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身为女子的越凌,是没有资格参与这种内阁重臣们的会议的。只是掌握军权的镇北将军强烈要求皇后必须参与,而朝臣中资格最老的魏丞相也全无反对的意思,这件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如今摆在在众人面前最大的问题便是都城沦陷,皇帝被俘。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究竟该如何处理这闻所未闻的复杂局面。
    大部分贪生怕死的软骨头,都已经在离开永安城后另寻出路。他们有人马护卫,早就不知道逃去哪个安全之所。如今留下的,多半是对苍炎忠心耿耿的忠臣良将。
    魏丞相环顾四周之后,率先开口道“临行前,陛下曾予老臣密旨命老臣抵达江南之后,重启朝堂,另立新帝;配合镇北将军北伐,夺回苍炎失地。”
    内阁大臣们闻言,纷纷议论起来。景元帝会如此干脆地放弃帝位,他们从不曾想过,魏丞相也从未对他们提及。
    朱天佑闻言,低声问道“陛下可曾确定继位人选”
    “不曾。”魏丞相摇头道,“陛下交代,此事交由内阁与朱将军共同商议决定。”
    其实并不是方宇涵不想决定人选。只是那时他刚穿越来,原主留存的记忆里压根就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单凭原主的记忆,他无法确定宗室子弟中,有谁是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选。
    因此,他索性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魏丞相,让他和内阁大臣们自己去选。
    由臣子挑选皇帝这种事情,前无古人,大概后也无来者。不过谁让如今情况特殊,没有其它办法呢
    “那丞相心中可有打算”朱天佑又问道。
    魏丞相一面思考,一面说道“眼下正是苍炎危急存亡之际,是以,下一任陛下需要肩负的责任更重,我们须得谨慎考虑人选。”
    “陛下的兄弟之中,安王、平王、宁王,都正当而立之年。依下官看,可从这三位王爷之中,择一位继承大统。”一名内阁大臣提议道。
    “安王封地就在江南,由他继位最为稳妥。”一名大臣附议。
    “可是安王能力平庸,连江南叛乱都无法平定,又怎能指望他能力挽狂澜击溃北漠,夺回国土”另一名大臣出声反驳。
    “平王多年镇守西南边陲,麾下兵多将勇,实力强悍,定能带领我等拨乱反正。”又有一名大臣出声道。
    “平王封地偏远,等他前来,只怕时机已过。待到北漠人站稳了脚跟,再要打回去便更难了。”另一名大臣摇头道。
    “那就宁王。”有人道,“宁王的封地最为富庶,宁王本人更是富可敌国。由他继位,便不用操心军饷物资不足”
    “咳”魏丞相有些尴尬地打断他“宁王刚刚派心腹传信给我,让我千万不要把他推出来当炮灰。他十分满意于现在的生活,并不想更进一步。
    他说让他出钱可以,出人他绝对不干。”
    一直旁听着的越凌闻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她忽地觉得,这位素未谋面的宁王倒是个妙人。
    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的皇位,他倒是避之唯恐不及。难怪能被分到最富庶的封地,攒下偌大家资。
    越凌的笑声将众臣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一名大臣见状,面色微露不善,问道“皇后娘娘可有什么更好的主意,何不与我等分享”
    越凌看了看那名大臣,他的家眷正是此前在南行过程中闹过事,被自己教训过的那几人之一。想必他正是为此怀恨在心,如今抓住机会,便想为难她了。
    越凌想了想,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诸位的提议都很有道理。只是本宫想问,若是几位王爷继承大统,那陛下又当如何”
    “陛下陛下自然应被尊为太上皇。”那名大臣答道。
    “可是本宫只听说过,皇帝的父亲若还在世,便会被尊为太上皇;却从未听说过,皇帝的兄弟,也能被尊为太上皇的。”越凌道。
    “这”那名大臣顿时语塞。
    除了皇帝的父亲之外,退位的帝王被称为太上皇的,历史上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那些“太上皇”的下场都不怎么乐观。
    “还有。”越凌又道,“陛下是为了让我等能够安全撤离,才孤身犯险留在永安城。我们无论如何不应放弃陛下。
    若是如今立了陛下的兄弟继位,待到迎回陛下之后,那新帝又当如何”
    “这”这次不止那名挑事的大臣,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苦思。
    景元帝当初能够继位,自然也是通过竞争,踩着自己的兄弟们,才上位成功的。
    帝位之争从来充满的都是血腥肃杀,除了佛系到不行的宁王之外,要说其他几位王爷不曾心存怨怼,那谁会信呢
    景元帝如今身陷囹圄,为的是整个永安城的百姓能够脱困,这是大义他们做臣子的,自然不能视他的安危于不顾。
    可是如果由某位王爷继位,待到夺回永安城,迎回景元帝之后两君并立,众人又当如何选择
    没有人会傻到相信,身为兄弟的前后两任皇帝能够和平共处,和谐相待。
    到时候兄弟相残,双皇对立才是更让人头疼的问题。
