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以自己长房嫡女的身份自居, 得, 现在落入凡尘了吧”
“嘻嘻,我就看不惯她整日冷着张脸,一身孤傲高洁的样子,都是卫国公府的小姐,偏她自己高人一等”
正在后花园散步, 卫婼娴听到了这些话。
对话主人的声音她并不熟, 卫国公府绵延数百年, 族内光嫡枝就有数十上百人, 对于一两个嫡房庶女或者偏房嫡女她实在没有放在眼里过。
听到这话,她脚步下意识一顿,手下拳头无意识捏紧。
身后的丫鬟们气得不行。
“这是哪房的,居然胆敢议论小姐您”
“不行,奴婢受不了这委屈。”
说着, 其中一个丫鬟风风火火跑出去, 对那两个慌忙站起身的偏房小姐训斥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背后议论长房嫡女你们是哪个房的小姐好叫奴婢们看看, 这是哪位夫人教导出来的好女儿。”
两位偏房小姐先是惊慌失措, 听到这句话却不免神色带上一丝不忿与不满, 她们再如何也是卫国公府的小姐, 轮得到一个小丫鬟教训,更何况, 现在那位长房嫡女明显失去了价值,还不许人背后说了
不过,心里有再多的计较, 在看到转个弯走过来的卫婼娴时还是低下头,心虚又害怕地讷讷请了个安。
不管怎样,这位目前还住在府里,还是府里老太太最为看重和疼爱的长房嫡女,也是卫国公唯一的嫡女,要是让父亲和太太知道她们胆敢背后议论长房嫡女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她们脸色顿时白了。
卫婼娴盯着她们怯懦却又满心不甘的样子,无趣地扯了扯嘴角,她挥挥手,“行了,走吧。”
说完,她率先转身离去,丫鬟们留下一声哼,也纷纷跟在她身后离开了。
神色怅惘地回到院中,挥手让丫鬟们不要跟进来,留下面面相觑,掩饰不住担忧的贴身丫鬟,她一个人进了书房。
坐在书房里,翻开祖父留给自己的书帖,酣畅淋漓地写了两大张大字,她方才停下来,这段时间,她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想了许多,反正等她放下笔,觉得心情已经彻底平复。
就在这时,院里跑来一个丫鬟,说让她去老太太那里。
卫婼娴抵达祖母那里时,祖母院子里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
而祖母,正虚弱无力,脸色青白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她心下一紧,忙挤上前,握住祖母的手,焦急问“祖母,您怎么了”
卫老太太睁开眼,望见自小宠重长大的孙女儿,眼眶忍不住泛红,她垂泪道“是祖母无用啊,护不住娴姐儿你。”
卫婼娴摇摇头,“祖母,您别这么说,在娴儿心里,您是最好最好的祖母。”
祖母将她抱到身边,教养宠爱长大,满卫国公府再没有比她更受宠爱的子孙辈了,便是她兄长,也不如她受宠爱,她怎么会不满足不感激。
卫老夫人呜呜叹息,直垂床板,“不孝不悌,不孝不悌啊跟她那个娘一个德行”
听闻此言,卫婼娴怔住,扭头看向卫老夫人身旁陪着的老嬷嬷,老嬷嬷眼神错开,长叹了口气。
如此,卫婼娴还有什么不明白,祖母定是为她的婚事进宫拜见皇后娘娘了,只是皇后娘娘约莫没同意她的请求。
她心下叹气,府里已经和皇后娘娘闹成这个样子,皇后娘娘怎么会顾怜卫国公府,更何况,祖母对待皇后娘娘的态度一直不甚谦恭。
其实,她想得差不多,但实际上,卫老夫人根本就没见到皇后娘娘,底下人根本就没告诉皇后卫老夫人拜见的事。
沉默了会,她笑着将考虑好的决定说出来“祖母,您别再为孙女儿的婚事费心了,其实,嫁给晋王爷挺好的,晋王爷风度翩翩,又才貌超群,这偌大的京城,不知道多少女儿郎满心盼望嫁与晋王爷呢。”
卫老夫人望着她的目光充满怜爱与痛惜,她闭上眼,颤悠悠道“娴姐儿,你不必多说,祖母知道你这是不愿家族为难,这晋王,往日自然是极好的,但如今圣上登基,谁知道晋王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不行,祖母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跳入火坑。”
