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成唇角微弯, 颔首道“本官亦是甚喜。”
    三笑真人“”
    县令大人竟和三笑真人相识, 看这情形, 二人关系还不浅。这一下非但堂上众人吃惊,连围观的百姓都瞪大了眼睛。
    “哎哟我滴个天爷”
    “大师不愧是大师, 连县令都是朋友嘞”
    “还是父母官厉害,这么有本事的大师见了也掉泪。”
    “这可是风雷县令啊, 肯定不是一般人”
    “你们说三笑真人有没有算到今天重逢啊”
    “算到了吧,你看他都沐浴焚香收拾了呢。”
    那打头阵的小道童平时就格外机灵, 是以入门晚地位高, 这会儿见师父和县令大人有交情, 顿时底气更足,趁人不注意给了梁腊一个白眼。
    想攀扯我们师徒,做梦去吧
    梁腊回瞪他一眼,心里却哇凉哇凉的。他虽是阿昌人, 也听过“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 现下亲眼见着三笑真人和顾县令相谈甚欢,老道士还眼泪汪汪的不似作假,一时间心灰意冷, 不知回了族里该如何交代。
    俸珠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 她已认定顾玉成是个好官,但先前险些丧命,俱是拜三笑真人所赐,偏顾玉成与他有旧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俸珠无法分辨眼前种种, 只觉这公堂都化作了涨潮后的山溪,而她和孩子的命运如水中飘萍,不可捉摸。
    顾玉成身居高位,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忍不住感叹命运之神奇。
    他原先想的是将那道士扣住做个典型,现在有了得遇故交的意外之喜,便抛却本来打算,直截了当地道“真人神通广大,既然已知前事,本官便不再赘言。只问真人,阿昌人这邪气一说,可是确有其事”
    他要问个别的问题,三笑真人还得揣摩一番怎么答,事关邪气就不用提点了
    “回、回禀大人,”三笑真人拂尘一摆,对顾玉成施了个礼,满头白发气质出尘,“清静无为,可窥大道,浩气天然,充塞天地,然日月不照之隙,精华未生,或有邪气藏匿,贫道修道多年,感悟天地”
    他有板有眼地说起来,边说边小心觑着顾玉成的脸色,添添减减加上念咒,硬是把围过来看热闹的百姓都念得昏昏欲睡,然后才抑扬顿挫地做了总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法无边,诛邪不侵”
    这是他行走江湖悟出来的老技巧了,如果事情摆得平,就是自己道法高深,所以诛邪不侵。如果摆不平,就是法力不够,需要法器加持,才能驱逐邪气。
    法器必然是要加钱的,而这个价钱会远超雇主承受范围,到时候他再叹息数声,在对方恳求下勉为其难地做些科仪,殷切嘱咐一二,便可全身而退,顺便立个高人风范。
    顾玉成对这套念咒似的说辞毫无兴趣,轻轻磕了下惊堂木,道“阿昌人久居深山,可是沾染了邪气才导致新生儿接连夭折这邪气要如何祛除”
    “邪气”二字从顾玉成口中吐出,就跟催命符似的砸在三笑真人头上,他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也不去擦脸上的汗,先拍一记马屁“大人体恤生民,真乃黔源县苍生之福啊。”
    “这个邪气,额,它当然是可以祛除的,首先要勘察山川地势,因势导气,尔后”三笑真人将自己所知的科仪说了个遍,末了舔舔发干的嘴唇,诚恳表示,“贫道虽道法不精,愿竭心尽力,为大人分忧解难”
    又主动又不贪功,这老道还是一如既往地识趣啊。顾玉成颔首给了三笑真人一个赞赏的眼神,视线从众人身上扫过,尔后朗声道“阿昌族虽为蛮夷,也是黔源百姓,本官不忍看治下子民遭此劫难,今天权且做个中人,请真人为尔等驱邪。你们意下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儿
    梁腊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彼此惊疑对视时,三笑真人已经一锤定音“承蒙大人看重,贫道定不辱命”
    终于等到顾玉成开出条件的他,现在好比是久旱逢甘露,哪怕只有一滴也值得张大嘴巴接住,表完决心又看向阿昌人“还不谢过大人恩典”
    梁腊、梁扎、俸银“”
    这世界变化太快,片刻前还是敌对方的道士竟然要主动帮忙,三人心情大起大落,到底脑子还在,诚心诚意地向顾玉成磕头谢恩“多谢大人”
    这一下省了不知多少银子,太值了
    俸珠时刻警醒地听着,还是没弄懂事情怎么成了这样,但有人驱邪是好事儿,她们母子也得以暂时免除被烧死的厄运,于是跟着谢恩。
    至于俸银趁机提出接她和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归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归矣并收藏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