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地同墨珣聊天。

    因为聊到这次乡试的考官啊、考题啊,周围的人便也纷纷摒住呼吸细细听着。墨珣能看到几个考生微微探过了头,仿佛都在侧耳倾听。

    不过这位监生所说“策论题是皇上亲自出题”,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宣和帝若是一时兴起,还会亲自主持殿试。

    “其他的呢”旁边排队的考生忽然出声。

    “什么”

    “其他考题是哪几位大人出的”

    “这我哪能知道”就算真的知道也不会说的。乡试期间最忌讳的就是传谣,万一他因为传谣被捕,那他的仕途岂不就止步于此了吗这名监生想到了这里,也觉得自己有些多嘴了,而他也不大想跟不熟识的人聊天,便也噤声不谈。

    墨珣在府衙门口站了足足有一个半时辰,中途还从越国公府的护卫手里接了些干粮用了,这才轮到他到衙役与官兵跟前去取考引。而墨珣的家状又与别个怀阳城的考生不同,审核他的家状用的时间又比别人长了一些。

    等到回府之后,赵泽林便再三交代,让墨珣一定把考引与家状放好。墨珣毕竟经过了这么多次考试,自然也是知道的,将这两样东西放在漆奁之中,又放在衣橱里。他还在漆奁外头糊了张纸,上头写着“考引”,免得到时候伦沄岚又要问,倒不如摆在一些青松雪松能瞧见的地方,也好让他们安心。

    开考前几日,许多考生前往孔子庙上香,祈求自己能够中举。伦沄岚也想带着墨珣去一趟,便将自己的想法对墨珣说了。墨珣觉得上香祈福什么对自己来说或许并没有什么用途,但为了让伦沄岚心安,要去就去了。

    墨珣在徽泽大陆时,偶尔下山帮助凡人,也会人立长生牌位或是当作天神供奉。但他本身其实感觉不到别人究竟在求什么。不过,按照他这段时间在凡间生活以来对凡人的了解,大概尽是一些求财、求官、求好运,求姻缘、求生子吧。

    等拜过了孔子之后,秋闱也开始了。秋闱一共考九天,每三天一场,且都要提早到入场准备,考试结束后亦需要在考场多呆一日与所有考生一同出场。

    墨珣在越国公府护卫的护送下,前往贡院参加乡试。

    第一场考试的“四书”考的是大学,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对于大学中句子的见解。一共五道题,每题最少要写两百个字。当然,若是当真只写两百,恐怕直接就会被阅卷者丢至一旁。而卷纸则有框定,字体大小也有定制,所以很容易一目了然。

    第一场的考题,其一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二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为“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四为“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五为“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首句直接作为第一题,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又出现在了此句之中。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而大学的宗旨则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墨珣拿到考题之后,先思考,之后才研磨,最后将草稿纸摊开在桌案上。

    尚书咸有一德中将“明德”指一德,在于弘扬一心。在道家看来,“明”乃是天赋予人的一种觉悟。明者,理明透彻心自明;“德”则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

    而“亲民”一说则有两种解法一为亲近臣民百姓;二为“新”民,即摒弃糟粕,去恶从善。“止于至善”,从字面意思来说便是“应当在纯善面前停止”。

    善与恶并不是完全的对立面。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即善人可以作为恶人的老师,而恶人则可以成为善人的借鉴。而一个人的“善”,是要从利他性上体现的若是无法将广大群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也称不上“善”了。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1”,“止,必止于是而不迁2”。“大学”又被称为“博学”、“大人之学”,这就要求一个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至善而初心不变。

    论语有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荀子修身中也有一句“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都是要求人要“敏而好学,见贤思齐”。

    墨珣将几个句子先写到了草稿纸上,这才开始组织用词,在卷纸上誊抄一遍。

章节目录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缠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缠缠并收藏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