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很,吴教头和姜伟平仿佛在笔试谁的嗓门更大一样,一声比一声响。

    “武生那边好像是要求回话时声音嘹亮。”乔离跟着凑了过来,为墨珣答疑解惑。

    那边又吵吵了几句,吴教头才问姜伟平到底想干什么。

    “我不就想跟墨珣比比箭术吗”

    “你一个武生跟文生比什么箭术,滚去练你的箭”吴教头简直被姜伟平的逻辑折服了,不过归根究底还是自己的问题,因为想激励一下武生这边,所以刻意夸大了墨珣的能力。就想让武生知道一下墨珣身为一个文生仍是箭术超群,能胜过他们,让他们有种危机感。却不料反倒激起了姜伟平的好胜心,这就上来要与墨珣比试。

    墨珣没吭声,如果吴教头亲自开口,那他就是跟姜伟平比一比也没什么。但姜伟平自己来邀,他就大可拒绝了。毕竟今日有个姜伟平,明日也会来个张伟平。

    “我不去,我就要比。”

    “那你倒是问问墨珣愿不愿意跟你比。”这么说着,吴教头就转过身轻微冲墨珣摇了摇头。

    墨珣倒是心领神会,但怎么说都不能把锅盖到自己身上。这么想着,墨珣干脆看向姜伟平,见他一脸兴奋、跃跃欲试的表情,便开口道“若是吴教头同意了,我就与你比。”

    吴教头显然没料到墨珣会这么说,但这样也没什么,便转身叉起腰来对姜伟平说“我不同意你赶紧滚蛋。”

    “老吴你怎么回事啊,夸墨珣的人是你,现在不让比的也是你莫不是墨珣本领不咋地,你怕他跟我比试之后露了馅”姜伟平气急败坏,这就抓着围栏准备翻过来。

    吴教头将手上的教鞭一抽,“啪”的清脆一声打在围栏上,“你长没长脑子墨珣一个文生,万一射箭要赢了你,你不丢脸”

    “我不丢脸”姜伟平虽然没被抽到,但仍是被凌厉的鞭子逼退了些,他稍稍躲开了点儿,“你不是早早说我没脸没皮的我没脸可以丢”

    墨珣有些想笑,竟是没料到姜伟平这人倒是有趣得紧,倒是令人起了些结交的心思。孔子有句话叫做“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如果找不到能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做朋友的话,那就一定要同那些纵情恣意和耿直拘谨的人做朋友了。“狂者”虽然骄傲自大,但有进取心,勇敢之前,敢作敢为;“狷者”洁身自好,安分守己,不会做坏事1。

    这姜伟平应当就是所谓的“狂者”了。

    吴教头让姜伟平噎了一句嘴,当真是想不出词来训他,便又扭头看向墨珣,想看看墨珣是个什么打算。毕竟墨珣身为文生,哪怕与武生比箭术,输了也没什么打紧,不算丢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擅长的事物都有不同。要让姜伟平与墨珣比诸子百家,那必定是输到连底裤都不带剩的。

    墨珣脸上表情未变,仍是好整以暇地看着吴教头。他刚才就说了,只要吴教头开口,他就跟姜伟平比。墨珣这副表情和动作很快就使姜伟平反应过来,又开始去磨吴教头,“老吴你就让我们比比呗,你天天夸墨珣,夸得我们耳朵都长茧了。”

    因为这俩人嗓门大得离奇,很快就把其他武生和文生都吸引了过来。武生们听了姜伟平的话,纷纷点头,“是了,教头就让他们比比好了。”

    “无论输赢,就当是场友谊赛增进感情嘛。”

    文生那边自然也是知道墨珣的“五射”水平,但又明显地知道武生专攻这块,墨珣不见得能赢,便也不张口劝说,只在一边围观。

    “孔子不是说过一句,君子之间没什么可比的地方,要比就比射箭嘛”不知是哪位武生忽然嚷出了这么一句,使得吴教头闻言愣了愣。

    墨珣听后反倒浅浅笑了一下,这句话是“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但是重点不是说比射箭,而是后头那句“揖让而升,下而饮”。说的是比赛时要互相作揖之后才能登堂比赛,比赛完了走下堂以后要彼此之间互相敬酒。就是要遵循基本的礼仪,在竞争中不能有狭隘心理,无论输赢都不能心怀怨恨。在比试中应当保存君子之风,最好是彼此之间都能有所收获2。

