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丞相目瞪口呆地看着一贯端庄大气的皇后娘娘大发神威,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他已亲眼见过皇后娘娘掌掴宫妃, 态度强硬地骑在马上训斥不安分的权贵, 但魏丞相一直觉得, 那不过是非常时期皇后娘娘的权宜之举。
    私下里, 他还曾经感叹过,时事造人,温婉贤惠的皇后竟然也能如此强势。
    可如今看来, 分明强势霸气才是皇后娘娘的本色吧温婉端庄的表象只不过是维护皇后形象的保护色罢了
    魏丞相这边还没来得及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就见那名一直跟在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早已孤身一人冲入了敌阵中心。
    魏丞相正待出声阻止她送死, 却见那宫女手中匕首轻扬,挥洒间,身边血花四溅,瞬间便收割了数名叛军的性命。
    那宫女不曾骑马,也没有佩戴利剑,仅凭手中那柄薄如蝉翼的匕首, 便在敌军之中肆意穿梭。
    她身姿灵活优美,宛若水中游鱼一般在阵中飘移,哪怕面对的是数名叛军的围攻,也能轻而易举脱出身去。
    她轻易并不出手, 但她一旦出手,就一定会有叛军应声倒下。
    魏丞相看得真切,那宫女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对着敌方的咽喉。
    她手中的匕首宛若吸人魂魄的妖物, 只需轻轻一抹,便从敌人颈项间带出一片血花。而她自己却已轻盈地跃向了下一个目标,连飞溅的鲜血都沾染不到她的衣襟。
    有了越凌主仆的加入,战场形势霎时变了。
    叛军人数本就不多,总共不过千余人。越凌主仆抬手间,便轻松收割去数十条性命,兵勇们身上的压力瞬间减退了不少。
    叛军们也很快发现了这两个战斗力异乎寻常的女人,于是开始收缩阵型,向她们包抄了过来。
    “娘娘小心”魏丞相被越凌护在身后,只能焦急地提醒着。
    此时此刻,他真恨自己是一名百无一用的书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根本一点派不上用场,甚至还被身为女子的皇后娘娘护在身后。
    越凌见叛军围了过来,神色未变,手中的箭簇却射得越发的快。
    与此同时,那名宫女也换了个方向,挡在了叛军逼近越凌的路上。但凡有人试图突进,便会被她一刀封喉。
    越凌手上弓箭同样不停,只要有人想要袭击那名宫女,便会立即被越凌射个对穿。两人配合默契,一时间叛军竟拿她们毫无办法。
    双方正在僵持不下,越凌身后的魏丞相却突然说道“皇后娘娘娘娘不要保护我等了,若有机会,娘娘还是自行突围吧”
    周围人只觉皇后娘娘大发神威,他们便都有救了。可魏丞相又怎会看不懂眼前局势
    皇后娘娘和这宫女再怎么厉害,也只得两人。哪怕她们能击杀十人、百人,难道还真能杀尽这千人么
    为今之计,不如趁着其它诸路叛军还没有包围过来的时候,让尽可能多的人突围离去。
    皇后娘娘实力非凡,再加上那名同样强悍的宫女,她们二人若想突围绝非难事。如今留在这里,全是为了护住他们这些没有自保之力的人。
    可皇后娘娘是什么身份他们怎么能让皇后这千金之躯为他们涉险呢
    越凌闻言,手上微顿,她没有反驳魏丞相的话,反而轻轻点了点头答道“也对,魏丞相言之有理,那本宫便先先行一步。”
    语毕,不等魏丞相反应过来,越凌拍马就向前冲去。
    她一边冲,嘴里还一边大声喊道“本宫乃是当朝皇后尔等宵小,还不速速让开”
    那宫女见状,立即配合越凌杀出一条血路。两人一齐冲入阵中,一路杀向前去。不过片刻间,已经就要冲出敌阵,隐入叛军身后的那片山林之中。
