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不嫌弃才是。”

    “谢大人。”墨珣紧跟着拱手对谢建阳打招呼。之前也见过谢建阳,没有行跪礼,因为他代表的越国公,不过现在他既得了生员身份,那就更不用行跪礼了。

    谢建阳见到墨珣笑意又深了,端起了学政的架子,颇有深意地“嗯”了一声,“年少有为,不错。”

    越国公差点当场翻白眼了,“不错”还要你谢建阳来说不过,鉴于之前院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是谢建阳派人来通知的,越国公知道他是在主动与自己交好,倒也没当着谢建阳的面埋汰他。“谢大人今日是”

    “讨口饭吃。”谢建阳接话接得坦然,丝毫没有给人蹭饭的感觉。意识到越国公的抗拒,谢建阳又补上一句,“莫不是我连饭都吃不上吧”

    越国公瞥了他一眼,“屋里坐吧。”

    谢建阳没再绕弯子,等进了屋之后才开始表明来意朝中传来的消息,皇上有意复用越国公。只是职位不再是御史丞,而是侍御史,正三品。比原先的品阶有所下降,又鉴于越国公本身有爵位,所以仍是沿用正一品。

    侍御史受御史丞管辖,侍御史一般负责朝官的监察,如果高品阶的官员犯法,需要由侍御史报告给御史丞再上报皇帝1。但低于侍御史品阶,即三品及以下官员犯法,可以由侍御史直接弹劾。

    墨珣闻言,抬眼看向越国公。越国公表情不变,仍是似笑非笑的样子,而谢建阳亦维持着笑脸。两人之间仿佛有了一场博弈,似是谁率先变了脸色,那就认输了。

    越国公表示知晓,既不欢喜又不沮丧,和颜悦色地请了谢建阳一顿饭,又是一团和气地把人送出了门。

    等到国公府的大门阖上之后,越国公才微微眯起了眼睛,颇有些咬牙切齿,看似气得头发丝都要竖起来了。

    适才用饭的时候,赵泽林也在场,同时也将谢建阳的话听在耳里。送客的时候他也跟着,这会子又要开口劝。

    墨珣知道他们两位心里恐怕都有事,这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开口。但他不辞而别毕竟不合礼数,只得跟着两人又走回前厅。

    赵泽林偏过头见墨珣跟来了,便低声让墨珣先回馥兰院休息。

    虽是低声,但越国公毕竟还耳聪目明的,干脆就回过头来对墨珣说“你进来。”

    墨珣瞥了赵泽林一眼,他认识师老赵老的时候,总觉得赵老更有脾气,而师老总是顺着赵老的。

    赵泽林面上有些无奈,却仍旧冲墨珣点了个头,让他听越国公的话,跟进来。

    墨珣一听谢建阳的话,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想法,后来越国公气成这样,几乎是应证了他心中所想谢建阳一派,恐怕为越国公在朝中使力了。

    只是这动作未免也太快了

    墨珣瞳孔一缩,觉得这情况不太正常。他还没想完,就听到越国公猛地转身坐到上首的椅子上,将原先摆在桌上的茶杯扫到了地上。“去他爹的谢建阳”

    “明远”赵泽林警告似的盯着他,走近几步,靠近他,“冷静点。”

    越国公抬头,下三白式地盯着赵泽林,好半晌才将气理顺了,“我”

    赵泽林一听越国公要骂粗嘴话了,眼神朝墨珣瞥了一眼,之后又对越国公摇了摇头。

    没瞧见有小孩儿在吗

    越国公当即噤声,也跟着瞥了墨珣一下,嘴里小声嘀咕着,含糊得很,也听不出说的是啥。

    “谢大人这消息未免也太过灵通了些。”墨珣知道赵泽林是顾虑到自己在场,觉得有些事不应该让自己知道。按理说赵泽林既对自己不错,那便是也了解到自己的心性了。赵泽林在知道自己不可能把越国公他们的话往外搬给别人听的情况下,仍是不想让越国公把事情对自己说的唯一原因,大概是不想让自己小小年纪就接触到太多的阴暗面吧。

    虽然是护着自己,但墨珣还是不打算装傻充愣。“据我说知,怀阳城到建州用了最快的马匹也要二十来天近一个月的行程,而走水路快是快些,却也要半个月的功夫。”墨珣站到他们跟前,“那么谢建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走国公爷的路子呢”

    赵泽林沉思,点头。他原是想先把师明远安抚下来,才开始分析谢建阳今日所说的话。但墨珣直接就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那就是打算

    “我孝期已过半年有余,起复折子递上去也有半年了,但圣上一直不曾有答复。而我在建州住了也有三四年了,谢建阳几乎是跟我前后脚到的建州任职。”越国公看了看墨珣,又抬首看赵泽林。