卫婼娴咬着唇,低下眉眼,眼中异色闪过,“我没有,单单为了家族,其实我内心,很是仰慕晋王爷”
“不必多说”卫老夫人霍然起身,全然没有注意到孙女眼中的异样,铿锵有力道,“等你父亲回来,我一定要找他说道说道,让他去皇上跟前求个情,我就不信,皇上能没有一点顾忌。”
卫婼娴叹息“祖母”
就在这时候,帘子被掀开,卫国公走了进来,屋里所有人一肃,该行礼的行礼,该退下的退下。
卫老夫人看到他,神色一正,急忙将事情说了,让他有时候跟皇上说一声。
谁想,面对母亲的请求,卫国公却苦笑一声,说道“母亲,儿子已经上奏折辞官归隐,日后,儿子身上只有这么一个空壳爵位了。”
卫老夫人眼睛慢慢睁大,“你说,什么”
卫国公跟她分析利弊,“咱们跟那边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其一,娴姐儿跟晋王订婚,所有人都知道咱们当初站了晋王,这是其二,如今,儿子只有辞官这一条路,才能叫皇上看到咱们的悔恨之心,才不至于影响后辈子侄的前程。”
他的长子十分优秀,前程似锦,底下孙子辈也有出挑的,其余旁支也有几个不错的人才,他怎么能为了自己耽搁了子孙后辈呢。
奈何,卫老夫人满腔心神都被他头一句话占据,已经听不到接下来的话语,不知过了多久,她喉咙里吐出两道嘶哑的吼声,而后直直地倒了下去。
卫国公府顿时一阵兵荒马乱。
卫老夫人就这么瘫了,本来就心气高,无法忍受痛恨的人比自己站的高,再加上最喜欢的孙女儿婚事不顺,长子还被撸了职位,可不就这么瘫了。
京城里议论了一阵,转而就将目光放在皇后的肚子上。
皇上登基那日同时册封了皇后,满京城谁不说这位载姑娘好命,连带着只有一个独根根的武凌侯府也水涨船高。
不过,距离两人大婚已有三四个月,皇后的肚子却还没有动静,众人纷纷或好奇或忧心或幸灾乐祸地时刻关注着。
要知道,当初皇上还是齐王时曾发生意外,太医诊断说这辈子子嗣艰难,后来先皇辟谣说齐王身子已经好了,诸位太医们也连番上阵说皇上身子强健得很,但到底没有亲眼看到皇子公主们出生,大臣们难免忧心。
无论前朝后宫多少闲言碎语,当上皇后的载向慕觉得跟以前的日子相对比,没什么不同。
好吧,也不能说完全一样,起码以前在齐王府,她随便闲躺摆出各种姿势,陶嬷嬷和应微应菲都不管她,但自从进了宫,她们好似一下子变了,要求她这个,要求她那个,载向慕自己背地里偷偷闷闷不乐了好久。
被时刻关注她的皇上知道后,特意把陶嬷嬷叫过去敲打了几句。
他知道陶嬷嬷是为小花姑好,想让她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后,但他喜欢的想要守护的不正是小花姑这份纯真澄净的心思。
陶嬷嬷应下后,回去又转告底下人,这才没有人管束载向慕,她又恢复到以前想玩就玩想大笑就大笑想爬树上山就这个不允许,的时代啦。
就是不像以前在齐王府想出去可以随时出去这么自由,不过皇上怕她无聊,特意扩充了宫廷乐师杂技戏台子等一系列人马,还叫人选进来一批金发碧眼的外朝人,以供她看个新鲜。
反正,福舒盈每次进宫来请安时,看到她倚在软塌上,吃着各色糕点水果,看着下头歌舞杂技的悠闲场景,都格外羡慕。
她被特地允许可以时常进宫陪伴皇后娘娘,这天大的殊荣叫她不管在家族内还是在贵族圈一下子水涨船高,祖母和父亲母亲看她满满都是满意和叮嘱,家中姐妹眼里满满都是羡慕和妒忌,外头贵女想方设法和她做朋友,就盼着她进宫时能捎一捎她们,就连京城内有适龄子嗣的贵妇们,也每次宴会上拉着她的手亲热得说个不停,她家中的门槛都要被媒婆给踩扁了。
这不,她在家中被打扰地烦不胜烦,只能进宫躲个清静了。
两人一起倚在软塌上,边看杂技表演边说着贵族圈里的趣事,现在载向慕会说话了,福舒盈跟她交流得愈发畅快舒心。
正说到河英伯为了给母亲祝寿,花重金从一方士手中购得一座上好昆仑玉材料的玉菩萨,结果,还没运到家就碎了,原来那玉本就是散的,不知道被那方士用什么法子黏起来,哄得河英伯花重金买下,现在,河英伯正气得封锁城门,要将那方士捉拿归案。
