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呸,下贱。”
“祸不及妻儿,尚未定罪,大人何必如此作践人。”那位瞎了一只眼的门客忽的抬起头来,拿那只尚且完整的眼睛望了眼女子,这才回头,不卑不亢地反驳道,“何况如夫人取走赵王虎符,不废一兵一卒平息祸事,不过是受了连坐之累,即便传至圣上面前尚有三言可说,还请内史大人慎言。”
崔浔倒是觉得他说的在理,谁料梅嘉平笑了两声,问道“你叫什么”
“戚观复。”
本以为梅嘉平应当收敛两分,谁知他一拂袖,说话间越发失了分寸“区区贱民,安敢如此狂言。戚观复,我记得便是那个检举赵王拥兵之人,怎么,自身难保了还要护着主子我瞧她尚有三分姿色,莫不是你俩合谋拉下赵王,好做一对长久夫妻。”
此地瞧热闹的人依旧不少,见状各自静默下来。崔浔冷眼瞥了眼戚观复,只见他面不改色,并无心虚之意。
“梅内史,崔浔还要往圣上面前复命。”崔浔出声打断梅嘉平的话,语气中略有警告之意,“还请梅内史接手。”
梅嘉平与崔浔对了一眼,便知他要将此事奏禀圣上,暗自嗤了一声,什么绣衣使,说得好听,实则不过皇帝面前一条走狗,还妄图压他一头。不过面上未曾显露,只是从身后的人手里接过朱砂笔,在交接簿上做了登记。
“耽误崔直指,这些人这便收下了,直指请便。”
崔浔也不多说,转身告辞。
不过走开两步,便有黄门来请他“崔直指,殿下想见您。”
崔浔认得这个黄门,是太子跟前的人,故而不多言,跟在黄门身后,朝着街角的车辇而去。
“崔浔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孤身坐在车辇之中,正擎手煮茶,难得地抬了抬头,笑道“崔直指不必多礼,不妨尝尝孤烹的新茶。”
崔浔自黄门手中接过茶盏,半举着待它凉下来,并不急着喝,径直问道“殿下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嘉平行事多有无礼,望直指莫往心里去,这杯茶权当孤代他赔罪之用。”太子拿茶水淋了茶具,搁在一边,这才举起茶盏,遥遥对着崔浔一敬,尽数喝了下去,“嘉平如此,孤身为表兄亦有其责,必当与梅相言明,严加管教。”
崔浔透过车帘望去,只觉得太子着实会挑地方,既能瞥见方才前因后果,又身处小巷,不至受人搅扰。
此刻急着宣召他前来,也是觉着梅嘉平言行失当,怕他去御前多说话,这才敬茶赔罪。
崔浔挑了挑眉,不过就是这档子事罢了。指腹抚过节杖,这几年下来,上头的结节已然被抚平,他温声道“殿下,崔浔不过听命行事,所言即所见,至于其中评判,自然由圣上决断。”说罢,觉得杯中水温降了许多,却也并未饮下,只是交还给了黄门,“殿下宽仁,梅内史未曾得罪臣,这杯赔罪茶,臣不敢受。”
讨厌梅嘉平是他个人的事,和官场上是否参奏无关。至于今日的事,圣上面前自当如数相报,崔浔见太子似要再说什么,抢在先前开了口“殿下,圣上自有决断。今日殿下召见之事,臣只当为董博士之事。”
这是他所能给予的最大善意了。当今圣上果决,凡事自然瞒不过去,若是因太子为梅嘉平遮掩之事传开,只怕要引来父子猜忌。
太子自然也明白过来,拢袖道“是,崔直指所言甚是,董博士之事便照法度来吧,莫因孤坏了事。”
崔浔听他如此,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不过有些优柔寡断,内里还是聪慧,顷刻间便反应过来。
那杯茶到最后他也没喝,匆匆辞别太子,兀自面圣去了。
梅嘉平的事从他嘴里不添一字传到圣上萧崇耳中,萧崇饶有兴趣问了其间细谈之话,道了句有趣,倒也没再多问什么,转而说起别的事来。
“朕记得你也有二十了,婚事还没定。”萧崇手里捏着奏折,饶有兴致道,“浮月同朕说过数回,她兄长的女儿两年前见你一面,难忘至今。”
崔浔明白萧崇的意思,不过是拿着一桩婚事来试他。崔家不欲扯进夺位的事里去,更不必提还有个秦稚。他眉眼间春水一动“圣上,臣有意中人了,是从前蜀中故交。臣肖想她多年了,不得不辜负杨夫人美意。”
