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真不真 (2/2)
铺里精明灵活的小伙计。
此刻,天璇一提醒,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对对对,是林小公子和贾夫人。林小公子可不就是姓林嘛”
“听说林大人和贾夫人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之前不是还有什么怒出姨娘的佳话吗”
“我还听说,之前贾夫人嫌家里伺候的人太少,要去买人,这位林大人豪掷千金,包下了整个人市,可谓轰动一时呢”
“怪不得舍得花钱施粥赠衣,原来是有钱人啊”突然窜出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天璇看了那人一眼,反驳道“话不是这么说。谁不知道咱们扬州、金陵是膏粱富饶之地,到处都是有钱人。可是正儿八经施粥的有几个呼奴使婢的成群,但是不欺压下人的有几个更有谁,能看得起商人、屠户咱们这些下九流手艺人林家的第九号当铺在这个冬天救活了多少人就不用我个小跑堂的来说了吧”
闻听此言,好多衣着还算整齐的年轻汉子面上都露出又是骄傲又是羞赧的表情。显然他们都曾受过第九号当铺的恩惠,只是却不知主家是谁,差点恩将仇报。
眼见着风向再变,适才说话的人咬牙再道“但这个进士也不像外人,他既然甘冒风险敲鸣冤鼓上告,肯定是有冤情的。表面上施粥赠药、修桥补路的大善人背地里买卖人口、打杀小儿的还少吗”
天璇眯眼狠瞪了那人一眼。
那人还想再说,却见周围人明显不太相信自己的样子,恐怕言多必失,悻悻住口。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诬告陷害的也不少。”天璇可不肯就这么饶了他,追着道,“再说咱们都知道,但凡考上进士的,都是要做官儿老爷的。这个人如今却又是平头百姓,不定是因为什么被罢官免职的呢何况再如何不济,一个进士老爷教六岁的娃娃,总还是够的。他却仍旧被辞退了,那是为什么呢还有就算咱们这等小人物也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他这才从主家出去就反告主家,想来人品也有限的狠”
舆论有时候就是谁声音大,谁底气足,谁说的就有道理。
天璇是个胆儿大到通天的人,小声说还不算,忽然扭头冲着贾雨村喊道“勿那进士老爷,你之前在何处任官可做出了什么造福一方的好事没有又是因为什么丢的官呢”
天璇几句话差点把贾雨村问了个趔趄。
早知道林如海辞退他的事情,没有定理,非要炒出来,其实对林如海来说很没意思。故而贾雨村料定林如海不会纠缠。可是还没等他发难,就有人先替林如海出头了,且下手又狠又准,上来就往贾雨村伤口上撒盐,攻他必救之处。
林如海有无贪赃枉法不好说,但是贾雨村丢官去职的事情就很有趣了。
想当年,贾雨村也是官场得意之辈,会了进士就选入外班,后升了姑苏知府。但他人虽有几分才干优长,却未免贪酷,且又恃才侮上,同僚、上官对其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贾雨村就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quot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quot等语。惹得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更要命的是,贾雨村被参倒了的文书一到,姑苏府的官员无不喜悦欢欣,简直可称兴高采烈
不过贾雨村绝不冤枉。他此时此刻的作为也正合了那句“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
而林如海是命小厮春盏详细查过贾雨村的底细后才辞了他,手中本就有他的把柄。
此刻,好整以暇看贾雨村怎么应对。
贾雨村脸皮红了红,一甩衣袖道“区区不才,也曾在姑苏任过一地知府。只是不像某些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为人太过耿介、不苟言笑、不识时务,得罪了上司和同僚。给上司参倒,这才熄了当官的心,闲云野鹤,漂泊江湖罢了。”
原来是清官却被贪官污吏联合排挤走了吗围观人群戏本子看多了,自发脑补,不觉又有点同情起贾雨村来。
