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董小姐,显然也学会了这招。
但其实,董小姐之所以开始“卖人设”,除了品牌传播之外。
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就在2012年,朱江洪退休。
董小姐虽然接棒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但是珠海市国资委仍然控制着副董事长,总裁,党高官的关键人事安排,并立即空降了周少强任格力集团总裁、党高官。
和朱江洪不同,董明珠不具备国资委干部的身份,永远无缘格力党高官这个体制内的角色,也没法拥有像朱江洪一样的体制内关系网。
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只能在市场中找补。
但是当销售业绩都开始出现下滑时,董明珠意识到危机
所以,主动和被动的选择条件下,董明珠似乎注定要成为格力的代言人。
而她用这一招把自己和格力电器捆绑在一起,让蠢蠢欲动的行政权力投鼠忌器,也让自己在获得了足够的第三方支持
此后,董小姐就开始出圈。
塑造成为大众眼里一个脾气暴躁、个性强硬、手段专横的女强人“人设”。
她在陈鲁豫节目里教训员工,在股东会上教训股东的视频,一度刷屏互联网。
大众高呼过瘾,董明珠网红之路,越走越远。
但与此同时,
她和格力的品牌捆绑也更紧密,在公司内的权威更高
后来她推动格力股改,引入高瓴资本,管理层,并借助借助传统的持股和有限合伙投资协议构架的综合设计,最终构建了一个长达4级的金字塔式的控股链条。
从而彻底将国资委对格力的控制力,削弱到最低
追溯这一切的起源,就是从她那次“豪赌”开始的
所以,后来经常有人嘲笑董小姐的这个“赌约”,却不知道,董小姐早就已经达成了她的核心目的
当然,这种事大家都差不多,隋波自己也卖人设,所以没什么不好的观感。
在商言商,换谁也会这么做的。
抛开这些外在的东西,隋波对于董小姐和格力这种信奉“工匠精神”、注重技术研发和严格把控质量品质的制造业公司,还是充满敬意的。
互联网固然是时代的大趋势。
但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依然,并始终是“中国制造”。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到后来随着球化分工的潮流和欧美制造业转移的趋势,“oe模式”盛行。
中国一度成为了“世界工厂”。
虽然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但从球产业价值链来看,代工生产环节创造的附加值不足30,剩下的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可以说,在2011年以前,中国制造业至少错过了两大机会
一是盲目扩大低端产能,错过了产能升级的机会;
二是单纯追逐微薄利润,错过了品牌培育的机会。
而像格力这样,能够坚持自有品牌,走自主技术研发路线的制造企业,屈指可数
而将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将推动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
易趣体系在电商平台上,将来的发展战略,迟早有一天会和智能制造产生深入的交集。
从球竞争和中国大国崛起的高度来看,
华为、格力、海尔,这些国内优秀的企业,都是隋波认为将来可以成为盟友的伙伴
所以这种时候,隋波不介意帮正被老黄打压的格力一把。
在谈到两家的合作时。
隋波说出的一番话,让在座的宋健、朱江洪、董小姐等人都吃了一惊
“朱董,董总,
对格力公司始终坚持的工匠精神和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我是非常认可的。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我相信未来一定是互联网和制造业更紧密结合的时代。
所以,我对和格力合作,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
易趣准备进入家电市场,秉承的理念和格力相同。
那就是为用户更便捷的服务、产品
当然,我也尊重格力的经销体系和价格政策,请你们放心。
就算易趣会做线上促销,也会以易趣自行补贴的方式,不会盲目降价。
先款后货
没问题
既然是第一次合作,易趣也应该表现一下我们的诚意”
他看了一眼董小姐,笑道
“董总,易趣希望能够签署一个10亿的采购包销合同,不知道能不能拿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和政策呢”
即使董小姐久经风浪,也被隋波随口说出的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10亿的采购合同,是什么概念
格力2003年年的销售额刚过100亿,净利润35亿。
最大的经销商,一年贡献的销售额也不过1亿多。
不久前刚和大中电器签订的18亿,8万台的包销合同,已经是格力今年最大的一个订单了
“隋总,你是说,一次性采购10亿的空调
易趣网有这么大的销量吗”董小姐稳定了一下心神,再次确认到。
隋波笑着点点头。
神色云淡风轻,好像10亿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似的。
这个数字,并不是隋波随口说的,而是在坐在这里的短短时间里,他已经在脑海中将各种情况都梳理了一遍。
首先,易趣要进入家电市场,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就是主打品类。
而现在即将进入盛夏,空调无疑是最热门的家电产品
其次,格力现在正受到国美打压,这时候雪中送炭,对格力而言无疑是友谊的体现。
在价格、供货方面,都会比平时要更顺畅。
甚至对易趣进行线上促销的容忍度也会高前提是易趣不明确降价,而是采用补贴的方式。
第三,采购规模也影响利润。
一次性10亿的采购量,按照格力的销售返利政策,返利的比例会更高,甚至可能达到20以上,这就能够覆盖掉促销成本,易趣也不亏。
第四,既然要进入线下渠道,用这次和格力的合作,遥遥向老黄宣战,也挺有意思的。
现在的隋波再怎么说也是“首富”,不怵老黄。
而且还能让一些潜在的收购对象,看到易趣的实力和雄心。
最后,这也是对其他家电厂商的示范作用。
现在家电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断有厂家倒闭,品牌陨落,大家都在挣扎求存。
易趣借这个“大单”在业内打响名头,也能让这些厂家对和易趣合作多一些信心和积极性。
只要能拉动销量,赚钱,那些家电厂家会汹涌而来的
隋波的想法很简单。
不做则已,既然做,那就一举达到“一炮而响”的最佳效果
至于10亿订单,近50万台空调,卖不卖得掉
千万不要小看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尤其是对“便宜货”的购买力
拼多多的出现,让多少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网购的老人,都拿起手机下单。
靠的是什么,就两个字“便宜”
小黄一个“百亿补贴”,市值冲破千亿美元,注册用户数更是差不多快追上已经发展了十多年的淘宝。
靠的是什么,还是那两个字,“便宜”
隋波这次准备搞一票大的,也弄个“十亿补贴”先玩玩
一台1600的空调,易趣直接补贴600或者,一台2500的空调,易趣补贴1000
这个宣传只要打出去,不知道多少从来不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都会冲上来买
多少台都能销的出去。
这是易趣自己“赔钱”补贴卖,格力和经销商也说不出什么来。
2004年4月30日,易趣和格力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两家达成战略合作。
隋波亲自出席了发布会,和格力的董小姐现场签约,这次易趣与格力战略合作协议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两人签署了一笔高达10亿rb的包销合同。
这个消息,无疑在国内的家电行业、互联网业内、媒体,引起了巨大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