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数日, 奉旨填词的柳大词人, 惊喜地收到了陆姓友人那以前所未有的快速抵达的咆哮信。

    对陆辞通篇力透纸背的强烈谴责, 柳七仍是满脸笑容, 在温暖的火盆边舒适地读着,时不时拍着膝头,着实是乐得不行。

    不论内容为何, 作为头一个有两回都收到陆辞以诗词作回的友人, 柳七俨然是头一份的,且巴不得将此事宣扬得天下皆知。

    在边上沉默观察的朱说,无奈中又夹杂了些许羡慕地看着柳兄自打收到信起, 便因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兴奋地四处走街访友了。

    仅费了半天功夫,但凡与柳七有丁点交集的, 都被迫知晓此事了。

    甚至到夜里,朱说都忍不住反思了一阵, 自己究竟是不是也用错方法了

    柳兄所为, 之前在他眼里,总有太过促狭之嫌, 令人不禁三思而却步。

    但仔细想来,却又不得不承认,柳兄心思灵窍, 法子也是既高明又狡猾左右陆兄是个极厚道的,绝不会真恼了厌了他们,还有被撇在京中此事可借。

    那偶尔开些些许逗趣的玩笑, 应是称得上无伤大雅的。

    朱说若有所思。

    不论如何,陆兄唯二以诗词相回的信,都的的确确只到了柳兄手里。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柳兄的方法,着实可行。

    在再三犹豫后,朱说悄悄地下定了决心。

    对自己的连得青睐无意中启发了朱说这点,暂还一无所知的柳七,当晚就被听得一些风声、此刻已是好奇心满溢的小皇帝给迫不及待地召进宫了去。

    而那封陆辞的亲笔信,自是被内侍千叮万嘱过,叫柳七揣进了怀里的。

    对小夫子字里行间透出的、对于柳七的肆意创作快要带歪官家的谴责,赵祯也读得乐了。

    在乐过之后,心里亦忍不住对小夫子展现出的偏爱和关怀,感到暖融融的。

    只是感动归感动,对小夫子三番四次拖延归期的不满,可不是这么点温暖就能安抚住的。

    赵祯笑得眉眼弯弯,同柳七又商量几句后,到底没忍住,当场派人展开墨宝,就要要给小夫子写回信。

    他洋洋洒洒地写道“陆秦州既这般挂心,何不早日回京”

    写完后,他期待地看向柳七“柳校理认为如何”

    柳七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嘴角挂着令友人万分熟悉的欠揍笑容,在激动地搓了搓手后,于底下得意地添了一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虽怒之盛,不及帝京。”

    就算是被誉为文曲星下凡来的陆三元,也没有顺着信纸来揍他的通天本事啊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位才情让小夫子曾赞不绝口的柳三变,果真是位不可多得的妙人。

    不仅诗词信手拈来,字字沉挚真切,婉丽动人,还是位才思绝伦的编曲能手,甚至还有副老天赏饭吃的好嗓子。

    只消兴致一来,大可自弹自唱。

    与柳七商量完如何对付小夫子后,赵祯也未急着放柳七回陆宅在等纸上墨痕干透的时候,便让柳七唱了一小段即兴写好编好的曲目。

    对那对自经他撮合而勾搭到一块儿,即将狼狈为奸的君臣的挑衅回信,此时此刻的陆辞,还是不得而知的。

    他还难得天真地寄希望于柳七能在读了他回信后,就识趣地收敛几分打趣归打趣,可千万别把原本正经八百的小皇帝给一道带歪了。

    只不知为何,他隐约已有了一种此事恐难顺利的不妙预感。

    不过陆辞很快就无暇关注汴京那头的小动静了李元昊在与其父促膝长谈了那么一宿后,虽听话地减少了密会张元吴昊二人的次数,但私下里的小动作,却不减反增了起来。

    既然大的举动不能有,他便使劲儿折腾些小打小闹来。

    就连直接接受陆辞指示,紧密盯着李元昊近来所作所为的那几名细作,都感到说不出话来这位党项一族的首领继承人,亲手将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几剃了个干净,仅在边上留了一圈。不仅如此,还在耳垂上各穿一孔,佩戴着一对一看便沉甸甸的大金耳环。

    对此,李元昊给出了个听似正当,实则荒谬的理由但凡是创下伟业的鲜卑先祖,皆是如此发式。那身为鲜卑后裔,难道不当仿效之凭借这点,许能振兴党项,一扫颓唐。

    这对遵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礼的汉人而言,简直是患失心疯了。

    头发和耳饰折腾完后,李元昊又请裁缝赶制了一身新衣裳上身紧窄雪白,头冠由红里毡制,后垂红色结绶,红白相间,极其鲜艳醒目。

    焕然一新的李元昊,整日招摇过市,引来注目无数,与其之前的低调隐秘截然不同,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陆辞却在无语片刻后,在心里骤然敲响了警钟。

    李德明的蛰伏隐忍,是为铺垫李元昊的野心图谋对于这点,他已是清清楚楚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升官发财在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放鸽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放鸽子并收藏升官发财在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