处的大片空地。

    当村民们知道要建养猪场的时候全体沸腾,他们争先恐后的问是不是要招工人,他们也想报名端铁饭碗。

    对此,金大志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暂时不需要,建养猪场主要还是为了让猪有地方遮风挡雨,苏红英都还是给的公分呢

    村民们先是很失望,然后用同情的眼神看着苏红英,养猪场都建起了还不算是工人,对比起来只拿全公分很亏啊他们心里又平衡了。

    苏红英看起来无精打采,心里想的却是,县里给了奖金的事难道我会告诉你们吗

    也许是食物食物充足的原因,三头母猪居然陆陆续续又怀上了。这边养猪场搭热火朝天,那边农科院的一队专家扛着简易仪器,大包小裹的从火车上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补了两千字,你们再看一下,不然下章剧情链接不上,我得了种一码字就困,码完就精神抖擞的怪病,请问还能治吗,,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章节目录

七零猪猪女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栗子炖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栗子炖肉并收藏七零猪猪女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