    “但是这整整三年内,谢大人几乎和国公没有交集。”墨珣不直接说自己的想法,而是慢慢引导越国公去想。他说话一贯如此,曾经还身为师尊的时候,教弟子,也只做引导,并不点破。

    修道主在各人心中理解,墨珣若是把凡事都说透了,那弟子们还怎么能参悟出新的见解呢大家都遵循师尊的想法,完全被框死在一定的局限内,是以后人无法超越前人。就像伦素程、伦素华,他们现在的思维已经被定死了,所以碰到截搭题啊,这类根本不按惯例出题的情况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再也不会自主去思考,是以越来越多的纸上谈兵。

    见越国公低头沉思,墨珣继续道“那么谢大人突然找上门来,极有可能只是在此番越国公回到建州之后的事。”

    “而谢大人既然凑巧出现在我二哥所在的茶馆,并且一呆就是数日,那就可以推断出他那个时候已经有心要与国公爷交好。”

    “从建州传消息到怀阳,再从怀阳传消息过来,要”

    “足足一个月”越国公猛地睁大眼睛,伸手握拳,在桌上敲了一下。

    墨珣见越国公反应过来了,便点头继续道“所以,他有极大的可能,只是来诈你的。”墨珣面无表情,但脸上肉乎乎的,给人以一种诡异的违和感。但是面前的两位没人去在意这些,越国公只觉得墨珣所言有理,而赵泽林却是禁不住稍稍睁大了眼睛又正视了墨珣一番。

    越国公本来让自家夫郎说了一声,虽然看似顺了气,其实心里还是火得很,全身都像是有火在烧一样,此时想通了,又气起来。他倏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好他个谢建阳,竟然算计到我头上来了”越国公越想越气,干脆就在厅里踱起步来,“真要起复了,那可就是他谢建阳的功劳了”越国公的声音里透着寒气,“做过翰林的,还真是靠嘴皮子打天下。”

    墨珣下意识看了赵泽林一眼,见他并未再制止越国公说话,而是也盯着自己瞧,不禁抿了嘴。墨珣不想被人当小孩,但他表露出太多确实惹人心惊。

    “不过”赵泽林见墨珣眼神有些闪躲,便不再盯着他,转而对越国公说“从他的话里,起码得出一条,钱相已经在插手御史台的内务了。”

    御史台其实是直接由皇帝管辖的机构,但为了制衡丞相,便多了一条约定俗成若是丞相被弹劾,那么御史丞可以继任丞相。所以历来的御史台和丞相都不太对付,可如果整个御史台被丞相收至麾下,那就又不一样了。

    以前的御史台,是师明远当老大,他那个茅坑石头的破脾气谁也奈何不了他。更何况越国公又直接对皇帝负责,根本不需要看丞相和太尉的脸色。后来皇帝换人做了,师明远的权利也被分割开,下发给侍御史,使得整个御史台的流程变得烦冗紊乱。再加上越国公丁忧三年,离开御史台很长时间了,现在朝中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毕竟身为孤臣,没有拉帮结派,不会有人会主动给他透露朝堂里的消息,就算提及,也是些无关痛痒的。

    朝堂之上,向来瞬息万变,有时候甚至一觉醒来,朝中就会少几个大臣。

    此时,就算越国公是被皇帝招回去做御史丞,他也挑不起这个担子了。

    丞相插手御史台,这事可大可小,只看皇帝要怎么想。

    “不。”墨珣听完了赵泽林的话,将自己所知的信息一应杂合在一起思考后,否定了赵泽林的话。“谢大人既然是来诈国公的,那么丞相插手御史台内务一事,也不见得会是真的。”

    “御史台由圣上管辖,他既已防着钱相,那就不可能给钱相留有插手的余地。”墨珣觉得当皇帝要当到已经即位好几年还被自己外祖拿捏,那可真是弱到没天理了。

    因为修道的缘故,是以墨珣知道,王朝更替都是遵循着天道循环的。就他目前看来,这个王朝似乎并无太大的问题,天道亦毫无预警

    不过,也可能是天道根本没有插手。

    墨珣暗自挑眉,他是一想到天道就烦。“谢大人或许只是想营造一个钱相势力做大的假象。因为越国公很长时间不在京里,此番若是起复,回了京之后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京里的情况摸清楚。”

    “先把越国公拉拢过来,后头的事再另行打算。”

    墨珣目前只能想到这些,他尚且猜不出丞相是否已经知道谢建阳做的这些事,又或者是丞相早在谢建阳到建州时就已属意谢建阳拉拢越国公;是早就定好了策略,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他能从越国公这里得到的信息太少,而且消息滞后太多,不能用作参考。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墨珣补上这么一句,免得越国公让他误导了。

