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教室中,解其纷行云流水般关上了门,打开了窗,坐上了讲台,叼上了烟。
    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且毫无文化人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学痞吧。
    李峥的行为则与他完全相反,放好了书包,放好了文具,整好了笔记本,端端正正坐好。
    解其纷看着这一系列动作,不禁抿嘴叹道“就差弄个国家级三好生给你了。”
    “啊三好生还有国家级的”李峥难免跃跃欲试。
    解其纷笑道“有,全有,还有世界级的呢,去莫斯科评,列宁颁奖。”
    “无聊。”李峥想了片刻,很快发现了不妥之处,“不对吧,你说的这个是优秀团员吧”
    “你还真是挺认真的。”解其纷不作多言,点上烟问道,“想听哪部分物理除了量子力学随便说。”
    “啊就想听量子呢。”李峥说着抱起文具,坐到了教室的最后排,这样味道小一些。
    “量子力学就一传销组织,那帮人自己都不知道搞啥呢。”解其纷坚决摆手道,“赶紧的,换一个。”
    “那就听您比较专精的领域吧。”李峥答道。
    解其纷更坚决地摆了摆手“也不行,我搞的东西你听不懂,我也懒得讲到你听懂,就算你听懂了,对你的未来也没什么好处。”
    李峥埋怨道“你讲个课咋那么多事儿呢。”
    “再废话给你讲永动机了啊。”
    “别别别”李峥挠了挠头说道,“那就讲流体力学吧,我这部分学的不太好。”
    “正常。”解其纷叼着烟努嘴道,“拉格朗日描述,欧拉描述,伯努利方程都知道吧”
    “知道,但不深。”
    “那我问你,这哥仨有什么共同点”
    “嗯”李峥几乎不用怎么想便答道,“都是数学家。”
    “诶,对啦”解其纷一乐,掐了烟跳下课桌,走到黑板前,“把物理规律化成数学方程,再把流体切成一个个小块儿,用微积分思路求解,这就是流体力学,当然这只是拉格朗日的路子,欧拉的方法更野一些。多说一句,只要想的话,所有物理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套路解决。”
    “啊。”李峥眼儿一瞪,“这不就是归见风”
    “对,我从数院那里听说过他。”解其纷点头道,“他对物理概念的了解基本只限于高中课本,一直都是化成数学思路解题的,数学院早就请他去旁听了,可他就是不怎么去。”
    “唉别提他了。”李峥催促道,“您继续讲吧。”
    “嗯,先给你讲拉格朗日描述吧。”解其纷就此在黑板上画起了图,大概就是一滩水,用微分方式切块,再画出一系列受力示意图。
    “这就是流体分析最基础的物理图像。”
    “我们需要用物理图像作为枢纽,连接数学世界。”
    “当然顶级天才并不需要这玩意儿,他们脑回路里自带一套翻译系统。”
    “比如说冯诺依曼吧,他也搞过这个,不过是跟费米和费曼一起造原子弹的时候搞的,哥仨凑一块计算的时候,费米岁数大,用计算尺,费曼年轻,用计算机,冯诺依曼啥都不用,就心算,结果还总是比这老哥俩儿快。”
    “然后原子弹实验成功,那哥俩完活儿就回家了,结果冯诺依曼心算的时候顺便就整出了一个诺依曼稳定性分析,直接数学物理两开花,可惜是造原子弹的时候顺便想出来的,直接被镁方保密十年。”
    “可惜啊,老冯50多岁就走了”
    李峥听到这里,忍不住举手道“解老师,虽然我很少听相声,但为什么有种到了德云社的感觉”
    “诶你也听郭老师和于老师我成宿的听,是不是说话都有那股劲儿了”
    “这个我不排斥这个劲儿,只是你说只讲15分钟的。”
    “得得得,这个时间不算你看这个坨流体啊,三维的,咱们现在x方向微一下子”
    “然后是y方向,z方向”
    “三个方向整个在一起,就是这个大方程了,这个就是连续方程描述。”
    “有了这个,随便套入一些物理定律,其它的都能推出来了。”
    “比如某时刻的速度吧,你就可以用动量定理套。”
    “第一次,我先带你套一个,其实就这俩式子整一块儿再微一下子”
    “最后就得出来这个方程了,好看吧”
    “哦,对了,这个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你能背下来可以直接用,背不下来也无所谓,就像我这么胡逼推一下也成。”