    这群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仓促之下哪里反应得过来待到越凌主仆就快逃脱成功之时,领头的叛军才突然大声喊道“她是当朝皇后她就是朱天佑的妹妹抓住她”
    本来正在拼命的叛军顿时哗声一片,尽数停了进攻,不管不顾地调转方向,冲着越凌她们离去的方向奔了过去,瞬间去了大半。
    剩下的散兵游勇见事态不妙,也迅速跟着离去了。
    死里逃生的民众们,此时才惊魂未定地看着彼此,喃喃道“我们这是得救了”
    “是皇后娘娘救了我们”魏丞相顿足道。
    他是本指望皇后能够突围自行逃离,却并不想她以自身为饵,替他们引走叛军啊
    皇后娘娘千金之躯,若真有不测,他该怎么向陛下交代又要怎么向朱将军交代
    魏丞相眼中英勇壮烈的越凌,处境其实并没他想象中那么危险。
    要让越凌来说,眼下的局势比之刚才,反而好很多。
    她与身边的李姑姑两个人,只要能冲入山林中,可供她们两个藏身的地方比比皆是。可不比刚才站在阵前不能动弹,只能当个活靶子要安全多了么
    好在叛军们为了能抓住她这个超级有分量的俘虏,从一开始就没安排射手。不然,若叛军万箭齐发,饶是她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住。
    在叛军眼中,能捉住身为当朝皇后,又是镇北将军胞妹的她,远比俘虏那数万民众更有价值。
    只要能抓住她,接下来无论与朝廷谈判,还是要挟朱天佑退兵,成功的可能都会大增。
    因此,他们很干脆地放弃了庞大的难民队伍,集中精力围剿越凌主仆二人。
    越凌冲入山林之后便立时弃了马匹,与李姑姑两人徒步穿行在密林之中。
    两个女人步伐轻盈,身形矫健,所过之处甚至不曾留下脚印。
    她们悄无声息地在丛林中潜行,有3344的帮助,越凌轻而易举就能知晓周边一定范围内,叛军所在的位置和数量。
    在丛林之中,本就是李姑姑的天下。她宛若出生在丛林之中的精灵,永远能第一时间找到最隐蔽最安全的路线。
    这正是越凌选择遁入山林的底气所在。
    李姑姑是当年朱皇后在西北山林深处,从野狼窝里救出来的孩子。
    她与朱皇后一同长大,对朱皇后忠心耿耿。兼之身手极佳,比起在平地,她对如何在丛林中战斗则更为擅长。
    越凌凭借她和李姑姑二人的身手与叛军不断周旋。若是包围过来的叛军人数不多,她们便及时出手将其歼灭;若是人数过多,她们便择薄弱处突围,另选地点藏匿身形。
    双方在丛林中的这场博弈,叛军不但没有成功抓住她们,反而损失了不少人手。
    然而渐渐地,越凌发现丛林中的叛军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相对的,她们也越来越难找到出手的机会。
    “他们把其它几支叛军也调了过来。”越凌皱眉道,“没想到本宫在他们眼中有这么大的价值。”
    “这片林子面积不大,若是等他们都到齐了,我们就更难脱身了。”李姑姑道,“属下掩护小姐先行突围。”
    无论过了多少年,李姑姑私底下对于朱皇后的称呼,依旧还是“小姐”。
    在她看来,她家小姐就是她家小姐,才不是那狗屁景元帝的皇后娘娘。
    “不必。”越凌沉吟道,“依你估计,我们还能撑多久”
    “最多半个时辰。”李姑姑道,“这片林子太小,可躲藏之处太少了。”
    “够了。”越凌道,“我们往南撤。”
    李姑姑闻言,面上现出诧异的神色来。
    越凌他们的大部队,一直是从北方的永安城,向着江南方向前进的。此次遇到袭击后,为了将叛军引开,越凌与李姑姑进入山林,也是一路向北前进。
    如今越凌又要向南方撤,那不是又回到进来的地方
    更何况,叛军本是由南方而来,南边的叛军人数不是更多吗
    但是,疑惑归疑惑,李姑姑从不反驳越凌的命令。
    她走在前方,按照越凌的指点绕开叛军的围堵,一点一点地向南方推进。
    越凌虽然有3344的侦测系统,能够掌握周边叛军分布的情况。但是对于山林中的环境,以及如何能在山林中隐匿身形,她远不如李姑姑擅长。
