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该怪哀家过于心切。”
“是民女失言了。”长姐慌忙合袖起身,“还请太后不要嫌弃民女愚笨,日后民女定好好将功赎罪。”
“那你说说纳妃一事何解”
“是。回禀太后,萧丞相倘若叫陈国公来,只是一时事出有因,那么就证明陈国公当真另有打算,而赵长史前来只是为了表明他们党羽的态度。昔年汉朝霍光专权时,连可代掌国事的上官一家都能灭族,更不提如今萧陈二人势均力敌,若是能知晓陈国公私下有何心思”
太后点了点头“你可知他为何如此”长姐被问住了,于是太后看向沈淑昭“你来说说。”
沈淑昭立马躬身道“回太后,民女读资治通鉴时,对帝王之术略有几分感慨,所谓君道,即平衡之道。先帝病重时,权臣元老恐有摄政野心,于是将玉玺代予太后,令四大姓牵制住这些人,而当太后手握天下后,新天子又将皇后的父亲提携为丞相,四大姓的势力又被分割为二。一起一伏,是为平衡。如今萧家地位显赫,倘若再不纳妃,当皇后诞下龙子就将势不可挡,可一旦是嫔妃得宠,萧陈二人的合作就不会一方强而一方弱,也就更能谋求上升之道。”
“说得好。”太后语重心长道,“你们且记住了,平衡是一门大学问。”
沈淑昭三人福身。
“是。”
“如今皇上正需要萧陈二人,但此次大典后这份平衡大有可能打破,于你们入宫正当有利,这也正是哀家决定将军宴提前的原因。”
沈淑昭听罢一番沉思,这时候门外又有小宦官进来报“启禀太后,中贵人到了。”
没过多久高德忠就走了进来。
“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回禀太后娘娘,长宫乱的残党已经招供了。”高德忠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张按了血手印的宣纸,“诱使萧将军入京这件事,的确是他们所为”
手里的证据被人呈上来,与此同时,他也跪了下去。
“是老奴失职,当年没有将这群人赶尽杀绝,还请太后恕罪”
“罢了,哀家不怪你。”
“叩谢太后凤恩。”
“哀家不会再让这群老鼠继续躲在京城里,要真正杀尽他们,看来还得需要四大家族联手才是德忠,你下去传令罢,哀家明日要召见四位国公。”
沈淑昭听得心里一惊,四位国公那么爹也要入宫了,可这也未免太过奇怪,今日萧丞相一行人才在这里不欢而散,为何又要召见他们
“萧家与江家的结怨不过是因为一个细作而起,应该有个了结。”太后看着高德忠。
“老奴遵命。”
沈淑昭感到身旁传来一声深重呼吸,转过头去,原是长姐,她面上生出不少细汗。
此刻眼前一切都清清楚楚了,这就是朝堂与战争的共同之处,尸首比起无声消亡,还是挂于闹市更为有用。
想了想,沈淑昭轻声提醒她道“姐姐。”长姐身子一颤,“明天就能见到爹了。”沈淑昭说完她才回过神来,待高德忠被屏退后,太后就道“明日你们不必过来请安了。”
长姐没有说话,沈淑昭眼见形势不妙,连忙说道“太后娘娘,请让民女三人继续侍奉早膳,您日理万机,民女们也就只有这些时候才能伺候了。”
太后看了一眼沈淑昭“也对,明日你们阿爹就要入宫了,他应该很思念你们。”
随后,沈淑昭等人也就从永寿殿告退,在回清莲阁的路上,长姐一路闷闷无言,待走出了长廊后,她忽然在沈淑昭背后道“你为何要这么说”
沈淑昭低声回道“我是为了我自己。”
听见这样直白的话,长姐反而陷入了沉思,很久后才道“那你究竟想要甚么”
“我想成为太后的谋士。”
“谋士”长姐听罢冷冷一笑,“京城多少谋士,但这次益州水灾连一个揭榜治水的人都没有,倒希望你们这些人真有几分是为天下苍生。”
沈淑昭没有说话。
见她如此,长姐直接转过头问“明日我们都得留在永寿殿等候召见,你可想好了”
“这一日应该越早越好。”
“为何”
“姐姐在老祖母书房时,自称弟兄读书女儿不怠。”沈淑昭也看向她,勾起唇角来道“为何”
长姐一时吃了哑巴亏,三人就这般沉默地走下去。
