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月不得不承认, 无论前世今生,当下的这一段时光,已是她两世之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之一。
事事有回应, 样样皆顺心,许多事儿都好似能一眼望到头。
她与谢翊老来白头的模样,也近乎咫尺之间。
或许有那么一瞬, 闻月也想学做那掩耳盗铃之人, 忘记徐禹捷所言,忘记王妃的话, 忘记谢翊的兔子花灯
然而, 相隔不过一日。
因在谢翊书房外, 偷听到之事,让她彻底放弃了怯懦的想法。
她誓要为自己,寻个解答
如此转变, 只因那日在书房中意外听得的谢翊与罗宏的对话。
当日,谢翊仍旧一早没了人影。
闻月走至前院, 才发觉伍林、李元峰二人正守在谢翊书房前院。
她原就与二人熟识, 因此当王妃有意要她捧着药膳,进书房转交谢翊时, 两人便弃了谢翊谈论军机之时,一概不准旁人入门的规矩,放闻月进了去。
谢翊出身军中,管教下属自来严格。
彼时,平日里丫鬟小厮时常出入的书房前院里空无一人。连屋檐之上, 都立着轻功高强的手,正四处巡视。如此情形之下,照例说鸟都飞不进来,但闻月却意外地走了进去。
走至书房前的长廊上,闻月便听得房中有对话之声。
原是不止谢翊一人在场,罗宏亦在其中。
距离书房不过咫尺之遥时,闻月本不想打扰二人商谈,便轻手轻脚地将药膳放在了书房门口。如此一来,谢翊得空开门之时,便会瞧见门口药膳,她也不必同他见面,以免忍不住将疑惑问出口。
她刚放下药膳,正准备离开。
然而,躬身的那一刻,耳朵离雕花门委实太近。
谢翊与罗宏的对话之声,一清二楚地落入她的耳中。
谢翊背对着门,正抬首研究着上头的舆情图。
罗宏站在离谢翊一步之遥的背后,亦背对着门。他似乎心有戚戚,有所犹豫,须臾之后,才抱拳朝谢翊道“殿下,恕属下多言。”
“何事”
“殿下是否早已知晓,闻月乃是命相女”
谢翊沉默,等同于默认。
片刻后,谢翊启唇,问罗宏“你又是何时得知命相女是她”
“三月前。”罗宏说,“殿下夜访七皇子府地牢,她预知中毒之时。”
“她太不谨慎了。”谢翊无奈。
“照我看,此事无关谨慎与否,是闻月关心则乱,”罗宏蹙眉道,“不过属下尚有一事不明,殿下前赴七皇子府时,如何料到即便遇上不测,也定会有人救您呢”
一门之隔的室外。
得闻此言,闻月浑身战栗,脚步虚浮,险些站不住。
心中答案,近乎昭然。
若非心中那种可能,谢翊又能如何准确猜测出他会中毒,她亦会救他
谢翊啊谢翊,原来她的关心则乱,仅仅是他的算计罢了。
书房内,见谢翊未答,罗宏自顾自道“难不成闻月为命相女,还能预知旁人安危若真是如此,倒也不错,闻月待在殿下身边,定能保殿下平安顺遂。”
谢翊未答,只是从舆情图上拈了张旗下来,若有所思道“罗宏,命相女之谣传,而今如何了”
“回殿下,南施国境内,近乎人尽皆知。”
“瘟疫村那边呢”
“经得殿下诏令,属下已安排人手,提点村民、暗示那药方字迹与命相女如出一辙。当下,闻月乃是命相女的身份,近乎昭然。”
闻言,谢翊把那旗子丢了,踩在脚下
“既然如此,十日后,便昭告天下,闻月乃命相女无疑。”
罗宏不解“殿下此举何意”
谢翊转过身,蓦地诡谲笑了,“闻月即将入我辰南王府之门,如今命相女之传言甚嚣尘上,待坐实闻月命相女之名后娶了她,对辰南王府无论是权势、还是名声,皆是有所裨益。”
“殿下当真妙计”
罗宏半跪下去,激动道“原来当初殿下意外得那命相女拓本后,又将前几页交予给住属下拓印,令属下流传至南施国四方,原来为得就是如今之事,殿下实在深谋远虑,叫属下佩服”
一字不漏地,闻月听清了二人的所有对话。
原来,她由始至终就只是一颗棋子呐
手脚、面目冰凉如水,连那刻曾经蓬勃滚烫的心也一并冻结上了。
当初,因命相女之名流传,她忐忑难安才同谢翊共赴上京。因一心救人,才入了那瘟疫村。再后来,因信任谢翊,才再次步入这王府,嫁予他为妻。