载
“嘻嘻,我就看不惯她整日冷着张脸,一身孤傲高洁的样子,都是卫国公府的小姐,偏她自己高人一等”
正在后花园散步, 卫婼娴听到了这些话。
对话主人的声音她并不熟, 卫国公府绵延数百年, 族内光嫡枝就有数十上百人, 对于一两个嫡房庶女或者偏房嫡女她实在没有放在眼里过。
听到这话,她脚步下意识一顿,手下拳头无意识捏紧。
身后的丫鬟们气得不行。
“这是哪房的,居然胆敢议论小姐您”
“不行,奴婢受不了这委屈。”
说着, 其中一个丫鬟风风火火跑出去, 对那两个慌忙站起身的偏房小姐训斥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背后议论长房嫡女你们是哪个房的小姐好叫奴婢们看看, 这是哪位夫人教导出来的好女儿。”
两位偏房小姐先是惊慌失措, 听到这句话却不免神色带上一丝不忿与不满, 她们再如何也是卫国公府的小姐, 轮得到一个小丫鬟教训,更何况, 现在那位长房嫡女明显失去了价值,还不许人背后说了
不过,心里有再多的计较, 在看到转个弯走过来的卫婼娴时还是低下头,心虚又害怕地讷讷请了个安。
不管怎样,这位目前还住在府里,还是府里老太太最为看重和疼爱的长房嫡女,也是卫国公唯一的嫡女,要是让父亲和太太知道她们胆敢背后议论长房嫡女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她们脸色顿时白了。
卫婼娴盯着她们怯懦却又满心不甘的样子,无趣地扯了扯嘴角,她挥挥手,“行了,走吧。”
说完,她率先转身离去,丫鬟们留下一声哼,也纷纷跟在她身后离开了。
神色怅惘地回到院中,挥手让丫鬟们不要跟进来,留下面面相觑,掩饰不住担忧的贴身丫鬟,她一个人进了书房。
坐在书房里,翻开祖父留给自己的书帖,酣畅淋漓地写了两大张大字,她方才停下来,这段时间,她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想了许多,反正等她放下笔,觉得心情已经彻底平复。
就在这时,院里跑来一个丫鬟,说让她去老太太那里。
卫婼娴抵达祖母那里时,祖母院子里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
而祖母,正虚弱无力,脸色青白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她心下一紧,忙挤上前,握住祖母的手,焦急问“祖母,您怎么了”
卫老太太睁开眼,望见自小宠重长大的孙女儿,眼眶忍不住泛红,她垂泪道“是祖母无用啊,护不住娴姐儿你。”
卫婼娴摇摇头,“祖母,您别这么说,在娴儿心里,您是最好最好的祖母。”
祖母将她抱到身边,教养宠爱长大,满卫国公府再没有比她更受宠爱的子孙辈了,便是她兄长,也不如她受宠爱,她怎么会不满足不感激。
卫老夫人呜呜叹息,直垂床板,“不孝不悌,不孝不悌啊跟她那个娘一个德行”
听闻此言,卫婼娴怔住,扭头看向卫老夫人身旁陪着的老嬷嬷,老嬷嬷眼神错开,长叹了口气。
如此,卫婼娴还有什么不明白,祖母定是为她的婚事进宫拜见皇后娘娘了,只是皇后娘娘约莫没同意她的请求。
她心下叹气,府里已经和皇后娘娘闹成这个样子,皇后娘娘怎么会顾怜卫国公府,更何况,祖母对待皇后娘娘的态度一直不甚谦恭。
其实,她想得差不多,但实际上,卫老夫人根本就没见到皇后娘娘,底下人根本就没告诉皇后卫老夫人拜见的事。
沉默了会,她笑着将考虑好的决定说出来“祖母,您别再为孙女儿的婚事费心了,其实,嫁给晋王爷挺好的,晋王爷风度翩翩,又才貌超群,这偌大的京城,不知道多少女儿郎满心盼望嫁与晋王爷呢。”
卫老夫人望着她的目光充满怜爱与痛惜,她闭上眼,颤悠悠道“娴姐儿,你不必多说,祖母知道你这是不愿家族为难,这晋王,往日自然是极好的,但如今圣上登基,谁知道晋王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不行,祖母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跳入火坑。”
