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林家究竟要捐多少银两, 不管怎么说都是林家的私事, 就算墨珣娶了林家的儿子,那也不代表他就具备了过问林家私事的权利。

    墨珣查过年史, 也知道这样的大灾并非绝无仅有, 以往也有过先例, 只是每一次的情况都有些不同, 不可照搬硬套罢了。想来林家作为皇商也不是一两年了,应该也不至于还要墨珣操心的地步。

    下了衙之后,墨珣随越国公一同回府,而今日墨珣的外祖父一家倒是没有过来, 越国公在饭桌上说起话来顾虑也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

    越国公府用饭原先就是畅所欲言的,后来随着家里人口日渐增多, 有些话他说得也就少了。

    伦沄岚不管怎么说都是墨珣的亲爹, 只要他本分一些, 有些话让他多听一听倒也没什么坏处。更何况墨珣现在也在京里做了官,伦沄岚身为孺人的架子也该端起来了, 出了门总不好丢了墨珣的面子。

    而林醉, 本身就生在官家,从小又在京里长大, 很多事应该比伦沄岚还清楚些。不过,也因为他祖父在京里做官, 越国公谈及朝廷上的事的时候也得先想想能不能再这个时候说出来。

    “皇上今天说是要让各地先捐款捐物, 把这个难关渡过去再说。”

    越国公还在回府的马车上就已经在跟墨珣说这件事了。

    “掌院学士从总理处回来的时候提到过, 皇上此次安排了四个王爷带着物资到灾区救灾。”

    “像王爷这样, 做最后决策的人最好不要去太多,不然到时候意见出现分歧反倒难办。”

    每个人负责各自的地方,省得到时候还要互相扯皮。

    “如果说觉得德音王年岁不够,那周行王不是已经娶了正妃了吗”在很多人看来,娶了夫郎就意味着成人了,自然也能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皇上应该有他自己的考量吧。”

    今日退朝之后,宣和帝也并未让越国公一同到总理处协商,所以当时具体说了些什么,恐怕也就只有在场的人知道了。御史丞虽然回到御史台之后有复述,但终归是不可能逐字逐句一一传达的。

    “大概什么时候会安排出发”

    “尽快吧。”

    地方上的奏折当然如果雪花一样一直朝着京里飘,就越国公看来,宣和帝拨了这么多钱,如果全用在了防洪工程上,恐怕也不会出现现在的状况了。所以此次钦差到了地方上之后还要查每一笔钱的流向,如果出现有账实不符的地方就要多加注意了。

    等过了府上了饭桌,越国公同墨珣的对话也都还没有停下。

    两人说着说着,墨珣这就提到了同越国公说起了“查账”的事。“我这段时间在翰林院,也正巧翻阅了一下年史,此次皇上已经拨款了十九亿,却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了。”

    主要也是因为早前的农业与商业发展并没有这么快,再加上早期国家南征北战,耗资也多,国家财政收入不足自然也就拨不出钱来了。

    越国公闻言,点点头,墨珣所言不假。“正是因为这两次拨款数额巨大,却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这才使人怀疑。”

    就别说宣和帝了,这就算换成是一个普通的百姓都会觉得难以置信吧

    “人心不足蛇吞象。”

    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因为他们贪得无厌,但凡每人少贪一点也不至于会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然而事实上却完全相反,大多数人都觉得你贪我也贪,谁多贪一文,那我就要多一两。

    而且此次宣和帝派几个王爷去,恐怕会斟酌再三,到时候每个王爷为了在宣和帝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干,恐怕拼死也会拉出两头“肥羊”来“祭天”了。

    照墨珣来看,宣和帝在人员安排的部署上恐怕还会刻意避开各位王爷的同一派系。到时候真正闹起来,那才叫一个好看呢。

    宣和帝虽说脾气不定,但作为皇帝倒还算是称职。

    “你们林家这次也要派人去吧”越国公说着说着,这就转而看向林醉,问起了林家的安排。

    林醉只用了一天就完全适应了越国公府在饭桌上的“规矩”。毕竟在越国公府里,越国公就是“规矩”。而林醉如果还像在林家那样在饭桌上安安静静,恐怕还会令这些长辈们不喜。

    “是,应该会派几个管事随着四位王爷一同前往灾区。”林醉刚才也听到了越国公同墨珣的谈话,知道这次会有四位王爷运送赈灾的物资和银钱到灾区。那么按照林家以往协助赈灾的惯例,那就是要派管事的亲自跟到灾区去了。除了保证赈灾所用粮食和银两的准确无误送达,也是需要在灾区宣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缠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缠缠并收藏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