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天晚上, 元家饭桌上就出现了一大桌的辛夷花宴, 规格堪比隔壁刘老头家嫁闺女时待客用的八碗八碟,出绣点名想吃的辛夷花粉葛鲫鱼瘦肉汤还是雪绣亲自动手做的。
    元老爷美滋滋的享受孩子们的孝敬, 吃的停不下嘴。
    还是元夫人抽空问了几人“可有见着明光大师”
    周文咽下一口菜道“见着了,我们几人摘完花后, 又去了大师院子一趟, 刚好大师送走贵客,在静室做功课,趁着大师休息间隙,简单和大师聊了几句。”
    元夫人道“大师身体可还好”
    周文“大师对养生极为擅长, 气色看起来非常好。”
    犹豫一下, 周文老实道“临走时, 大师还留下宝儿弟弟单独说了几句话。”
    元夫人惊奇“是吗”转头看向锦绣“宝儿, 大师可是和你说了什么”
    锦绣神色古怪,细细品味一口姐姐雪绣亲手做的汤, 点头道“没说什么, 就是让我站在原地,然后围着我转了几圈, 说了几句奇哉怪哉之类的感叹词,就打发我离开了”
    元夫人听得云里雾里,但依然表示理解“大师为人一向如此, 又不爱多解释,许是觉得没告知你的必要吧,等日后有需要, 大师自会告知于你”
    元老爷听的脸一黑“嗨,我就该请他和山顶的道士一起来家里喝茶”
    元夫人对元老爷和明光大师之间的爱恨情仇懒得理会,况且一般吃饭时和孩子的互动,都是元夫人主导,元老爷很少主动插嘴。
    元夫人只继续和几个孩子讲话“冬绣,你今日可在佛寺求到了好签”
    冬绣矜持的放下筷子,用帕子擦擦嘴,才微笑着对元夫人开口。
    元夫人对冬绣现在很能唬人的仪容默默点头,心说自家这些年的师父算是没白请,孩子们在家是淘气了些,但大面儿上已经挑不出错了。
    与此同时,冬绣道“是的,今日女儿先为家中长辈求了一签,签中道今岁庆生朝,迟似迎长十日。1解签的师父告诉女儿,下句为试向彩衣堂下,听欢声洋溢。2”
    冬绣莞尔一笑“此为上上签,女儿贪心,又为家中姊妹们求了一签,签文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3同样是上上签。因而女儿给寺庙捐了三十两香油钱,希望佛祖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
    元夫人很满意“做得好,回头让丫鬟去账房给你拨五十两银子,留着给你压箱底,既然是为家里人求的签,怎好用你的私房呢”
    冬绣笑眯眯的应了
    锦绣甚至听见冬绣姐姐袖中的小算盘珠子又清脆的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出绣很羡慕,双眼放光的问兰娘“娘,那下次出绣也给佛祖捐香油钱,捐三两,回家您也让账房给我五两可好”
    锦绣听的眉头一挑。
    果然,下一刻就听见母亲大人不冷不热的回“那你明天的三块甜糕不吃了,后天让你吃五块行不行”
    出绣噘嘴“这怎么一样嘛”
    元夫人斜睨一眼女儿“哦那你还想怎样”话音里危险的意味不言而喻。
    出绣委屈巴巴的不说话,埋头吃饭。
    雪绣急忙拯救自己可怜的妹妹于水火“爹,娘,你们快尝尝啊,今天这一桌子菜里的所有辛夷花,都是我们亲手采摘的,都没让下人搭一把手,可辛苦啦再不吃就凉了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大家都非常给雪绣面子,只要雪绣不做糕点,她本人的厨艺鉴赏水平永远在水平线儿以上,很值得肯定。
    雪绣见大家吃的开心,眼珠一转,笑嘻嘻的给元夫人用公筷夹了一筷子凉拌辛夷花芽儿,讨好道“母亲,您看大家吃的这么开心,要不然,后天我还带弟弟妹妹们一起去给家里摘些可好”
    元夫人一听,嘴里的菜也不香了,脸上的笑也不见了,只凉凉的斜睨一眼雪绣“哦雪绣原来是这么想的吗”
    雪绣一看元夫人这态度就知道没戏,怏怏坐回位置埋头吃饭。
    锦绣一看这不行啊,吃个饭气氛这么僵硬容易消化不良。
    于是主动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爹,您知道有些北边儿来的客商,经常将泪人说成内人,就是内累分不清的,对吧”
    元老爷饶有兴趣的点头“你也见过这种”
    锦绣笑眯眯道“前次去书铺路上,偶尔遇到过一个。当时那人跟我讲,他们来此路上,遇到一个坑蒙拐骗的道士,道士言,能在弹指间将活生生的人石化。
    那道士在说话间顺手点了他妻子一下,他妻子当场口不能言,腿不能动,他当时又急又气,就说了一句敢石化贱内结果那道士回了一句,差点儿将商人气个仰倒。”
    锦绣看一桌子人都被他吸引了视线,于是笑眯眯的提问“你们猜那道士是怎么回商人的”
    出绣迫不及待“这世上竟然真的有石化之术”
    雪绣“不是说了是骗子吗”
    周文“我猜这一定是一门高深的武学那道士是个不出世的高人”
    只有冬绣还保持理智“我觉得和累内不分有关,具体怎么个关系,一时半会儿我还没想到”
    元老爷忍不住催促“宝儿啊,你就别逗大家了,快说说那道士到底说了什么”
    锦绣在大家的注视下,缓缓埋头,假装不在意的吃饭,好半天才闷闷的吐了一句“恨别鸟惊心”4
