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思风月无边 (1/2)
到底是有些情分的,安氏原是揪着帕子谨慎小心,出了院子便小心的握了握景云殊的手,道“还是这般凉。”
景云殊脸上的假笑去了,又恢复了冷清的表情,只有眸子带上了些许的暖意,他道“一直便是这样,无碍”他说着不着痕迹的离开安氏的手,回身拿过钟义手里的暖炉,道“安娘子身子可安好五妹妹呢”
安氏扶了扶自己的发髻,说起云如槿,便开怀不少,她道“多亏三郎安排的嬷嬷,很是得力,教导的礼仪身段儿没个差的,我是个没用的,但我瞧着挺好的,也不只我说好,前些日子,老太太和大娘子带着几个姑娘去大明寺进香,用斋饭的时候碰到了刺史府上大娘子。”
景云殊眉角微不可见的挑了一下。
安氏拿着帕子扶了扶唇,接着道“听老太太说,大娘子对槿儿赞不绝口,说咱们姑娘静淑娴雅,落落大方。”
这可不见得是好事,景云殊道“然后呢”
安氏道“所以才说三郎嬷嬷找的好,我是个嘴笨的,幸亏槿丫头没有让我教养坏了,槿丫头说是祖母,大娘子教导的,姐姐们更是言传身教,她年纪小,见的多了,就学了几分。”
“恩,不错”景云殊点评道。
见景云殊也说好,安氏很是满足。
不过在外头人多口杂,景云殊没有再问别的事情。
说话间到了安氏的云锦院,二人走了进去。
跟着安氏出来的是府里早些时候派过来的女使惜香,进门迎过来的是景云殊早些时候安排的林嬷嬷侄女,慧娘。
她瞧着景云殊也一道回来了,忙行礼“三郎安好。”
“恩”景云殊淡淡的应了一句,几个女使的家里人,都被景云殊安排去了苏园,让茅咏控制着,苏园活儿不重,也没正经主子欺压,只要是勤快的,倒也能有些余钱,几个丫鬟甚是感激,毕竟谁都是想要好好过日子的,景云殊挑人的时候又是挑的老实可靠的,安氏也不是打骂奴仆的主儿,所以仆役丫鬟们还算尽心。
景云殊 对安氏道“院子里的奴仆可还得力有没有欺主”
对于景云殊的手段,安氏是信服的,几个奴仆也可靠,她忙道“没有的,三郎安排的人都好使,林嬷嬷也是有手段的,没人惹事。”
二人进了云锦院的前厅,景云殊找了个椅子自顾自坐下,惜香慧娘上了茶,他道“安娘子写信让我早些回来,可是有事”
说起这个,安氏脸上的笑便消失了,柳眉微蹙,满面愁容,道“说起这个,原是不想搅扰三郎,只是这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实在使不上力,只能请三郎看看。”
景云殊道“直说何事”
安氏便把近来发生的事情同景云殊说起来。
府里三女云如莲,现年十五岁,办了及笄礼,也是到了议亲的年纪,及笄礼上也有几家看中的,女儿家自然是不好主动去说,权等着男方家提起来,这率先提起来的便是云不时的同僚,同为五品的大都督府的司马,薛长清家的独子,薛秋白。
这云不时和薛长清的事情,景云殊多少了解点,云不时没什么手段,全凭着当年造纸的手段进了大都督的眼,后在大都督擢升之时,景云殊凑准时机拿出了活字印刷术和线装书,云不时才被大都督提走,做了五品。
大都督府相当于养着闲官,可能还想着云不时好控制又听话,偶尔还能有个惠民的想法儿,放在身边比放着陌生人好,所以原扬州刺史升任扬州大都督的时候带着他,从七品升到了五品,让他做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比如修书,修州史,管理学堂,管理礼仪法典。
这薛长清,原是刺史府司法,管理案狱,薛家三代清流,为人正直,是有些民心的,可能还算有些用,被大都督带走升了五品的司马。
这长史,司马都是都督身边的近臣,端看都督愿意不愿意重用放权,若愿意放权,便是肥差,但两个并不算是都督的心腹,并没有多少重用,闲工夫多,便多有来往,可能也是同病相怜,竟也有些交情。