    “有的时候我也没辙,方程太t多了,不如自己推出来的舒服。”
    “另外啊,这里不一定用动量定理,套别的可以构建时间和速度关系的物理定律,同样可以推出来这个方程,你没事儿可以自己试着玩,我就不讲了。”
    “好了。”解其纷一扔粉笔,拍了拍手,“思路就是这些,现在你应该可以推出流体力学的全部方程了,有的地方要用到线性代数,不会自己学去吧。”
    李峥“”
    “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啊”李峥颤颤垂头。
    不是不明白的问题。
    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明白什么
    李峥硬着头皮问道“比如粘性流体的管内流动问题。”
    “那不就是套个管加几个力一起微了就完事儿了么”
    “是么那我微微看”李峥颤抖着拿起了笔。
    “嗯,先微着吧,不懂也别问,直接翻书背方程就行了,我这边该教的都已经教了,能靠最简单的理论推导出整套图景,这才是搞物理的基础素质。”
    “还真是基础呢”李峥已经开始滴汗了。
    之后,解其纷便离开了小教室,去实验室晃悠去了。
    李峥无奈之下,也只好动用了思维加速。
    虽然很扯淡,但解其纷也确实了一套学习方法
    就是自己推导。
    当然,至少要全面掌握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才有推的资格。
    想必,归见风一定早就掌握了。
    并且每次物竞考试,都是这么硬推过来的吧。
    不,应该从更久以前就开始了。
    也许整个中学他都是这么推过来的。
    或者更早,小学。
    甚至自打接触数字开始就这样了。
    想必无论是归见风还是解其纷,都是从一开始,本能就选择了这套思路,在千万次的推导中,一次次强化着自己的大脑,最终强到了万中无一的程度。
    当然,也许先天性的原因才是主导,但这并不妨碍后天训练发挥作用。
    试试看吧。
    按照这些变态天才的路子试试看吧。
    李峥就此全力开动,踏上了一条从未走过的学习道路。
    半小时后,解其纷回到教室的时候,看到了一地的草稿纸。
    “卧艹,你还真硬推啊”解其纷惊讶地走至李峥近前,随意捡起了一张草稿纸端详起来,“嗯是那么回事儿”
    李峥自己,亦已脱离出思维加速,双目放空,直喘粗气。
    活这么大才用这种学习方法,头几个小时,他是举步维艰的,更多的时候,只能用暴力穷举法,套用各种各样的物理公式,以求推算出需要的方程。
    就好像是把一堆形状各异的螺钉和螺母扔给一个瞎子,让他拧在一起,瞎子只能摸着轮廓一个个试,巧了才能对上。
    可在第8个小时后,李峥逐渐拥有了视觉,或者说,触觉变得更敏锐了。
    他可以只看到螺母的形状,就大概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螺钉。
    30个小时后,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螺母的大多数细节,并完全确定需要什么尺寸的螺钉。
    45个小时后,他连每个螺钉摆在哪里都十分清楚了。
    55个小时后,他重新闭上了眼,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只需要在螺母上轻轻一触,便可以信手捻来需要的螺钉。
    此时此刻,李峥呆视着前方。
    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学会了任何知识。
    却又自信洞悉了一切。
    无论抛来任何问题,他都有解。
    感受着着谜一样的自信。
    李峥整个头皮都麻了起来。
    是新的境界
    无招胜有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学魔养成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给您添蘑菇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给您添蘑菇啦并收藏学魔养成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