    因此,她负责方位,李姑姑负责寻找路线,两人配合默契,一步步向丛林之外走去。
    和任何一片山林一样,越往外围,树木便越是稀疏。
    重新回到丛林外围之后不久,越凌主仆二人,便被叛军包围了。
    因为领教过越凌箭无虚发的实力,叛军们并不敢冒然上前。
    他们的目的是拿下越凌,与朝廷或者朱天佑谈条件,所以也不敢乱箭齐发射死她们。
    于是,双方就此进入了僵持状态。
    叛军那边一派气定神闲,他们觉着越凌主仆再怎么强悍,也不过是两个女人而已。
    越凌手中箭簇有限,用到如今已然所剩无几。叛军打算等越凌手中的箭簇消耗殆尽之后,他们再一拥而上,拿下这两个女人。
    正在叛军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他们身后突然响起了一片怒吼声。
    “皇后娘娘你撑住老臣来了”魏丞相老迈的身影,摇摇欲坠地骑在马上,但他却拼命坚持着,始终不肯退下。
    越凌放眼望去,只见魏丞相带着大队人马,远远地杀了过来。
    那人群中,除了他们那支临时拼凑出来的队伍之外,还多了不少百姓。
    最让人意外的是,增加的百姓并不只有男子,还有为数不少身形健壮的妇女们,个个举着扁担、锅铲之类的家什器物,冲了过来。
    越凌灿若晨星的眼底,隐隐有水光闪烁。她看着此情此景,久久未能言语。
    “娘娘早知道魏丞相会来接应我们”见此情景,素来沉默寡言的李姑姑,也忍不住出言问道。
    “本宫并不能未卜先知。”越凌答道,“不过,本宫猜测,既然本宫已引开了全部叛军,那么魏丞相应该能将我们剩下的人马整合起来。以他的人品,不至于对本宫见死不救。”
    只是,明知道这一切的越凌,也没有想到老迈的魏丞相会亲自上阵;更没有想到,那些没被编入兵勇之中的平民也会一起赶来救援自己。
    这些可爱的民众啊越凌捂着自己的胸口无限感慨,不愧是朱皇后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也要换一个太平盛世的国家。
    此时此刻,就连她也觉得,能够拥有这样一群国民,真的是太幸运了。
    看着这些可爱的国民,再想一想自己曾经想过带着魏丞相先走越凌觉得,自己真是惭愧,根本配不上这些民众的厚爱呢
    眼下,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将老弱病残全部留在了后方,剩下的这些人总算能够放开手脚拼死一搏。
    在他们搏命般的攻势下,一时之间倒也跟叛军斗了个势均力敌。
    越凌与李姑姑且战且退,与魏丞相他们汇合。她跳上马鞍,扶住了这位摇摇欲坠的老丞相。
    “娘娘,您带着老弱妇孺先走吧”魏丞相状似筛糠,喘着粗气道,“来的这些壮士,都下定决心与叛军拼死一搏,只求娘娘能庇护他们的家人”
    “本宫不会让他们死的”越凌斩钉截铁道,“再撑一会儿,援兵马上就会到了”
    “娘娘别安慰老臣了。”魏丞相苦笑道,“咱们能算得上战斗力的一万多人,已经都在这里了。”
    虽说是战斗力,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些身体还算强壮的百姓。实战起来毫无章法,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亲人们争取多一些撤离的时间而已。
    “不援兵一定会来的”越凌语气坚定地说道。
    魏丞相刚想反驳,却听到战场的另一端,叛军的后方突然传来号角之声。
    “那是那是我们的人”魏丞相一听,顿时激动不已。远方传来的正是苍炎国军队独有的号角之声。
    交战中的双方立即也有人听了出来,并将消息传了出去。他们这边士气大振,而叛军那边顿时慌乱了起来。
    李姑姑见状,纤腰一扭,轻松几步便攀上了身边一棵耸立的大树。她站在树木顶端向远方眺望,随即激动地喊道“小姐是将军的队伍”
