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个月的漫长洽谈, 宋辽、辽蕃间正式修订和约。
    明眼人都能看出, 北边的局势将迎来一段不短的稳定期。
    至于和平的日子究竟能持续多久, 就需看各自修生养息、蓄养军队的这三方, 要何时再一较高下了。
    不论是伐夏一战的大获全胜,还是让昔日趾高气昂的辽国低眉敛目、主动去除了每岁的贡币, 都足够让刚及弱冠的小皇帝意气风发, 也让宋人们打心底的扬眉吐气。
    对赵祯而言,令他心满意足的, 还有多年来都是他心头好的小夫子身肩集贤相位,终于肯老老实实自己长伴身畔了。
    眼看着这股高兴劲儿憋了几天也未见消散, 赵祯索性与百官一番商榷,大笔一挥, 将原年号寻常改为天威。
    毕竟在经历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剧变后,再以寻常年间冠之,实是过于谦虚了。
    天威元年的头一桩大事,自属皇帝金口玉言,宣布增开贡举了。
    此言一出, 着实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距上回开科, 满打满算也就过去了两年功夫, 又刚出现了那般严苛的裁去冗员的新条例官家的心意, 难道不是要限制录科人选,减少冗官么
    也不怪学子们一边欣喜备考,一边暗存疑窦,对此一头雾水的朝官们也是大有人在。
    除官家外, 唯有参与其中的枢相曹玮和中书省的四位宰执,才称得上对其中关节一清二楚了立下严规后,便要多纳选人,为将进行大动作的南疆做准备了。
    一眨眼,时间便晃到了天威元年冬。
    大雪纷飞的时节,街上却还是四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这几天更是尤其热闹。
    不因别的,只因省试将近,来自各地的考生云集至此,让店家的生意变得尤其的旺。
    而同样是首次赴京参考、却丝毫不显紧张的欧阳修,则在与同车的同乡学子分别过后,笨拙地寻人赁了匹马,亲自背着沉甸甸的书箱,其他的大包小包由临行前雇的小仆背着,就一路问着,一路往陆府的方向去。
    叫欧阳修既吃惊也骄傲的是,被他叫住问路的行人们,竟都知那位仅任相职不过一年许的陆公所住何处。
    茶楼老板尤其热心,当得知他是陆辞的学生,这会儿要前去陆府拜见时,赶紧让他等等,旋即扭头吩咐了伙计几句。
    后者小跑着往灶台处,将一直温在上头的年糕给取来,再由店家亲自交到欧阳修手里。
    “陆公这几日虽是休沐,但因天冷的很,过了午时才会来集市逛逛。我原想着替他留着的,”店家笑眯眯道“看你如今顺路,索性托你帮着捎带过去,省得煨上太久,卖相不佳。”
    欧阳修愣了一愣,下意识地就要往怀里掏钱付账,却被店家粗鲁地推开了“快去快去”
    欧阳修被推得一个趔趄,只得将这硬塞来的年糕给收下了。
    他好歹在前些年曾随恩师远赴吐蕃出使,沿途增长了不少见闻,大幅开阔了眼界。乍来了这繁华锦绣的京师,虽颇感目不暇接,面上好歹是绷住了。
    只是他勉强能绷住架子,根本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仆,可就憋不住了一边紧紧拽住行李,一边双目大睁地东看西瞧,时不时还难抑惊叹的叹息。
    欧阳修看他满脸惊奇,不免想到数年前初到吐蕃时的自己,宽容地笑了笑,便也不催他,只在拥挤的人流中慢慢前行。
    当他们拐入相府所在的大街上时,车马人流骤减,刚回过神来的小仆,就又被这些威严庄重的府邸给震慑了。
    这些达官显贵的宅邸虽是气派豪奢,在曾在屡经扩建、日渐宏大的陆氏义庄住过好一阵子的欧阳修眼里,并不足以叫他心生惊奇。
    他谨慎地边走边瞧,每路过一处大门,便要对一对上头牌匾,没出三所,就找着陆府了。
    “郎主已然等候多时,”门前守着的,有一员是曾见过欧阳修的陆家旧仆,一眼就认出了他,热情迎接道“行李请交给他们,郎君快随我往书房去罢。”
    欧阳修不料恩师早已在等候着了,吃惊之余,也顾不得客气,忙不迭地依言放下行李,跟在他身后,快步朝书房的方向赶。
    他此次进京赶考,除非是要自找麻烦,否则当然不可能住到相府里去。
    但陆辞身为恩师,自将他稍嫌窘迫的家境充分考虑到了,老早就将他安排在早年购置的私宅之中。
    且因陆氏义庄的开设,原本家徒四壁的欧阳家条件也逐渐有所改善,随着妹妹渐渐长成,随娘亲时不时接些轻松活计到家里来做,不说富贵,至少温饱得以保障。
    而最大头的念书开销,则是全由陆辞给他免了。
    因家里日渐轻松,总算能攒下些钱来,这次一概交到他手里,供他进京赶考。
    而经过陆辞这些年的言传身教,本就天资卓绝的欧阳修早非昔日的穷乡小子比得,一回到家乡,即潜心苦读,为保证万无一失,他宁可错过了上回贡举。
    此次赴解试时,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竟是一举夺下解元之位,彻底将之前因落韵脚而与榜单失之交臂的耻辱给洗刷干净了。
    欧阳修得知恩师这番周道安排后,心下自是万千感激,嘴上总算学会不做无谓推辞了。
    他很是清楚,家人多年来的积蓄并不多,用来支付路费的,已是一笔庞大数额,若真要住到店里去,那怕是只能住最次的店,终日被吵闹声扰,歇都歇不好,更何况是做最后阶段的温习
    既已承了那般大的恩惠,日后奋力报答便是,就不必推辞这桩了。
    在往书房去的途中,欧阳修猛然想起什么,赶紧从书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升官发财在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放鸽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放鸽子并收藏升官发财在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