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还是不动如山得好”
    结果忧国忧民的贾大人他、不、愿、意
    书信接着来,甚至在林如海被赋闲后,达到了顶峰。
    贾政长篇累牍写了十几页纸,但通篇都是一个意思,从头到尾都在指责林如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让他以后远离政治斗争,好好做一方父母。不过也不能过于刚正,过刚易折,叮嘱他还是要多与金陵旧交联络亲近,起复指日可待。并在信的末尾,替某个和林如海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举荐,请林如海收他做幕僚,为后来计。
    前言不搭后语,立场颠三倒四,识人不清不明
    林如海绝倒,直接把信给了贾敏。
    贾敏更绝,直接把信原封不动寄回给了贾母,并调整了那年的中秋节礼。分别以贾母和贾赦的名义走礼,二房是谁她不认识。
    气得王夫人摔了整套的汝窑瓷器。
    又赶上贾母把贾政一通臭骂,贾政憋了满肚子火气去到王夫人屋里,叫茶喝。结果半天没人端茶过来。
    贾政大怒,这才有个小丫头颤巍巍拿了套白瓷无釉居丧时才用的茶具出来。
    气得贾政也当场摔了杯子,问他专用的汝窑茶具去哪了。
    那头儿,王夫人已经气糊涂了,见贾政丝毫不关心她,只顾找什么茶具还当面打骂她的丫头,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贾政正愁有气没处撒呢狠狠吵了一架,拂袖去了赵姨娘屋里,再不肯出来。
    王夫人更不争气,气恼伤心之下,一病就是整整半个月没下来床。
    却便宜了赵姨娘,竟然大了肚子。且赵姨娘长了心眼,直忍到三个月后,胎相稳了才放出风去。
    一时不察,又给赵姨娘摘了桃子的王夫人得信当晚就以手脚不干净为由,撵了赵姨娘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彩月。
    不用说,彩月乃王夫人安插在赵姨娘身边的钉子,却被赵姨娘或架空或收买了,连她三个月没有换洗都不知道或者干脆知情却隐瞒不报。不管是哪种情况,这般没用的奴才,王夫人都不会留。
    之后,赵姨娘更是被诊出怀的是男胎。贾政中年得子,因为给林如海去信被贾母骂得灰头土脸的丧气一扫而空,更是连着在赵姨娘屋里住了半个月。
    最后,还是王夫人搬出“赵姨娘身子重了,不便服侍,以防伤了胎儿”的理由,才把贾政从赵姨娘房里拉走。
    赵姨娘恨得牙痒,但是好歹肚里有货心中不慌,却没把这茬儿当回事。
    只是不成想,贾政离开没几日,赵姨娘有一日用罢饭,忽然腹痛如绞,下红不止,大夫来了好几拨却都止不住。
    眼瞅着要一尸两命,探春顾不得忌讳,哭到贾母面前,求着取了贾母的牌子,请了御医来,终于保住赵姨娘一条性命。
    只可惜那个已成型的男婴,活生生掉了。
    等到贾政归家,只看到赵姨娘面无人色、哭晕在床上,满屋子也只剩下淡淡的血腥味。
    最后还是被王夫人撵了的彩月,因是家生子,正好那日听说赵姨娘不好了巴巴赶紧来看望。彩月对王夫人怀恨在心,见周瑞家的鬼鬼祟祟端着盆子去埋死婴,趁她不注意,偷偷将死婴掉包,换了出来。
    贾政虽痛失爱子,到底不曾亲见,就只心里空落落的。待他问清楚御医滑胎是因为赵姨娘贪嘴,吃了生冷之物。且近日所食之物生性相克,积在体内,一朝发散,才势头凶猛,阻之不住,落下胎来。贾政心里隐隐还有点埋怨赵姨娘贪吃不忌口。只是看她形容憔悴又是九死一生,便未多说。送走太医后,贾政独自坐在园子里的凉亭中对月嗟叹。
    恰此时,彩月捧着血淋淋的死婴来了。
    吓得贾政扔了酒杯,三魂出窍七魄离体,尖叫声阖府都听见了。
    贾母带着三春拥着宝玉,王夫人身后跟着周瑞家的,王熙凤带着平儿,一群人浩浩荡荡奔到凉亭。唯独李纨,守着儿子贾兰不曾出门。
    众人都到齐了,贾政不好再大呼小叫,这才指着彩月一五一十追问根由。
    彩月痛哭流涕,说了赵姨娘如何如何小心谨慎呵护胎儿,五个多月的男胎若不是下了猛药绝不会掉云云。
    贾母人老成精,哪看不出其中门道,只不点破。
    王夫人听见彩月控诉,又气又恨又怕,攥着周瑞家的手,生生把她胳膊掐出五个手指印。
    周瑞家的早吓得两股战战。她明明把那死婴火化了,怎么会怎么会难不成是怨鬼来索命了
    周瑞家的还没咋地,自己先晕了。
    贾政看看面色惨白的王夫人和不打自招吓晕过去的周瑞家的,再猪油蒙了心、不知内宅事也明白过来了,气得指着王夫人骂毒妇,嚷嚷着要写休书。
    王夫人吓得跪倒在贾母面前,抱着贾母的大腿哭诉冤枉,还说要剖出心来给贾政看一看清白。
    可惜两人都不愿说话,不想搭理她。
    见贾母和贾政都无动于衷,王夫人一狠心,扯过贾宝玉,没命得哭。
    从来被捧在心尖尖上,除了他爹,旁人一句大声儿都没有的贾宝玉被王夫人额头青紫、披头散发、哭天抢地的模样吓住了,讷讷不能言。
