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晋江檀无衣
    去镇上的时候分了两辆车,岑楚夕和危继钟、顾驰坐一辆车, 由认识路的危继钟做司机, 摄像师傅坐副驾, 岑楚夕和顾驰坐后排。
    危继钟说“到集市之后分头行动,大家各买各的,买完再集合。”
    今天赶集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采买日用品送给栖崖村的孤寡老人。岑楚夕在出发前收到了编导发给她的资料和照片,她要探望的对象是一位72岁高龄的老奶奶。
    老奶奶名叫周答清,年轻时丈夫死于战争, 她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大儿子15岁时在一场打架斗殴中不幸丧命,小儿子长到20来岁,酒后骑摩托摔死了,几年后儿媳另嫁,周答清便独自生活,一直到现在。所幸她身体还算健康,没什么大病, 靠着五保和卖笋, 生活还算过得去。
    寥寥几行字,就写尽了一个女人悲苦的一生,岑楚夕看完后心里唏嘘了好久。
    到了镇上,六位嘉宾各获得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节目组的购物资金。嘉宾们在集市口分开,各自行事。
    集市非常热闹, 车多人多,店铺林立,路边摊也随处可见,卖什么的都有。
    岑楚夕在来的路上就在手机上列好了购物清单,只用照着买就行,只是人生地不熟的,找店铺有些费劲,还得找路人问路,好在这里的方言和普通话大差不离,沟通没有障碍。
    节目组给的300元很快花完了,岑楚夕便用自己的钱买。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范黎不在,没人帮她拿,她灵机一动,叫了一辆拉客的小摩的跟着她拉东西。
    一个多小时后,岑楚夕最后一个归队,顾驰帮她把买的东西从摩的转移到汽车后备箱,他惊讶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
    岑楚夕说“买着买着就这样了。”
    回程的时候岑楚夕计了时,从镇上到栖崖村共耗时42分钟,如果把那段崎岖难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肯定能节省不少时间。
    进村后,车仍旧停在村口的空地。
    范黎已经在村口等候多时,重物都交给他,剩下的岑楚夕和女编导一起拿,然后由女编导带路,去往周答清老奶奶的家。
    老奶奶的家就在村子中央那口大坑旁边。
    篱笆围墙,四方院子,院中有树,灰砖瓦房,和村里其它房子没什么区别。
    周答清正坐在堂屋门口剥花生,一只胖乎乎的三花猫卧在她旁边的墙脚下晒太阳。门槛上放着一台小收音机,咚咚锵锵地唱着戏。
    有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听到篱笆墙外的动静,周答清抬头往外看,忙起身来开门,显然知道这几个陌生人是来做什么的。
    对开的两扇木门从里拉开,岑楚夕笑着打招呼“周奶奶好。”
    虽然看过照片,但见到真人的感觉更直观。
    老奶奶佝偻瘦削,衣着朴素却干净,白发稀疏却整齐,双颊饱满,笑容慈蔼,连皱纹都显出亲切完全看不出一星半点因为被命运苛待而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的模样,她没有被打败,她仍旧热爱生活。
    穿过院子,进了堂屋,大包小包放在桌子上。
    “老天爷,”周答清眼花缭乱,“咋买这么多东西。”
    她说的方言,但岑楚夕完全听得懂。
    “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有卫生纸、保温杯、保暖内衣、厚袜子,”岑楚夕边说边向她展示,“还有大米、油盐、腊肉、鱼干、酱豆、芝麻糊,都是能长时间存放的食物,应该够您吃一个冬天了。”
    吃的穿的用的,面面俱到,周答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罗着给他们倒水喝。
    一只掉瓷的搪瓷茶杯,倒上热水,再加一勺红糖,亲手端过来,岑楚夕双手接住,周答清说“烫,晾晾再喝。”
    岑楚夕不经意扫见墙上的相框。
    相框里裱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对年轻男女并肩站立,男人穿军装戴军帽,紧绷着一张国字脸,看起来十分严肃,女人比他矮了一头,梳着两根麻花辫,眉开眼笑,和身边的男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我和我男人的结婚照。”周答清也看着相框,面带微笑,“我们69年结的婚,到今年整整50年了。”
    岑楚夕不想让周奶奶回忆起伤心往事,她看了眼门口的竹筐和不锈钢盆,岔开话题“您刚才在做什么”
    “剥花生,”周答清说,“煮八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帮爱豆逆天改命[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檀无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檀无衣并收藏我帮爱豆逆天改命[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