可她从未曾想过,那些被打上二人回忆烙印的一部分,可能仅仅是谢翊谋划中的一个角落。而她走得每一步,都是在朝谢翊设置的陷阱里行进。
她很想推门进去,问问他,这计划中的每一步,他可有片刻考虑过她的安危。若被那日刺客知晓她乃命相女,又该有怎样的祸患
可惜,谢翊不会去想的,他也并不会去担心她的安危。
毕竟,谁会担心一颗棋子的安危呢
大不了,就换一颗呗。
闻月已无暇再去偷听二人对话,因为对她来说,那些都没有用了。
她重新捧起那药膳,极尽谨慎地,迈着细微的步子,一点点地朝外挪。她完全不想让谢翊知道,她曾偷听过这些事。
毕竟,今夜之前,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印证。
前世今夜,宫内设有迎秋夜宴。
晔帝因忌惮辰南王府声势威望、喧宾夺主,特邀辰南王府中人前去。彼时辰南王已因病离世,谢翊奉圣命前往,并一连带了两位当时的心爱宠妾进了宫。然而,宴至中途,安置家眷的宫殿却突遭大火,旁人皆是安然无恙地逃出了,唯独谢翊的那两名宠妾被烧死在了殿内。
当时,闻月曾以为,那仅仅是一场灾祸。
后来,当有朝一日,谢翊位极群臣时,她才方从旁人口中得知。那夜的意外,并非意外,而是晔帝蓄意为之。晔帝想告诉谢翊,为人需收敛锋芒,否则,他想要的,都保不住。
书房内院,僻静如斯。
闻月缓步走着,不知为何,耳边忽然想起,那日在霓丝阁中,他向她允诺的那句,会替她抹去命相女一说的话。
思及至此,她不自觉地笑了。
原来彻底抹去的结果,是叫她昭然于众。
而他对她,从始至终,都只是算计。
有滚烫的东西,从眼眶中落了下来,闻月没顾得上擦。
心死,也不过如此。
她打心眼里崇敬他,他当真了不得。
不止算计了她前世,还算计上了今生。
不过可惜的是,她再也不是上一世那个愚蠢懵懂的她了
自晔帝登基以来,南施国后宫内就再未出生过皇子。今年,晔帝宠妃的肚子委实争气,先是为晔帝诞下了皇子,而今又怀上龙嗣。晔帝为庆贺九皇子百日,祈祷宠妃顺利再诞龙子,于今日,特意设了迎秋夜宴款待群臣。
而辰南王因身子不适,则由谢翊代为前去。
事事有回应, 样样皆顺心,许多事儿都好似能一眼望到头。
她与谢翊老来白头的模样,也近乎咫尺之间。
或许有那么一瞬, 闻月也想学做那掩耳盗铃之人, 忘记徐禹捷所言,忘记王妃的话, 忘记谢翊的兔子花灯
然而, 相隔不过一日。
因在谢翊书房外, 偷听到之事,让她彻底放弃了怯懦的想法。
她誓要为自己,寻个解答
如此转变, 只因那日在书房中意外听得的谢翊与罗宏的对话。
当日,谢翊仍旧一早没了人影。
闻月走至前院, 才发觉伍林、李元峰二人正守在谢翊书房前院。
她原就与二人熟识, 因此当王妃有意要她捧着药膳,进书房转交谢翊时, 两人便弃了谢翊谈论军机之时,一概不准旁人入门的规矩,放闻月进了去。
谢翊出身军中,管教下属自来严格。
彼时,平日里丫鬟小厮时常出入的书房前院里空无一人。连屋檐之上, 都立着轻功高强的手,正四处巡视。如此情形之下,照例说鸟都飞不进来,但闻月却意外地走了进去。
走至书房前的长廊上,闻月便听得房中有对话之声。
原是不止谢翊一人在场,罗宏亦在其中。
距离书房不过咫尺之遥时,闻月本不想打扰二人商谈,便轻手轻脚地将药膳放在了书房门口。如此一来,谢翊得空开门之时,便会瞧见门口药膳,她也不必同他见面,以免忍不住将疑惑问出口。
她刚放下药膳,正准备离开。
然而,躬身的那一刻,耳朵离雕花门委实太近。
谢翊与罗宏的对话之声,一清二楚地落入她的耳中。
谢翊背对着门,正抬首研究着上头的舆情图。
罗宏站在离谢翊一步之遥的背后,亦背对着门。他似乎心有戚戚,有所犹豫,须臾之后,才抱拳朝谢翊道“殿下,恕属下多言。”
“何事”
“殿下是否早已知晓,闻月乃是命相女”
谢翊沉默,等同于默认。
片刻后,谢翊启唇,问罗宏“你又是何时得知命相女是她”
“三月前。”罗宏说,“殿下夜访七皇子府地牢,她预知中毒之时。”
“她太不谨慎了。”谢翊无奈。
