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并不重要,只要进入杨侗视线,他的目的就已经目的达成了。
    到了刘炫这等高度,已经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之所以坚持着让杨侗阅读许敬宗的文章,无非是担心国家错过一个大才而已。
    杨侗笑着道“方才这一篇阐述的是以德治国,有没有以法治国的。”
    “真有”魏征笑着说道,“这是我和刘政会尚书,联合推荐的文章。”
    一个刑部尚书、一个御部尚书,联合推荐的文章,自然是与法有关。
    他们推荐的文章由一个名叫韩术所写,文章朴实、实在
    韩术以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为论点,认为人性本如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既可能转化为恶、也可能发展为善。因为人的本性蒙昧,容易被坏人影响,人一旦变坏,道德感化就起不了了作用,所以必须用“刑名法术”来威慑,令其明白做坏事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如何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了强调律法存在的必要性、完善律法的重要性,并着重点出立法、司法、监督分立价值。
    如今,大隋有两部律法,一是隋文帝下令制订的开皇律,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为开皇盛世法律的定型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
    杨广登基以后,根据开皇律创作了大业律,较之开皇律,大业律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减轻大逆谋反等罪的连坐,删去“十恶中两条将其列入相应条款,又将开皇律中户婚、厩库、贼盗三篇分列为6篇,再增设3篇,共为18篇。并吸纳了北齐律的精华,篇章体例更加简要。较之开皇律更甚一筹。
    杨侗也想在大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但他哪怕是穿越人士,可穿越人士也是人,不是神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他的长处在于掌握人心、识人用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揽下来,不说有没有那个精力,光是能力就不够。所以,他只是提出一个纲要,就扔给了魏征、刘政会,让他们组建精通律法的官员编写。
    而这个韩术,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思想是不同地方有不同风俗、人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就像治理地方一样,除了律法之外,还要顾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因此,他主张针而对之的制订合适不同地域和民族风俗的子法,却又不能太过偏离。
    在杨侗眼中,这是民族自治理念的初级版本,可是在这时代人的眼中,却是一个新颖的思维,值得重视和发扬。
    读完以后,杨侗笑着说道“韩术,不会是韩非子的后裔吧”
    “真有可能。”魏征心中一动,微笑着说道“韩非子心度篇中说到,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而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就是说,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要想克服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严刑峻法。秦朝律法也很全面,但却严酷到了泯灭人性、情理的地步,因此,人们对秦法只有畏惧,没有敬意而韩术的思想非常重视人性,如果他真是法家后裔的话,可见法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是相当可喜的进步。”
    “嗯”
    杨侗点头道“韩术眼光独到,他所提出来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大而不同立律思想,也是极为先进的治国理念,值得重视下令让地方官员完善当地县志、郡志,为治国依据。”
    “喏”杨恭仁躬身应道。
    “殿下,那这个韩术的文章”刘政会道。
    “大才前四名”
    “给我们御部吧。”
    “那不行”魏征大声道“御部只负责监督,任务简单,而我们刑部需要处理许许多多的案件,正需要韩术这等大才。”
    “谁说御部任务简单了谁说御部任务简单了”刘政会毫不相让的说道“御部如果没有大量崇尚法学、精通法学的人才,怎么能够监督地方官吏,怎么能够督促地方官吏一心为民。别忘了,先是御部官员调查,才到刑部去执法。如果没有御部,你们刑部哪来的案件可破”
    魏征脸上也显现出一丝怒意,提高了分贝,大怒道“照刘尚书这么说,我们刑部是拣你们御部便宜,吃干饭的货色了”
    面对魏征的怒声高喝,刘政会面不改色道“这是你说的”
    “刘政会,你”魏征更为恼怒,那眼神几乎要将刘政会给吃了下去,刘政会这话明显是无视刑部的努力,魏征修养再好,也难以忍受,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头倔牛,于是,两人就干了起来,各自述说所属部门的价值,挑起了对方的刺儿。
    在儒学一家独大的年代里,法学人才没有滋生的土壤,十分稀少。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分到大隋这一方势力就更少了,再加上杨侗不要世家大族子弟,最后落到刑部、御部的人,就极为稀少。魏征和刘政会抢夺法学人才,可谓是矛盾已久,这一吵起来,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兆头。
    杨恭仁面露焦色,房玄龄也是一筹莫展。
    二人同为法律部门的第一把手,性情忠贞刚烈、说一不二,私人关系很要好,但两人都是那种认死理的人,他们在公事上,可没少开干过。
    杨侗接过所有的考卷,一篇一篇的地仔细也只当作没看见。
    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
    大臣乐于思考国事,而不是文恬武嬉,这绝对是他喜闻乐见的好事儿。
    这些文人非常有血性,一颗颗充满赤城的心比武将还猛还狠。他们爱怎么吵就怎么吵,打起来也无所谓,不死、不残就行了。

章节目录

大隋第三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碧海思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碧海思云并收藏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