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金汁交由太子去验证了, 那七皇子写给皇帝的文章就不适合再继续写。这是太子的意思, 也是季维承的头疼所在。
    他们出去一趟, 不过一整天的时间,其中有半天在睡觉休息、做前期准备,另外半天的一半花在了走路上,真正考察民情的时间少之又少。古代就是这点不好, 离了家就是远方,去哪都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路上。
    虽然考察民情的时间少,要说收获还是有的,起码季维承不必等到他申请外放当官就能把一些后世的东西合理拿出来。但又因为太子的横插一脚, 唯一的收获没了,他又得帮七皇子想一份靠谱的作业。
    既然技术无法拿出来写, 那不如从侧面着手。先定一个目标,然后再想对策,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然后把目标改成论点,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议论文来。
    “草民觉得这文章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写, 我们出去一趟就发现了这种方法, 想必民间还有许多用来增产的方法我们没有发现,就同民间偏方一般,碰到有效的症状比太医用药还快,我们可以差人在外边收集各种方法回来实验,来确定这些方子的可行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百姓自己研究, 发明出能够让粮食增产的方法。七殿下觉得如何”
    “挺好。”七皇子吃着宫人送来的水果应道。
    季维承等了半天,结果发现他就说了两个字真没下文了。
    “那殿下您写着,草民就先回去休息去了”
    “这就完了”
    七皇子一脸懵逼,这句话也是季维承刚才的内心写照。
    “嗯差不多就这两点吧,七殿下只要展开来写即可。”
    “哪两点”
    “一是把现有的法子收集起来,二是研发,研发不仅是让农官想办法,还要鼓励百姓想办法。朝廷的官员虽然专业性较强,但毕竟生在地里长在地里的还是百姓,官员们多会受前人留下的技术的影响,思维无法拓展。但百姓不一样,数量众多,而且对农耕熟悉,给一些奖励就能激起他们的动力。”
    可能遇到的问题季维承没说,按照思维逻辑,在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这件事的可行性,列出做法,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写上,最后才开始实施。
    像什么收集方子还好,随便一个人花点银两就能买到,但鼓励创新这一块有很大可能性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的公信力不够。老百姓多权衡利弊,只要有“我花时间捣鼓出来了,你说的奖励却不给我”这样的想法,那他们做的这些很容易功亏一篑。
    他毕竟只是一名七岁稚童,能想到这些方法就不错了,若是再添上这些,七皇子还小,可能想不到这么多,但是太子呢皇帝呢
    而且朝廷公信力这个问题,在后世或许是一个随便可以挂在嘴边的词,但在这个朝代的掌权人耳中听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这就是在谤讪朝廷,说皇帝不行啊十个说朝廷坏话的,九个被降罪了,还有一个是硬茬子,皇帝都不敢随便的那种。
    像季维承这样的,那就是随随便便就收拾了。
    “殿下可以实施此法的必要性,此法的可行性为开头,更容易说服他人。殿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皇子低头皱眉思索了许久,季维承还以为他是在消化他刚才所说的话,但小孩子的心思是很难猜到的。
    “你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古代当官造福百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易少一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易少一横并收藏古代当官造福百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