“祸不及妻儿,尚未定罪,大人何必如此作践人。”那位瞎了一只眼的门客忽的抬起头来,拿那只尚且完整的眼睛望了眼女子,这才回头,不卑不亢地反驳道,“何况如夫人取走赵王虎符,不废一兵一卒平息祸事,不过是受了连坐之累,即便传至圣上面前尚有三言可说,还请内史大人慎言。”
崔浔倒是觉得他说的在理,谁料梅嘉平笑了两声,问道“你叫什么”
“戚观复。”
本以为梅嘉平应当收敛两分,谁知他一拂袖,说话间越发失了分寸“区区贱民,安敢如此狂言。戚观复,我记得便是那个检举赵王拥兵之人,怎么,自身难保了还要护着主子我瞧她尚有三分姿色,莫不是你俩合谋拉下赵王,好做一对长久夫妻。”
此地瞧热闹的人依旧不少,见状各自静默下来。崔浔冷眼瞥了眼戚观复,只见他面不改色,并无心虚之意。
“梅内史,崔浔还要往圣上面前复命。”崔浔出声打断梅嘉平的话,语气中略有警告之意,“还请梅内史接手。”
梅嘉平与崔浔对了一眼,便知他要将此事奏禀圣上,暗自嗤了一声,什么绣衣使,说得好听,实则不过皇帝面前一条走狗,还妄图压他一头。不过面上未曾显露,只是从身后的人手里接过朱砂笔,在交接簿上做了登记。
“耽误崔直指,这些人这便收下了,直指请便。”
崔浔也不多说,转身告辞。
不过走开两步,便有黄门来请他“崔直指,殿下想见您。”
崔浔认得这个黄门,是太子跟前的人,故而不多言,跟在黄门身后,朝着街角的车辇而去。
“崔浔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孤身坐在车辇之中,正擎手煮茶,难得地抬了抬头,笑道“崔直指不必多礼,不妨尝尝孤烹的新茶。”
崔浔自黄门手中接过茶盏,半举着待它凉下来,并不急着喝,径直问道“殿下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嘉平行事多有无礼,望直指莫往心里去,这杯茶权当孤代他赔罪之用。”太子拿茶水淋了茶具,搁在一边,这才举起茶盏,遥遥对着崔浔一敬,尽数喝了下去,“嘉平如此,孤身为表兄亦有其责,必当与梅相言明,严加管教。”
崔浔透过车帘望去,只觉得太子着实会挑地方,既能瞥见方才前因后果,又身处小巷,不至受人搅扰。
此刻急着宣召他前来,也是觉着梅嘉平言行失当,怕他去御前多说话,这才敬茶赔罪。
崔浔挑了挑眉,不过就是这档子事罢了。指腹抚过节杖,这几年下来,上头的结节已然被抚平,他温声道“殿下,崔浔不过听命行事,所言即所见,至于其中评判,自然由圣上决断。”说罢,觉得杯中水温降了许多,却也并未饮下,只是交还给了黄门,“殿下宽仁,梅内史未曾得罪臣,这杯赔罪茶,臣不敢受。”
讨厌梅嘉平是他个人的事,和官场上是否参奏无关。至于今日的事,圣上面前自当如数相报,崔浔见太子似要再说什么,抢在先前开了口“殿下,圣上自有决断。今日殿下召见之事,臣只当为董博士之事。”
这是他所能给予的最大善意了。当今圣上果决,凡事自然瞒不过去,若是因太子为梅嘉平遮掩之事传开,只怕要引来父子猜忌。
太子自然也明白过来,拢袖道“是,崔直指所言甚是,董博士之事便照法度来吧,莫因孤坏了事。”
崔浔听他如此,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不过有些优柔寡断,内里还是聪慧,顷刻间便反应过来。
那杯茶到最后他也没喝,匆匆辞别太子,兀自面圣去了。
梅嘉平的事从他嘴里不添一字传到圣上萧崇耳中,萧崇饶有兴趣问了其间细谈之话,道了句有趣,倒也没再多问什么,转而说起别的事来。
“朕记得你也有二十了,婚事还没定。”萧崇手里捏着奏折,饶有兴致道,“浮月同朕说过数回,她兄长的女儿两年前见你一面,难忘至今。”
崔浔明白萧崇的意思,不过是拿着一桩婚事来试他。崔家不欲扯进夺位的事里去,更不必提还有个秦稚。他眉眼间春水一动“圣上,臣有意中人了,是从前蜀中故交。臣肖想她多年了,不得不辜负杨夫人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