卫婼娴咬着唇,低下眉眼,眼中异色闪过,“我没有,单单为了家族,其实我内心,很是仰慕晋王爷”
“不必多说”卫老夫人霍然起身,全然没有注意到孙女眼中的异样,铿锵有力道,“等你父亲回来,我一定要找他说道说道,让他去皇上跟前求个情,我就不信,皇上能没有一点顾忌。”
卫婼娴叹息“祖母”
就在这时候,帘子被掀开,卫国公走了进来,屋里所有人一肃,该行礼的行礼,该退下的退下。
卫老夫人看到他,神色一正,急忙将事情说了,让他有时候跟皇上说一声。
谁想,面对母亲的请求,卫国公却苦笑一声,说道“母亲,儿子已经上奏折辞官归隐,日后,儿子身上只有这么一个空壳爵位了。”
卫老夫人眼睛慢慢睁大,“你说,什么”
卫国公跟她分析利弊,“咱们跟那边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其一,娴姐儿跟晋王订婚,所有人都知道咱们当初站了晋王,这是其二,如今,儿子只有辞官这一条路,才能叫皇上看到咱们的悔恨之心,才不至于影响后辈子侄的前程。”
他的长子十分优秀,前程似锦,底下孙子辈也有出挑的,其余旁支也有几个不错的人才,他怎么能为了自己耽搁了子孙后辈呢。
奈何,卫老夫人满腔心神都被他头一句话占据,已经听不到接下来的话语,不知过了多久,她喉咙里吐出两道嘶哑的吼声,而后直直地倒了下去。
卫国公府顿时一阵兵荒马乱。
卫老夫人就这么瘫了,本来就心气高,无法忍受痛恨的人比自己站的高,再加上最喜欢的孙女儿婚事不顺,长子还被撸了职位,可不就这么瘫了。
京城里议论了一阵,转而就将目光放在皇后的肚子上。
皇上登基那日同时册封了皇后,满京城谁不说这位载姑娘好命,连带着只有一个独根根的武凌侯府也水涨船高。
不过,距离两人大婚已有三四个月,皇后的肚子却还没有动静,众人纷纷或好奇或忧心或幸灾乐祸地时刻关注着。
要知道,当初皇上还是齐王时曾发生意外,太医诊断说这辈子子嗣艰难,后来先皇辟谣说齐王身子已经好了,诸位太医们也连番上阵说皇上身子强健得很,但到底没有亲眼看到皇子公主们出生,大臣们难免忧心。
无论前朝后宫多少闲言碎语,当上皇后的载向慕觉得跟以前的日子相对比,没什么不同。
好吧,也不能说完全一样,起码以前在齐王府,她随便闲躺摆出各种姿势,陶嬷嬷和应微应菲都不管她,但自从进了宫,她们好似一下子变了,要求她这个,要求她那个,载向慕自己背地里偷偷闷闷不乐了好久。
被时刻关注她的皇上知道后,特意把陶嬷嬷叫过去敲打了几句。
他知道陶嬷嬷是为小花姑好,想让她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后,但他喜欢的想要守护的不正是小花姑这份纯真澄净的心思。
陶嬷嬷应下后,回去又转告底下人,这才没有人管束载向慕,她又恢复到以前想玩就玩想大笑就大笑想爬树上山就这个不允许,的时代啦。
就是不像以前在齐王府想出去可以随时出去这么自由,不过皇上怕她无聊,特意扩充了宫廷乐师杂技戏台子等一系列人马,还叫人选进来一批金发碧眼的外朝人,以供她看个新鲜。
反正,福舒盈每次进宫来请安时,看到她倚在软塌上,吃着各色糕点水果,看着下头歌舞杂技的悠闲场景,都格外羡慕。
她被特地允许可以时常进宫陪伴皇后娘娘,这天大的殊荣叫她不管在家族内还是在贵族圈一下子水涨船高,祖母和父亲母亲看她满满都是满意和叮嘱,家中姐妹眼里满满都是羡慕和妒忌,外头贵女想方设法和她做朋友,就盼着她进宫时能捎一捎她们,就连京城内有适龄子嗣的贵妇们,也每次宴会上拉着她的手亲热得说个不停,她家中的门槛都要被媒婆给踩扁了。
这不,她在家中被打扰地烦不胜烦,只能进宫躲个清静了。
两人一起倚在软塌上,边看杂技表演边说着贵族圈里的趣事,现在载向慕会说话了,福舒盈跟她交流得愈发畅快舒心。
正说到河英伯为了给母亲祝寿,花重金从一方士手中购得一座上好昆仑玉材料的玉菩萨,结果,还没运到家就碎了,原来那玉本就是散的,不知道被那方士用什么法子黏起来,哄得河英伯花重金买下,现在,河英伯正气得封锁城门,要将那方士捉拿归案。
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