“是民女失言了。”长姐慌忙合袖起身,“还请太后不要嫌弃民女愚笨,日后民女定好好将功赎罪。”
“那你说说纳妃一事何解”
“是。回禀太后,萧丞相倘若叫陈国公来,只是一时事出有因,那么就证明陈国公当真另有打算,而赵长史前来只是为了表明他们党羽的态度。昔年汉朝霍光专权时,连可代掌国事的上官一家都能灭族,更不提如今萧陈二人势均力敌,若是能知晓陈国公私下有何心思”
太后点了点头“你可知他为何如此”长姐被问住了,于是太后看向沈淑昭“你来说说。”
沈淑昭立马躬身道“回太后,民女读资治通鉴时,对帝王之术略有几分感慨,所谓君道,即平衡之道。先帝病重时,权臣元老恐有摄政野心,于是将玉玺代予太后,令四大姓牵制住这些人,而当太后手握天下后,新天子又将皇后的父亲提携为丞相,四大姓的势力又被分割为二。一起一伏,是为平衡。如今萧家地位显赫,倘若再不纳妃,当皇后诞下龙子就将势不可挡,可一旦是嫔妃得宠,萧陈二人的合作就不会一方强而一方弱,也就更能谋求上升之道。”
“说得好。”太后语重心长道,“你们且记住了,平衡是一门大学问。”
沈淑昭三人福身。
“是。”
“如今皇上正需要萧陈二人,但此次大典后这份平衡大有可能打破,于你们入宫正当有利,这也正是哀家决定将军宴提前的原因。”
沈淑昭听罢一番沉思,这时候门外又有小宦官进来报“启禀太后,中贵人到了。”
没过多久高德忠就走了进来。
“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回禀太后娘娘,长宫乱的残党已经招供了。”高德忠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张按了血手印的宣纸,“诱使萧将军入京这件事,的确是他们所为”
手里的证据被人呈上来,与此同时,他也跪了下去。
“是老奴失职,当年没有将这群人赶尽杀绝,还请太后恕罪”
“罢了,哀家不怪你。”
“叩谢太后凤恩。”
“哀家不会再让这群老鼠继续躲在京城里,要真正杀尽他们,看来还得需要四大家族联手才是德忠,你下去传令罢,哀家明日要召见四位国公。”
沈淑昭听得心里一惊,四位国公那么爹也要入宫了,可这也未免太过奇怪,今日萧丞相一行人才在这里不欢而散,为何又要召见他们
“萧家与江家的结怨不过是因为一个细作而起,应该有个了结。”太后看着高德忠。
“老奴遵命。”
沈淑昭感到身旁传来一声深重呼吸,转过头去,原是长姐,她面上生出不少细汗。
此刻眼前一切都清清楚楚了,这就是朝堂与战争的共同之处,尸首比起无声消亡,还是挂于闹市更为有用。
想了想,沈淑昭轻声提醒她道“姐姐。”长姐身子一颤,“明天就能见到爹了。”沈淑昭说完她才回过神来,待高德忠被屏退后,太后就道“明日你们不必过来请安了。”
长姐没有说话,沈淑昭眼见形势不妙,连忙说道“太后娘娘,请让民女三人继续侍奉早膳,您日理万机,民女们也就只有这些时候才能伺候了。”
太后看了一眼沈淑昭“也对,明日你们阿爹就要入宫了,他应该很思念你们。”
随后,沈淑昭等人也就从永寿殿告退,在回清莲阁的路上,长姐一路闷闷无言,待走出了长廊后,她忽然在沈淑昭背后道“你为何要这么说”
沈淑昭低声回道“我是为了我自己。”
听见这样直白的话,长姐反而陷入了沉思,很久后才道“那你究竟想要甚么”
“我想成为太后的谋士。”
“谋士”长姐听罢冷冷一笑,“京城多少谋士,但这次益州水灾连一个揭榜治水的人都没有,倒希望你们这些人真有几分是为天下苍生。”
沈淑昭没有说话。
见她如此,长姐直接转过头问“明日我们都得留在永寿殿等候召见,你可想好了”
“这一日应该越早越好。”
“为何”
“姐姐在老祖母书房时,自称弟兄读书女儿不怠。”沈淑昭也看向她,勾起唇角来道“为何”
长姐一时吃了哑巴亏,三人就这般沉默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