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赵氏离开的时候, 正碰上沈伯文带着女儿回来,二人打了个招呼,便各回各的房间,

    进了屋子, 沈伯文不由得问道“二弟妹方才过来, 是有什么事儿吗”

    周如玉便笑笑, 将赵氏方才的来意和帮自己干了活儿都说了。

    听完, 沈伯文也觉得诧异,在自己印象里, 二弟妹似乎不是这么容易就来交账本的人啊, 难道是二弟跟她说了什么

    不得不说, 还真让他猜对了。

    跟二弟一家一同用过午饭, 各自回房后,女儿已经累了, 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见状, 沈伯文便跟周如玉说起话来,也特意放低了声音“来之前, 爹跟我商量过了,举人名下的店铺不用交税,打算把这家店转到我名下。”

    “这”周如玉一听, 就面露迟疑。

    这里面的好处任谁听了都清楚,只是若是把店转到自家相公名下, 就相当于是大房的了,这要让二弟妹和三弟妹知道了, 怕是要闹起来了。

    沈伯文也清楚, 便继续说道“爹也考虑到这些了, 他老人家想得周道, 打算把店里的收益分了,他们老两口拿三成,我们三房各拿两成,还有一成留作小妹将来的嫁妆。”

    周如玉却道“这不合适。”

    “是,所以爹这么说的时候,我便拒绝了。”沈伯文就知道她会这么说,笑道“不若娘子来猜猜,我是怎么跟爹说的”

    周如玉被他一番打趣,耳根有点红,但还是认认真真地道“相公想必是跟爹说,咱们大房就不要这店里的收益了,是不是”

    “娘子果然聪慧。”沈伯文笑了笑,然后说道“的确如此,最后爹也同意了,娘子不会怪我先斩后奏吧。”

    “怎会”周如玉摇了摇头,“这些年,家中供相公读书,日子的确清苦,二弟跟爹操持家里的庄稼,干的都是体力活儿,三弟在镇上干木匠活儿赚的钱,基本上也都交给爹娘了,二弟妹嫁进来得早,也跟着吃了不少苦”

    她所说的这些,在原主的记忆当中都有,也是因为如此,沈伯文才跟老爷子提出了重新分配的想法,好在老爷子想了又想,终究还是同意了。

    此时见自家娘子也没意见,沈伯文也松了口气。

    “况且”周如玉想了想,又道“相公如今已经是举人,将来的前途定不会差,无论是考中进士,还是谋官外放,都没精力顾得上食肆,更别说火炕生意了,还不如索性放手,换家中和睦。”

    这原本也是沈伯文所考虑到的,如今听她与自己想到一处去了,不由欣喜。

    原本他早上过去是同爹娘告辞的,不料老爷子突然提到这件事,马车就在外面等着,回去跟她商量完了再说就来不及了,只好先斩后奏,想到这儿,他不禁有点抱歉。

    周如玉细心入微,大致能猜到他怎么想的,主动道“家中的大事,你做主便是。”

    桃花村,沈家。

    家里今天的午饭是王氏和沈苏一块儿做的,味道只能说一般,不难吃,也没多好吃。

    就连沈老爷子这个不怎么挑嘴的人,也能明显尝出来这比起大儿媳妇儿做的饭菜,水平差太远了。

    老太太就更直接了,吃完饭见王氏还想直接回屋,立马给她叫住了“站住。”

    “娘,我怕阿璎哭起来找不着我。”王氏面露难色。

    老太太根本不听她的,指着眼前这一大堆碗筷,语气凉凉的说“饭做的不好吃我就不说了,跟着你大嫂学了那么久,也没点长进,而且这儿这么多东西,你让阿苏一个人收拾”

    沈苏正好背对着王氏,闻言就翻了个白眼儿,正好被老太太瞧见,轻轻拍了她一巴掌。

    小娘子家家的,做什么怪相。

    王氏见往日的借口没用了,大嫂也不在,只好认命地收拾起了碗筷。

    慢吞吞收拾了一会儿,抬眼一看,老太太竟然不在这儿了,松了口气,正想挑着轻点儿的几个端到厨房去,沈苏一眼看出她的意图,哂笑一声,“三嫂,娘是去你们屋里抱阿璎了,马上就回来了。”

