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老爷子发了话启程,沈家的马车影子都瞧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不光是沈仲康与沈叔常两家,沈薇与沈蕴也带着相公儿女来送行,还有周家老两口也过来了,一堆人浩浩荡荡的,一直送到了广陵府的码头。

    两个闺女舍不得爹娘,在人来人往的码头处也忍不住眼泪直落,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爹娘和弟弟,沈蕴泪眼婆娑地抓着老太太的手“娘”

    沈薇性子要强,眼泪每每到了忍不住的时候,便转过头去用帕子擦了,眼眶都红红的。

    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说话算数,前些日子还给这两个闺女补上了一份嫁妆,想到以后能见面的次数怕是不多了,沈老太太和沈苏也忍不住落了泪。

    周如玉陪在沈老太太身边,温声细语地劝着,也不知她是怎么劝的,这边母女几人便止住泪水,好好说起话来。

    沈珏与沈珠则是由先前那少年唐阔的妹妹,名叫唐晴的小娘子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就站在周如玉身边。

    沈伯文离得远,听不清楚,只是颇为佩服自家娘子如今的本事,极快地收回视线,继续同岳父交谈。

    沈老爷子则是同老二和老三说着话,不断地交代着地里的事情。

    老爷子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如今离开这儿,除了亲人之外,最舍不得的便是那些地里的庄稼了。

    “儿子明白了,爹你就放心吧。”沈仲康每一句都细心听了,然后答应道。

    沈叔常也点头应下。

    交代完两个儿子,老爷子又看向大女婿和二女婿,沉默了片刻,道“好好对薇娘,好好对蕴娘,就算我们老两口去了京都,她们可还有两个兄弟在这儿呢。”

    顾家兴和姚益皆是一个头两个大,连忙应声“岳父您就放心吧。”

    别说自己娘子的弟弟如今可是进士老爷了,就算是之前,他们也都是爱护娘子的好夫君啊。

    船来了,沈伯文瞧见邵师兄也带着他娘还有两个下人过来了。

    周老爷子顺着他的视线自然也看到了,摆了摆手,道“你去寻你师兄吧,我再去叮嘱如玉几句。”

    “多谢岳父。”

    沈伯文往前走了几步,迎到师兄跟前,却见他面色似乎不太好,对着自己的笑意也有点勉强,便先冲他颔了颔首,然后跟邵母拱手见礼“伯母安好。”

    邵母倒是如往常一般态度温和,笑吟吟地道“不必多礼,倒是伯母还未曾恭喜你。”

    “伯母太客气了。”

    沈伯文笑道,心中却十分困惑,为何师兄脸色不好,他母亲却像是没事人一般。

    难不成是母子两个之间有什么矛盾不成

    正值此时,船上的人已经在吆喝着让他们上船了,沈伯文只好暂时压下心中疑惑,先行同师兄告辞,带着妻子儿女,陪着爹娘和妹妹上船,唐阔与唐晴也带着自己单薄的小包袱紧紧跟上。

    沈伯文离开后,邵母脸上的笑意也收了起来,转过头看向自己儿子,柔和了语气道“哲儿,你已经是进士了,娘已经同你们书院山长的娘子打听过了,你考的这个庶吉士,清贵非常,将来前途无量,要娘说啊,等到了京都,娘就给你寻摸一个”

    “娘。”邵哲忽然出声,面色平静“您别说了,先上船吧。”

    邵母还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儿子的脸色,还是暂且停了。

    反正这事儿也不急,等到了京都再说也成。

    船逐渐驶离码头,亲人们一个个的都看不清了,沈老爷子叹了口气,拍了拍老妻的肩,看着她还有些发红的眼圈,想了想,便道“你去看看珏哥儿吧。”

    一提起珏哥儿,沈老太太顿时精神一振,闻言便急匆匆问道“珏哥儿怎么了”

    “听老大家的说,老大有晕船的毛病,我就怕珏哥儿也有。”沈老爷子说。

    “还真是”沈老太太也想起来了,也顾不上伤感了,扶着自家闺女的手转过身,就要去寻她的大孙子。

    谁料沈珏与沈珠半点儿不随他们那不争气的爹,压根儿不晕船,甚至还生龙活虎的。

    沈伯文倒是白担心了。

    而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不但两个孩子不晕船,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也半点儿不晕,沈苏亦是。

    自家娘子不晕船他早就知道了。

    这么说来,全家只有他晕船是吗

    罢了,反正晕着晕着也就习惯了。

    沈伯文如是想。

    在船往京都那边前行的途中,沈伯文曾去寻过几次师兄,亦从侧面关心过他的状况。

    也不知邵哲是真的没有听懂他的意思,还是装作没懂,给他的回应永远都是自己无事,不必担心。

    既然人家不愿说,沈伯文也只好作罢。

    总算,在沈家人都看厌了船上的风景之前,终于到达了京都。

    雇了马车进城门后,一说三元巷,赶车的人立马响亮地道“这我可太知道了”