    “怎么可能镇北军不是还在几百里之外吗他们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叛军之中立时就有人嘶吼出声。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从叛军背后杀来的队伍,骁勇善战、实力非凡。既不同于临时拼凑的兵勇,也远胜于行事疯狂的叛军。
    很明显,那是一支接受过专门训练,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
    不消片刻,他们便将叛军杀得七零八落。
    叛军见状不妙,己方战力迅速被俘虏,剩下为数不多的也人心涣散,四散逃窜。
    那支队伍倒也没有趁胜追击,而是径直到了越凌等人的面前。
    从这支军容严整的队伍之中,走出位浑身盔甲的小将,那小将行至越凌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拱手道“儿臣救驾来迟请母后恕罪”
    越凌微笑着下马,亲自搀起那名小将,和蔼地说道“不迟,景明你来的正是时候。”
    “大皇子”魏丞相惊愕地问道。
    直到此时,他才终于认出来,那名带兵的将领,正是在京城中惯常低调,没什么存在感的大皇子景明。
    魏丞相这才终于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自打离开永安城,他就没在南迁的队伍中见到这位大皇子的身影。
    只是彼时事务繁多,更有数不清的琐碎杂事等着他去调度,他实在没有余力清点宗室之中是不是少了人员。
    “离开永安城之前,本宫便让景明带着一支精锐,连夜赶往江南报信了。”越凌扶起景明皇子,转身对魏丞相解释道。
    魏丞相微微颔首,无比认同越凌的做法。
    他知道,皇后这是盘算着,即便他们这支队伍全军覆没,至少还能存下景明皇子景元帝的亲骨血。
    “既寻到了你舅舅,为何不在江南好好待着,却带兵跑到这里来”越凌一边打量着景明,一边有些嗔怪地问道。
    “儿臣担心母后。”景明答道,“因此便向舅舅借了支军队一路北行,想着可以早点迎到母后。”
    “你有心了。”越凌赞许道。
    魏丞相在一旁听着这对母子的谈话,心中暗自有了打算。
    大皇子一直被记在皇后名下,他是知道的。只是皇后竟然让大皇子喊镇北将军为舅舅,无疑说明她真的把景明皇子当作自己亲生孩子一般看待。
    既如此,那这名从不曾被任何人看在眼里的大皇子,就需要被重新定义他的价值了。
    有了景明皇子带来的这支镇北军护卫,一行人马总算能安心上路,再无后顾之忧。
    越凌也终于能重新端起皇后的架子,悠哉地坐在马车中休息。
    只不过,再没有人敢小看这位素来不受皇帝重视的皇后娘娘了。
    接下来的路程十分顺利,三天后,众人就抵达了镇北军驻扎的城镇。
    朱天佑一早就接到了消息,将一切准备得妥妥当当。
    他在城外修筑了临时居所,用以安置平民;后宫嫔妃与宗室子弟尽数被迎入城中的江南行宫。
    官员豪绅们倒不用他操心,他们自会掏钱赁屋居住。少数经济实力一般的官员,则被安顿到驿馆之中。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越凌甚至还来不及与兄长叙旧,便被请到朱天佑暂居的都督府议事。
    按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成被打脸的原主角[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夕言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夕言早并收藏穿成被打脸的原主角[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