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决定了第二天找顾仪, 但实际上凌晨时分顾玉成就起床洗漱, 直接入宫觐见了。
    新天子继位后, 改国号“启正”,寓意匡扶国运, 拨乱反正。这国号太过直白,不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什么意思, 宫中作为人精汇聚的地方,更是一马当先, 率先把僧道相关的东西都撤了。
    特别是此前上朝时焚香祈祷的特制铜炉, 直接拿来装上水种莲花了。
    为了嘲讽玄鹤子, 种的还是镇国寺移栽过来的碗莲,小巧雅致,盛开在大殿右侧。
    顾玉成暗自佩服种花人的心思,更佩服觉缘大师的手段。
    宝华天子常年服食丹药, 还不肯节制欲望, 他的病重死去自然跟玄鹤子为首的九逍派脱不开关系。但是他统共封了四个国师,两个都是镇国寺的,论起民间声望、四时供奉, 了悟大师和觉缘大师占的也不少。
    现在新帝继位, 将柳贵妃一系连根拔起,连母带子发配去守陵,顺便把九逍派抄了个干净,玄鹤子及其心腹人头落地,其余人终身不得进京, 还要服徭役赎罪,可谓呼啦啦大厦倾倒,再无起复之日。
    以张重阳为首的茅山道士一派,因往日行事低调,不张扬奢靡,被申饬后得以返回张家祖宅,看似全身而退,实则元气大伤。因为他们也沾了个“道”字,虽和九逍派路数不同,还是一并被打进“妖道”行列。
    现在走在京师街头,连三岁小儿都会唱“杀妖道,启正途”的歌谣,甚至还有人冲着道士吐口水。
    目前来看,没个十年二十年的沉淀淡化,茅山道士系的名声绝对回不来。
    反观镇国寺,两个国师没少宣扬佛教,了悟大师还常常给宝华天子讲经,暗地里和玄鹤子别苗头,但人家愣是安然度过了这次危机。
    高僧还是高僧,镇国寺还是镇国寺。
    除了丢掉俩国师头衔,几乎和过去没有区别,寺中碗莲还能开进皇宫。
    这般手段,真是叫人不得不服。
    顾玉成猜测可能是觉缘大师等人在太子继位一事上出了力,事后又激流勇退,只身赴西南,所以才得以保全。
    又或者,镇国寺原就是支持太子的
    顾玉成不着边际地想着,思路十分开阔,但宫中新旧交替之时他远在黔源,对其中曲折艰辛惊心动魄的种种一无所知,思量过后就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在内侍指引下恭敬地进入大殿,求见新登基的启正天子。
    “臣顾玉成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未登基时,就有宽厚仁爱的名声传扬,现在做了天子,威严之余不改本色,温煦地让顾玉成起身,又吩咐内侍赐座“爱卿重伤初愈,不可久站。”
    顾玉成忙躬身谢恩,趁机看了眼天子,发现对方脸色红润,神情平和,确实如老师所言,与宝华天子格外不同。
    许是新登基格外忙碌的缘故,启正天子并不绕弯子,问了西南的一些情况就直切正题“昔日宫中僧道盛行,非但百姓受苦,朕亦深受其害。如今朝纲初定,朕欲荡浑涤浊,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爱卿可有良策”
    顾玉成瞬间想到常连的暗示,“陛下深感妖僧邪道之害,欲激浊扬清,以振风气。顾大人智勇双全,嫉恶如仇,大有可为啊”现在看来,天子是一天也不想等,要把僧道势力一网打尽啊。
    可是宝华天子崇佛信道二十几年,朝野上下都是他用惯的旧臣,加上全国数千庙宇道观,上百万的僧侣和道士,要改换风气抑制僧道,哪里是一蹴之功
    若要从长计议慢慢削弱,恐怕马上就能惹得启正天子不快,可顺着天子意思来,他就成了当先锋的匕首
    顾玉成起身行礼,借机梳理了下思路,平静道“臣以为,僧道能受先皇爱重,亦有可取之处,事关全国庙观,动辄牵涉数百万人,不可草率。”
    “爱卿言之有理。”启正天子不咸不淡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当归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归矣并收藏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