    饭桌上一时无话,好半天元夫人声音僵硬道“真,真是个好笑话呀”
    出绣连忙点头“对的,一点儿都不冷特别好笑”
    周文附和“真的,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我都笑的停不下来了”
    周文尴尬的话音一落,饭桌上又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
    锦绣心说,这斯文人的调节气氛方式难道真的不适合我但他还是不死心,于是又道“那我说个神话故事给你们听,大家边吃边听,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对吧”
    元老爷觉得自家这气死人不偿命的儿子,终于有个非常明显的短板了,看他以后还咋整天颠颠儿的嘚瑟。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行动上还得支持。
    于是爽快的招呼大家赶快吃饭,还豪迈的表示“宝儿你不要着急,慢慢想,等咱们吃完饭你再讲给大家听也是可行的大家都会等你的”
    被两人这么一打岔,之前的尴尬气氛早就消糜不见,都在等着看锦绣的笑话,锦绣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成功调节了饭桌气氛。
    锦绣还就不服气了,一拍桌子,大方表示“我辈读书人,生性坚韧,目标明确,定了目标就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
    元老爷敷衍点头“对,对,我家宝儿可是读书的斯文人,言出必行,那你慢慢想,好好想,我们大家都等着听你讲一个好笑话。”
    于是锦绣道“都说人死后要过奈何桥,奈何桥旁有一人专门负责给鬼魂熬制孟婆汤,喝了此汤,能使人忘却前世今生,重新投胎。
    想来大家都知道这熬汤之人是谁吧”
    出绣是锦绣吹,只要弟弟说的,都无条件支持,于是又一次第一个发言“我知道,是孟婆我听先生说,传言孟婆汤又名忘忧汤,味道十分美味。”
    说完还不忘砸吧两下嘴,像是想象那汤的味道,看得人眼角不停抽搐。
    锦绣点头“没错,孟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奈何桥旁熬汤,不知不觉就过了千百年,孟婆也觉得不耐烦,没意思,无聊的很,于是她老人家就想啊要不我没事儿也去投胎尝尝鲜”
    出绣是个非常合格的捧哏“那她老人家去了吗”
    锦绣顺手拿帕子将出绣嘴上的饭粒擦掉“自然,孟婆去找阎王爷说明情况,阎王爷表示自己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上司,一定会认真考虑孟婆反应的情况。”
    出绣“后来呢”
    众人“后来呢”
    锦绣“后来啊,阎王爷告诉孟婆,你要是想投胎的话,这里刚好有碗孟婆汤,等你喝了,我确定你忘却前尘往事后,自会安排你去投胎,你是咱们自己人,放心我一定给你安排个好人家”
    出绣“然后呢”
    锦绣单手一拍桌子,笑眯眯道“然后啊,等孟婆喝了汤,阎王爷告诉她从今以后,你就是咱们这里新上任的孟婆了,专门负责在奈何桥边给来往的鬼魂熬孟婆汤吧”
    众人“”
    出绣“为什么不是孟婆去人间投胎,然后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冬绣“要是穷酸书生写的话本子,孟婆投胎一定是个大家闺秀,然后看上个落地书生,非落地书生不嫁,最后书生将她的嫁妆花用一空,还用她的体己银子养小老婆,终于金榜题名,嫌弃她年老色衰,休妻另娶,过上让人艳羡的不耻生活”
    雪绣“难道孟婆只是个职位吗谁都可以当孟婆谁成了孟婆,就能熬制出美味的孟婆汤那孟婆汤有没有方子呢到底是谁第一个想出来的方子呢”
    周文“宝儿啊,先生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我辈读书人尊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为世间人开智、明理才是我辈使命,虽不可对鬼神之说过于迷信,但也不能随意编排”
    元老爷“宝儿啊,你有这大胆的想象力,一看就是经商的奇才呀,我们经商之人,就是要做别人不敢做之事,想他人不敢想之能可惜了啊”
    元夫人“娘只说一句,这话你千万别在王姨娘跟前说,她近几年吃斋念佛,愈发虔诚,听不得人随意篡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儿。”
    锦绣黑着脸“难道一点儿都不好笑吗”
    众人“难道很好笑吗”
    锦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举之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轻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云上并收藏科举之锦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