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人的长相气度有时候比他的出身地位还重要。
    魏晋时候盛行九品中正制。凡是选官任贤讲究民主推举、推荐,却有个前提,就是以门第、出身先定好了品级,有了品才能有官,有权势地位。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你虽出身高贵,却长得歪瓜裂枣,形容猥琐,那不用说,你此生仕途无望了。或者没有这么倒霉,老天给饭吃,长得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是,不慎受伤,脸上破了相,那么,还是恭喜你,仕途也几乎是玩完了。
    传到后来,虽是科举取士,不再定品论级,但以貌取人、观气度人的风俗习惯、优良传统还是一点没改变。
    就拿每年春闱前三甲来说,往往榜眼不如探花。
    为什么呢
    这就是科举取士的潜规则了。
    金榜题名前三甲有个不成文规定的,那就是探花郎一定要年轻有为、丰神俊朗、口才便给、容貌昳丽,最好还没有成亲。
    那这个条件就很难了。
    四岁开蒙,十年寒窗苦读,能得个秀才就很了不得了。但是,探花郎可不能止步于此,他还必须在差不多二十岁左右最多而立之年以前,拿到全国考试的前三名毕竟,一个三十岁了还娶不到媳妇的人,你说他玉树临风、风流潇洒,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谁信呀
    而且,这个人还不能因为积年苦读,头悬梁锥刺股,而长了皱纹,白了头发,坏了眼睛,驼了背或者秃了顶。
    想想就知道多不容易了
    偏偏,林如海他就是这么一个各方面都非常逆天的探花郎。
    首先,他是林侯的儿子,祖上五世列侯,既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一肩挑两系,既清又且贵。林如海从小受到的熏陶和教育,是平民子弟、布衣白身所不能想象的。
    其次,他是荣国公贾代善的东床快婿。贾代善是谁从前的贾家是何地位一门双国公,说一声丰功伟绩、居功至伟,绝不过分。而贾敏,却是两贾之家、贾代化、贾代善兄弟之后唯一的嫡女单蹦一个的独女,从小有名有姓的嫡女绝对配得上一句京城最嚣张贵女就从贾代善舍得把自己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女儿嫁给林如海这一点来看,也知林如海绝非池中之物。
    再次,贾敏嫁给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可是已经走了科举的路子,也就是说弃武转文,从老牌勋贵世家在向几乎势不两立的清流文臣靠拢。那时候,贾代善可还是响当当的武将名臣,在朝堂上说句话,京城地面都抖三抖的人物。林如海娶贾敏,就是武将和文臣的结合,勋贵和清流的结合,是跨越了派系的“结党”。
    可这两家人不仅这么干了,还干成了,而且没有惹得天子忌讳。从先皇愿意钦点林如海探花郎,到今上重用林如海,放在盐政要职上,不管朝堂风云变幻,林如海一直都是天子门生,皇帝心尖尖儿上的大忠臣。
    这个本事,连义忠亲王都没有。
    义忠亲王就是典型的在皇帝心尖尖儿上长大,足尖尖儿下踏碎,到底晚节不保。
    最后,这个就是最最没天理的一件事了,林如海真的是长得俊呀老少通吃、男女通杀,万人迷、赛潘安。
    别看他今年都四十了,但是养尊处优,锻炼有度,保养得宜,往外一站,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比不了。
    且因为有了岁月和阅历,林如海那一双眼睛,看你的时候,你觉得如沐春风;不看你的时候,你自发春、心、荡漾。他若一笑,满城花开也失色;他若生气,你恨不得剖开心脏,倾家荡产,只为求伊人略展一展眉儿。
    真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样一个林如海一出场就秒杀了虎目豹睛、面带戾气的贾雨村。
    同样都是书生长衫,同样都是闲闲一站。林如海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就是淡定从容、宠辱不惊,满身风骨,竹林七贤见了也要自惭形秽。贾雨村到底居心不正、心底藏奸,又是在林如海手底下讨饭吃的人,见了主家多多少少有些心虚气短,再加上又是诬告陷害,不由得贾雨村就有些眸光闪烁,首尾不定。
    落在群众们雪亮亮的眼睛里,更是高下立现,天渊之别。
    人群忍不住一阵骚动,开始对贾雨村指指点点起来。
    义忠亲王见状,适时开口道“林海,你可认识你身边之人与他有甚关系否”
    林如海终于扭头望了望贾雨村,点头道“认识,此人曾为下官府上为幼女延请的西席。”
    “哦竟是令嫒的西席吗本王听说令嫒不过六岁稚龄,寻常人家的公子六岁也不过才将开蒙,有你这探花郎为父,贾氏那京城第一贵女为母,你夫妻二人那等才学人品,还教不了一个奶娃娃吗”义忠亲王假作疑惑道。
    抬轿子嘛,谁不会呢
    利用愚民盲目堆出来的典型和真材实料、朝廷认可的英雄,孰轻孰重,哪个更长久,可想而知。
    林如海多精明的人啊,立时打蛇随棍上,也不避讳什么“家好不外扬”了,唇角含笑道“不是下官自夸,家女聪慧灵秀、少即不凡,启蒙便是下官亲自来的,后面教养、学问更是博采众家之长。实在是去年我家夫人身体有恙,一时力不从心,方请了外援。”
    “你这外援勉强也够看,好歹是个进士。”义忠亲王随口道。
    堂外听众已有些瞠目结舌了原来进士老爷这么不值钱的吗给六岁女娃娃当老师,还只能是高攀、暂代,想想他们适才听见那人几句俗话两声议论就惊天动地、呼喝呐喊的模样,不觉脸红。
    他们似乎、好像、真的太没见过世面了。
    “听说今次雪灾,令嫒和尊夫人多次施粥赠衣,还联络了商队往北方运粮,可有此事”义忠亲王再问。
    林如海却道“不敢当王爷如此夸奖,内人和小女不过生于斯长于斯,然流年不利,众人受灾。愚家中有余粮,故略施援手,也不过是在城西和城北铺面边设几处粥棚,杯水车薪而已。”
    本来围观群众哪个见过林如海呢乍一见面,看到是这样一个玉也似般的人物,人们憋了半天也只能想出一句“画中人,天上人”的形容,根本不知来人是谁。
    直到听义忠亲王提到探花郎,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人形容气度如此不凡,果真是天上人。再听说原来城北和城西那两处最实在、至今仍不停供应的粥棚就是眼前大老爷家所设。
    “难不成这位景是女菩萨的丈夫、小公子的父亲”说话的人是天璇。
    天璇是义忠亲王七大影卫里年纪最小的一个,生来一张娃娃脸、大眼睛、白面皮。可是他喜欢到处乱跑,小时候又出过痘,故而面皮常年有些红,鼻梁周围还有一圈痘印。再穿上一身布衣短打,倒像足了哪家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当黛玉控穿成贾敏[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芳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芳年并收藏当黛玉控穿成贾敏[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