“竟就是姑苏知府吗咱们扬州离姑苏也不远,并不曾听说什么爱民如子的大青天、好老爷被同僚排挤走了呀”天璇扎心反问。
动摇的人群登时又站住了。
是啊,姑苏和扬州那般近,他们确实也没有听说那里出了什么好官儿。相反的,倒是之前有个什么“假老爷”,当官儿又凶又狠,听说他被人参倒了,倒有好些县令和富绅设宴请酒,庆祝了好些天,传为了笑话来着。
“莫非你就是那个真不真贾老爷”包容清派出的小厮现场给贾雨村起了个外号。
“什么真不真贾老爷”人们都有好奇心,听到这样一个稀奇的外号,也不管公堂上还在审案了,都追着那个小厮询问。
小厮也一脸稀奇样子道“我本在店里干活,听见大街上人们说什么,来了个绝好的书生,胆敢头一个敲鸣冤鼓,还要出告本地巡盐御史大老爷,为民做主,就赶紧的跑来凑热闹。不曾想,竟觉得堂上那人有些眼熟。说来小的本是姑苏人氏,长听那里的人说,他们那出了一个贼稀奇的知府,人送外号真不真贾老爷。说的就是这位知府大人原姓贾,本也是穷苦人出身,得了本地一位大善人相助,连夜进京赶考。好不容易金榜题名当了官儿却喜得不知东南西北,眼珠子长在天灵盖上浑,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做事一意孤行不说,还不分是非黑白,容不得旁人说半个不字。那个心狠手辣、草菅人命呀,简直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小厮七分真三分假这么一渲染,贾雨村的人望立刻一落千丈。
偏偏贾雨村人在公堂上,那小厮却在外面“瞎说”,他就是有心把那小厮抓着暴打一顿也不行,也不能指着小厮的鼻子骂他说谎。
毕竟,人家真没说谎。
可是,也不能放任不管。
贾雨村咬了咬牙,想着小厮现在说话也不过是红口白牙、凭空乱扯,林如海他们总不可能拿出人证、物证来当面指证他。
但是只要他再多拖一点时间,拖到贾敏出门,他就会有切实的证据来指证林如海。
如此想着,贾雨村再次拔了拔胸口,扬声斥责道“那小儿莫要血口喷人贾某行得正坐得直,绝不是你口中那什么假老爷。你莫要胡乱攀扯”
“贾老爷,真的是你”
贾雨村斥喝的语声还没落,就有人惊呼出声,还直直指着他,确认无误地道“真的是真不真贾老爷哎”
待贾雨村看清那人长相,差点一口气没倒上来,险些晕过去。
此刻,天璇一提醒,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对对对,是林小公子和贾夫人。林小公子可不就是姓林嘛”
“听说林大人和贾夫人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之前不是还有什么怒出姨娘的佳话吗”
“我还听说,之前贾夫人嫌家里伺候的人太少,要去买人,这位林大人豪掷千金,包下了整个人市,可谓轰动一时呢”
“怪不得舍得花钱施粥赠衣,原来是有钱人啊”突然窜出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天璇看了那人一眼,反驳道“话不是这么说。谁不知道咱们扬州、金陵是膏粱富饶之地,到处都是有钱人。可是正儿八经施粥的有几个呼奴使婢的成群,但是不欺压下人的有几个更有谁,能看得起商人、屠户咱们这些下九流手艺人林家的第九号当铺在这个冬天救活了多少人就不用我个小跑堂的来说了吧”
闻听此言,好多衣着还算整齐的年轻汉子面上都露出又是骄傲又是羞赧的表情。显然他们都曾受过第九号当铺的恩惠,只是却不知主家是谁,差点恩将仇报。
眼见着风向再变,适才说话的人咬牙再道“但这个进士也不像外人,他既然甘冒风险敲鸣冤鼓上告,肯定是有冤情的。表面上施粥赠药、修桥补路的大善人背地里买卖人口、打杀小儿的还少吗”
天璇眯眼狠瞪了那人一眼。
那人还想再说,却见周围人明显不太相信自己的样子,恐怕言多必失,悻悻住口。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诬告陷害的也不少。”天璇可不肯就这么饶了他,追着道,“再说咱们都知道,但凡考上进士的,都是要做官儿老爷的。这个人如今却又是平头百姓,不定是因为什么被罢官免职的呢何况再如何不济,一个进士老爷教六岁的娃娃,总还是够的。他却仍旧被辞退了,那是为什么呢还有就算咱们这等小人物也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他这才从主家出去就反告主家,想来人品也有限的狠”
舆论有时候就是谁声音大,谁底气足,谁说的就有道理。