    越国公在墨珣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想了一遍,又从各个方向反复验证。假设谢建阳说的话都是真的,那么朝中现在已经乱成什么样了紧接着,又转而将墨珣所说话设定为真,再去逆推它的合理性。他既然做御史丞那么多年,自然不可能是傻不愣登的样子,否则不就是给人当枪使吗御史台职责重大,越国公一向是以事实说话的。

    赵泽林原先就经常与越国公一道想事情,越国公有什么事几乎不瞒他,所以他知道的消息并不比越国公多。

    此刻,两人都沉默下来,墨珣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话,否则三个臭皮匠最后只会变成一个臭皮匠。

    越国公眉头紧蹙,又坐回了椅子上,外头的下人家丁已经极有眼里地离远了,此时连个添茶送水的人都没有。越国公刚才又把茶杯扫到了地上,这下一口渴,又没了茶水,气都不打一处来。

    墨珣见越国公又开始发脾气,知道他心里已有计较。但此刻不说出来,那就是不能告诉自己的事了。对越国公和赵泽林,墨珣不想玩什么话里有话那一套,他们若是想说,自己便听着,若是不能说,那他也不问。

    “来人”越国公扯了嗓子朝外头喊了一声,反应最快的当属丁成英,他出现之后,越国公便吩咐了他找个下人过来。每个人的岗位不同,那负责的事自然也不一样。不是不能让丁成英上茶,但不说这合不合规矩,就说丁成英也是有品阶的人,做这等事就是在埋汰人了。

    越国公吩咐完了之后,等下人上茶水,之后又拉了赵泽林坐回椅子上。

    墨珣见他俩对视了一番,没说话,纯粹的眼神交流。

    这个操作就很厉害了

    墨珣心中感慨,徽泽大陆上好些个已经在一起数百年的道侣尚做不到此等默契,还需要下禁制用各种术法才能旁若无人地交流。墨珣虽然一直以来都孤身一人,但因为在玄九宗内,师兄、弟子、门人众多,他几乎感觉不到孤独。后来时间一长,他竟也慢慢习惯了。道侣不道侣的,他并不强求,可此时见着师老赵老携手对视,竟莫名生出一种“有个道侣也不错”的想法来。

    这种想法刚出现一会儿,墨珣就猛地摇头,什么玩意儿,他这么小气巴拉的人居然会想要找道侣来坑自己是脑子抽了吧

    “墨珣。”师明远与赵泽林眼神交流结束,两人皆一脸严肃地看向墨珣。

    “在。”墨珣眨眨眼,对眼前的情况还不太了解。毕竟刚才他们聊的是越国公的事,这会儿话头突然转向了自己,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

    越国公冲他招招手,把墨珣招到面前来,语重心长地说“国公府的情况你也已经知道了,我与泽林膝下无子。”

    膝、下、无、子

    不会是,他以为的那个意思吧

    墨珣眼睛徒然瞪大,看向越国公,似在求证。而后又看向赵泽林,见他也点点头,不由得咽了口口水。“我”墨珣说不准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应该很抗拒的,可却莫名觉得有长辈也很好。他所想的并不是何德何能,也不是日后攀龙附凤、飞黄腾达,而是这份因果他又要怎么才能还上。

    “以你的年龄,也只能做我们的孙子了。”越国公以为墨珣是在纠结这个。墨珣今年才七岁,上头还有个爹爹,也不过二十出头,而他与赵泽林都已四十了,做墨珣的祖父和爷爷并不过分。

    认人当祖父和爷爷这个事吧,需要跟伦沄岚说一声啊,不是他这里应下就完事的。墨珣迟疑片刻,将自己的顾虑说了。

    换做是别人,一定会认为墨珣不识抬举,但师明远和赵泽林一开始就很喜欢墨珣,连带着他的“不识抬举”都能看成是“尊敬长辈”。

    “你爹应该已经在来建州的路上了吧”赵泽林知道墨珣一考完就给临平去了信,毕竟那封信还是由国公府的门房去送的。

    墨珣颔首,“是,应当已经在路上了。”他估摸着伦沄岚收到信就会赶来建州,必定不会留他一个人,只是伦沄岚的住处也是一个问题。他此时没能力购房置地,伦沄岚来了若是也住进越国公府,那也不好吧。

    但如果越国公他们把伦沄岚也认下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墨珣知道自己此时脑中都是妄想,国公爵位虽然不能承袭,但好赖也是个正一品。纵使此时致仕,却已经有起复的迹象,说不准秋闱还未来,越国公与赵泽林便要进京赴任了。

    “那此事就等你爹来了再说吧。”

章节目录

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缠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缠缠并收藏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