    说罢,便端起一半碗筷去了厨房。

    不多不少,她分的刚刚好,绝对不让三嫂少拿一个碗,一根筷子。

    回头要是让娘知道了,说自己小心眼儿也罢了,她就是看不惯三嫂那个干活偷懒的样子。

    大嫂好不容易走了,自己可不会惯着她。

    沈苏在心里都打算好了,要是她偷懒,自己就去找娘告状,反正自己才是娘的亲闺女,才不怕她呢。

    幸亏王氏不知道她这番打算,不然可得气坏了。

    好不容易收拾完,王氏回到房里,给自己倒了杯水喝,越想这段日子,越发怀念起了自己跟相公单独在镇上住的那个时候,头顶上没有婆婆压着,中间也没有妯娌和小姑,相公干着木匠的活儿,每天都能回家来,有什么家务活儿,顺手就干了。

    自己除了做做饭,缝缝衣裳,就不用干别的了。

    娘家离得还近,经常能回去。

    结果自从回了老家,这种好日子再也没有了,不禁每天都要帮着嫂子们一块儿洗碗做饭,还要去后院喂鸡喂羊,还要打扫鸡圈,那鸡圈里头的味道,臭的要死。

    这家里,也就偶尔回来一趟,她还能装装样子。

    一想到这些,她心里的委屈就不打一处来。相公今天又去临县了,他们在那边接了一笔单子,她内心苦闷,小妹只跟大嫂关系好,自己想诉苦都找不到人,也不敢出去串门,怕被万婶子那些人看到。

    沈苏可不知道她三嫂心里头还想了这么多呢,收拾完厨房,她把里面的东西一个个都放好,该盖好的也都盖上,最后出来的时候也没忘了锁上门,以防有外头的老鼠溜进去。

    回自己房间的路上还碰到了他们家那只经常不在的猫。

    想到大哥之前还跟自己抱怨,说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他们家的猫了,成天成天不着家。

    沈苏想到这儿,笑眯眯地蹲下,对这只橘猫招了招手,轻声招呼道“咪咪,过来。”

    这只猫一听到她的声音,原本还是趴着晒太阳的姿势,慢吞吞的变成了站立,沈苏又叫了它一声,猫儿才慢慢踱步过去,头在她腿上蹭了蹭。

    沈苏如愿以偿地撸到了猫,索性将它抱了起来,抱在怀里往自个儿屋里去。

    猫儿也不反抗,甚至还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随即又闭上了眼睛。

    另一头,县上的店里。

    店里的账目交接的很快,赵氏其实做事儿还是干净利落的,尤其是上了心的时候。

    这家店她就很上心。

    跟大嫂交接完账目,沈仲康就带着赵氏和两个儿子回家去了,沈伯文原本想留他们用完晚饭再回去,但想到路上还要花费的时间,若是那样回去的时候就太晚了,只好作罢。

    老二两口子回去的时候,正赶上家里准备做晚饭,本来赵氏还想歇会儿,就被老太太赶鸭子上架地撵到厨房去了,好久没见过婆婆了,结果这一回来,从前被婆婆支配的感觉又来了,赵氏即便满心的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厨房里忙活。

    在厨房没瞧见王氏,跟沈苏一打听,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怎么着老娘赶路回来还没歇口气呢就得给这一大家子做饭,你这个在家里的人还不干活。

    赵氏可不像周如玉那样惯着王氏,立马去他们屋里把王氏叫了出来,拉着到了厨房一块儿干活,她性子泼辣,脾气也没多好,王氏碰上了她,反倒像碰见了克星,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日沈叔常的话起了作用,还是自己想开了,竟然老老实实干了不少活儿。

    这番表现倒是把沈苏给惊讶到了。

    赵氏毕竟在店里干了那么久,论做饭的手艺,虽然还比不上她大嫂,但是味道也算不错了,要不然店就该倒闭了,也算是及时拯救了家里人的胃口。

    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心满意足,用完饭之后,老爷子开了口,让他们回头都来正房,他有事儿要说。

    说罢就回了屋子。

    待到一大家子人都聚在正屋之后,老爷子和老太太坐在上头,老太太怀里还搂着沈珏,沈苏坐在他们旁边,其他人各自拿了凳子坐在下面。

    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言简意赅地把关于那间店的的事说了说“是这样的,咱们家在县上的那家食肆,我准备回头就去挂在你们大哥名下,举人不用纳税,这你们应该知道吧”

    赵氏这次倒是没有冒冒失失地开口,她管过店,确实觉得这店还是挂在大哥名下是最好的,毕竟每年要交的税,也是好大一笔支出了,只不过她没开口的原因,却是觉得老爷子还有什么后话没说完。

    果不其然,老爷子说罢又继续道“至于食肆以后,原本我打算的是,还是你们轮着过去照看,食肆的收益就我跟你娘占四成,你们其他三房各占两成,不过你们大哥说了,他能读书,都靠家里供养,所以他的两成,就不要了,留给你们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