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稚孩提时的威名,崔浔如今尚且历历在目。
身手是一等一的好,比她高出一头的男孩都敢打,按在地上听他们求饶。倒是让她觉着自己天下第一,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味。
不过崔浔不大相同,两个人一同跟着秦稚阿爹学功夫,平时拆招喂招多了,彼此的武功路数摸得一清二楚,故而秦稚放不倒崔浔,只能每日追在屁股后头。
后来乔恹来了,四五岁的小丫头,留着额发,头一天从马车上下来,就跟在秦稚后面,一口一个“嘤嘤姐姐”叫得亲热。秦稚有了跟班,一时顾不上去惹崔浔,两人成日不见人影。
崔浔清晰记得,乔恹来后的第十日,叶家那位婶子一手提着只黄皮大虫,另一手捏着扫帚,追着两个小的跑。叶家婶子出了名的凶悍,崔浔把两个小的往身后一护,结巴着问了一句“婶婶子,怎么”
叶家那位把黄皮大虫往他怀里一凑,一双圆珠子滚了滚,崔浔认了出来,这是那只领来看门的小白狗,似乎还只三个月大。
“好好的白狗,被她俩染成什么样子了”
秦稚在他身后蹭了蹭,用只他们三个能听见的声音嘟囔了句“这样才威风嘛,等掉完色,我再去帮她涂一次。”
乔恹还在一边咯咯笑了两声,崔浔反手拍了她俩一人一下,这才对着叶家那位长揖到底“婶子抱歉。”
此事最终以长辈介入告终,乔恹住了三个月,哭哭啼啼被带了回去。
崔浔回过神来,脸色倒是好了许多,毕竟他们俩心念着或是心念过同一个人。
“厌厌。”他记得,秦稚时常把“恹恹”简化为“厌厌”,时间久了,他倒是也认准了这两个字。
概因秦稚,一餐饭吃得还算平稳和善,崔浔甚至偶尔记得,替乔恹递上碗碟汤匙。
这一幕落在崔夫人眼里,颇有些老怀甚慰,连带着多用了一碗饭。
一桌四人心思各不同,终归还是在和乐里吃完了这顿饭。
乔恹大老远而来,放下碗筷就有些饭晕,说明缘由后,被下人领着往后院去了。
临走时,还颇有些意味地朝崔浔望了一眼。
“你不着家,如今有恹恹陪着我,日后再不去吵你。”
屋外人影消失在转角,崔夫人便急哄哄地发了话,对着儿子好生提点“她刚来,你可别欺负人家。无事时,四下多带着去走走。”
“我看不妨告几日假”
崔浔眉一横,边上正看热闹起哄的崔侯爷一时噤声,兀自去吃碗中一粒鱼丸。
“嗯。”崔浔难得地点点头,心里倒是别的盘算。
如今秦稚总客气生疏,哪怕真受了委屈,估摸着也不会同他说。不过女儿家一同说起话来,约莫会容易些,何况两人从前还在一处玩过。
他心中早有打算,明后日去隐朝庵的时候,把乔恹一同带上。
崔夫人以为他开窍,念叨了句阿弥陀佛,又问道“你府里的人说,你这几日成天往隐朝庵跑,怎么改性子了”
“随便拜一拜。”
崔夫人抬手覆上崔浔手背“那又为何买下杨家的宅院”
崔浔停下动作,知晓没满过去,对上母亲的双眼答道“有些用处要派。”
“若是嫌住得小了不舒坦,不妨搬回来住。”崔夫人听了些风声,只以为他买下宅院是为扩建,颇有些心疼,“你何苦同杨家攀上关系。”
“杨家”崔侯爷此时倒是有了反应,“怎么还和杨家有关系了”
崔夫人斜飞一眼“你吃你的去,榆木脑袋,亏得浔儿不随你。照你这般,早被人吃了个干净。”
诚然,比起其他事来,从杨家手中买宅院这件事,更让崔家人挂心。
世代罔替的家族大户里,其实本没有杨姓这一户。大约是在姜方尽战死那一年,圣上抬举了一位美人,就此替代黎皇后,一跃成为宠妃,这位美人娘家姓杨。杨家就此发迹,杨夫人的两位兄弟入中央,取代姜氏戍守边疆,一时间杨家门庭若市。第二年杨夫人诞下一子,圣心大悦,到如今也有十五了,聪慧善书。