但薛长清祖上三代具是清流小官,虽说他父母去的早,是被其祖母养大的,但到底是与云不时这一代才起用的小吏不同,吃穿用度,礼仪教养,家学渊源。
所以云府里的庶女嫁给人嫡子,也算高攀,称得上良配。
胡氏也是愿意的,于是便订了亲,可事情坏就坏在两个月前,这薛长清突然就去了,其祖母伤心,老人家年纪大,一时急火攻心,竟也跟着去了,唯留下十七岁的薛秋白和其母亲孟氏,说是家破人亡也不过分。
如此,不光薛秋白要守孝三年,他等得了,那十五岁正当好年华的云如莲可等不了。
最重要的是,家里没了老子,无人做主,还不是任人欺负,原先有个官职若儿子考不上功名,还能为儿子安排安排引荐引荐,如今撒手人寰,谁知道薛秋白能走多远。
今年一下子去了俩,难说不是犯了太岁,那薛秋白说不得,就是个没福的人。
女儿家的心愿,大多是夫妻和睦,家宅兴旺,富庶安宁,跟着薛秋白可不知道会受什么苦。
胡氏自然是不愿意的,云不时一个男人,脸面最重要,一个庶女并不重要,他若就此和薛家断了关系,只怕是旁人只会戳着脊梁骨骂他背信弃义,唯利是图,但他又闹不过胡氏,而且云如莲的年纪确实是不等人,所以,他的目光放在了云如槿的身上。
不用想,景云殊都知道,这其中肯定会有胡氏的挑拨,安氏也不是个泼皮,胡氏那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也学不来,只会背地里抹眼泪,心里不愿意却也没胆子说,就算说了,云不时也不会在意,这才心急的把他叫了回来。
景云殊略微思索片刻,道“安娘子想给五妹妹找什么样的夫婿”
安氏一愣,她犹豫着道“只求槿儿夫妻和睦,丰衣足食,是嫡是庶倒无妨,只是为娘的不想让她无端受些闲气,小心度日,惴惴不安”不知安氏是否想到了自己,说到这里,竟有些哽咽。
景云殊知这个时代女人的不易,为她所感,心里叹口气,沉默片刻,道“先前胡氏得了这姻缘的时候,安娘子在信里满是歆羡
景云殊脸上的假笑去了,又恢复了冷清的表情,只有眸子带上了些许的暖意,他道“一直便是这样,无碍”他说着不着痕迹的离开安氏的手,回身拿过钟义手里的暖炉,道“安娘子身子可安好五妹妹呢”
安氏扶了扶自己的发髻,说起云如槿,便开怀不少,她道“多亏三郎安排的嬷嬷,很是得力,教导的礼仪身段儿没个差的,我是个没用的,但我瞧着挺好的,也不只我说好,前些日子,老太太和大娘子带着几个姑娘去大明寺进香,用斋饭的时候碰到了刺史府上大娘子。”
景云殊眉角微不可见的挑了一下。
安氏拿着帕子扶了扶唇,接着道“听老太太说,大娘子对槿儿赞不绝口,说咱们姑娘静淑娴雅,落落大方。”
这可不见得是好事,景云殊道“然后呢”
安氏道“所以才说三郎嬷嬷找的好,我是个嘴笨的,幸亏槿丫头没有让我教养坏了,槿丫头说是祖母,大娘子教导的,姐姐们更是言传身教,她年纪小,见的多了,就学了几分。”
“恩,不错”景云殊点评道。
见景云殊也说好,安氏很是满足。
不过在外头人多口杂,景云殊没有再问别的事情。
说话间到了安氏的云锦院,二人走了进去。
跟着安氏出来的是府里早些时候派过来的女使惜香,进门迎过来的是景云殊早些时候安排的林嬷嬷侄女,慧娘。
她瞧着景云殊也一道回来了,忙行礼“三郎安好。”
“恩”景云殊淡淡的应了一句,几个女使的家里人,都被景云殊安排去了苏园,让茅咏控制着,苏园活儿不重,也没正经主子欺压,只要是勤快的,倒也能有些余钱,几个丫鬟甚是感激,毕竟谁都是想要好好过日子的,景云殊挑人的时候又是挑的老实可靠的,安氏也不是打骂奴仆的主儿,所以仆役丫鬟们还算尽心。
景云殊 对安氏道“院子里的奴仆可还得力有没有欺主”
对于景云殊的手段,安氏是信服的,几个奴仆也可靠,她忙道“没有的,三郎安排的人都好使,林嬷嬷也是有手段的,没人惹事。”
