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王突然冒头, 韩熠最大的想法就是你国内的奴隶起义搞定了吗你就凑热闹
    至于赵王说什么山河鼎在他手里,韩熠是不信的。
    要是赵王有山河鼎早就嚷嚷的天下皆知了,何必要藏着掖着
    就像现在, 韩熠之前都没说死这是山河鼎,但颜徵他们已经咬死了这就是山河鼎。
    然后在运回来的途中就已经天下皆知,为的是什么, 为的不就是个名义嘛。
    山河鼎代表着周朝的国祚,周国灭亡了它也跟着消失不见,这一消失就是百年时间, 消失了这么久现在出现, 还被大秦得到,这不就说明大秦是顺应天命的吗。
    对于赵王的突然冒头,韩熠是没当回事, 他原本的意思是别搭理。
    只是当他站在朝堂上之后,发现大家还是倾向于反驳。
    钱丞相直接说道“赵王此人一向无耻,若是不理会,怕是要变本加厉。”
    大庶长也跟着点头说道“若是不理会反而衬得我们像是心虚一样。”
    颜徵没有说可也没说不可, 只是目光一转放到了正在当自己是花瓶的韩熠身上问道“中书令如何看”
    韩熠无奈只好说道“臣以为反驳可不反驳也可,反正不能因为此人误了祭祀, 不过既然丞相和大庶长都同意那边委派鸿胪寺前往交涉, 不过一定要注意, 赵王此人为王近四十载,一向狡猾多端, 他若没有倚仗,不会轻易昭告天下。”
    颜徵其实也不想跟赵王多打交道, 他现在唯一想跟赵王有交集的场面就是赵国兵败, 赵王被押解入咸阳。
    不过, 虽然这样对于他而言感觉很爽,但是一想到还要给赵王封爵,就觉得很不爽了,所以他也在两边摇摆,是押解入咸阳还是暗搓搓的派人杀掉他呢
    其他人没有这个苦恼,只不过一听韩熠提到鸿胪寺,大家就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鸿胪寺卿最近换人了,换的就是凤我。
    原本的鸿胪寺卿因为犯事儿被抓。
    虽然那位鸿胪寺卿犯事儿是真的,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就让人觉得微妙。
    以前大家都说韩熠权倾朝野,但实际上他的权都是由王而来,本身自己的势力并不多,还都在韩郡,朝上与他交好的人的确不少,却并没有几个他的死。
    然而凤我不一样,凤我是明明白白的韩,从头到尾都是韩熠提拔起来的,韩熠为了此人甚至还深入齐国。
    哪怕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有别的目的,可凤我也的确全须全尾的回来了,给谁都要感激一辈子啊。
    凤我从原本的无名小卒一上来就变成了九卿之一,这让大家觉得可能是韩熠开始在朝上扩张势力的信号。
    不过也还好,九卿之中鸿胪寺卿是最不重要的一个,至少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是这样的,除了齐国和赵国,剩下就是那些南蛮小国过来的时候需要用到鸿胪寺,平时鸿胪寺整体都被忽略啊。
    当然凤我能够这么顺利当上鸿胪寺卿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有功,并且不适合再放在齐国了。
    按理说他应该继续留在齐国处理后续事宜,他对齐国熟悉嘛。
    可他毕竟当过齐国的丞相,在齐国的势力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万一回头齐国被他把持住了,弄个国中之国怎么办
    凤我回来之后原本以为要坐一阵冷板凳,结果没想到上来就有事情做了。
    他好歹是当过齐国丞相的人,综合素质论起来比朝上许多官员都要强,琢磨了一下之后都没用跟韩熠沟通就开始了跟赵国的口水仗。
    因为韩熠说不要拖太长时间,凤我上来就开了个大招山河鼎内有铭文,你说山河鼎在你那里,铭文是什么
    赵王也是直接反问“你们怎么不先说说铭文是什么不是你们先说山河鼎在你们手里的吗”
    凤我十分从容“夏至将至,祭祖之时当以此鼎祭天。”
    虽然看上去没有回答,但实际上就是嘲讽赵王我们敢把山河鼎亮出来,你敢吗
    赵国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王脸色十分不好看。
    本来他也想在夏至祭天的时候亮出山河鼎的
    夏至和冬至都是祭祖的大日子,赵王选择这一天也很正常,而他做这件事情还很有象征意义镇压国内起义的同时暗示齐国跟着他走。
    尼玛,现在整个中原就剩下三个国家了,秦赵齐,秦国看着日益强盛,赵国若是再不找齐国结盟,那不是等着亡国吗
    不过结盟也要分个主次,赵国当老大当惯了,哪怕国内乱糟糟也要压一压齐国。
    然而事不随人愿。
    赵王气的不行,也让下面官员表示夏至会将山河鼎亮出。
    结果却又被凤我嘲讽学人精,看到大秦夏至祭祖,他们也要夏至祭祖。
    赵王听后差点没跳起来夏至祭祖是多少年的习俗了,这特么还有学不学一说吗
    就在赵王生气的时候,赵国丞相十分忧愁问道“王上,秦国如此有把我,莫不是那山河鼎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云长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长歌并收藏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