    贾母心疼孙子,急忙扯过宝玉在怀里“心肝肉儿”地叫着哄了半日才好。
    最后贾母放话,让贾政关门训妻,就带着宝玉并三春走了。至于休不休的话,完全没管。
    王夫人傻眼了。
    王熙凤看看跪在地上的姑妈兼婶母,尴尬得不行,深恨自个儿多事。明知难堪,为何不像李纨那般独善其身,非要跑来凑热闹
    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凤姐硬着头皮上前搀起王夫人,无声地送她回房。
    最终,贾政也不能休了王夫人,只是再不肯进王夫人房间。
    王夫人也赌咒发誓地骂贾政被狐媚子迷了心窍,听信谗言就远了结发妻子,装病不起,还放狠话再不见贾政。
    单单这样也就罢了,不知是不是迁怒,王夫人有一日竟对着来探病的凤姐说什么都是老夫人多事,为了个姨娘竟然劳动太医,也不怕太医忌讳了再不肯登咱家的门
    唬得凤姐木瞪瞪、惊愣愣,手脚没地放,立刻告辞。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话柄立刻传到了贾母耳中,还让探春听着了。
    探春大哭一场,紧跟着就高烧不退。贾母气得要不得,也差点撅过去。
    贾政听说,追到上房,扯着王夫人头发打了一架,最后竟然是跑去看热闹的邢夫人给拉开的。
    而凤姐,觉得自个姑妈最近肯定是中邪了,轻易不敢再靠近。
    事情到此,众人都以为结束了,却都把贾母送给贾敏调养身子的两个嬷嬷给忘了。
    两个嬷嬷从家人口中得了信,立刻来告知贾敏。
    她还没死,王夫人就敢不把她母亲放在眼里把个爱母心切的贾敏气得当场批条子。
    送了三大车人参、鹿茸、灵芝、枸杞等各种补身子的东西并三大妆奁林家铺子新出的胭脂水粉、妆花钗环,甚至还有云锦蜀绣、各式时新衣裳
    满满当当几乎凑成了个商队,全部是送给赵姨娘的。
    贾敏更是直接附书家有秽物,累姨娘失子,母亲并我都极为痛心。特送上补品、衣裳等物聊表心意,期姨娘好生休养,早日痊愈,容光焕发。
    这下子彻彻底底打了王夫人的脸,她的假病成了真病。
    贾母和赵姨娘的真病反倒不药而愈。
    被各式补品滋养得青春焕发的赵姨娘再用上贾敏送来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珠宝钗环,简直美艳不可方物,勾引得君子贾政自觉再次老树开花都不是问题。
    除了荣国府的乱子凑趣,贾敏和林如海的这三年赋闲生活更是潇洒滋润、充实自在。
    每日夫妻俩在扬州城里乱逛,听到哪里有好东西就跑去看看,到处游山玩水,整日不管俗务。晚间归来只查验黛玉功课,得空了便去学艺馆和手艺坊巡查。
    唯一操劳的事只能是忙里偷闲还要帮童谦益、孟秋白夫妇处理政务,三节两寿再替皇帝收租子,核算商铺收益,准备寿礼、节礼
    林如何和贾敏的三年赋闲,看似漫长无趣,实则一眨眼就过去了。
    转眼石榴吃了三回,黛玉已经过了十岁生辰,也算长成了一个大姑娘。
    而明明自个儿宅邸就在两条街外却就差倒插门、在林家溜溜借住了三年的童毅,更是已经十六岁,真正长成了一个帅小伙。且三年内,童毅已过了院试、乡试,就差会试夺魁了。
    贾敏每天看着或肩并肩站在一起,或头碰头挨在一处,一个看书一个舞剑,一个弹琴一个吹箫,一个对月吟诗一个凭风作画,骑竹马绕青梅的黛玉和童毅,死活硬撑着不吐口应诺两人亲事的“大龄姨妈粉心”都要动摇了。
    这日也是合该有事,过了端午,正是伏天最热时候。
    贾敏和黛玉歪在葡萄架下乘凉午睡,林如海忽然拿着份公文走进来。
    林如海面色冷肃,贾敏吓了一跳,忙坐起身问道“出了什么事”
    林如海也不避着黛玉,晃了晃手中文书道“圣上宣我回京述职,言下之意,是要长留我在京城了。”
    能够赋闲三年,已远远超出林如海和贾敏预期。此时起复,也并非多么不能接受。
    贾敏疑惑地看着林如海,试探地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林如海眉心拧出了个大疙瘩,压低了声音道“据说,圣上御体违和,已有三日不曾上朝。”
    “什么”众所周知,当今天子勤政爱民,起五更熬半夜,登基多年,早朝不曾迟到过一次。如今却整整三日未曾上朝
    “那皇子们”贾敏忙不迭捂住自己的嘴。夫妻、母女三人对望,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忧虑。
    前路茫茫啊

章节目录

当黛玉控穿成贾敏[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芳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芳年并收藏当黛玉控穿成贾敏[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