二人进了云锦院的前厅,景云殊找了个椅子自顾自坐下,惜香慧娘上了茶,他道“安娘子写信让我早些回来,可是有事”
说起这个,安氏脸上的笑便消失了,柳眉微蹙,满面愁容,道“说起这个,原是不想搅扰三郎,只是这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实在使不上力,只能请三郎看看。”
景云殊道“直说何事”
安氏便把近来发生的事情同景云殊说起来。
府里三女云如莲,现年十五岁,办了及笄礼,也是到了议亲的年纪,及笄礼上也有几家看中的,女儿家自然是不好主动去说,权等着男方家提起来,这率先提起来的便是云不时的同僚,同为五品的大都督府的司马,薛长清家的独子,薛秋白。
这云不时和薛长清的事情,景云殊多少了解点,云不时没什么手段,全凭着当年造纸的手段进了大都督的眼,后在大都督擢升之时,景云殊凑准时机拿出了活字印刷术和线装书,云不时才被大都督提走,做了五品。
大都督府相当于养着闲官,可能还想着云不时好控制又听话,偶尔还能有个惠民的想法儿,放在身边比放着陌生人好,所以原扬州刺史升任扬州大都督的时候带着他,从七品升到了五品,让他做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比如修书,修州史,管理学堂,管理礼仪法典。
这薛长清,原是刺史府司法,管理案狱,薛家三代清流,为人正直,是有些民心的,可能还算有些用,被大都督带走升了五品的司马。
这长史,司马都是都督身边的近臣,端看都督愿意不愿意重用放权,若愿意放权,便是肥差,但两个并不算是都督的心腹,并没有多少重用,闲工夫多,便多有来往,可能也是同病相怜,竟也有些交情。
但薛长清祖上三代具是清流小官,虽说他父母去的早,是被其祖母养大的,但到底是与云不时这一代才起用的小吏不同,吃穿用度,礼仪教养,家学渊源。
所以云府里的庶女嫁给人嫡子,也算高攀,称得上良配。
胡氏也是愿意的,于是便订了亲,可事情坏就坏在两个月前,这薛长清突然就去了,其祖母伤心,老人家年纪大,一时急火攻心,竟也跟着去了,唯留下十七岁的薛秋白和其母亲孟氏,说是家破人亡也不过分。
如此,不光薛秋白要守孝三年,他等得了,那十五岁正当好年华的云如莲可等不了。
最重要的是,家里没了老子,无人做主,还不是任人欺负,原先有个官职若儿子考不上功名,还能为儿子安排安排引荐引荐,如今撒手人寰,谁知道薛秋白能走多远。
今年一下子去了俩,难说不是犯了太岁,那薛秋白说不得,就是个没福的人。
女儿家的心愿,大多是夫妻和睦,家宅兴旺,富庶安宁,跟着薛秋白可不知道会受什么苦。
胡氏自然是不愿意的,云不时一个男人,脸面最重要,一个庶女并不重要,他若就此和薛家断了关系,只怕是旁人只会戳着脊梁骨骂他背信弃义,唯利是图,但他又闹不过胡氏,而且云如莲的年纪确实是不等人,所以,他的目光放在了云如槿的身上。
不用想,景云殊都知道,这其中肯定会有胡氏的挑拨,安氏也不是个泼皮,胡氏那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也学不来,只会背地里抹眼泪,心里不愿意却也没胆子说,就算说了,云不时也不会在意,这才心急的把他叫了回来。
景云殊略微思索片刻,道“安娘子想给五妹妹找什么样的夫婿”
安氏一愣,她犹豫着道“只求槿儿夫妻和睦,丰衣足食,是嫡是庶倒无妨,只是为娘的不想让她无端受些闲气,小心度日,惴惴不安”不知安氏是否想到了自己,说到这里,竟有些哽咽。
景云殊知这个时代女人的不易,为她所感,心里叹口气,沉默片刻,道“先前胡氏得了这姻缘的时候,安娘子在信里满是歆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