问题就出在这,虽说早早立了太子,不过逐日有新的长成,难保有人动了心思。尤其是在圣上亲口一句,“太子谦顺,不及幺儿肖朕”后,两党一时间明争暗斗起来。
崔家虽不曾明确站队,可与永昌公主府来往密切。
“圣上抬举,你可不能做出朝秦暮楚的事来。”崔夫人眉间微皱,“崔家这些富贵已然足够,莫肖想那些。”
崔家因故得幸,行事也愈发小心谨慎,是而崔浔虽与兰豫有往来,却也不曾明着面站在太子那一边。他不过是天子之臣,并非太子家臣或是杨家党人。
崔浔颔首“母亲,我晓得分寸。”
翌日一早,崔浔领着乔恹往隐朝庵去,他骑马,马车自然留给乔恹。
乔恹打起帘子,探头同崔浔道“浔表哥,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崔浔自马上低头,暗自感叹一句,当日张牙舞爪闯祸的小丫头,也有如今这般娴静模样。
“带你去见位故人。”
乔恹浅笑一声“好。”说着正要放下车帘,继续做出幅文静模样来。
却听崔浔复又开了口“不过她如今或许有些变化,你”
“恹恹晓得,必当三思而言。”
听她如此识趣,崔浔倒也安下心,一路朝着隐朝庵去。
行至庵外,他一勒缰绳,率先举步朝大殿行去,照旧往秦稚身边去捻香。
佛祖端坐莲花台,崔浔持香三拜,倒也未曾许什么心愿,只是心间念着秦稚的名字。而后旋身把香投进香炉里,这才示意秦稚与他到殿外一叙。
“直指大人。”
崔浔嗯了一声,负手道“我带了个人过来给你瞧瞧。”说罢朝着身后招手,乔恹莲步轻移,并肩立在崔浔身侧。
“这是乔恹,曾在蜀中住过几日,我记得你与她向来玩得好。”
秦稚倏地抬头,面前女子一身鹅黄色衣衫
身手是一等一的好,比她高出一头的男孩都敢打,按在地上听他们求饶。倒是让她觉着自己天下第一,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味。
不过崔浔不大相同,两个人一同跟着秦稚阿爹学功夫,平时拆招喂招多了,彼此的武功路数摸得一清二楚,故而秦稚放不倒崔浔,只能每日追在屁股后头。
后来乔恹来了,四五岁的小丫头,留着额发,头一天从马车上下来,就跟在秦稚后面,一口一个“嘤嘤姐姐”叫得亲热。秦稚有了跟班,一时顾不上去惹崔浔,两人成日不见人影。
崔浔清晰记得,乔恹来后的第十日,叶家那位婶子一手提着只黄皮大虫,另一手捏着扫帚,追着两个小的跑。叶家婶子出了名的凶悍,崔浔把两个小的往身后一护,结巴着问了一句“婶婶子,怎么”
叶家那位把黄皮大虫往他怀里一凑,一双圆珠子滚了滚,崔浔认了出来,这是那只领来看门的小白狗,似乎还只三个月大。
“好好的白狗,被她俩染成什么样子了”
秦稚在他身后蹭了蹭,用只他们三个能听见的声音嘟囔了句“这样才威风嘛,等掉完色,我再去帮她涂一次。”
乔恹还在一边咯咯笑了两声,崔浔反手拍了她俩一人一下,这才对着叶家那位长揖到底“婶子抱歉。”
此事最终以长辈介入告终,乔恹住了三个月,哭哭啼啼被带了回去。
崔浔回过神来,脸色倒是好了许多,毕竟他们俩心念着或是心念过同一个人。
“厌厌。”他记得,秦稚时常把“恹恹”简化为“厌厌”,时间久了,他倒是也认准了这两个字。
概因秦稚,一餐饭吃得还算平稳和善,崔浔甚至偶尔记得,替乔恹递上碗碟汤匙。
这一幕落在崔夫人眼里,颇有些老怀甚慰,连带着多用了一碗饭。
一桌四人心思各不同,终归还是在和乐里吃完了这顿饭。