    因为武生的一句话,文生这边就小声讨论起来了。不多时,文生这儿又爆出了一句,“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说啥呢”

    “不知道,是要比射树皮吧”

    “那力不同棵呢”

    “要花力气射好几棵”

    墨珣听武生们说话,绷了半天没绷住,这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许是有了墨珣打头,文生这边乐得不行,一个个都眼角含泪。

    “有什么好笑的”姜伟平眉头一皱,也不知道笑点在哪,只盯着墨珣,“比是不比”

    墨珣自然是看吴教头的,他无论说“比”还是“不比”,都会惹来麻烦“比”吧,万一对方输了,心怀怨恨呢“不比”吧,对方觉得你瞧不起他,怒火中烧了呢

    “行吧,比吧。”吴教头觉得烦,这就摆摆手,同意了。“事先说好,无论输赢,这次比试之后就不能再找麻烦”吴教头虽是觉得墨珣箭术确实不错,然而对上姜伟平这等训练有素的武生怕是很难赢了。但武生的嘴巴比起文生的冷嘲热讽来讲难听不少,就怕姜伟平赢了之后,武生那边连番嘲笑墨珣。

    得了吴教头同意,姜伟平手脚就麻利了,直接从围栏那边爬了过来。吴教头扬了扬手中的鞭子作势要打他,姜伟平一阵上串下跳,这才稳住凑到墨珣身边。“刚才说那句是什么意思射树皮那个。”

    “说的是练习射箭,不在于能够穿透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各有不同。”墨珣缓过劲,自然也不再那么笑了,这就停下来对姜伟平解释了一番。

    “不能射穿靶子还射什么”姜伟平听完墨珣的话反而觉得这些文生简直莫名其妙,“哎,你们。”他指着周围的文生,皱着眉头问“不能射穿靶子,那你们到底在学什么”

    文生们让姜伟平这么问,一时间失了言语。但姜伟平面上确实是无法理解,而不是在嘲讽,这就使得一众文生十分尴尬,想反驳他又觉得他说得有理,吵也吵不起来。

    “所以说力不同科啊。”墨珣摇头,“你看我现在将手张开,也只有这么长,而你张手能拉开大弓,对也不对”

    姜伟平“哦”了一声,“那要怎么比比力气你不如我,大弓小弓本就有区别,这样我也胜之不武。”

    比力气你不如我

    墨珣面上一僵,莫名想抢过吴教头的鞭子把姜伟平抽上一顿。

    周围的人听到姜伟平的疑问,纷纷出主意,最后干脆定下了打移动靶。虽然墨珣与姜伟平箭术都不错,但这靶子要让人拿着到处走唯恐伤着人。一时间,大伙儿又没了主意。

    但既定的比赛可不能取消咯,毕竟武生那边老被教头说得也烦,好奇心起了,哪是那么容易消的。

    “那就丢靶吧。”墨珣觉得无所谓,射飞靶与移动靶也差不多,但是瞄靶的时间更短,更考验射箭者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姜伟平闻言有些吃惊,却也点了头,“可以,就射飞靶。”

    飞靶的靶子也有讲究,乃一圆盘,只要射中即可,无需正中靶心。丢靶的人是吴教头,墨珣与姜伟平一人射十个靶,中得多的胜。

    因为移动靶可以反复利用,吴教头也就命武生到库房取了十个过来。

    墨珣与姜伟平道也没什么谦让可说,姜伟平一说“你先”,墨珣便取了弓箭摆出姿势站好,只等吴教头丢靶。

    “教头我跟你说,你可别放水啊”姜伟平在吴教头靶子脱手之前喊了这么一嗓子,若是换了别人大概会被他这一声吓到手一抖脱了箭,然而墨珣完全当他不存在,“嘣”的一声,箭就将靶子打落在地上。

    吴教头也不管姜伟平,继续丢靶,一个接一个。他本身就不是会放水的人,原先倒是有想过稍稍放慢了动作让墨珣射箭,但姜伟平这一声儿直接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吴教头丢得急,墨珣动作也快,连着往案上取箭,手速快到剩下残影,而他几乎像是没有瞄靶,箭一搭到弓上就拉弦射出。

    头一箭姜伟平还不觉有异,等墨珣与吴教头两个飞快地完成了一套射飞靶的动作,姜伟平还维持着嘴唇轻启的状态。

    墨珣拿着弓退后两步,将前头的位置让了出来,“姜兄,该你了。”

章节目录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缠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缠缠并收藏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