“照我看,此事无关谨慎与否,是闻月关心则乱,”罗宏蹙眉道,“不过属下尚有一事不明,殿下前赴七皇子府时,如何料到即便遇上不测,也定会有人救您呢”
一门之隔的室外。
得闻此言,闻月浑身战栗,脚步虚浮,险些站不住。
心中答案,近乎昭然。
若非心中那种可能,谢翊又能如何准确猜测出他会中毒,她亦会救他
谢翊啊谢翊,原来她的关心则乱,仅仅是他的算计罢了。
书房内,见谢翊未答,罗宏自顾自道“难不成闻月为命相女,还能预知旁人安危若真是如此,倒也不错,闻月待在殿下身边,定能保殿下平安顺遂。”
谢翊未答,只是从舆情图上拈了张旗下来,若有所思道“罗宏,命相女之谣传,而今如何了”
“回殿下,南施国境内,近乎人尽皆知。”
“瘟疫村那边呢”
“经得殿下诏令,属下已安排人手,提点村民、暗示那药方字迹与命相女如出一辙。当下,闻月乃是命相女的身份,近乎昭然。”
闻言,谢翊把那旗子丢了,踩在脚下
“既然如此,十日后,便昭告天下,闻月乃命相女无疑。”
罗宏不解“殿下此举何意”
谢翊转过身,蓦地诡谲笑了,“闻月即将入我辰南王府之门,如今命相女之传言甚嚣尘上,待坐实闻月命相女之名后娶了她,对辰南王府无论是权势、还是名声,皆是有所裨益。”
“殿下当真妙计”
罗宏半跪下去,激动道“原来当初殿下意外得那命相女拓本后,又将前几页交予给住属下拓印,令属下流传至南施国四方,原来为得就是如今之事,殿下实在深谋远虑,叫属下佩服”
一字不漏地,闻月听清了二人的所有对话。
原来,她由始至终就只是一颗棋子呐
手脚、面目冰凉如水,连那刻曾经蓬勃滚烫的心也一并冻结上了。
当初,因命相女之名流传,她忐忑难安才同谢翊共赴上京。因一心救人,才入了那瘟疫村。再后来,因信任谢翊,才再次步入这王府,嫁予他为妻。
可她从未曾想过,那些被打上二人回忆烙印的一部分,可能仅仅是谢翊谋划中的一个角落。而她走得每一步,都是在朝谢翊设置的陷阱里行进。
她很想推门进去,问问他,这计划中的每一步,他可有片刻考虑过她的安危。若被那日刺客知晓她乃命相女,又该有怎样的祸患
可惜,谢翊不会去想的,他也并不会去担心她的安危。
毕竟,谁会担心一颗棋子的安危呢
大不了,就换一颗呗。
闻月已无暇再去偷听二人对话,因为对她来说,那些都没有用了。
她重新捧起那药膳,极尽谨慎地,迈着细微的步子,一点点地朝外挪。她完全不想让谢翊知道,她曾偷听过这些事。
毕竟,今夜之前,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印证。
前世今夜,宫内设有迎秋夜宴。
晔帝因忌惮辰南王府声势威望、喧宾夺主,特邀辰南王府中人前去。彼时辰南王已因病离世,谢翊奉圣命前往,并一连带了两位当时的心爱宠妾进了宫。然而,宴至中途,安置家眷的宫殿却突遭大火,旁人皆是安然无恙地逃出了,唯独谢翊的那两名宠妾被烧死在了殿内。
当时,闻月曾以为,那仅仅是一场灾祸。
后来,当有朝一日,谢翊位极群臣时,她才方从旁人口中得知。那夜的意外,并非意外,而是晔帝蓄意为之。晔帝想告诉谢翊,为人需收敛锋芒,否则,他想要的,都保不住。
书房内院,僻静如斯。
闻月缓步走着,不知为何,耳边忽然想起,那日在霓丝阁中,他向她允诺的那句,会替她抹去命相女一说的话。
思及至此,她不自觉地笑了。
原来彻底抹去的结果,是叫她昭然于众。
而他对她,从始至终,都只是算计。
有滚烫的东西,从眼眶中落了下来,闻月没顾得上擦。
心死,也不过如此。
她打心眼里崇敬他,他当真了不得。
不止算计了她前世,还算计上了今生。
不过可惜的是,她再也不是上一世那个愚蠢懵懂的她了
自晔帝登基以来,南施国后宫内就再未出生过皇子。今年,晔帝宠妃的肚子委实争气,先是为晔帝诞下了皇子,而今又怀上龙嗣。晔帝为庆贺九皇子百日,祈祷宠妃顺利再诞龙子,于今日,特意设了迎秋夜宴款待群臣。
而辰南王因身子不适,则由谢翊代为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