乔恹大老远而来,放下碗筷就有些饭晕,说明缘由后,被下人领着往后院去了。
临走时,还颇有些意味地朝崔浔望了一眼。
“你不着家,如今有恹恹陪着我,日后再不去吵你。”
屋外人影消失在转角,崔夫人便急哄哄地发了话,对着儿子好生提点“她刚来,你可别欺负人家。无事时,四下多带着去走走。”
“我看不妨告几日假”
崔浔眉一横,边上正看热闹起哄的崔侯爷一时噤声,兀自去吃碗中一粒鱼丸。
“嗯。”崔浔难得地点点头,心里倒是别的盘算。
如今秦稚总客气生疏,哪怕真受了委屈,估摸着也不会同他说。不过女儿家一同说起话来,约莫会容易些,何况两人从前还在一处玩过。
他心中早有打算,明后日去隐朝庵的时候,把乔恹一同带上。
崔夫人以为他开窍,念叨了句阿弥陀佛,又问道“你府里的人说,你这几日成天往隐朝庵跑,怎么改性子了”
“随便拜一拜。”
崔夫人抬手覆上崔浔手背“那又为何买下杨家的宅院”
崔浔停下动作,知晓没满过去,对上母亲的双眼答道“有些用处要派。”
“若是嫌住得小了不舒坦,不妨搬回来住。”崔夫人听了些风声,只以为他买下宅院是为扩建,颇有些心疼,“你何苦同杨家攀上关系。”
“杨家”崔侯爷此时倒是有了反应,“怎么还和杨家有关系了”
崔夫人斜飞一眼“你吃你的去,榆木脑袋,亏得浔儿不随你。照你这般,早被人吃了个干净。”
诚然,比起其他事来,从杨家手中买宅院这件事,更让崔家人挂心。
世代罔替的家族大户里,其实本没有杨姓这一户。大约是在姜方尽战死那一年,圣上抬举了一位美人,就此替代黎皇后,一跃成为宠妃,这位美人娘家姓杨。杨家就此发迹,杨夫人的两位兄弟入中央,取代姜氏戍守边疆,一时间杨家门庭若市。第二年杨夫人诞下一子,圣心大悦,到如今也有十五了,聪慧善书。
问题就出在这,虽说早早立了太子,不过逐日有新的长成,难保有人动了心思。尤其是在圣上亲口一句,“太子谦顺,不及幺儿肖朕”后,两党一时间明争暗斗起来。
崔家虽不曾明确站队,可与永昌公主府来往密切。
“圣上抬举,你可不能做出朝秦暮楚的事来。”崔夫人眉间微皱,“崔家这些富贵已然足够,莫肖想那些。”
崔家因故得幸,行事也愈发小心谨慎,是而崔浔虽与兰豫有往来,却也不曾明着面站在太子那一边。他不过是天子之臣,并非太子家臣或是杨家党人。
崔浔颔首“母亲,我晓得分寸。”
翌日一早,崔浔领着乔恹往隐朝庵去,他骑马,马车自然留给乔恹。
乔恹打起帘子,探头同崔浔道“浔表哥,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崔浔自马上低头,暗自感叹一句,当日张牙舞爪闯祸的小丫头,也有如今这般娴静模样。
“带你去见位故人。”
乔恹浅笑一声“好。”说着正要放下车帘,继续做出幅文静模样来。
却听崔浔复又开了口“不过她如今或许有些变化,你”
“恹恹晓得,必当三思而言。”
听她如此识趣,崔浔倒也安下心,一路朝着隐朝庵去。
行至庵外,他一勒缰绳,率先举步朝大殿行去,照旧往秦稚身边去捻香。
佛祖端坐莲花台,崔浔持香三拜,倒也未曾许什么心愿,只是心间念着秦稚的名字。而后旋身把香投进香炉里,这才示意秦稚与他到殿外一叙。
“直指大人。”
崔浔嗯了一声,负手道“我带了个人过来给你瞧瞧。”说罢朝着身后招手,乔恹莲步轻移,并肩立在崔浔身侧。
“这是乔恹,曾在蜀中住过几日,我记得你与她向来玩得好。”
秦稚倏地抬头,面前女子一身鹅黄色衣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