天璇是个胆儿大到通天的人,小声说还不算,忽然扭头冲着贾雨村喊道“勿那进士老爷,你之前在何处任官可做出了什么造福一方的好事没有又是因为什么丢的官呢”
天璇几句话差点把贾雨村问了个趔趄。
早知道林如海辞退他的事情,没有定理,非要炒出来,其实对林如海来说很没意思。故而贾雨村料定林如海不会纠缠。可是还没等他发难,就有人先替林如海出头了,且下手又狠又准,上来就往贾雨村伤口上撒盐,攻他必救之处。
林如海有无贪赃枉法不好说,但是贾雨村丢官去职的事情就很有趣了。
想当年,贾雨村也是官场得意之辈,会了进士就选入外班,后升了姑苏知府。但他人虽有几分才干优长,却未免贪酷,且又恃才侮上,同僚、上官对其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贾雨村就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quot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quot等语。惹得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更要命的是,贾雨村被参倒了的文书一到,姑苏府的官员无不喜悦欢欣,简直可称兴高采烈
不过贾雨村绝不冤枉。他此时此刻的作为也正合了那句“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
而林如海是命小厮春盏详细查过贾雨村的底细后才辞了他,手中本就有他的把柄。
此刻,好整以暇看贾雨村怎么应对。
贾雨村脸皮红了红,一甩衣袖道“区区不才,也曾在姑苏任过一地知府。只是不像某些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为人太过耿介、不苟言笑、不识时务,得罪了上司和同僚。给上司参倒,这才熄了当官的心,闲云野鹤,漂泊江湖罢了。”
原来是清官却被贪官污吏联合排挤走了吗围观人群戏本子看多了,自发脑补,不觉又有点同情起贾雨村来。
“竟就是姑苏知府吗咱们扬州离姑苏也不远,并不曾听说什么爱民如子的大青天、好老爷被同僚排挤走了呀”天璇扎心反问。
动摇的人群登时又站住了。
是啊,姑苏和扬州那般近,他们确实也没有听说那里出了什么好官儿。相反的,倒是之前有个什么“假老爷”,当官儿又凶又狠,听说他被人参倒了,倒有好些县令和富绅设宴请酒,庆祝了好些天,传为了笑话来着。
“莫非你就是那个真不真贾老爷”包容清派出的小厮现场给贾雨村起了个外号。
“什么真不真贾老爷”人们都有好奇心,听到这样一个稀奇的外号,也不管公堂上还在审案了,都追着那个小厮询问。
小厮也一脸稀奇样子道“我本在店里干活,听见大街上人们说什么,来了个绝好的书生,胆敢头一个敲鸣冤鼓,还要出告本地巡盐御史大老爷,为民做主,就赶紧的跑来凑热闹。不曾想,竟觉得堂上那人有些眼熟。说来小的本是姑苏人氏,长听那里的人说,他们那出了一个贼稀奇的知府,人送外号真不真贾老爷。说的就是这位知府大人原姓贾,本也是穷苦人出身,得了本地一位大善人相助,连夜进京赶考。好不容易金榜题名当了官儿却喜得不知东南西北,眼珠子长在天灵盖上浑,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做事一意孤行不说,还不分是非黑白,容不得旁人说半个不字。那个心狠手辣、草菅人命呀,简直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小厮七分真三分假这么一渲染,贾雨村的人望立刻一落千丈。
偏偏贾雨村人在公堂上,那小厮却在外面“瞎说”,他就是有心把那小厮抓着暴打一顿也不行,也不能指着小厮的鼻子骂他说谎。
毕竟,人家真没说谎。
可是,也不能放任不管。
贾雨村咬了咬牙,想着小厮现在说话也不过是红口白牙、凭空乱扯,林如海他们总不可能拿出人证、物证来当面指证他。
但是只要他再多拖一点时间,拖到贾敏出门,他就会有切实的证据来指证林如海。
如此想着,贾雨村再次拔了拔胸口,扬声斥责道“那小儿莫要血口喷人贾某行得正坐得直,绝不是你口中那什么假老爷。你莫要胡乱攀扯”
“贾老爷,真的是你”
贾雨村斥喝的语声还没落,就有人惊呼出声,还直直指着他,确认无误地道“真的是真不真贾老爷哎”
待贾雨村看清那人长相,差点一口气没倒上来,险些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