    一个弄不好,国家分裂,朝廷动荡那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对国家造成的伤害,未必比北漠入侵来得小。
    “所以说,还是从陛下的子嗣中,选择皇位继承人最为稳妥。”许久之后,魏丞相才终于说道。
    “可是陛下的子嗣都年纪尚小,如何能应对如今这般复杂的局势”立即有大臣出言反对。
    “大皇子景明,如今已是束发之年,并不算小了。”朱天佑突然冷冷地说道。
    众位大臣这才想到,前些天率领镇北军从叛军刀下救出他们的,正是那位年方十五,记在皇后名下的大皇子。
    “若大皇子是皇后所出,那我等自然没有二话,一致同意由他继承大统。可大皇子的生母不过一介宫女,由他继承皇位,只怕不妥。”一名出身宗室的大臣说道。
    “若在平时,自然不妥。可眼下诸位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朱天佑道。
    诸大臣皆暗自皱眉,一时间竟无人答话。
    众位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始终也没有一个更为合适的可行方案。
    景明皇子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生母身份过于低贱。可是在眼下这极其特殊的情景里,这问题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臣们之所以不赞同由景明皇子继位,本质上是为了某个不能拿上台面说的原因。
    镇北将军朱天佑,手中本就掌握着苍炎国最强大的军队。若是他平叛之后,再北伐成功那就是不世之功。
    从此苍炎国的朝堂之上,再无人能越过他去。
    而大皇子景明是皇后养大的,从之前种种迹象看来,他显然与朱天佑也关系匪浅。若是由景明继位朝政就等于把持在了朱家兄妹手中。
    朱天佑如若始终忠心耿耿那还好说,可一旦他有二心,再与皇后里应外合,废了皇帝自立为帝都是极有可能的事。
    对于宗室大臣而言,谁当皇帝,他们无所谓。但若改朝换代变成另外一个姓氏的王朝,那他们就不能接受了。
    “本官也觉得,眼下所有人选之中,景明皇子是最合适继承大统的。”最终,始终态度不明朗的魏丞相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魏丞相此言一出,众大臣立即安静了下来。
    官能做到内阁大臣这个位置上,他们都不傻。朱天佑掌控军权,皇后代表正统,魏丞相不但是百官之首,还手握景元帝的传位诏书及苍炎国库。
    这三位巨佬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这些小喽啰再怎么蹦跶又有什么用处倒不如抓紧时间投诚卖点好来得实际些。
    于是,刚刚还在拼命挑刺的大臣们,顿时个个醍醐灌顶,转而赞扬起这英明的决定了。
    “可是,若是诸位藩王因此不满,不肯全力支持我等北伐,那又当如何”刚刚那个为难过越凌的大臣,仍不死心地发言。
    “所谓藩王,只有苍炎在,他们才是藩王。”越凌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若是苍炎国都不在了,他们不过是乱臣贼子罢了。”
    “我想,藩王们都是明理之人,不会不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个道理。”越凌道。
    众大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太平盛世的皇位,那些王爷们还有可能争个你死我活。眼前这种局势下继位的皇帝,一个搞不好就要担上“亡国之君”这个名号
    国家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没捞着什么好处,如今是国之存亡的生死关头,却要他们给景元帝收拾烂摊子,这些王爷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而景明皇子则不同。他是景元帝的亲生骨肉,由他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即便不幸失败了,儿子替老子背罪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然他出身上有些瑕疵,但是皇后愿意大力扶持他,那么这点瑕疵旁人还有什么好在意的
    唯一有资格、也有能力反对的魏丞相,如今都认同了景明皇子,那些藩王的意见自然不会有人关心。
    当然,景元帝也并非没有其他子嗣,甚至有几位皇子的出身比大皇子还要更好一些。
    可是出身再好,谁能像他这样,有正宫皇后的支持有重兵在握的舅舅撑腰
    原本可能还有些想法的嫔妃,经过了越凌这一路的捶打之后,也早就老实了。
    毕竟眼下要看人家的脸色吃饭,一个不好,人家直接让你暴毙,你都没地说理去。唯一有可能为她们撑腰的皇帝陛下,自己都还指望着皇后娘家人去救呢
    而关于“景明皇子过于年轻,并不适合应对眼下这种复杂的局势”这一问题,众大臣最终也得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玉玺由陛下掌控,但在非常时期,若圣旨要生效,则须同时加盖魏丞相、镇北将军及皇后娘娘三方的私印方可。
    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平衡了各方势力。宗室们所担心的朱家兄妹一手遮天的情况,也不会发生。
    “所以宿主,这一切都是你算计好的”一切尘埃落定之后,3344跳出来问道。