    说罢便赶着马车往那边行驶而去。

    走到一半,因着邵哲所置的宅子在另一条街,两家人就此分开,各行各的。

    也不知走了多久,马车才终于停了下来。

    坐在车辕上的唐阔先跳下车,机灵地将沈伯文扶下车,然后又去扶着沈老爷子下来。

    后面那辆马车上,唐晴本想着先下来,然后扶着老太太和夫人小姐下车,结果沈苏却耐不住性子,第一个跳下车来,裙摆散开又合拢,当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沈老太太看见正打算说她,又忽的想到这不是桃花村儿里,是在天子脚下的京都,便先瞪了小女儿一眼,暂且忍住了。

    唐晴连忙下来,伸手将老太太小心地扶下来。

    沈苏则是看向车里,对侄儿眨了眨眼。

    沈伯文过来不明所以地瞧了眼自家小妹,然后伸出手将儿子从车里抱了下来。

    沈珏之后,眼睛发亮地看着周围,只觉得满是新奇,怎么都看不过来。

    沈伯文继续往车里看,便发觉女儿好像是累了,缩在自家娘子怀里已经睡熟了。

    周如玉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正想叫醒她,沈伯文却摇了摇头,将怀里的大门钥匙先递给妻子,然后再伸手接过睡熟的女儿,尽量动作轻点儿,想不吵醒她。

    不料沈珠还是打了个小哈欠,便揉着眼睛醒了过来。

    一睁眼便发觉自己不在马车中了,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细声细气地问“阿爹,咱们到家了吗”

    沈伯文被她逗笑了,点了点头,“是啊,已经到家了。”

    听到这话,沈珠顿时挣扎着要下来,沈伯文从善如流地将她放下,拍了拍她的头“跟在你娘身边,可别乱跑啊。”

    然后回到马车旁,将自家娘子扶了下来。

    周如玉一路上抱着女儿,腿脚都有点麻了,踩到地上时不禁趔趄了一瞬。

    还好沈伯文动作快,另一只手也扶住了她的肩膀,才好悬没让她摔倒,不由得问道“没事吧”

    周如玉也是吓了一跳,缓了口气才摇头道“我没事。”

    正值此时,沈苏几步走了过来,道“大哥,我来扶着嫂子吧,你快开门呀,咱们都等急了。”

    沈伯文好笑地看了眼她,重新从自家娘子手中接过大门钥匙,走上前去,顺顺利利地打开了锁,随即推开大门,走到二老身边,笑着道“爹,娘,咱们到新家了。”

    “好好好。”

    看着眼前这处明显带着北地建筑特色的宅子,老爷子连说了三个好字,还没进门,面上便尽是满意之色。

    沈老太太亦是如此,一扫坐船的疲惫,只要想到这可是京都的宅子,她就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了

    一大家子进了宅门,沈伯文将沈老爷子与老太太引到正房,笑着道“您二老看看,这房子还满意吗”

    老太太现在看什么都觉得好,进去转了一圈,便点点头“满意,哪儿能不满意呢。”

    沈老爷子没说话,不过看这神色,也是满意的。

    外头,唐阔和唐晴兄妹俩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眼睛里有活儿,唐清跟着周如玉去了他们那屋,主动便打扫起了房子,冲她腼腆的笑了笑,道“娘子您歇着吧,奴婢来忙就是了。”

    周如玉从前也不是什么被人伺候的少奶奶,一开始自然不习惯,便也没有真的去歇着,而是在一边收拾起箱笼来。道“这么多的活儿,晴娘你一个人要忙到什么时候去,咱们一块儿还快点。”

    唐晴不是什么善于言辞的性子,闻言就有些着急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劝,只好默默地加快了手下干活的速度,想着自己干快点儿干多点儿,娘子自然就能少做点儿了。

    院子里,唐阔先在院子里泼了点儿水,才拿了扫帚开始埋头扫院子,京都地处北地,一到春天就难免干燥,也有风沙,尤其沈伯文他们离开这里也有两三个月了,院子里更是积了一层灰。

    若是上来就扫,难免扬起尘土,搞得院子里呛人,他这般先洒了水再扫,反而不会呛到人。

    沈伯文刚从正屋出来,正好将这一幕瞧在眼里,不由得在心里点了点头。

    全家上下一块儿忙碌,好不容易才将宅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饶是沈老太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此时也是累了个够呛,坐在椅子上跟儿子说“还好那兄妹俩够能干的,要不然,咱们今个儿可还真是忙不过来。”

    沈伯文点点头,刚要说什么,就听见有人敲门,心中正疑惑着,院里候着的唐阔上前打开大门,看见的是一张笑眯眯的脸,直接就塞给他一个四层食盒。

    随即便道“我家少爷听见隔壁有动静,就猜到是沈榜眼回来了,想着贵府今日事忙,许是顾不上做饭,便让厨房做了些饭菜送过来,明日再上门拜访。”

    原来是隔壁陶正靖家的下人。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