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她还记挂着颖嫔旧案和日后难以预料的种种变故,一时更加烦闷。
    绿芜见她辗转反侧,问道“殿下怎么了”
    定安摇了摇头,胸口闷得慌。
    绿芜善解人意,道“殿下若是待着无趣,不如小憩片刻,等一觉醒来,指不定就到驿站了。”
    话是这么说,定安却睡不着。她又倚着头看了会儿本子,便趁着绿芜没留意,悄悄用折扇挑起帘子一角,想要透透气。
    天子出行,早有军队在前开道,两边不见有人,也不知行到了哪一处。
    许是察觉到车厢不安分的响静,走在前面的人有意无意放慢了速度。定安听到声音抬头,却没想见行在她车驾旁的竟然是谢司白。
    定安微怔,稍有些惊喜。
    谢司白奉旨沿路护送她,不知是他自请还是永平帝的意思。
    谢司白看她一眼,问道“帝姬有事”
    定安摇了摇头,慌忙放下了帘子,只是没过几秒就又重新撩起,她见其余人离得不算近,方才压低声音问他“你这一路都会在吗”
    谢司白点头。
    定安浮躁不安的心忽然沉沉落定。她再度放下帘子,倚在引枕上闭目养神。这一次不久就睡着了。
    此次南下大巡除了要解决黄河灾疫,更是要安抚民心,因为沿途各地一早安排有官员接驾,每逢当地便是小住日,除了路上无聊些,旁的倒还好,偶尔遇着庙会,定安还能出来走一走逛一逛。这样的境遇在京中想都不敢想。
    谢司白时时跟在定安身边,负责照管他安危。这一次出行和以往只有他们两个在不一样,处处都有眼线,要掩人耳目着实不易,谢司白很持分寸,定安每出行,他多藏身于暗处护送。
    这一趟大抵来说还算是轻松,尤其前几程经过相对富庶的城镇,百姓安居乐业,城中歌舞升平,乍看之下还以为正逢盛世之年。况且接驾官员亦是安排稳妥,无论吃的住的玩的均是考量得当。永平帝见之,龙心大悦,队伍士气高振。
    但这盛况很快在临近并州的黎城告终。
    进入外城,颓势初见,城中衣衫褴褛的难民多过寻常百姓,城门外更是乞讨者无数,他们有一些是因天灾逃出来的,另一些则是在暴乱中无处安身,只好举家逃窜于此。据当地知府所言,黎城尚且算好,无论灾情还是暴乱都影响不大,再往南,则早就是山贼强盗的天下。
    前半路欢愉的气氛霎时蒙上了一层阴影。
    来接驾的还有封邑于此的定南王。定南王祖上赫赫战功,是跟着太祖一起打天下的人,后封了异姓王,赏封地黎州,赐世代袭爵。黎州远离权力纷杂的京中,好山好水,极适合养老。定南王的后人在这片土壤中,逐渐丧失了初代的烈性,温驯不少,完全不像以武荫起家。
    定南王恭迎御驾入府,腾出大半个府邸来,定安居一三进的院子,楼阁台榭,丹楹刻桷,完全不下宫中,可知此地也曾富庶过,定南王才得敛财如此。
    永平帝心事繁重,筵席一类尽数免除。他居上首,负手而立,底下除了谢司白,跪了一屋子的人,尽是从并州各处逃出来的大小官吏。
    永平帝早接到消息,但实际情况却比他想象得更要严重。这些年永平帝耽于美色灵药,对国事多有懈怠,南方之患,早不再一天两天,其间多少势力纷扰掺杂,难成定数。
    头一样要查得就是赈灾粮款之事。
    无论南方如何积少成患,导火索还是这一件。这是并州地界的事,黎州城的官员自是一个个高高挂起作壁上观,不肯触霉头。而并州辗转逃出来的官吏也是委屈得很。两位知府并钦差大人早在中丧生,灾粮换谷壳一事底下的虾兵蟹将能知道多少,全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罢了。可惜永平帝正在气头上,又不肯承认并州之乱是自己这些年姑息政策引来的后果,无论无不无辜,这一次都势必会拿人出来问责。
    这一番问罪直至深夜。并州官员发落得差不多,永平帝积郁已久的怒气才稍稍纾解。他屏退去旁人,只留下谢司白。
    永平帝道“方才也不见你说话。并州一案,昭明可有何看法”
    这浑水轻易蹚不得,更何况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谢司白敛眸,淡淡回道“陛下明断,臣并无异议。”
    永平帝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谢司白固然不差,在某些方面,他是很称职的一柄刀刃,但在另一些方面,他又着实不如他师父谢赞通透。不过这样也有好处,至少不用担心节外生枝。
    永平帝倦怠地揉了揉额角,换了个话题“我过两日即往并州,十六会留在王府。你同她在行宫早是相熟,留你在身边照看她安危再合适不过。你意下如何”

章节目录

小国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鲸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鲸久并收藏小国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