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差一点秦稚和崔浔的关系,就不单单是同乡那么简单了。至于差的这一点,正好是崔浔并不甚中意她。

    至少在秦稚眼中,是如此。

    心底被压了许久的心事勾勾缠缠,最终还是占据了秦稚全部心神。

    三年前的春天,莺飞草长,柳枝嫩过每一年,注定是个离别的年头。

    崔家蒙受圣恩,承袭河间侯,长安来的人催得急,甚至连家当都随意打点了些,只花费三日便启程应职。

    秦稚冒雨匆匆赶过去的时候,马车已经走出了些距离。她追着喊了许久,才盼来马车里少年郎扶窗一望。

    然而马车并没有停,崔浔只是遥遥同她比了个口型“回去,我我有物什托阿翁转交。”而后便是马鞭一扬,崔家马车彻底消失在视线里。

    正如今日一样,秦稚清楚分辨出了这句话,几乎是连滚带爬跌进家里,缠着正在看书的阿爹要东西“阿爹,逐舟哥哥说有东西要你交给我,是什么”

    秦牧照旧摸摸她的头,从怀里掏出一袋黄皮纸包着的东西来,郑重其事交到秦稚手里“只这个,还让我转告你,不必等他。”

    秦稚觉着黄皮纸包有些眼熟,一抽麻绳,黄皮纸在手里瘫软下来,一粒粒花椒从手掌之上滚落,在她脚旁散开来。

    “我懂了。”

    秦稚忽然嚎啕大哭起来,又觉得素来女侠都是不怎么哭的,自己未免有些掉面子,故而边哭边喊着“阿爹,花椒迷我眼了”如此说着,还往缸边走了两步,掬水洗脸。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是秦稚在诗经上看来的,说是女子与男子互相中意,便送一把花椒定情。眼看崔家要走,她一时急了,连夜包了一袋花椒送到崔浔窗下。

    他若是也有这个意思,等第二日醒了,自然会来找她。只不过没想到,等来的是如此婉拒。

    昔年哭鼻子的酸楚复又涌来,秦稚拍了拍自己的头,劝告自己端正心态,把这些痴心妄想复又压了回去,对着身边的柳昭明道“柳先生,带我去买包花椒吧。”

    虽说这些天里,崔浔半点都未曾提及此事,看着应当是彻底当做过往了。既如此,她也该彻底放下了,买袋花椒撒到渭水里,权当年幼不懂事随水而去吧。

    消息传回去的时候,崔浔那头依旧热闹得很。

    被他派出去的绣衣使匆匆而返,拨开人群,凑到崔浔身边耳语几句“回直指,秦女郎与柳昭明前去东市买了花椒。”

    花椒

    崔浔紧了紧手里的节杖,恍然忆起什么来“她是蜀中人,口味重些,你去隐朝庵打个招呼,她的饭食里多放些花椒八角一类的香料。”

    自秦稚住进隐朝庵里开始,他就塞了个厨子进去,与庵中其他人的吃食区分开来。既免得惊扰佛祖,也让秦稚不必受口腹之苦。

    绣衣使领命,冷着脸匆匆而去,夹道两旁看热闹的长安百姓不知缘由,单单见他们如此交流,还以为又有什么要事,纷纷让开一条道来。

    崔浔脸上这才好看起来。

    方才远远隔着人群见到秦稚,却见人逃也似地跑了开去,还当出了什么事情,匆忙扯了个绣衣过来,远远跟着去看看,没想到不过是一袋花椒。

    人群继续朝前移动,眼见便到了宗正府外,早有官员立于门前,准备从绣衣使手里接过这些邯郸人。

    概因赵王身为皇亲,于属国拥兵自重的事责令宗正府查办,治粟内史与大理寺卿从旁协助,是为三司会审。

    治粟内史梅嘉平的父亲在朝中为相,上头还有个做皇后的姨母,此刻自然立在最中,朝着崔浔一拱手“劳烦崔直指。”

    崔浔还了一礼“赵国内眷及门客,共三十六人,请梅内史校对名册。”

    很快身侧有绣衣递上一封册子,上头悉数刊载拘来人名姓。梅嘉平与宗正略略谦让,便接过名册,踱着步子清点人数,官腔拖得令人厌烦。

    这倒是让崔浔讨厌得很,偏生又催不得什么,生怕那位内史大人回身告他一状,故而只略略偏过头去。

    他方偏开头,便听得梅嘉平厉喝一声“大胆”

    崔浔手上一紧,节杖横在胸前,只当邯郸人心有不甘,做出行刺的事来。然而待他回过头来,不过是站在头一位的女子不堪酷热,晕了过去,头正磕在梅嘉平脚上。

    很快有人上来把女子抬了开去,偏生梅嘉平依旧骂骂咧咧“什么东西,还当自己是金尊玉贵的赵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绣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阿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凫并收藏绣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