    “差不多吧。”越凌一边撸着3344一边答道,“虽然细节略有偏差,但整体来说差不多。”
    “那时候,你是故意拖到景明皇子赶到,让他救下魏丞相的吗”3344问道。
    南下的旅途中,越凌一直有提醒它注意景明皇子的位置,而它也很尽责,早早就通知了宿主。
    所以当他们被叛军围攻的时候,越凌已经清楚地知道,景明皇子的队伍距离他们不远了。
    她明明可以将叛军引到景明皇子那边,直接配合镇北军将他们一网打尽。可她却偏偏不,转而向反方向逃跑,硬生生让景明皇子在魏丞相眼皮子底下将叛军击溃。
    “总要让丞相亲眼看一眼,我们家景明是何等英勇,又是何等纯孝啊”越凌道,“若非亲眼见证过,他又怎么会下定决心,拥立我们家景明为帝呢”
    3344闻言,默默给可怜的魏丞相点了一排蜡。
    如果那位老人家知道,他眼中九死一生、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在它家宿主看来,却是胜券在握,早有安排的只怕能一口老血喷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答应的,把前几天发生的奇怪事情记录一下,
    这桩事情,最初发生在三天前。
    那日一早,家里人出门的时候,打开房门,却见门口放着一双女式凉鞋。
    一双凉鞋,不新,很明显是被穿用过的,但也不旧,不太像是被扔掉的那种。
    就是日常被人穿着的那种正常的凉鞋。
    摆在我们家大门旁边,门锁下方,靠外面一点的地方,鞋尖朝内,两只鞋子摆放的整整齐齐。
    就仿佛有那么一个人,穿着这双鞋子来我们家拜访,进门之后,将鞋子脱在门外,小心摆放整齐之后的样子。
    可是这双鞋子,并不属于我们家任何一个人。
    这事情就诡异了。
    我们家居住的,是那种比较新的电梯公寓房。
    楼内每天都会有保洁阿姨来打扫,走道里的大理石地面从来干干净净。
    在光洁无一物的走到里,突兀地出现一双没有主人的凉鞋,那还是非常显眼的。
    尤其它,还是那样整齐地被摆放在我们家门口。
    当时大家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也并没有想太多。
    只是推测,是不是邻居将鞋子扔出来,但保洁阿姨误会是我们家的,所以打扫的时候就给放到我们家门口了
    最终,这双鞋子被扔掉了,大家便把这桩事情抛在脑后了。
    最新的事情发生在昨天。
    昨日一早,家里人打开房门,见到门口摆放着三双鞋
    那是三双女式休闲鞋,非常普通的小白鞋,半新不旧,差不多每个职业女性都会备上一双的那种。
    三双女鞋,整整齐齐地摆在我家大门旁边,门锁下方,靠外面一点的地方,鞋尖朝内,两两配对摆放的异常规整。
    就仿佛有三个人,穿着这些鞋子来我们家摆放,进门之后,将鞋子脱在门外,小心摆放整齐之后的样子。
    可是这三双鞋子,依然不属于我们家任何一个人。
    更诡异的是,我们家里,目前居住的正好是三名女性,我们也都拥有这样的小白鞋。
    如果没有人事先说明的话,那场景真的很像是我们家的人回了家之后,将鞋子摆在门外的样子。
    作为一名重度网络依赖者,我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查资料,看看有没有别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网上果然有,大部分表示,如果门口被人摆了旧鞋,那多半是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被别人骂了。
    可是这在我们家绝无可能。
    我们家虽然住着三名女性,但是一名是年近七旬的阿姨,还有两名都是单身女性。死宅,社恐,别说女男关系了,即便是稍微亲近一点的男性朋友都没有。如何能乱搞男女关系到被人堵到家门口骂破鞋的地步
    而我的舍友,一名相当唯心的无神论者,她的第一反应则是,我们家这该不会是被人施咒了吧连续两次出现同样的情况,这怎么看都非常诡异呀
    而且“鞋”通“邪”,说不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那摆放的位置如此规整,怎么看都不是随手一放的程度,很明显是有人反复调整角度,认真摆放,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呀
    这种可能性,倒不是没有,至少比被骂破鞋来的高那么一点。
    虽说我们也并不记得曾经有得罪人到需要被如此对待的地步,可是居家生活嘛,邻里之间谁也说不准有没有得罪过人。
    也许就是楼上楼下嫌你半夜走路太吵呢
    送你双鞋,提醒你走路轻点的意思
    太长了,明天继续感谢在20200527 04:07:0220200527 21:11: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vivi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没有脑袋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目录

穿成被打脸的原主角[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夕言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夕言早并收藏穿成被打脸的原主角[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